抓蝈蝈 作者:宋伯祥2022(7)

岳关会

<p class="ql-block">  小时侯我喜欢抓蝈蝈,每到夏季只要是周日我便会约上几个同学上山抓蝈蝈。我的家离山很近,八大处、香山及门头沟的妙峰山百花山紧密相连,我们一去就是大半天。那时侯不象现在有很多游乐项目,况且一家五、六个孩子,家长也顾不得我们。因此摘酸枣抓蝈蝈也就成为我们儿时的最大乐趣。</p><p class="ql-block"> 那时侯,山上蝈蝈很多,天气越热蝈蝈叫的也就越欢,凭叫声我知道哪只是铁蝈蝈,哪只是青蝈蝈。</p><p class="ql-block"> 蝈蝈很机灵,大多趴在酸枣树或荆蒿棵子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摩擦背部两片薄薄的羽翼发出蝈蝈的叫声。一旦发觉周遍有动静,便停止叫声静止不动。在茂密的树叶之间你很难发现它。如果感到危险它会顺势下滑,在草丛里迅速逃走。</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几个小伙伴会分别蹲在不同的地方顺着叫声寻找。一旦发现目标我会悄悄靠近,如果是在荆蒿上,我就用两手从与蝈蝈平行的两侧慢慢靠拢随后迅速合拢。一般情况下蝈蝈见到我是很难逃掉的。</p><p class="ql-block"> 但如果是在酸枣树上就不能这样捉了,因为酸枣刺会扎手的。</p><p class="ql-block"> 但我自有办法,撅几根荆蒿扎在一起,悄悄伸到蝈蝈下方轻轻抖动,根据蝈蝈习性,一旦认为有危险它会迅速下滑,这样自然落到我手中的蒿子上,我只要将蒿草举起,蝈蝈就束手被擒了,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p><p class="ql-block"> 有时为了寻找一只蝈蝈我会在蒿草中一蹲几十分钟,在烈日的暴晒下满头是汗,再用手一抹个个都是花脸,若是现在看到我们那个样子你准会笑的前仰后合。而那时大家都是这个样子,也就见怪不怪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躲避骄阳暴晒和引诱蝈蝈的叫声。我们还自制了遮阳帽子和模仿蝈蝈叫声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撅几根荆蒿按照头部周长编成一个圈,周围插上一圈蒿子,一顶简易的遮阳帽就做好了,戴上它既遮阳又隐蔽,真可谓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模仿蝈蝈叫声的工具也很有意思,用两根竹筷子,其中一根在筷子的棱角处用刀子刻出锯齿样的牙口,再用另一根筷子在牙口处反复摩擦,发出的声音就和蝈蝈叫声一样。蝈蝈听到声音误认为是同伴在叫,也就跟着叫起来,这样你很快就能发现蝈蝈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装蝈蝈的笼子也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根据个人喜爱,材料式样也各有不同,有用窗纱做的,有用竹帘编的,而我更喜欢用高粱杆插成的,重量轻又美观,现在这样的蝈蝈笼再也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听蝈蝈的叫声,表面听叫声一片,千篇一律。但细细观察品味,这叫声很有节奏感,这大概就是蝈蝈的语言。可能是在向同伴诉说着什么,也好象是要在同伴中彰显着自己的强壮与美丽,或许被这美丽的自然陶醉而一展歌喉,也许是为了抵御灼热的骄阳而煽动羽翼以求获得一丝凉意。不管怎样,我是非常喜欢听蝈蝈叫声的。</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抓蝈蝈的情景再也没有出现过。可我还是喜欢买上两只蝈蝈挂在窗子的护栏上,观察它的动态,聆听它的叫声。但心里却少了一些感觉,总认为他没有我儿时抓的蝈蝈大,叫声没有那时的蝈蝈清脆,颜色也不如我抓的蝈蝈漂亮。此刻儿时抓蝈蝈的一幕幕也会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过。</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带着孩子上山试图重温童年那一幕。然而,漫山碧绿只有山雀飞舞与松鼠的跳跃却少了蝈蝈的叫声。大概是注重绿化喷洒农药而毒死了蝈蝈,也许是保护飞禽而使蝈蝈成为鸟类的美食,总之在这美丽的山峦上再也听不到蝈蝈那优美动听的叫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