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山的传说

西海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在家乡吉水县城东南方,有一座山势奇特,外形像毛笔头倒立,峰顶直戳云天的山,叫文峰山,古代也称笔峰山,吉水人把这座山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联系起来,赋予这山以灵气,因而它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为亲眼目睹文峰山的神奇,2022年7月27日上午11时,我冒着40度的高温,独自爬上了文峰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远眺文峰山,山顶似一根大毛笔的尖端插向云天。</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峰山名的由来,当地民间有一种说法:相传驻文峰山的山神是奎星,又称魁星,是主宰文运的神。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假如被它的朱笔点中,考试时就能妙笔生花,高中三甲。吉水先民为弘扬本县文风,祈求奎星庇护学子们金榜题名,取名文峰山。古人称东南方向为巽,故又叫巽峰。1636年11月,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吉水考察,他游览文峰山后,在游记中写到:南为巽峰,尖峭特立,乃南皋先生堆而峻者,为本县之文笔峰。南皋先生是吉水籍明朝理学家邹元标的别号,他辞官回乡闲居期间,看见登文峰山的路崎岖陡峭,多次组织民众对山路进行整修,对山峰进行堆砌。《吉水县志》也记载,说那个尖顶是知县何应奎所为,增高了5尺,具体时间是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正是因为邹元标、何应奎等古人的修缮和堆砌,才有了今天平缓的登山路,才形成了今天雄奇的文峰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文峰山顶上的翠竹,只有筷子那么细,而且是一小块,不象传说中的竹子那么粗壮、繁多。</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峰山不仅集雄、奇、险、绿于一身,而且早已被吉水人视为文风蔚起的象征。在宋朝时,文峰山就已成为吉水的一处胜地,被本地人当作笔峰来崇拜。宋朝诗人杨万里以《笔峰》为题写文峰山:笔峰插霄汉,云气蘸峰芒。时时同挥洒,散作甘露香。杨万里远眺文峰山,看到山顶插入云霄中,他把文峰山与风调雨顺联系起来。明朝吏部尚书曾同亨也写诗赞美文峰山:一峰卓立削芙蓉,位奠南隅气郁葱。但望峰头开瑞色,预占多士荐王宫。他常看到文峰山头祥云朵朵,瑞气重重,盼望家乡人努力博取功名,多来朝廷做官。明朝理学家邹元标写有《咏文峰笔》,诗曰:峰头有笔大如椽,一扫东南半壁天。纵倒银河题不尽,时嘘灏气欲凌烟。他写此诗时气势大,底气足,宋明两朝吉水状元、进士数量多,在朝官员级别高,让人叹为观止。以上3人均为吉水籍,从这3位乡贤所写文峰山的诗,我们看到文峰山的气势,文峰山的特别,也看到吉水古人寄于文峰山人文历史辉煌的良好愿望。</b></p> <p class="ql-block"><b><i>  此为文峰山2000年前后的照片,这时还保持原生态的样子。</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峰山的传说最有传奇性的,要属汪知府铁铸文峰山了。 当年做了南京右都御史兼刑部尚书的熊概回吉水县七里村省亲,吉安府的汪知府坐船来拜访,七里村人仗着熊概不把汪知府放在眼里,故意捉弄他。他们乘熊概睡午觉,抬着空轿放在恩江河的沙滩上,轿门前放上熊概的靴子只露出靴尖。汪知府以为熊概在轿子里,就屈膝跪在沙滩上,可轿子里不出声,他也不敢起来。时值三伏天,又是中午,这一跪就是一个多钟头。熊概午觉起来找不到靴子,一问才知乡人用他的靴子去戏弄汪知府了。熊概马上赶到沙滩上把汪知府扶起来,而汪已满头大汗,差点热晕过去。汪知府受此拜靴之辱,怀恨在心,从此辞官不做,专学风水勘與之术。他认定吉水的人文鼎盛,就在于文峰山的风水好,而文峰山的风水,又在于文峰山顶的竹子。他带人去砍山上的竹子,可是老竹子被砍,新竹子却发的更多。于是他运来铁和铜,搬来炉子在山上融化,再把铁、铜水倒在山上,想让竹子长不出来,还念咒语:铜不烂,铁不锈,千年万年无反复。从此吉水的文风被罩住了,清朝几百年,吉水也就出了35个进士,与宋朝211人,明朝447人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若干年后,云游四海的罗陵秀才回到家乡,听说此事特地来到文峰山,他施了一番法术,大叫:铜会烂,铁会锈,三百年后要反复。三百年后,吉水的文风又蔚然兴起。有人考证这个传说是假的,甚至在吉安的若干知府中,都没有姓汪的知府。但吉水在清代,确实几百年人才匮乏,文风低落,有人就从风水学的角度编出这个故事,只是为民众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但这个故事的流传,也是我县先人想表达祈求文风鼎盛、希望家乡子弟金榜题名的一种朴素愿望吧。</b></p> <p class="ql-block">  <b><i>文峰山顶四周的块石,应该是古人为挡土垒砌的。</i></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还有一个传说,与大明奇才解缙的出生有关。相传三国时期,关云长兵败走麦城,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关武帝。他上天受封之日,路过吉水县境,被文峰山的雄恣所吸引,坐在赤兔马上俯瞰山中景色。这时正碰上城东太平山龙华寺撞钟,坐骑被钟声所惊,一窜直上云霄,关云长没有防备,马鞭失手掉下,从云端落在文峰山顶的一块青石板上。一声巨响,青石板裂为两块,马鞭插入石中,很快长成一棵毛竹,当年,吉水有一位宰相出世。从此,每年春天第一声春雷响过,这棵毛竹下就会长出一颗新的春笋,而每长一颗竹笋,吉水便有一位贵人出生。吉水民间流传:文峰山上翠竹多,进士状元中满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i>  上文峰山的简易指路牌。</i></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明朝洪武二年,当第一声春雷响过,有人登上文峰山顶,见到石板缝中又长出一棵春笋,猜想吉水今年又有一个贵人降世,但花落谁家呢?当年县城鉴湖边上,住着一对年过五旬的夫妇,男的叫解开,女的叫高妙莹,因家道中落,夫妻俩靠卖豆腐为生。这天晌午,解开挑着一担豆腐沿街叫卖,听说文峰山上又长出一棵春笋,心中一动:妻子正有孕在身,莫非贵人会出在我家!他赶紧回家,告诉妻子这么个喜讯,说你不是有身孕了吗?说不定这个贵人就在咱们家呢。高氏说,你别做梦了,赶快把豆腐卖了吧,明天家里就揭不开锅了。转眼到了秋天,高氏生下一个男孩,解开为他取名解缙。他5岁能诵父教之书,7岁能赋诗词,10岁日诵数千言,13岁读四书诸经,当时人称神童。19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点解元;20岁中进士,后奉命总裁《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评价他:“才气放逸,下笔不能自休,当时有才子之名”。黄谏的《解文毅公集序》说他:“ 下笔滔滔,不假思索,虽千万言,顷刻立就”。这个传说的前段有神话和传奇的色彩,但解缙的神童、才子之称,还真不是浪得虚名。</b></p> <p class="ql-block">  <b><i>有水泥路直通文峰山脚下</i></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传说归传说, 现实归现实,现实中的文峰山 ,是那么平和静谧的矗立在那里,它经历了多少历史时光,我们难以知晓。一江之隔的大东山,属于武夷山余脉。据科学考证,在中生代晚期,武夷山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大东山按说也应是那个年代的产物。而中生代是指什么年代呢,是指2.52亿年至6600万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的时间概念,而毗邻的文峰山虽然矮一些,海拔只有150米(大东山海拔891米),估计也有数万、甚至数十万年的经历。在它长久的历史生涯中,见过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 多少人类的悲欢离合。它以特有的方式注视人间,它以特有的形式凝听世界。文峰山,那些古老的传说赋予它无限的神奇,而现实的葱绿又给予它许多的灵秀。</b></p> <p class="ql-block"><b><i>  文峰山下近年新建了十多栋别墅,有人在门口写下对联: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i></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巽峰卓笔,是古时吉水八景之一,今天,它仍是县域独有的景致。看着文峰山那特有的笔端,很容易让人想起吉水古代的那些秉笔直书的名人,以及他们那些不朽的篇章:杨万里与《杨诚斋集》,解缙与《永乐大典》,邹元标与《太平山房集》,罗洪先与《广舆图》, 欧阳修与《醉翁亭记》,文天祥与《正气歌》,难道是文峰山的灵气赋予他们智慧,是文峰山的才气给予他们力量,才使这些古人有如此的成就和造诣吧。</b></p> <p class="ql-block">  <b><i>文峰山下的路下新村,有人刻上“文峰鼎盛”的楣联。</i></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吉水县城,有许多与文峰山相联系的地方:县城的城关镇叫文峰镇,下辖有文峰社区,县城的一条主要街道叫文峰路,文峰山所在地叫文峰山林场,还有文峰中学、文峰小学,吉水县文联前些年还创办了一个叫《文峰》的报纸,2015年建成的跨恩江公路桥叫文峰大桥,文峰山下的村民写有“文峰鼎盛”的楣联。这些,都是吉水人对文峰山看重,对文峰山的念想,祈望吉水这个文章节义之地,能孕育出更多的文人志士,更多的栋梁之才。</b></p> <p class="ql-block">  <b><i>文峰山顶,一块小平地,可摆上一个坐10余人的圆桌,边上有挑树、梨树,估计是有人特地栽之,寓意“桃李满天下”。</i></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听说文峰山已被人承包,要开发成旅游胜地,我在上山时已有所察觉,从山下用挖掘机开了一条路上山,可惜没有通到山顶,还有几十米的路程。要不,我也不会爬的那么辛苦:全身湿透,右脚被荆棘划了三道血痕,脖子、手脚上沾满了树叶和草丝,因事先没作准备,我是穿着T恤、运动短裤上山的,甚至没带水,渴的喉咙要冒火。我发现山上的松树都被砍伐在地,听我们村里人说,1967年,地处河西的我们曾家岭背村,受金滩公社领导指派,有些人来文峰山栽过松树,可惜这次全部砍掉了,但枫树、木荷这些常绿乔木被保留,还新栽了一些茶树。文峰山搞旅游区,估计本文所讲的那些传说,将会有所体现。希望今后的文峰山,依然是一座翠绿秀美的山,更是一座展现吉水人文历史的山,到那时再来此地一游,也许更有一番风味,我期待着这一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