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是个宝疙瘩

绿色蔬菜

李国选<br>  “头伏萝卜二伏菜。”该是农家起土豆,为种秋菜腾地儿的时候,由此想到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土豆是个宝疙瘩,可糊弄不得。”母亲的话虽然浅白,却寓意深刻,因为世界上找不出第二种像土豆这样种植广泛、食用普遍、具有粮菜两种功能的农作物,它与生活、亲情、希望等社会主题联系紧密,它所承载的人文情愫是不可计量的。<br>  孩提时代,记忆深刻的是春荒时节大人们恐慌的表情,家庭主妇凑到一起,话不过三句,便长吁短叹。此时,母亲却表情沉稳,她宽慰大家:“别犯愁,过几天土豆开花了就饿不着人。”<br>  母亲说得有道理,土豆开花时开始结果,乡亲们称为“坐蛋”,几天后花谢了,就可以挖出乒乓球大小的嫩土豆。每天,母亲用柳条筐盛着土豆放进小河里,双手来回揉搓几遍,那土豆皮便随水溜走,筐里全是白生生的土豆。母亲把土豆贴锅,豆角置于中间,再放适量的水,加上葱花调料,一袋烟工夫,揭开锅盖,香味四溢。那土豆贴锅的一面焦里透黄,吃起来口感特别好。将烀熟的土豆、茄子拌以辣椒酱,再喝一碗玉米面粥,真是极佳的绿色食品。由此,母亲常念叨:“土豆是个宝疙瘩。”<br>  土豆的魅力也表现在冬天的夜晚,四五个人围着火盆听故事篓子讲古,到了七八点钟,人们坐不稳了。母亲就从草囤子里拿出几个土豆埋进火盆,一袋烟的工夫,土豆熟了,每人分得一个,剥去表皮,露出焦黄的外层,咬一口香味儿直冲鼻腔……吃完了土豆,接着听故事,直到上下眼皮打架,才打着哈欠消失在夜色之中。<br>  说土豆是救命菜一点也不为过。表哥的女儿英子刚满月,表嫂嫌丈夫没本事,弃女跑回娘家。英子嗷嗷待哺,表哥抓耳挠腮。母亲同样沉稳地说:“不用怕,有土豆就能把孩子喂大。”她将煮熟的土豆拌糖,用小勺一点点地喂英子,颤声说:“苦命的孩子,你是土豆托生的。”在土豆哺养下,英子出落成标致的大姑娘,出嫁那天,进门扑通跪下,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母亲感叹地说:“孩子,算你命大。”她拉起英子,郑重地嘱咐:“无论过啥日子,都别忘了土豆是个宝疙瘩。”<br>  种植土豆先要挑选土豆母,母亲拣芽眼多、分布匀的土豆作为母本,再根据气温或盖或晾,总能先于别人家几天使土豆长出合适的嫩芽。母亲左手拿起土豆,稍一搭眼,右手的切刀就像变戏法似的切成了几块,大小适宜。这样,我家的土豆要比别人家的早出土几天。一些“老把式”不服气,刨根问底。母亲微微笑答:“土豆是个宝疙瘩,可糊弄不得。”栽植前,母亲要五指并拢,插进土里检查松软度,发现不符合之处就严肃地要求重新翻耙。<br>  土豆的天敌是一种瓢虫,盛夏,母亲每天在地里捉瓢虫,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滚下来,湿透了布衫。别人笑她过于执拗,都说这无遮无拦的菜地,瓢虫长着会飞的翅膀,你捉得过来吗?可是她却认为捉一个就少一份危害。免受瓢虫祸害的秧叶绿油油,格外壮实,收成不言而喻。母亲不离嘴的还是那句:“土豆是个宝疙瘩,可糊弄不得。”<br> 李国选简介:<br>原沈阳军区联勤部退休军官,军衔大校。从事业余文学创作近60年,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随笔集《先行集》《先行续集》《滴禾集》《军旅笔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制作:<br>绿色蔬菜(刘晶),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沈阳广播电视报》《幸福老人报》,多见于《沈阳晚报》;散文和诗歌发表于《共和国知青》现受聘《中国知青专刊》编辑。喜欢诵读、声乐、器乐。崇尚:天道酬勤、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