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难忘英雄司机

比方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原文作者:张忠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  《三十年难忘英雄司机》,是盛京医院麻醉科医生张忠汉写的一篇文章。2006年7月,适值唐山大地震30周年,沈阳日报开辟专栏面向读者征文,张忠汉便将此文投给了报社,很快在沈阳日报发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 今天,又到了唐山大地震46周年纪念日。受张忠汉的委托,我把他的文章做成美篇。我们追忆那逝去的岁月,怀念那如火如荼的日子,赞叹伟大的中国人民,传承那万众一心、无私无畏抗震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忠汉文章原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7月28日,唐山的大地剧烈地抖动着,罕见的地震顷刻间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那年我22岁,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当时称沈阳医学院附属三院)麻醉科工作已经四年了。地震的当晚我恰好值夜班,作了一夜的手术。比以往的交接班时间整整提早了两个小时,院里集合了各科室值班人员,选出了精干的人员组成一支医疗队,赶赴唐山地震灾区救护伤员。我穿着工作服带着急救药品与其他医疗队员登上了专用列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列专门用于战地救护的列车,据说参加过抗美援朝。车上没有现代列车那种座位,都是上下两层的床铺,载满了医药用品、其他救灾物资和我们辽宁省第一批医疗队的全体队员。我记得非常清楚,上午十点左右专列风驰电掣般一口气开到了锦州车站,比平常的运行时间缩短了一倍还多。突然,列车的行进速度慢了下来,最后竟然停了下来。由于火车处于行进状态,人们感觉不明显,但列车停下来的那一刻,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到了大地还在颤抖。毫无疑问,我们离震区越来越近,余震就在我们的脚下发生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远远望去,人们看到列车的车头停在滦河大桥的桥头前。危险就在眼前,地震波及到了眼前这座几百米长的跨河钢梁大桥。我们看到了车头方向有省、市领导,医疗队的领导和列车司机快步走上了大桥。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但看得出他们在研究着什么。不一会,列车司机上了机车车头,有的人缩回了探出车窗外的身子,大家等待着列车的起动。这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车头开动了,可是我们的车厢却纹丝不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啊?仅仅是车头在动,是的,是的,只有车头在动,是我们的这位英雄司机只身驾驶着机车缓缓爬上了大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们屏住了呼吸,谁的心里都清楚,这是在用车头试验被地震震坏了的大桥能否承受我们这列救援列车。机车在行进,空气立时凝固了,人们知道,成功了,我们将顺利通过;失败了,机车车头和这位英雄司机将会翻下波涛滚滚的滦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们绷着紧张的神经,紧咬着嘴唇,目不转睛地看着机车缓缓爬上大桥,缓缓地向前开进,进入了桥的中段,继续开向对面的桥头,终于看到冒着黑烟、喘着粗气的机车停在了对面的桥头,人们这时才长舒了一口气,不一会,人们再一次提起了刚刚放下的心,只见机车缓缓的由对岸退了回来,到了桥中心,又回到了我们的桥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到周围的人和我一样攥着拳,张着嘴,眼睛都是湿润的。当时没有满天招展的红旗,没有高呼的口号,没有昂扬的歌声,但生与死的抉择正活生生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我找不出什么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这位不知名的火车司机啊,不就是当年的黄继光、董存瑞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没有看到司机再下来,但我们看到了一直守望着的领导纷纷上了机车。我想他们一定是在代表着我们,代表着唐山人民,代表着全国人民,向这位英雄的司机致敬。不容多想,顷刻之间机车挂上我们这列唐山人民亟盼的列车,跨过这令历史永远记忆的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彩色照片即是滦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桥上,我感受着余震和列车的颠簸,看着波涛汹涌的滦河水,心潮更是难以平静,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的一个平凡的人是那样的平静地作出惊天动地之举,那位司机的忘我行为,成了我那次抗震救灾乃至于以后医疗工作的原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