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洋胜地快登临

岁月清平

<p class="ql-block"><b> 游大东杉洋</b></p><p class="ql-block"> 萨镇冰</p><p class="ql-block">杉洋胜地快登临,朱子祠前望翠岑。</p><p class="ql-block">林壑清幽里野辟,先贤文化入人深。</p> <p class="ql-block">  【作者小传】</p><p class="ql-block"> 萨镇冰(1859-1952),蒙古族,福州人,1869年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第二届,1877年以成绩第一名毕业。</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萨镇冰是一个难以被忽略的名字。在甲午战争中,身为康济练习舰管带的他,带领水兵坚守渤海湾口日岛炮台。中华民国成立后,担任海军总长、福建省省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要职。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首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一百多年来,萨氏家族英才辈出,堪称福州名门望族。</p><p class="ql-block"> 萨镇冰生前与冰心的父亲、北洋政府最后一任海军次长谢葆璋私交不错。萨镇冰担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时,谢葆璋是驾驶班的学生。萨镇冰任北洋海军副统领兼海圻舰管带时,谢葆璋是副管带。萨镇冰曾给谢葆璋写过诗联:“穷达尽为身外事,升沉不改故人情。”</p><p class="ql-block"> 萨镇冰是冰心的偶像。在冰心的印象中,萨镇冰个人生活简朴,洋服从来没有上过身,也从未穿过皮棉衣服,平常总是布鞋布袜,呢袍呢马褂。冰心在《记萨镇冰先生》一文中写道:“萨镇冰先生,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从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常常听见父亲说‘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萨镇冰一人而已’。从那时起,我总是注意听受他的一言一行,我所耳闻目见的关于他的一切,无不增加我对他的敬慕。”(以上文字来源于百度)</p><p class="ql-block"> 萨镇冰晚年,仰慕朱熹讲学过的蓝田书院,多次到杉洋游玩,流连此地山水胜迹,还与当地乡贤才俊余士庵结为金兰,互相诗词唱和,传为美谈。</p> <p class="ql-block"> 夏日访蓝田书院</p><p class="ql-block">书院青山绿野间,门前曲水入稻田。</p><p class="ql-block">天池水清窟引月,蓝田日暖玉生烟。</p><p class="ql-block">雪堂依旧书声琅,墨池从来活水鲜。</p><p class="ql-block">像前吟诵《东斋记》,朱子仿佛展笑颜。</p><p class="ql-block"> 2022.7.28于清平居</p> <p class="ql-block"> 再访凤林祠</p><p class="ql-block">村民应合笑吾痴,烈日炎炎访旧祠。</p><p class="ql-block">友人殷勤谈故事,碑碣林立引深思。</p><p class="ql-block">林间巨槽作何用?拍上抖音遭骂词。</p><p class="ql-block">凤林老人留墨迹,图中画意几人知?</p><p class="ql-block"> 2022.7.28于清平居</p> <p class="ql-block">凤林祠中李若初先生的字画真迹</p> <p class="ql-block"> 访李若初先生故居</p><p class="ql-block">偕友拜访学稼楼,人去楼空惹思愁。</p><p class="ql-block">屋前木槿寂寞守,檐下幽兰孤独抽。</p><p class="ql-block">龛里神明显清瘦,柱上遗墨失银钩。</p><p class="ql-block">敝庐风雨飘摇矣,满地虱子身无肉!</p><p class="ql-block"> 2022.7.28于清平居</p> <p class="ql-block">注:李若初(1893-1974),为福建省古田县杉洋镇人。原名景沆,晚号癯叟、瘦农、凤林老人,是我国现代颇具个性面目的知名书画家。先生早年就读于福州罗山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宁德、霞浦、南平、漳州等地教学近50载。73岁退休居乡间“学稼楼”,过起类似退隐的平民生活。对于书法,先生最擅长的是行草书,书法线条质量和韵味让人过目难忘,1960年先生在好友陈子奋、潘主兰、谢义耕等鼓励下,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书法大赛,先生以中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获全国第六名(先生唯一一次参赛)。</p><p class="ql-block"> 除书法外,先生还擅长画墨梅,著名的墨石书画家陈子奋先生曾在一篇评论中高度评价了先生笔下的墨梅,说是“先生以书作画”,“真笔端金刚杵也”。先生画墨梅通常构图时预先留下大片空白,以便画完梅花后题诗,题诗总是巧妙地把梅花和求画者联系起来,这种诗书画三者的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正是传统文人画的特色。我国著名易经大师黄寿棋先生非常赏识先生的诗、书、 画,赞叹“三绝难忘李若初”。</p><p class="ql-block">(简介文字转摘自古田文旅局发布)</p> <p class="ql-block">孝敬兄讲述的故事一:</p><p class="ql-block"> 李若初先生晚年从南平师专任教回杉洋养老,有次到田间,看见村民用雪白的尿素为稻苗施肥,就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把白糖洒到田里?惹得村民哈哈大笑,笑先生“韭菜以为麦”。先生羞愧自己读了一辈子书,居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贻笑农人!祖先有训:耕读传家。不能只顾读书,忘记农耕的艰辛!于是把居所名为“学稼楼”,决心要重新学习庄稼人的生产知识技能。</p> <p class="ql-block">孝敬兄讲述的故事二:</p><p class="ql-block"> 先生为人极为谦逊。尽管书画造诣很高,名声在外,在家乡还是谦谦一老教师。乡人求字有求必应,却从不以字画卖钱。有次为祠堂写楹联,村民问他,您的字与李方莲(清末当地书法名家)比如何?先生笑笑答:我不如他的一根腿汗毛!村人不识宝,也就以为他只是个字写得好的退休老教师。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先生去世,居然开来了很多小轿车,都是从县里省里来的领导和书画家,来参加先生葬礼。后来还有日本人来拜访先生求字画。村人这才知道先生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大家。可斯人已去,徒留遗憾!先生的字画,送人的送人,丢失的丢失,我们能看得到的非常少(所幸凤林祠留有先生壁画七八幅)。更为可叹的是,先生自制收藏的篆刻印章,也被他的儿子当普通石头卖掉,一枚一两块钱。有人买回去,还把印章磨平,刻上自己大名,果真是“粗人不识宝”啊!憾憾!</p> <p class="ql-block">先生自撰联:文章鸣上舍,浓桃郁李遍全闽</p> <p class="ql-block"> 情迷杉洋</p><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多古迹,四姓祠寺闽中希。</p><p class="ql-block">再借千眼看不够,我是杉洋铁粉丝。</p><p class="ql-block"> 2022.7.28岁月清平于清平居</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岁月清平</p><p class="ql-block">摄影:岁月清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