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西西里岛的东南部,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诺托壁垒”共包括八座城镇,其中的山城拉古萨,是一座省会城市,虽然依其地震后修复的建筑风格,被与其他城市归纳在了一起,但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却是非常独特的……</p> <p class="ql-block">拉古萨建在山中,现在人们将它分为上城和下城来介绍,其原因是有历史传统的。一般城市若地形上有一点落差的话,通常把行政区、居民区修在偏低的地方,俗称为“下城”,把教堂和宗教性质的建筑修在位置较高的地方,称为“上城”,以示尊重。拉古萨过去的上下城,不是有点落差的问题,而是中间隔着山谷,二者实际上非常独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的……在大地震后,当时的建筑物损毁严重,人口也死了一半多(9500多名居民中,有5000人多死于那场地震),上下两部分又回到了一个基础上开始重建,所以现在看起来彼此成色是差不多的。同时这两片区域在视觉高度上也是差不多的。对局外人而言,以“上城”、“下城”来区分可能更为简单,只是由于历史上曾经各自较独立,可留心有些不太一样的故事也是了……</p> <p class="ql-block">从(本图)航拍上看,或更能把握山城的整体感觉……</p> <p class="ql-block">站在下城区的圣玛利亚教堂旁边看上城区,也就是一种平视的感觉……这里的地质很有特点,地震产生的海底抬升和火山喷发后的冲积平原被时间(水流与地震)切割后,未被下切的成了山谷之间的小块高地,既是(相对谷底而言的)所谓的山,这一点很像阿拉伯半岛或者中国黄土高原的某些地况(可参考本图的地平线方向)……下图为在上城区看下城区,如不仔细区分,整体效果是差不太多的。</p> <p class="ql-block">若从拉古萨的南面远方过来时在路上看,拉古萨的两个城区则是融为一体的。</p> <p class="ql-block">除了进城的盘山路外,在上下城区的内部,基本上都是蜿蜒的山坡台地间的台阶路或漫坡路。本图为下城中一条小巷的一角,下图为下城中典型的西西里巴洛克风格的阳台……</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下城区中的圣玛利亚教堂前的台阶侧面及附设建筑,下图为教堂正面。</p> <p class="ql-block">在大地震中保存下来的残柱,保留在了重修后的墙体中间。原圣母像的残存部分也被重修时镶嵌在了新的群雕之中(下图)。</p> <p class="ql-block">拉古萨比较独特的山地特点是导致它有较为独特历史的一个原因。这个地方的人最早是西西里的东部土著西库尔人(如今“西西里”的得名就是来自他们),公元前七、八世纪先来的腓尼基人费了很大的劲也搞不太定。后来的古希腊人,换了好几波人,才总算是拿下此地……希腊人的费劲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有关,古希腊是一个大的文明概念,其中各个城邦国是各自发展的,风格也完全不一样,有尚文的、有尚武的、有捕鱼的、有务农的、有经商的……各城邦对外的殖民动机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拓展商路,有的是为了掠夺财富,还有更多的是人口过剩需要外迁,也有犯了罪的流放(如同当年英国囚犯流放澳洲)或争权失利后流亡的……所以古希腊的殖民活动,能产生文化的扩散,但带来不了希腊政体的统一与扩大……这些在外殖民成功后而成立的新城邦,由于先天基因的不同,它们之间、及它们与原母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至于说到了拉古萨这里,这里现在的上城下城,当时就是两个聚居点,也算是两个自立的小邦(村镇)吧,中间隔着蓬蒂山谷,想联系不容易,想不来往却很容易🤭。当然,它们俩更多时候都是隶属于叙拉古(今天的锡拉库萨)城邦的。由于易守难攻且没有多大的经济油水,同时又离海较远,影响不到贸易,所以直到公元十二世纪左右,诺曼人来了才彻底整顿好,将上城下城,通过桥梁连结了起来,组成了一个城,取了个名字“拉古萨”。但是当地人称自己的区,还是习惯用自说自话,上城叫“拉古萨”,下城叫“拉古萨依波拉”……西西里是个岛,而拉古萨被称为“岛中之岛”,其原委也就是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是地图上显示连接上城和下城的三座桥,中间那一座是最老的桥……</p> <p class="ql-block">圣玛利亚教堂是这里居民们通常举行婚礼的地方……它的正面阶梯很宽大,上图是从它右后方过来的一条台阶小路……下图是教堂的内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拉古萨的主教座堂,圣乔万尼教堂,钟楼等建筑物的正面线条很有力度,古罗马建筑的阳刚之气也是有所体现的……</p> <p class="ql-block">“圣乔万尼”是意大利语的说法,真正标准的翻译应该是“圣约翰”。这位历史上的真人原是个打鱼的,耶稣施神迹让他鱼虾满船后,他就成了最早的跟随者😁,后来还为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养老送终……总之他的故事很多,在底层信众中传来传去的,信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当然,后来他还组织了一些人编写《圣经》等文献,对基督教传播的贡献也是很大的,故其被罗马天主教尊为了三大圣徒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区的最高处,除了体量最大的那一排建筑,是拉古萨大学的校舍外,最主要的公共类建筑就是这座圣乔治大教堂了。教堂里供着圣乔治屠龙的画像(下图)等,这个故事很老了,在人们都不太有文化的时代,这个天主教故事还是有点世俗说教功能的(类似中国的《山海经》、《封神榜》等,在古时的乡野民间,也曾经发挥过一定的开蒙作用)。但现在看来,新教的出现,还真是自有其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圣乔治大教堂前的街道状广场算是比较宽敞的了,在这里可以看看远景、喝喝咖啡什么的……</p> <p class="ql-block">从这座历史古老的圣乔治大教堂后面的圆形拱顶,还能看到拜占庭时代的色彩……当然,它的前外立面是地震震塌了后重修的,所以具有了非常华贵的巴洛克风格(上图)。下图是原来的圣乔治大门,重修时没有再用做主门,而只作为文物古迹,保留在了旁边。</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身后,是一座开放的空中花园,伊波莱欧花园,花园的边缘就是山崖边上了(上图)……花园中还有一座圣多米尼克教堂(下图)。</p> <p class="ql-block">在上城的宝拉广场上,是圣朱佩特教堂,教堂正面顶部的钟墙很有风韵,如果没有了后面的建筑,就会非常象澳门的“大三巴”的(建筑年代和风格彼此也都是一样的)👍。下图为这座教堂的正面。</p> <p class="ql-block">古城被保护得很好,这里所有的建筑,即使是新的,也是按照历史风格修建的,如这座石砌外立面的建筑,远看像埃及神殿,实际是一座邮政局👍……</p> <p class="ql-block">居民们生活在安静的氛围中……小食品店出售的当地自产奶酪品种(下图),真是丰富🤪……</p> <p class="ql-block">不同高度的住宅间,除了通过山间阶梯,有的地方还要通过山洞连接,穿行起来很是有一种探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山城在凡略有平整的地方,大都建有一座教堂,能让周边的居民不会走太远,就能进行集体的宗教(社交)生活……</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开始拜访上城区开始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在上城下城之间沿路参访,即使有很强的地图能力,不走回头路也是不可能的。一天下来是很锻炼人的,如时间允许,在这里住一天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本图为上下城都走访了不止一圈之后,从这里回到了主路上,实在不想走回停车场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幅涂鸦画很能代表访问拉古萨后的心情,如能够飞伞滑翔式地参观,那会将多愉悦呀🤭……</p> <p class="ql-block">告别拉古萨,要去“巴洛克三角”(诺托、拉古萨、莫迪卡)中的最后一站莫迪卡了。途中路过了也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希里克小城……</p> <p class="ql-block">希利克是离海边不远的一座小山城(上图)。历史上,由于交通较为便利,所以经常城头变换大王旗,哪股势力来了,它都会被较早占领。尤其是伊斯兰势力,在这里早早得手后,一直坚守到最后阶段,才被基督教的势力取代……山上最高位置的教堂,建在曾是阿拉伯人的城堡中,但建筑物在大地震中多有损坏,后来仅重修了一些局部外观,教堂内部还没有被完全恢复……</p> <p class="ql-block">虽然山城不大,但与巴洛克风格相关的文化痕迹也有多处,其中有一处西班牙统治时期的一位公爵的私邸(本图),其建筑物的屋角雕刻,是非常有特点的👍……</p> <p class="ql-block">山城有一条主街,主街上的主教堂的外观很整洁,就在山脚下……小巷里也很有情调……这里太安静了,几乎没有游客……</p> <p class="ql-block">圣玛丽亚教堂内部被当地人装修得较为通俗直观,有些塑像和宗教故事的表现,是很注重贴近基层人群的理解能力的……在基督教文化的范围内,从某一教堂的内设风格,也是能够感受到当地的人文特点的。如一般基层人群较多的地方,普遍信仰圣母(有点象中国民间的拜观音🤭);而在政治经济较发达些的地方,信众则以礼拜耶稣为主(有点相当于在东方的大城市周边,信佛教的人们习惯于拜祭如来🙏);而在非常发达的地区,人们多是以信奉天主为主(有点像在东方的社会,宗教到了高端人士阶层,就是对“道”的向往了🤔)……</p> <p class="ql-block">小城中除了有间民俗博物馆外,有特点的还有一家民间草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山城的泄洪水道修得非常坚固。因为这里植被不多,一来大雨需要迅速排走,不然建山坡上的建筑还是有风险的……</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莫迪卡。莫迪卡也是一处山城,历史上不但受到过地震的摧毁,而且山洪爆发等,也经常袭扰这座城市。但是屡毁屡建,它顽强地屹立在了西西里岛的东南……莫迪卡也像拉古萨一样,分上城“莫迪卡阿尔塔”和下城“莫迪卡阿萨”,它们之间由这条翁贝特一世大街(下图)分开。上城历史久远,从3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下城主要是是在地震洪水后发展起来的。圣乔治大教堂(本图)是本城的中心教堂,教堂前宽大的阶梯,把山势利用得很是充分……</p> <p class="ql-block">“莫迪卡”这个城市名,是在伊斯兰教统治时期起的,那是公元十世纪的时候。后来诺曼人来了,也没有改……再后来是西班牙统治时期,这里是包括前面介绍的那些巴洛克城市,都是由一位西班牙公爵任总督管理的。他非常迷恋巴洛克艺术,所以大地震之后修复时,请来的都是这种风格的建造大师……</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教堂也是当地的主要教堂之一,其门口立有十二使徒的雕像,使教堂的历史感显得更是厚重……在那一场大地震中,这座教堂的上半部分被震塌了,现在的是后来重修的,仔细看,还是能看出稍微有一点点新🧐……</p> <p class="ql-block">出于保护的考虑,这座教堂是收费的,但是提示不明显,让人上了高高的台阶到门口后才知道收费,还要下台阶绕过长长的铁栅栏到另一侧,上另一个高台阶后才能买到票,然后再回来😓……但是也获得了另一角度的一张纪念照(上图)🤗。教堂里面访客只有一家的三口人,小娃娃(下图)在里面玩得很是开心😁……</p> <p class="ql-block">山城的最高处是莫迪卡城堡。城堡历史上做过修道院,也做过监狱……城堡的钟塔上有一座时钟,既方便随时看时间,也可作为一个方向参照物,避免走错方向……下图为当年公爵住过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莫迪卡在鼎盛时期有一百五十多座教堂和三、四十座修道院,现在在每条街巷里几乎也还都保留有一座或大或小的教堂,想搞清楚每一座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需要太多的知识和学习了😇……就当作是居民的“社区活动站”来看待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小巷虽然空寂少人,但却有美食佳酿深藏其中。莫迪卡最著名的一间餐馆(下图)是必须提前一天订座的,因为名气虽大,但餐位很少。本图是一进门在吧台处所见。由于到的较晚,据说曾有过多人询问过我们预订的那张桌子😜。当就晚到表示了歉意后,餐厅老板却说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每桌中午就接待一台客人,从不翻台👍……</p> <p class="ql-block">深深的街巷中居然还碰到了亚洲的文化元素,这是一家日式料理店。是否正宗不说,仅凭小城距海边仅十几公里的位置,估计做刺身的原材料会是很好的……</p> <p class="ql-block">有一处过去的公爵官邸,梅赛达里宫,现在是博物馆,但在闲置的廊厅里也经常举行一些临时展览。当天正好碰到的是一个小的老式家俱专买市场……</p> <p class="ql-block">旧家具的收藏价值好像不是很明显……倒是院子里还有几件现代艺术作品,更为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在翁贝托一世大街的南侧,有一所1866年设立的西西里的第一所高中(本图),学校的主体部分是穿过这座楼的门庭,在楼的后面。而这座楼上设有两间著名的小展示馆,一间是宗教类雕像作品展(下图)……另一间则是著名的巧克力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莫迪卡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是古法巧克力博物馆。巧克力是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发明的,最早是把可可豆磨碎后煮水喝……没磨碎的还能作为货币使用🧐……是当时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把可可豆和制作方法带了回了欧洲……古法制作巧克力是将可可豆碾碎,然后用40度的低温加热,再加上砂糖,并用各种香料调口味,如香草、肉桂、甚至辣椒等,能调出多达150多种口味🤤……现在风靡世界的巧克力,是加上了牛奶等,再用高温萃取等各种工艺加工后制成的,以追求一种所谓“细腻丝滑感”……这与传统的巧克力完全不是一种口感。现在的欧洲只有此地保存着此种古老的加工工艺,堪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古法巧克力的“老字号”👍……下图为古法加工制做工艺图示。</p> <p class="ql-block">这种古法制成的巧克力比较坚硬,常温下是不会融化的,所以为了展示其特质及风采,巧克力博物馆中用巧克力制做的工艺品也很多……本图中所有的作品全都是巧克力制作的。下图为用巧克力做成的意大利地形图。</p> <p class="ql-block">这把巧克力公园椅没有明显标识,放在过道旁边,差一点还坐了上去😜……</p> <p class="ql-block">这个美杜莎造型的巧克力也很有意思,是仿一个古罗马时期的一个柱头的造型。美杜莎在西西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西西里的区徽区旗图案,也是以美杜莎为中心的一个“三曲腿图”(下图)。图案有两大文化要素,其中“三曲腿”来自早期希腊人发现西西里岛是一座三角形的岛后,随之将它命名为“特里纳克里亚”(希腊语“三角形”的意思),这也是有文字记载的西西里的最早名字。美杜莎,则是希腊文化体系中著名的女性形象,其美艳无双,(各种传说版本特别多)但男人只要看上她一眼,就会化作石头……因此,她就演变成了“具有致命诱惑的女性”的一个标志性文化形象😍……选用她作为代表,非常符合西西里对远方人们产生的强烈吸引力🌹……由三条女性美腿构成的西西里岛地形,是指无论从海上哪一个方向接近,都可以看到两条充满诱惑的大长腿🤭……</p> <p class="ql-block">当然,传说中的美杜莎主要是对男子有着致命的诱惑😍……而对女生而言,这里的巧克力香甜适口、则是最令嗜甜的女生唇齿难以忘记的🍫……对男女双方而言,有传说讲,在莫迪卡的求婚成功率是100%👩❤️💋👩……所以,建议有美好愿望的人们,一定要来看看包括莫迪卡在内的美丽的西西里,这里总会让来访者收获到自己的某一个愿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