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爷爷是妻子的爷爷,80大寿的故事发生在1982年,距今已经过去整整40年了。爷爷出生于1903年1月3日(农历1902年腊月初五),1982年79岁。中国民间过寿流行“过九不过十”,要提前一年祝寿,意为长长久久、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八十大寿办得非常有特点,众亲朋题诗赋词贺寿,既高雅又有新意!</p><p class="ql-block"> 由于所有的诗词都被誊抄在一张大纸上,并且用一张大幅照片拍照留存,所以诗词内容得以在40年后被重新发现。借助老照片和网络,让我们还原40年前的那场盛会吧!</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纲领,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1980--1982年,妻子在北京三里屯二中上高中,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了两年 ,得以全面了解爷爷奶奶的生活和家风。</p><p class="ql-block"> 当时爷爷奶奶家在三里屯南13楼,也就是现在太古里商业区广场的位置。每逢周二,爷爷奶奶家就高朋满座。当时文革结束不久,很多知识分子刚刚落实政策,爷爷的很多老友,包括一些农学家、建筑师、翻译家、书画家和其他知识分子,经常相约到爷爷家聚会,抒发“十年浩劫”期间被压抑多年的激情。大家有时候会带上自己的作品,吟诗唱赋,有时候还现场泼墨创作,然后挂到墙上品评、吟诵,颇有几分古文中描述的文人聚会的情景和氛围!</p><p class="ql-block"> 每逢周日,则是家庭聚会时间,大姑一家会从南线阁的中央音乐学院宿舍过来,有时候姑婆一家也会从新街口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宿舍过来,一家人谈天说地、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逢年过节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爷爷家六个孩子的六家人、叔公一家、姑婆一家会从全国各地奔赴北京三里屯爷爷的家里,享受一个温情而又有趣味的假期。</p><p class="ql-block"> 这次爷爷过八十大寿,能赶来的亲戚朋友基本都到场了。寿宴上誊抄展示的贺寿诗词共16首。其中爷爷自己作诗一首《八十偶成》,又替奶奶与自己和诗一首!爷爷的亲属和诗七首,朋友和诗词七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八十偶成</b></p><p class="ql-block"> (陈剑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人生八十迩来多,</b></p><p class="ql-block"><b> 潦倒蹉跎奈我何。</b></p><p class="ql-block"><b> 岁月艰辛等闲过,</b></p><p class="ql-block"><b> 白头四化唱高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沟通文化交流道,</b></p><p class="ql-block"><b> 扩大科研知识河。</b></p><p class="ql-block"><b> 更喜亲朋皆俊秀,</b></p><p class="ql-block"><b> 一堂济济笑呵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辛酉年腊月(农历1981年)</p><p class="ql-block"> 爷爷“老夫聊发少年狂”,风趣幽默的替奶奶与自己和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戏代老伴相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吾家老汉怪习多,</b></p><p class="ql-block"><b> 嬉戏优游可奈何。</b></p><p class="ql-block"><b> 诗酒琴棋开译述,</b></p><p class="ql-block"><b> 笙箫笛管伴儿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愧吾言语多贫絮,</b></p><p class="ql-block"><b> 乱点鸳鸯口若河。</b></p><p class="ql-block"><b> 逗得大家齐捧腹,</b></p><p class="ql-block"><b> 一堂倾倒笑呵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文革结束,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落实;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协和医学院及协和医院1950年被美国政府冻结的养老金得以全额取回,爷爷作为经办人了结了一桩多年的心事;1981年,由爷爷主持翻译、数位中国养蜂界名家参与译注的世界养蜂业经典著作《蜂箱与蜜蜂》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加之大姑家的孙子降生,老人家四代同堂,可想而知,爷爷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畅快!</p><p class="ql-block"> 当然,“<b>更喜亲朋多俊秀</b>”,也是爷爷发自内心骄傲和自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弟弟、妹妹的事业如日中天,六个子女中有五个大学教授、一个高级工程师,事业和学术成就进入黄金期,而且各个家庭美满、生活幸福!</p> <p class="ql-block"> (奶奶的妹妹黄润森、妹夫谭荫孚与孩子谭永华、谭永萱。)</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连襟、奶奶的妹夫谭荫孚和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人生七十古来稀,</b></p><p class="ql-block"><b> 如今八秩日渐多。</b></p><p class="ql-block"><b> 四化伟业建新功,</b></p><p class="ql-block"><b> 农业科研开先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福如东海皆称道,</b></p><p class="ql-block"><b> 寿比南山唱凯歌。</b></p><p class="ql-block"><b> 更喜儿孙皆俊秀,</b></p><p class="ql-block"><b> 百岁高龄敢预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谭荫孚(1911--1991),祖籍广东新会县。毕业于香港英皇中学。北伐期间随其父到北京,就读于税务专门学校。毕业后在上海海关总署做财务工作。1950年调北京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工作,1952年拆分后在对外贸易部工作。1957年至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作,1971年退休。</p><p class="ql-block"> 黄润森(1912--1984),祖籍广东新会县。曾就读于北京惠民助产学校。1930年毕业后曾跟随其老师做护士工作。1938年前后与谭荫孚结婚。婚后移居上海,在家相夫教子。1950年随夫到北京,在北京房产管理局职工医院当护士。</p> <p class="ql-block"> (陈文熙、梁季珊夫妇)</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弟弟陈文熙教授和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b>七八十岁老翁多,</b></p><p class="ql-block"><b> 大雅高风却几何?</b></p><p class="ql-block"><b> 太白有知当进酒,</b></p><p class="ql-block"><b> 祝君长寿与君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生平莫问逢迎道,</b></p><p class="ql-block"><b> 行想崇山志想河。</b></p><p class="ql-block"><b> 四化请缨心未老,</b></p><p class="ql-block"><b> 庆功诗会笑呵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文熙教授(1920-2001),广东顺德人,出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1944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数理系物理研究生班,获得硕士学位,与此同时为北京国学书院史学部的研究生。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物理系(1947-1950)任助教、讲师,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学院)物理教研室(1950一1958)任副教授,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1958-2001)任副教授、教授,山西成人大学(1988- 2001)任教授。</p><p class="ql-block"> 陈文熙教授曾任山西省政协委员(1977-1988)、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1981-1991)、山西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太原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通信学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科晋作协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山西分会顾问及肿瘤病因专业委员会委员、太原市世界语协会常务理事和师范生习作交流协会顾问。除此之外,还参加了山西自然辩证法学会、山西力学学会、山西心理学会和岳麓诗社。(以上个人简介摘自太原理工大学网站《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物理学家陈文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外甥郑垲(爷爷的妹妹陈燕嬉的小儿子)和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仕途不怕坎坷多,</b></p><p class="ql-block"><b> 落魄连年却为何?</b></p><p class="ql-block"><b> 国运方兴同建树,</b></p><p class="ql-block"><b> 高龄发奋可讴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精心译述无鱼鲁,</b></p><p class="ql-block"><b> 妙笔风生悬巨河。</b></p><p class="ql-block"><b> 八十迎来身健壮,</b></p><p class="ql-block"><b> 会诗祝寿笑呵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燕嬉(1923--2018),爷爷的小妹,著名电影录音师。1943年北京大学物理学毕业,曾任华北电影制作所、北平“中电三厂”录音助理、录音师,新中国成立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录音师至退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9年曾担任《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的录音师,进而又担任了新中国政协会议以及开国大典的现场录音师。</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响遍世界、振奋国威、国人耳熟能详的庄严宣告就是由姑婆陈燕嬉亲手录制的。</p><p class="ql-block"> 陈燕嬉还曾担任大型革命史诗《东方红》、《龙须沟》、《祝福》、《风暴》、《杨门女将》、《天山的红花》、《知音》、《茶馆》、《边城》、《我只流三次眼泪》等数十部影片录音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届理事。</p><p class="ql-block"> 2008--2011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CCTV电影频道,曾联合制作以采访和记录老一代中国电影人生平经历并作档案收藏为目的的大型采访工程,建立电影专业史、中国社会史、个人心灵史三者合一的信息档案,项目名称是“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陈燕嬉的个人事迹单独成书,名为《画外心声》,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CCTV还制作了专题纪录片《新中国第一代女录音师》,时长约半小时,在电影频道播出。</p><p class="ql-block"> 2009年,姑婆一家曾来过廊坊岳父家。老人家当年86岁,思维敏捷,口齿清楚,身体还很硬朗。大概一两年后的某天下午,岳父打电话通知我们:“下午三点半,中央六台播姑婆的节目!”我也是借助《新中国第一代女录音师》这档节目和《画外心声》这本书,才得以更多的了解爷爷的家史和姑婆的个人经历。</p> <p class="ql-block"> 爷爷的外孙隋捷(大姑陈慧甦之子)与外孙媳妇张一清和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碧落苍茫独月明,</b></p><p class="ql-block"><b> 依稀存在几颗星。</b></p><p class="ql-block"><b> 月明前进群科普,</b></p><p class="ql-block"><b> 星引后来众学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姑陈慧甦(1929--1997),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键盘组学习,主攻钢琴。1949年8月,音乐科与国立音乐院、华北大学第三部音乐系等共计五所学校组建为在天津新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是国际闻名的儿童钢琴教育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1年赴新疆演出,1954年因工作需要由附中钢琴学科抽调出来学习俄文,为苏联专家担任秘书和口译,她无条件地接受任务并努力钻研,很好地完成了新工作;1961年为建设附小的专业教学队伍又调到附小。她兢兢业业,勇于探索儿童钢琴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和其他老教师一起将附小的专业教学搞得规范而活跃;1987年作为儿童钢琴教育专家被派赴阿尔及利亚,她以谦虚朴素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受到阿国同行的广泛好评。在负担超量的教学和没有报酬的大量学科工作同时,还两次翻译了苏联的钢琴教材《新钢琴初步教程》和《钢琴教学法》,编汇了钢琴独奏曲集、变奏曲集、练习曲集等六册教材,这些资料在国内各地的教学中被广泛使用。</p><p class="ql-block"> 大姑陈慧甦毕生从事钢琴教育事业,学生遍布全球。据大姑丈隋克强说,大姑的声望在国际远远大于国内,她在儿童钢琴教育启蒙等方面卓有建树。现在很多活跃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的著名的钢琴家都曾师从陈慧甦教授。</p><p class="ql-block"> 大姑丈隋克强(1927--2016),祖籍天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管弦系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考入北平艺专音乐科管弦组。1950年就报名参加了由费孝通任团长的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克服重重困难慰问演出一年,分别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的亲自接见;1951年,隋克强又一次光荣入选世界青年联欢节代表团,赴欧洲13个国家演出,向世界展示新中国青年艺术家的风采,成为世界和平的友好使者。</p> <p class="ql-block"> “1952年,隋克强在学校首次举办了个人毕业独奏音乐会,这在当时是凤毛麟角,担任伴奏的是他相濡以沫的夫人,后来成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学带头人之一的陈慧甦教授。音乐会大获成功并引起轰动,成为一时佳话。”</p> <p class="ql-block"> 不久后,文化部组建了第一个代表国家的交响乐团,由于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术和过硬的政治素质,隋克强光荣入选交响乐团并担任第二提琴首席。第一提琴首席为杨秉荪先生。正当隋克强准备在舞台上大展风采时,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组织安排,令进步青年隋克强舍弃了可以荣耀的舞台,从此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教师。</p><p class="ql-block"> 隋教授既是中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更是中提琴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大大推动了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管弦系一直没有中提琴专业,而交响乐队急需中提琴人オ,富有开拓精神的隋克强教授主动担起重任,开设了中提琴教育专业,培养了中国一大批中提琴人才。</p><p class="ql-block"> 隋克强教授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元老级人物,数十载辛勤耕耘,育人无数,成名者众多,被誉为“提琴教父”。其事迹可以搜索《提琴教学的奠基人一记小提琴教育家隋克强》。</p><p class="ql-block"> 如今活跃在中外音乐舞台上的提琴演奏家中很多是隋教授学生,例如:被称为“世界冠军”教练的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上世纪50年代曾师从隋克强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现任管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童卫东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曹海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孔朝晖、陈曦等,都曾师从隋克强教授。</p><p class="ql-block"> 在《新中国小提琴教育发展概述(1949--1990)》中,列举了领军人物马思聪,重要人物章彦、隋克强和王治隆等三人。</p><p class="ql-block"> 介绍隋克强教授的原文如下:“隋克强(1927-2016年),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管弦专业,1949年冬转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1983年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1985年被聘为教授。在留校任教后的数十年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小提琴教育中,培养的优秀学生不计其数,且都为中国小提琴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隋克强曾教过的学生有杨宝智、涂振南、黄晓芝、刘培彦、童卫东、孔朝晖、陈曦、蒋逸文等。不仅如此,1959年他还兼教中提琴专业。隋克强教授对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贡献令人钦佩,是推动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重要人物。”</p><p class="ql-block">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看画面应该是《百年巨匠--徐悲鸿》节目制作时)曾说:“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隋克强,声乐系主任郭淑珍,都曾是我父亲的学生,艺专的学生,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徐悲鸿的影响不单单局限于绘画界,而且弥散在整个文艺界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1987年,第一次翻看岳父家的老相册。看到这张照片,我随口就说:“这是谁呀,为了照相还假装会拉琴!”妻子笑了:“这是大姑丈,他真会拉琴,是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我当时就无语了:这哪是会拉琴呀,简直就是中国最会拉琴的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看中央电视台节目,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访华并到中央音乐学院进行教学交流活动,隋克强教授作为中方专家参加活动,我才知道,隋教授在中国音乐界还是很有地位的。他曾多次担任国家级小提琴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很多有小提琴音乐天赋的学生,外地教授感觉自己无法再帮学生提高时,也会推荐给隋教授来教。曾有一名学生,在国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后,每两周一次乘飞机从广州来北京上两节课。</p> <p class="ql-block"> (二姑陈慧男(1931--2018)和二姑丈姚飞强(1935--2018)在上海常熟路与大祖母(大爷爷陈文照的夫人)合影。)</p><p class="ql-block"> 爷爷八十大寿,二姑丈姚飞强没能参加,二姑独自从长春赶回北京参加了自己父亲的寿宴。</p><p class="ql-block"> 追根溯源,让我真正去挖掘岳父家史的突破点,就是由二姑陈慧男引起的。</p><p class="ql-block"> 1989年左右,第一次见二姑是在万庄石油矿区岳父的家里。二姑干练睿智,谈吐清晰,按照妻子的说法:“几个姑姑说话都是干巴利落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轻时,二姑不但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成绩也是出类拔萃,喜欢打篮球、滑冰、游泳及各种体育运动,曾获得过北京市级的滑冰冠军。二姑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时,本来可以留京,哪知赶上大学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物理系撤销,二姑作为助教随一批清华物理专业的教师响应国家号召,去长春创办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开始了在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毕生的教育事业。二姑不尚吃穿,全部身心都扑在了教学和科研上。退休后,二姑丈姚飞强因为身体不好,不适应长春的寒冷气候回到了上海,二姑仍然不离校,继续在校搞科研,“专啃那些不容易出成果的难点课题”。有一句话叫作:“科学的突破往往就发生在那些看似无用的研究上”,吉林大学物理学排名在全国大学中始终靠前,离不开像二姑这样勤勤恳恳的奉献者。</p><p class="ql-block"> 二姑丈姚飞强,主任医师。1935年8月出生,上海人,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于北京友谊医院工作。二姑因病到友谊医院就诊,成了姚大夫的病人,姚大夫对二姑一见钟情,舍弃了北京的工作和生活,追随二姑陈慧男,调动到长春市中心医院工作。曾任长春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退休后回上海,任上海南汇人民医院科研顾问。</p><p class="ql-block"> 曾主持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肾移植,血液透析,外科实验研究等工作。能施行胰腺根治切除,脾肾分流术,肾移植,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等手术。1987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国内率先开展经尿道切除前列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此法不作腹部切口,损伤小,出血少,使老年体弱或有心肺疾病不能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可用此法切除前列腺后排尿畅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1年3期)。肾移植论文曾赴日本交流,此文发表于《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84年1期),其中一例先后移植4个体肾,当时全世界接受4个移植肾者只有3例。膀胱癌,膀胱全切除后应用肠通代膀胱与尿道相吻合,术后病人能主动从尿道排尿。避免了过去手术后自腹壁排尿的麻烦(《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88年1期)。对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创用手术直视止血法,直视下,缝扎前列腺动脉出血,用一根肠线连续缝合前列腺窝及前列腺被膜的出血。止血可靠,前列腺窝内不留线头,由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中华泌尿科杂志》,1980年1期)。</p><p class="ql-block"> 科研部分:1."双箱多管型变温器在体外循环深低温的应用"研制的双箱多管型变温器,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时,升降温迅速,可使太降温至15℃,停止体外循环一小时,动物心肺脑复苏良好。该变温器性能与美国同类产品相当,此器已用于临床。项目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2."离体肾保存机的研制"应用5℃去脂蛋白血浆,持续灌注离体肾脏,使肾保持正常的血流量,维持正常的血压,脉率,保持血氧PH值。自制的微滤器成功的清除血浆中的脂蛋白(0.22微米),从而使5℃环境下肾微循环不被脂蛋白颗粒阻塞,保持肾血循环畅顺。此法可保存肾脏24~48小时。此项目获市三等奖。成果列入"中科八五成果选"。</p> <p class="ql-block"> (第二排左七就是二姑陈慧男。图片从田村山翁老先生文章内下载,多谢!)</p><p class="ql-block"> 2018年二姑去世后,央视播出科普节目《细推物理》,讲述中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我忽然产生了想知道二姑学术成就的想法。试着上网搜索“吉林大学陈慧男”,发现了一网名叫“田村山翁”的老先生写的美篇,讲述他们吉林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65届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及毕业后的成就,他们的老师就是二姑陈慧男,并配有毕业照片。那时我才知道二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是磁学。此后在“中国磁学发展历程”中发现了二姑陈慧男的名字和四姑陈慧余的照片。印象中二姑似乎担任过吉林大学物理系主任,查询吉林大学网站,历届主任中没有陈慧男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的网页上,有这样的一段文字:<b>公历1952年,龙年,</b>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苟清泉、霍秉权、郑建宣、高墀恩、黄振邦、解俊民等<b>9位知名物理学家</b>和唐立寅、陈景明、黄树勋等<b>3位讲师</b>及冯致光、龙志云、缪源、<b>陈慧男</b>、吴颐、朱浩祖、王宝琨、吴俊珑、王宗溶、刘金铸、果玉忱、周承倜等<b>12位助教</b>,<b>一路向北,以身许国,创建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现吉大物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b>从网上查阅“中国磁学发展历程”可知,二姑陈慧男是最早(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进修电磁学研究生的青年教师,回校后创办了吉林大学物理系磁学专门化专业。</p> <p class="ql-block"> 大伯陈承志和伯妈彭希青。</p><p class="ql-block"> 陈承志1933年1月9日出生于北京,北京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西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技术系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大伯是第六、七、八三届(1983---1998)全国人大代表,创办教育技术学专业,曾经为中国的军工事业做出过重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页面上是这样介绍的:“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北师大同期起步、携手发展。忆当年,身为同窗好友的尹俊华、陈承志二位教授分别在北师大、原西南师范大学牵头创办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历经30多年的艰苦奋斗,教育技术学专业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p><p class="ql-block"> 伯妈彭希青是大伯西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二人于1956年结婚。彭希青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成为我岳母的班主任,也是我岳父岳母的媒人。</p> <p class="ql-block"> (陈慧都与郝瑞,1955年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三女婿郝瑞教授和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有道人生七十稀,</b></p><p class="ql-block"><b> 我翁八十尚谈诗。</b></p><p class="ql-block"><b> 仕途回首多颠沛,</b></p><p class="ql-block"><b> 正气萦怀总不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事事认真无怠懈,</b></p><p class="ql-block"><b> 时时勤奋觅新知。</b></p><p class="ql-block"><b> 颐年赢得多康健,</b></p><p class="ql-block"><b> 不减苍松翠柏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郝瑞(1934--2019),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中国园艺协会小浆果分会第一届、第二届名誉理事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园艺系主任,被誉为“中国蓝莓之父”。</p><p class="ql-block"> 郝瑞先生于1979年到1981年花费了3年时间,对我国长白山区、大小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资源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性、细胞学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随后,开展了野生蓝莓的仿生栽培工作,并率先提出了利用蓝莓作为开发利用长白山大面积酸性沼泽地的科学思想。 1983年从美国引进抗寒的蓝莓品种15个,开始了蓝莓栽培技术研究。</p><p class="ql-block"> 为解决蓝莓快速繁育问题,由郝瑞教授牵头,陈慧都(爷爷的三女儿,郝瑞夫人)教授主持于1985年开展了蓝莓组织培养工厂化快速育苗研究工作,于1988年获得成功。该项研究于1990年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利用组织培养繁育的苗木,在长白山区的白山、安图、抚松、蛟河等地建立了蓝莓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1988年,郝瑞教授邀请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蓝莓育种和栽培专家David K.Wi ldung教授来吉林农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解决了诸如园地选择、土壤改良、施肥、修剪等技术难题,并向中国引进抗寒的蓝莓品种14个。为加强研究,由郝瑞教授和陈慧都教授夫妇主持成立了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专门从事以蓝莓为主的小浆果的研究工作。从此,掀开了我国蓝莓研究与产业开发的新篇章。(以上资料来自《中国蓝莓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 说完郝瑞教授的简历,三姑陈慧都的简历基本上就可以省略了。郝瑞与三姑陈慧都是大学同班同学,结婚后二人终生工作和生活在一起。所有的工作都是两个人在做,包括所带的研究生都不分彼此。同时,三姑陈慧都还是《蜂箱与蜜蜂》的翻译者之一。退休后,二人合著了《生物的思维》、《生物自主进化论》两本书籍,分别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和大连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郝瑞与陈慧都是中国蓝莓事业的奠基人。据2003年统计,国内栽培蓝莓的研究论文有94%出自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学生现在已经接过了他们夫妻的接力棒,成为中国蓝莓事业的中坚力量。如李亚东教授,1985年考取郝瑞教授的研究生,是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第一届至第三届理事长;中国优质农产品服务开发协会第一届会长;中国农学会特产分会第七届副理事长。农业部“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重大专项-蓝莓等小浆果项目和“十一五”948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吴林教授,吉林省蓝莓研究中心主任,蓝莓产业化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蓝莓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吉林省普蓝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秘书长,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蓝莓项目执行专家。主持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等项目20余项,总计承担项目70余项。</p><p class="ql-block"> 吴林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深情的说:“1994年,我考取了郝瑞教授的研究生,从此与蓝莓结缘。他是中国蓝莓研究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蓝莓之父”,为人正直、治学严谨,所做所为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学业和事业。研究生面试后他就让我提前进入了实验室,从师母陈慧都教授手把手教会我做组培育苗开始,到后来栽培、生理、品质评价、市场营销和产业经济研究,我都亲身经历了,这也培养了我从全产业链的视角研究和推进蓝莓产业化的能力与信心。两位恩师把我领进了蓝莓世界的大门,并像栽培蓝莓那样培育我,让我收获多多。”</p> <p class="ql-block"> 在我编写此文的时候,岳父翻出了三姑陈慧都与郝瑞2005年春节前寄来的自制贺年卡,内附郝瑞教授写的三首诗。由诗的内容,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二人风雨同舟、夫唱妇随、相爱至深。 </p><p class="ql-block"> 三姑给自己弟弟寄的贺卡上也自称“小都”,很有意思。因为三姑、四姑和岳父在家里的姐妹兄弟中排行最小,从小就随着父母和哥姐的称呼,互称“小都”、“小余”、“小八”(岳父排行老八),从不叫姐! </p><p class="ql-block"> 据妻子回忆,1981年前后,三姑丈郝瑞因为蓝莓研究和国际合作的原因经常出国。当年的国际航班一般都是从北京出发,所以郝瑞出国前后经常去爷爷奶奶家看看。有一次出国归来,三姑丈从兜里掏出几个类似沙果的东西递了过来:“小敏,给!”“这是啥呀?”“树莓!”</p><p class="ql-block"> 吃了人家嘴短,可是妻子转过身就对奶奶说:“三姑丈怎么那么黑呀!”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口无遮拦是正常的;同时,说的肯定也是大实话!可想而知,当年郝瑞教授整天都在野外研究蓝莓,一定是一个袁隆平式的农业科学家形象!奶奶温柔的说:“三姑丈很有才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随感三则</b>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老妻与我</b> </p><p class="ql-block"> 何事一生乐,有妻相伴行。</p><p class="ql-block"> 未闻“我爱你”,体贴入微诚。</p><p class="ql-block"> 和善无娇媚,坚强诚可惊。</p><p class="ql-block"> 原则严肃论,琐事不嗔争。</p><p class="ql-block"> 乐观共困难,淡化忧怨情。</p><p class="ql-block"> 作画常自娱,放歌独我听。</p><p class="ql-block"> 衣着任我买,事业必亲躬。</p><p class="ql-block"> 成果与荣誉,难分你我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0四年七月老妻慧都七十大寿随感成诗以为纪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相扶相慰五十年</b></p><p class="ql-block"> 牵手老妻五十年,相扶相慰风雨间。</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难激兴,苹果圃里苦作甜。</p><p class="ql-block"> 公主岭上逃过难,左家山下险遭险。</p><p class="ql-block"> 吉人天相在机遇,刺绣写字助过关。</p><p class="ql-block"> 互勉善对乱搬家,可喜豁达随遇安。</p><p class="ql-block"> 相约自觉寻益事,力戒因闲空自烦。</p><p class="ql-block"> 一进白城先栽树,转战哲盟猛办班。</p><p class="ql-block"> 乾坤扭转敬邓公,晋升优先缘「白专」。</p><p class="ql-block"> 无私无倦待育人,竭诚竭力做科研。</p><p class="ql-block"> 难得二人总一致,感谢爱神勤周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感悟快乐</b></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人生幸福</p><p class="ql-block"> 用快乐战胜痛苦</p><p class="ql-block"> 当然得不懈反复</p><p class="ql-block"> 善找快乐就能幸福</p><p class="ql-block"> 其实快乐就在你心中</p><p class="ql-block"> 只需进取坚强知足宽容</p><p class="ql-block"> 凡事主动用快乐应对</p><p class="ql-block"> 谨防烦忧怨恨缠身</p><p class="ql-block"> 不论贫富贵贱强弱</p><p class="ql-block"> 能让快乐相伴一生</p><p class="ql-block"> 就是真正幸福的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四女婿李志超教授和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b>大千砂数众生多,</b></p><p class="ql-block"><b> 万古流芳又几何?</b></p><p class="ql-block"><b> 斡运无终天行健,</b></p><p class="ql-block"><b> 驱驰不已岁为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撷祭案头文若海,</b></p><p class="ql-block"><b> 虬吸瓶底墨成河。</b></p><p class="ql-block"><b> 矍铄我翁今益壮,</b></p><p class="ql-block"><b> 奉觴五世更呵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志超(1935-2020),祖籍山东临朐,1935年10月,李志超教授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55年考上北京大学,1960 年毕业于物理系光学专业。留校任教到1974年2月,转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讲授光学、光谱学,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80年倡议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并开始组织科技考古的科研和教学, 1984年任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大学副校长钱临照教授兼任),讲授科学史理论、中国天文物理学史等研究生课,及中国科学史、儒学史、中国宇宙学史、中国科技史文献、中国古代文学赏析等大学本科选修课,,复原古代天文物理仪器多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 主要贡献:重新解释了候风地动仪、水运仪象台的原理和结构,发现并验证中国古代计时学为世界第一,考证司马迁是盖天家并在改历过程中败给浑天派,首次阐发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机发论,提出计量的整数化原则和一般测不准原理,著有《天人古义》、《水运仪象志》、《国学薪火》、《儒学简史》、《儒道言天——中国宇宙学史》、《科技古汉语》、《中国古典哲学精华--易道主义》,自编本人旧体诗词作品《溪桥集》一卷。在天文学史、物理学史、科学思想史、古代科学仪器复原研究、科技古汉语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著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以上资料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四姑陈慧余(1936年出生),1953年考取北京大学物理系。由于当时中学急需教员,教育局令从高中毕业生中抽调一批学生任教,已考取大学的保留学籍两年。四姑因年纪小留在本校女十二中教学。1955年保留学籍期满,进入北大物理系学习。正是这两年的保留学籍,让四姑遇到了她的命中爱人、同班同学李志超。四姑北大毕业后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主持过多项国家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多次获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科技进步奖。退休后从事科普创作,曾编写中国科协科普项目专项资助的中学新概念课外读物《课余谈磁》。2020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第十五届“困学守望”教学奖“终身成就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岳父陈承毅,高级工程师,出生于1937年12月5日。据奶奶说,岳父出生前后可以听到卢沟桥事变的炮声。1952年初中毕业后,自己做主报考了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即后来的“江汉石油学院”,现在的“长江大学”。爷爷奶奶知道后,也就尊重了岳父的选择。毕业后进入石油系统,转战万里,先后在广西、四川、湖北、吉林、内蒙和华北等多地参加石油会战和勘探开发工作,走遍祖国大地,克服重重困难,为祖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岳母王庆梨,高级教师,出生于1941年12月26日。岳母毕业于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区担任教师。经她的班主任、后来成为自己嫂子的彭希青老师牵线搭桥,嫁给了我的岳父。后来调动工作到油田,随岳父转战南北。石油工业早期都是大会战模式,全国流动开采石油,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油田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大问题。岳母每到一地,首先就是要把学校建起来,让油田的孩子有书读,为油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后来担任中小学校长。华北石油北京勘探凡是现在年龄在30--60岁的人,大多都是“王校长”的学生;提起“王校长”,那是鼎鼎大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爷爷奶奶好友的贺寿诗词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梁重贤</p><p class="ql-block"> <b>盛意拳拳远道邀,</b></p><p class="ql-block"><b> 愧无鲜果献华筵。</b></p><p class="ql-block"><b> 京华喜见群英聚,</b></p><p class="ql-block"><b> 岭表曾经孕大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拂却俗尘诗进寿,</b></p><p class="ql-block"><b> 迎来新意赋嵩年。</b></p><p class="ql-block"><b> 盛会未参惟远祝,</b></p><p class="ql-block"><b> 乞将余荫慰垂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梁继红</p><p class="ql-block"> <b>八十莫谓迩来多,</b></p><p class="ql-block"><b> 坎坷征途又若何。</b></p><p class="ql-block"><b> 飞盏豪谈惊四座,</b></p><p class="ql-block"><b> 挥毫笑谱大风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中华自古多杰士,</b></p><p class="ql-block"><b> 振奋雄心耀山河。</b></p><p class="ql-block"><b> 犹记当年欢聚会,</b></p><p class="ql-block"><b> 今逢寿诞乐呵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刘哲之</p><p class="ql-block"><b> 陈翁八十谱战歌,</b></p><p class="ql-block"><b> 敢问熊罴奈若何。</b></p><p class="ql-block"><b> 岁月艰辛等闲过,</b></p><p class="ql-block"><b> 风雨同舟骇浪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喜见英豪重辉道,</b></p><p class="ql-block"><b> 黄花晚节傲山河。</b></p><p class="ql-block"><b> 伏枥科研舒壮志,</b></p><p class="ql-block"><b> 四世同欢乐弥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梁婉珊(奶奶的好友,叔公爱人梁季珊的姐姐。)</p><p class="ql-block"><b> (之一)</b></p><p class="ql-block"><b> 皓首童颜南极翁,</b></p><p class="ql-block"><b> 瑞雪萦绕乐融融。</b></p><p class="ql-block"><b> 举案齐眉钦好合,</b></p><p class="ql-block"><b> 著书立论显新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矍铄精神称独步,</b></p><p class="ql-block"><b> 添筹诲屋几能同,</b></p><p class="ql-block"><b> 愿君福寿南山比,</b></p><p class="ql-block"><b> 翠柏青松映日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之二)</b></p><p class="ql-block"><b> 火树银花寿筵开,</b></p><p class="ql-block"><b> 华堂济济众多才。</b></p><p class="ql-block"><b> 满目风光迎喜气,</b></p><p class="ql-block"><b> 飞觴联句尽开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琳琅四壁悬诗画,</b></p><p class="ql-block"><b> 锦绣佳篇列案台。</b></p><p class="ql-block"><b> 躬逢盛筵欣何限,</b></p><p class="ql-block"><b> 明岁蟠桃约再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鹧鸪天</b></p><p class="ql-block"><b> </b>林华庆(建筑师,爷爷的朋友,岳父称其为林五叔。他的妻子是翻译、画家。)</p><p class="ql-block"><b> 旭日彤彤照晴窗,劲松不怕夜来霜。磨尽风雪犹挺拔,傲寒红梅仍吐芳。</b></p><p class="ql-block"><b> 人情薄,事态凉,卅年情义岂能忘?今日放怀应畅饮,祝君寿比南山长。</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b>李庄藩</p><p class="ql-block"><b> 福寿难两全,</b></p><p class="ql-block"><b> 羡君今独占。</b></p><p class="ql-block"><b> 苍松老不凋,</b></p><p class="ql-block"><b> 犹有梅妻伴。</b></p><p class="ql-block"><b> 四世同一堂,</b></p><p class="ql-block"><b> 儿孙绕膝前。</b></p><p class="ql-block"><b> 手足情谊深,</b></p><p class="ql-block"><b> 子孙孝又贤。</b></p><p class="ql-block"><b> 皓首穷蜂学,</b></p><p class="ql-block"><b> 译著卷帙繁。</b></p><p class="ql-block"><b> 烟酒常自娱,</b></p><p class="ql-block"><b> 鱼花遣余年。</b></p><p class="ql-block"><b> 真应举杯祝,</b></p><p class="ql-block"><b> 赛似活神仙。</b></p> <p class="ql-block"> 爷爷八十大寿,家人和来宾很多,没有留下合影。这里添加一张1967年爷爷的全家福。照片中的文字是岳父标注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爷爷孩子们的工作单位分散在重庆、长春、合肥及北京,以及四海为家的石油工人岳父一家,在当年交通很不便利的条件下,即便是春节期间也很难聚齐。这是最全的一张照片,除了我岳父一家,全都在北京聚齐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岳父家珍藏的老照片中最老的照片了,也是爷爷最早的照片。爷爷1903年1月3日出生于广州,祖籍广东顺德。这张照片上爷爷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照此推算照片应该拍摄在1910年前,当时还是大清朝呢!</p><p class="ql-block"> 居中的是爷爷的母亲李瑞华(1880--1973),大哥陈文照(字公亮),爷爷本人陈文耀(字剑星),抱着的是爷爷的三妹陈燕霞。</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爷爷的父亲陈露泉(1878-1950,前排左一)最早的照片,中间是爷爷的三妹陈燕霞。其他几位猜测应该是爷爷的叔叔们。太爷在家中排行老大。</p><p class="ql-block"> 照片拍摄时间推测应该是1915年左右。我曾将这张照片发到美篇的广州同城群,想知道当年爷爷的家庭(1919年迁居北京之前)在广州的生活环境。只知道当年太爷爷在广州和香港教授英文。</p><p class="ql-block"> 广州同城的美友回复很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只有民国初年修建的中央公园有百年历史,看照片人物衣着应该是民国时期,这也可能是在某私家园里拍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确定是广州,看椅子的西洋款式也应该是沙面租界那边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南园酒家有此景,如果住河南,大多十三行富家子弟,西装洋裙,没有中式的长辫。”</p><p class="ql-block"> “那时有南园吗?如果有那就是在南园影的,那时的公园很少。”</p><p class="ql-block"> “广州叫得响的南园,北园都属园林景茶楼,南园在前进路海印桥这边,以前只有海珠桥,这景有湖(涌)景,近 岭南美术大学那边有一书院桥云苑桥4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是云桂桥,文革时期云桂路改前进路一直到现在,南园酒家的前身叫云香居。”</p> <p class="ql-block"> 这是岳父家珍藏的老照片中奶奶最早的照片。奶奶黄润桂(1906--1983),祖籍广东新会。</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三个孩子分别是奶奶的弟弟黄汉日(左)、本人(中)和妹妹黄润森(右)。按照年龄推算,这张照片拍摄时间应该在1920年前后。</p> <p class="ql-block"> 爷爷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专业。1920年代,复旦大学属于私立学校,学费较贵。1923年,大概读到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供他就读,爷爷就开始找工作了(以上资料来自爷爷的小妹陈燕嬉回忆录《画外心声》)。学业停止,学历最终是“复旦大学肄业”。</p><p class="ql-block"> 第一份工作是在聚源洋行担任英文打字员,次年担任会计员。1925年聚源洋行关闭,恰逢协和医学院招聘华人英文秘书,以替代原外籍英文秘书,爷爷随即应聘进入协和医学院工作。从1925年至1951年,爷爷先后在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工作26年,简历如下:1925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英文秘书,协和医院会计主任,协和医学院会计副主任、主任兼总务长助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学院被日寇关闭。美、英、法、荷兰等国为保护本国在华侨民利益,与中立国瑞士协商,在北京设立了瑞士领事馆,由协和医学院的美国人任领事,爷爷以其多国语言功底和经济、财务管理能力,得以进入瑞士领事馆工作。1947年复院后升任监核主任(相当于总务长之职但不管工人方面的事)、总务长。</p><p class="ql-block"> 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建成后所有管理层都是美国人,后期才逐渐引人华人进入管理层,管理架构按照欧美模式,职位设置全都是用英文命名。例如爷爷的最高职位是“controller”,掌控者、监督者的意思,解放后军管会给定的职位名称是“总务长”。按照现代管理制度,称为CEO似乎更合适。因为这个“controller”除了不管教学,其它人事、财务、资产、物资采购全管,人事主任、财务主任、庶务长等都是他的下属。</p> <p class="ql-block"> 奶奶黄润桂祖籍广东新会,8岁时随家人来到北京。初中毕业,懂英文、会写诗。曾经是追求自由、民主、科学,反帝反封建的新青年。解放后曾担任扫盲班老师,是“扫盲优秀教员”。</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爷爷奶奶的结婚照。在爷爷的手迹中有一张信纸,中有折痕,应该是包藏这张照片所用,上书:“1925年陈剑星初进协和医学院时与夫人黄润桂于住所合影”。</p><p class="ql-block"> 帅男美女、郎才女貌,注定可以缔造一个不平凡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大概是1929年),爷爷的父母带领一家人在北平史家胡同55号(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租住的家中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爷爷的三妹夫何适,三妹陈燕霞,母亲李瑞华(1880--1973),小妹陈燕嬉,五弟陈文熙,父亲陈露泉(1878--1950),爷爷本人和奶奶黄润桂。爷爷的大哥陈文照(字公亮)当时在上海海关工作,不在北平。</p><p class="ql-block"> 爷爷祖籍广东顺德,他的父亲陈露泉早年在广州和香港教授英文,负责挣钱养家。一百多年前能在广州和香港教授英文,一定受过很好的教育吧!爷爷的母亲李瑞华不但识字,而且还会吹箫和弹扬琴。想来,这个家庭的音乐艺术细胞就是从那一代传承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1919--1920年间,爷爷的父亲随亲戚到京汉铁路局工作,于是举家从广州转道香港乘船到了北京。</p><p class="ql-block"> 虽然二十世纪初是中国帝制消亡、军阀割据、民族动荡的年代,但是从太祖父个人的角度来看,他还是非常成功的:一家老小从广州来到北京(北平)定居,成功养大了五个孩子,并让他们都接受了高等教育,这在今天看来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p> <p class="ql-block"> 左数,陈燕嬉、陈文熙、李瑞华、陈文照(公亮)、陈文耀(剑星)。</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哥哥陈文照,字公亮,毕业于税务专门学校,曾在上海、九江、香港等地海关工作,后来定居上海。</p><p class="ql-block"> 税务专门学校,原名税务学堂,作为晚清政府培养税务专门人才、争取税务自主权的开明之举,所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任职海关,多人担任海关要职,堪称培养海关高级人才的摇篮,在捍卫近代国家权利、收回关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从网上搜到一篇青岛海关关史研究的文章,“漫谈(北京/上海)税务专门学校”,详细介绍了该校设立的时代背景、目的、考试录用、人才使用等问题。 “ 税务学堂正式成立初期,校址设在北京王府井西堂子胡同税务处东院及马号南院的一部分作为办公、讲堂、宿舍、操场之用。1910年11月迁入位于朝阳门大雅宝胡同东口的新校舍。</p><p class="ql-block"> 成立之初,制定《税务学堂章程》共6章38条。 根据章程规定,1908年夏天,税务学堂在在北京、汉口、上海、福州、广州五地(另有一说上海、北京、广州等三地,不确)首次招收高中毕业生,办理新生入学考试,考试时先进行英语口试,口试及格才准参加笔试,笔试统一命题,科目有国文、英语作文、默写、翻译、史地、博物、理化等,首期录取华籍学生36人,9月13日正式开学,之后每年招收学生一班。” </p><p class="ql-block"> 税务学堂自1908年招生,第一期毕业班于1912年毕业。1913年(民国二年)教育部承认税务学堂为高等专门学校,这也是税务专门学校名称的来历。这里的“专”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与大学本科相区别的专科学校,也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商业学校性质,它指的是专门学识和技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税专初期只设税务专门班,学制规定为期限4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分为三类:汉语学科:道德、作文、历史、条约等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文学课:文法、函牍、翻译、论略、历史、算学、法学通论、国际法、商法、政治、财政、经济、统计、簿记、银行、保险、商业地理、商业历史、关税、商品、税则、税则历史等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国语:法文、俄文、日文、德文等。</p> <p class="ql-block"> 爷爷的三妹陈燕霞,常常自己写成“陈燕侠”,也许她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女侠,仗剑走天涯吧!</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将五张本人照片合成到一张照片上,这在当年一定是非常时髦的,制作费用估计也不会低,也说明三姑婆被太爷爷宠爱的程度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 三姑婆陈燕霞很有音乐天赋,看照片上就会演奏几种乐器了,此外,她还会弹钢琴和唱歌。</p> <p class="ql-block">(陈燕霞1947年10月在法国巴黎。)</p><p class="ql-block"> 陈燕霞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文学系。1898年成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13年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8年设立北平大学,学校改为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p><p class="ql-block"> 后来,陈燕霞自费出国去法国教书,回国一次后经过短暂居留,再次去法国,此后的具体经历不详。</p> <p class="ql-block"> 爷爷奶奶共生育了8个孩子。其中前两个是男孩,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爷爷奶奶想弥补自己的丧子之痛,所以在之后的不到九年时间里,从1929年至1937年,就又有了从大姑到岳父等六个孩子。怀抱中的是我的岳父,出生于1937年12月,也是这家最小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爷爷在协和医院工作时期,承担了自己一家八口的全部开销;而且在他的父亲失业后,爷爷又承担起了自己父母和两个弟弟妹妹(弟弟陈文熙比爷爷小17岁,妹妹陈燕嬉小20岁)的全部开销,让弟弟妹妹和自己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全部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这在今天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姑和二姑1941年的小学毕业照。第二排左一是大姑陈慧甦,右一是二姑陈慧男。下面的文字是岳父整理照片时标注的。</p><p class="ql-block"> 大姑(1929年出生)和二姑(1931年出生)相差一岁多,两人一起上小学、中学,而且是同班。</p><p class="ql-block"> 据岳父讲,大姑二姑还同时学钢琴,老师是一名外国老太太,具体是哪国的现在也搞不清楚了,反正姑姑们私下就称呼她为“外国老太太”。学琴两三年后,两个姑姑的钢琴弹得都很好。因为年龄的原因,大姑的水平更高一些。老师就总是表扬大姑弹得好。二姑也是好胜心极强的人,一生气就不再学钢琴了,专心学习文化课。</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还有两个特别有意思的信息,一个是“北平特别市”,另一个就是“私立培元小学”。</p><p class="ql-block"> <b>培元学校</b>是海淀基督教会的私立学校,始建于1924年。最初仅为培元小学,是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单班全日制教学,学生规模达200余人。1944年又成立了培元中学,使当时的海淀镇有了第一所中小学合部的全日制学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全国院校改革,私立学校被统一收编。<b>培元学校小学部改名为海淀区泄水湖小学</b>;<b>中学部与海淀蓝靛厂中学班合并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b>。自培元学校(1924—1952)创建之日起,爱国教育家祁国栋出任校长28年。(后来大伯说,姑姑们上的是位于灯市口大街的培元小学,中学是贝满中学,我闹乌龙了!保留原文,是为了能看到我编写此文的脉络。)</p><p class="ql-block"> <b>北平特别市</b>: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6日,北伐军进占北京。6月21日,国民政府决定:北京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12月19日,北平市政府设立市辖区,将全市分为15个区。二十六年(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12月14日,日军扶植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翌年4月17日改北平为北京,但国民政府始终不予承认,依然称北平。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各级伪政权垮台,北京恢复北平名称。1949年10月1日,改北平为北京,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p> <p class="ql-block"> 从1947年开始,爷爷奶奶的六个孩子逐渐考学离开了家门。</p><p class="ql-block"> 大姑陈慧甦考取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学习钢琴;同年,二姑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此后,大伯陈承志考取辅仁大学物理系,三姑陈慧都考取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四姑陈慧余考取北京大学物理系,岳父考取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地球物理专业。</p> <p class="ql-block"> 爷爷入职协和医学院后,学识渊博,熟悉多国语言,人比较聪明,工作认真爱钻研,对所从事的工作和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得到了协和医学院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充分认可,工作后几乎年年加薪。而且爷爷的性格比较耿直,遇到自己认为不对的人和事,就畅所欲言;发现有些美国人的缺点他也毫不客气的提出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甚至不惜发生争吵;挺起腰杆做人做事,和外国人平等交往和对话;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如外国人工作满五年都可以带薪回国休假半年,爷爷就申请休假去上海探望哥哥、广州探望外祖母,都获得了批准。没想到,美国人反而欣赏爷爷的性格和能力,开始重用爷爷。</span>1925年至1951年,历任英文秘书,医院会计主任,医学院会计副主任、主任兼总务长助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学院被日本人占领,被迫关停,爷爷进入瑞士领事馆工作,至1947年协和医学院复院后担任监核主任、总务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酝酿期后,党和政府对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进行了准确判断,于1951年开始接管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组织接收小组,卫生部贺诚副部长为组长,军委卫生部傅琏璋副部长,教育部张宗麟司长,文教委员会代表、中国医院张庆松院长,陈协政委,协和医学院院长李宗恩,协和医院院长李克鸿,工会代表邹德馨和学生会代表谷木兰等为组员,完成对协和医学院的权利交接与接收工作。<b>当时学校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有:协和医学院李宗恩院长、张鉴教务长、陈剑星总务长、协和医院李克鸿院长、聂毓禅主任、何观清所长</b>。协和医学院保留了大部分原有的行政人员职位,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后续改造活动。”(以上资料来自《20世纪50年代对“旧协和”的改造及得失》)</p><p class="ql-block"> 退出协和医院后,爷爷曾短期在北京市少数民族政治训练班教书,后来进入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从事研究和翻译工作。</p><p class="ql-block"> 爷爷从小就多才多艺。“<b>诗酒琴棋开译述,笙箫笛管伴儿歌。</b>”就是他对自己的全面评价。会弹古琴,拉二胡、四胡,唱歌,音乐很好。喜欢种花养草,1947年,因为养植的昙花盛开而被记者报道,登上了当时北京的世界日报;还喜欢养殖,养鸽子、虎皮鹦鹉、鱼、荷兰鼠等等,甚至弄砖铺地都喜欢自己干。在协和医院期间和朋友一起养蜜蜂的经历,则决定了爷爷后半生的职业道路。</p> <p class="ql-block"> 爷爷是九三学社社员,世界养蜂协会成员,专业是经济管理,同时还精通英、俄、日、法、德等国语言。</p><p class="ql-block"> 爷爷自述如下:“在协和工作时,与李俊、黄子固等同志先后由于感兴趣而在业余养起蜂来,陈某性好钻研,当时欧美市上能买到的养蜂书籍收罗甚广,约有三十余种,还有几本杂志(英文版),包括蜜蜂世界。他本人曾是多年的世界养蜂协会成员之一,是我国养蜂业积极倡导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离开协和医院后,经李俊、黄子固等老友介绍,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室工作。“<b>皓首穷蜂学,译著卷帙繁</b>。”讲的就是爷爷蜜蜂研究方面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在介绍中国近代养蜂历史时,网上有这样的记载:“<b>黄子固</b>,名国祯,字子固,1918年毕业于北京财商专科学校,随后就业于北京协和医院会计科任出纳员。<b>在协和医院工作期间,黄子固结识了养蜂爱好者、协和医院庶务长李俊(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建成,曾任首任所长)、总务长陈剑星、蓝雨田等人,一起从事业余养蜂活动。</b>“黄子固于1934年1月创办了《中国养蜂杂志》月刊,并亲自担任社长和主编。1956年1月改名为《中国养蜂》。同年7月,根据黄子固的申请,经农业部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接办,于1958年10月移交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继续编辑出版,并由郭沫若题写了刊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被迫停刊。1977年经农林部批准,《中国养蜂》正式复刊,并改为双月刊至今,成为我国历史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养蜂专业刊物。”</p><p class="ql-block"> 黄子固是《蜂箱与蜜蜂》译者之一黄文诚的父亲,李俊是农科院蜜蜂研究所首任所长。当年,爷爷的这些在协和医学院工作时业余养蜂爱好者朋友,因为养蜂事业而辞去了协和医院的工作;后来,爷爷在卸任协和医学院职务后,终于又因为养蜂的这个共同爱好和老朋友重新走到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爷爷是最早介绍国际前沿养蜂技术的翻译家,最著名的翻译作品是《蜂箱与蜜蜂》,作者是美国人阿特金斯。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的前言介绍:“此书是建国后从西方国家翻译的第一部介绍蜜蜂养殖的世界名著”。</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中国养蜂1982年05期 》对该书的推荐。作者诸葛群是《中国养蜂》杂志编辑,同时也是《蜂箱与蜜蜂》译者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介绍世界名著《蜂箱与蜜蜂》</p><p class="ql-block"> 诸葛群</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养蜂学。它包括世界养蜂事业的简史,蜜蜂的品种、解剖学、营养、行为、遺传和育种,养蜂技术和设备,蜂产品的采收、保藏和应用,疾病、农药中毒和敌害等等,共22章,60多万字。</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至今已修订、再版20余次,是历经一百多年逐步增补内容而成的一本养蜂名著。眼下这个中文本是根据美国达旦父于公司1975年组织各国作者修订再版,1979年印行的版翻译的,是建国以来从西方国家翻译的第一部养蜂著作。</p><p class="ql-block"> 本书有很多特点。书中分章精辟地讲解了蜜蜂的进化、品种、行为习性和蜂群的生活情况。蜜蜂解剖学一章,描述详尽,由昆虫解剖学权威作者执笔,几十年来一向被公认为参考的标准;营养的一章,总结了近四十年来各国学者对蜜蜂产品营养的研究成果。这些基本理论,对读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蜜蜂,以及提高养蜂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本书所论述的蜂群管理、养蜂设备、采收分离蜜的方法,以及生产巢蜜的经验,可作为我国提高蜂虫产量和质量的借镜。</p><p class="ql-block">(本书统一书号;16144·2233,定价:3,40元,各地新华书店经售,北京建内大街51号农业书店门售并邮购)</p> <p class="ql-block"> 除了爷爷陈剑星主持《蜂箱与蜜蜂》的翻译工作外,三姑陈慧都也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翻译。</p><p class="ql-block"> 从网上搜索了一下,本书的译注者中,除了“吴发辉”没有找到相关信息,其余的人都是大名鼎鼎。</p><p class="ql-block"> <b>黄文诚</b>,中国现代养蜂家。湖北省江陵县人,1929年1月1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养蜂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黄文诚出生于养蜂世家,自幼受父亲黄子固的熏陶,酷爱养蜂事业。1948年就读于河北省立北京高级中学时,即参加李林园养蜂场工作。1950年开始参与并主持编辑《中国养蜂杂志》(后更名为《中国养蜂》),长达40年之久,为推动科学饲养蜜蜂,普及现代养蜂知识,促进中国养蜂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成立以后,他曾担任蜜蜂饲养管理研究组组长、蜜蜂育种研究室副主任、饲养管理研究室主任、情报研究室主任、科研处处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21年4月23日获得中国养蜂学会和中国蜂产品学会颁发的“蜂业终身成就奖”。</p><p class="ql-block"> <b>龚一飞</b>,1926年5月27日生于厦门集美镇。40年代,在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肄业时期,师从林青教授学习养蜂。1949年夏自该校毕业,留校工作,开养蜂课。1958年,任福建农学院养蜂场场长,1959年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60年,应聘担任由农业部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养蜂师资培训班教师,主讲蜜蜂生物学课程。1921年4月23日与黄文诚等四人同时获得中国养蜂学会和中国蜂产品学会颁发的“蜂业终身成就奖”。</p><p class="ql-block"> <b>诸葛群</b> 男,1916年4月生,浙江省兰溪市人。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养蜂学会第1-3届理事。《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中国蜜粉源植物及其利用》副主编,《养蜂丛书》主编。曾8次获全国性及北京市奖状和证书。1992年被评为80年代以来科普编创成绩突出的编辑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11月,在去世半年后获“全国蜂业终生成就奖”。</p><p class="ql-block"> <b>赖友胜</b>,根据1995年《蜜蜂杂志》介绍,当时是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生物学专家、副研究员。“曾发表论文20余篇。还参加了世界蜂学经典《蜂箱与蜜蜂》第3、4章的翻译工作,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蜜蜂生物学的主编之一,担任大型巨著《中国蜂业》中广东和海南部分的撰稿人,《广东农业志》中“蜜蜂”部分的撰稿人,担任《新法养中蜂》科教电影的编剧和拍摄现场组织者。</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爷爷送给我岳父母的《蜂箱与蜜蜂》及在书页上所附的赠言。</p><p class="ql-block"> 早在1958年,爷爷就参照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率先进行蜂王浆对人体疗效的研究,在《中国养蜂》杂志上发表了《王浆的医疗作用》一文。</p><p class="ql-block"> 1961年,又将原苏联科学家Н.Л.约里什编著的《蜂蜜和蜂毒的医疗性能》一书译成中文出版。</p><p class="ql-block"> 此外,农业科学院名词室曾托黄文诚委约爷爷编集养蜂专门词汇,完成后由农业出版社收入英汉农业科技辞典。后来养蜂所情报室以原稿加以补充出版。以往养蜂译名方面有些混乱,经过他们的努力才渐归统一。</p><p class="ql-block"> 爷爷还翻译出版了大量有关蜜蜂养殖和蜂蜜疗效的国际文献资料,为中国的养蜂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爷爷骄傲的,就是牵头组织了由众多中国养蜂界名人翻译出版的《蜂箱与蜜蜂》这部世界养蜂经典著作。</p> <p class="ql-block"> (爷爷奶奶和重外孙隋参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说起爷爷翻译和校对《蜂箱与蜜蜂》,妻子当时正在北京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现在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1980年,爷爷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每天晚上,妻子在书房写作业,奶奶就在客厅看电视。奶奶看电视困了就躺在沙发上眯一会儿,想看了就坐起来看一会儿。<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概晚上十点钟左右,</span>妻子写完作业去睡觉,奶奶也就关掉电视去睡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爷爷才进入书房开始自己的工作。爷爷到底几点休息,连奶奶也不清楚。妻子只记得第二天早晨起来,看到的是两个烟灰缸满满的烟头。</p><p class="ql-block"> 1986年12月5日,爷爷因为肺气肿在协和医院去世,享年84岁。爷爷的离世与那段时间的挑灯夜战、吸烟过多不无关系。离世前,爷爷还在协和医院帮助回忆和撰写院史。</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非凡气质,人品、学识、能力、德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影响了子孙后代和周围的一大批人;他对待生活和挫折的乐观积极态度,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最后,附一张爷爷的父亲在1947年七十大寿时拍的全家福,作为本文的结尾。七十五年,好像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p><p class="ql-block"> 曾经读过一段话,现在仍记忆犹新:看到半年前的照片,你会一笑而过;看到十年前的照片,你会说:看,我那时候多年轻!当你看到30年前的照片时,你会沉默不语,那就是人生了!</p><p class="ql-block"> 本文中的照片全部都在40年以上,最长的已经超过百年了。这些照片记录了这个家庭100多年来的演化变迁,同时也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缅怀先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时光!</p> <p class="ql-block"> <b>后记:</b>前段时间观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关于近代百年艺术大师、画坛巨匠的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使我对中国近百年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对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梅兰芳等巨匠深深敬佩的同时,也让我产生了把爷爷一家写出来的冲动。如果说《百年巨匠》讲述的是中国近百年历史上一个个功勋卓著的个体,爷爷的家庭绝对算得上是这一时期出类拔萃的集体;如果把百年巨匠比作一座座高耸的山峰,那爷爷的家庭绝对是一条雄浑的山脉。</p><p class="ql-block"> 当岳父听说我对他家的历史感兴趣,想写一下时,高兴的说:“我家的事情比《父母爱情》还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岳父家有很多老照片,多是岳父从自己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这些老照片沉淀着历史的痕迹和家庭的印记。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照片中的人物岳父都说不清、认不得了。开始我想写岳父的家族史,可是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少了。当我看到爷爷八十大寿的照片和诗歌时,终于找到了一个切入点。</p><p class="ql-block"> 初稿完成后,岳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对有些事件的时间和详情进行了澄清。由于本人水平实在有限,很多涉及学科领域的问题更是不清楚,如有错谬之处,在此深表歉意!</p> <p class="ql-block"> 本文在《美篇》发布后,大嫂张一清发来了大姑丈隋克强和大姑陈慧甦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演出时的舞台照片,并将由中国唱片公司灌制的珍藏版(非卖品,由唱片公司赠送给演奏者)《红河山歌》(又叫红河情歌)和《苏北之春》的电子版发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两首曲子的唱片,史料记载如下:</p><p class="ql-block"> “<b>在隋克强教授的演奏生涯中,他共计录制了两次唱片。一张唱片叫《苏北之春》,另一张叫《红河山歌》。担任钢琴伴奏的是他的夫人陈慧甦教授。</b>那时中国的录音技术与设备还比较落后,要灌制唱片对演奏者要求极高,需要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 《红河山歌》是廖胜京所作。1950年,廖胜京和云南团团员们一起,走村串寨,访贫问苦,慰问演出。当他们来到元阳哈尼族的一位老大妈家里时,老大妈用当地民歌吟唱的方式给他们讲述了自己对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切身感受,歌声凄婉多情,娓娓动听。深受感动的廖胜京暗下决心,要写一首表现兄弟民族生活和感情的音乐作品,并为此收集了大量的哈尼族、彝族音乐素材。返校后,他即刻开始创作,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新中国第一首以少数民族音乐为题材的小提琴独奏曲诞生了。</p><p class="ql-block"> 《苏北之春》是杜兆植所作,这部作品是在以1951年响应毛主席提出的“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下,深入淮河流域体验生活时的经历为背景所创作的,是作曲家在苏北生活的内心真实情感的体现。作品参照苏北民歌为主题,通过各种作曲技法的表现作用,给听众展开了一幅小桥流水的苏北小镇音画。</p><p class="ql-block"> 廖胜京、杜兆植与隋克强、陈慧甦夫妇都是北平艺专的同学。在唱片灌制过程中,他们一丝不苟地认真练习,共同探讨在技术上怎样贴切地表达乐意。<b>唱片录制顺利圆满,填补了小提琴唱片无中国作品的空白。</b>”</p><p class="ql-block"> 太珍贵了!本文的背景音乐就是唱片转换的小提琴曲《苏北之春》。由于年代久远,唱片带有时代沉淀的些微噪音痕迹,欣赏起来更有历史厚重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