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历史事件,毛主席必有诗作,必有吟咏,而这些诗作、吟咏当中,又往往必有高度概括、总结历史事件的警言佳句。随着岁月的迁转,这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p> <p class="ql-block">比如,预见红军即将走出困境、迈向新途的诗句<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b></p><p class="ql-block">抒发红军长征伟大气魄的诗句<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p><p class="ql-block">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号令:<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p><p class="ql-block">总结几十年来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奋斗精神<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b>等等。</p><p class="ql-block">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p> 《七绝·改诗赠父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0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绝·改诗赠父亲》是毛泽东的一首七绝,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的诗略加修改而成。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p><p class="ql-block">通俗不失大雅,是毛泽东心态、 志向的真实流露。一个胸怀不凡志向的人,聪慧、 倔强、 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p> 《七古·咏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0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古·咏蛙》是毛泽东于1910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此诗首两句是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末两句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p> 《贺新郎·别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23年</p><p class="ql-block">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p><p class="ql-block">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p> <p class="ql-block">1923年4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这首词是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所作。</p> <p class="ql-block">这首词应该是1923年12底毛泽东离开长沙去上海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所作,词中“别友”赠别的正是夫人杨开慧。毛泽东和杨开慧本来就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贺新郎·别友》一词结构谨严,表达含蓄。全篇始终围绕着个“别”字铺写,从话别、送别写到别后,脉络分明,但全篇又不着个“别”字,而完全让人们自己通过词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去体味,全词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诗词中真情流露最深切的一首,是一首长恨绵绵的寄思词,更是儿女情长与革命豪情相融合的佳作。</p> 《沁园春·长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25年</p><p class="ql-block">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晚秋所作。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p> <p class="ql-block">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自始至终表现的是一种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未见霸气,却是王者之气。</p> 《采桑子·重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29年</p><p class="ql-block">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p><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p> <p class="ql-block">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有两年了。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而他在会上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加强,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遭到部下的反对;身染疟疾,缺乏科学的医治,并且在上杭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差一点儿被捕;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他被担架抬到上杭县城继续养病,却没有恢复前委书记的职务。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p> <p class="ql-block">此词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后阕都是由议论转入写景,寓情于景,景中抒情。哲理寓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深情寓于宏观秋光之中。整首词写得鲜明爽朗、气度恢弘,有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p>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1年</p><p class="ql-block">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p><p class="ql-block">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p> <p class="ql-block">此词创作于1931年夏。1931年4月,蒋介石不甘心于第一次“围剿”的失败,纠集二十万大军,对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东西八百里,布成一条弧形阵线,改变第一次大“围剿”中破产的“分进合击,长驱直入”战术,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的战术,向苏区步步进逼。词人为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行动作了精心的设计和部署,亲自指挥中央红军,选择进占富田之敌王金钰、公秉藩为首战对象,“从富田打起,向东横扫”,先将红军主力集结隐蔽于吉安县东固一带,迫敌而居,等待战机,秘密埋伏二十五天。5月15日,王金钰部脱离其富田阵地,分三路向东固进犯,16日进入红军伏击圈,红军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痛歼敌军,并乘胜进击,直指富田,经一天战斗,歼敌一整师。继而迅即转入战略进攻,由富田而东,奋力横扫,“十五天中(1931年5月16日至30日),走七百里,打五个仗,缴枪二万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此次反“围剿”胜利之后,词人便创作了这一人民战争思想胜利的颂歌。</p> 《忆秦娥·娄山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5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p><p class="ql-block">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p> <p class="ql-block">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其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p> 《七律·长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5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p><p class="ql-block">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这⾸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命英雄主义和⾰命乐观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论对⾰命史⽽⾔,亦或对诗歌史⽽论,它都是⾥程碑之作。长征如此伟⼤复杂的题⽬,⽑主席以⼀⾸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神的故事。诗⼈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关》、《⼗六字令三⾸》、《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这些诗都是写⼀景⼀地,并以此来表达⼼情,着重在于侧写。⽽这⾸《长征》,从题⽬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从正⾯挺⾝⽽出,运酣畅之笔朝四⾯⼋⽅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七律担当了⼆万五千⾥,担当了⼀个庞⼤的包罗万象的主题。</p>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5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 <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红军抗日先遣队结束了长征,到达陕北保安的吴起镇。红军长征胜利后,蒋介石派5个骑兵团尾随而至。为了防止敌军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彭德怀指挥先遣队在吴起镇附近进行了“切尾巴”战斗。歼灭敌军一个骑兵团,取得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第一场胜仗。为此,毛泽东特作本诗赠予彭德怀,彭德怀受到诗后,将诗末两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勇红军”,并把原诗还给毛泽东,题目后加。</p> 《念奴娇·昆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5年</p><p class="ql-block">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p><p class="ql-block">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p> <p class="ql-block">这首词毛泽东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p> <p class="ql-block">《念奴娇·昆仑》词语雄浑,气势磅礴。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而写成。既有现实巍峨、雄伟昆仑山的真实的描写,又有浪漫主义的“飞起玉龙三百万”丰富想象和极度的夸张,并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借助昆仑山雄奇高大的形象,表达了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p> <p class="ql-block">这首词里,毛泽东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读者立即知道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当然,马克思得以在中国传播、托根,很可能与《礼记》那个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灵有关,康有为曾依傍那个理想,直到近来讲“小康”,名字还从《礼记》那段里摘出来的。</p> 《沁园春·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6年</p><p class="ql-block">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p><p class="ql-block">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p> <p class="ql-block">该词的创作有2种说法:</p><p class="ql-block">第一种:1936年2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顺利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并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沁园春·雪》;</p><p class="ql-block">第二种: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抗日,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写下壮丽的《沁园春·雪》。</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p><p class="ql-block">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p>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9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当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是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全诗运用了七个典故,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典故最为绵密的诗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一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组战争题材诗词中最后一篇,也是寓意十分深远、气象十分宏伟、格调十分崇高的珍贵的诗篇。</p> 《浪淘沙·北戴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4年</p><p class="ql-block">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p><p class="ql-block">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这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代表着旧时代的灭亡,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全新开始,也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的标志。外来侵略者都被赶出了中国,社会再次趋于稳定,在新中国政府的带领下,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已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华夏儿女再次开始构筑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1954年夏天,毛主席他来到了北戴河,准备在这里度个假,当他看到北戴河之后,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让他怀古思今,有感而发,于是就写出了这首《浪淘沙·北戴河》</p> <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毛主席对古代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评价是很苛刻的,他在《沁园春.雪》中说道:“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p><p class="ql-block">此刻,他站立于宇宙之间,过往的历史如大海翻腾而来,</p><p class="ql-block">他分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包括成吉思汗,总觉得美中不足,</p><p class="ql-block">但唯独对于曹操,他是一种打心底的敬佩,开拓疆土,曹操不输秦皇汉武,统一北方,建立魏国,另外在诗词歌赋、军事理论方面,曹操远远把秦皇汉武抛在了脑后。</p> <p class="ql-block">主席挥笔写下《浪淘沙.北戴河》,有对他喜爱的《观沧海》的化用,如“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有对曹操生平业绩的缅怀与肯定,如“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有对今必胜古情怀的抒发“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澎湃激昂,让人久久不能平静。</p> <p class="ql-block">“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起句气势不凡,大雨落在这幽燕之地,既是现实,又有浓浓的历史感,让人联想到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风云,</p><p class="ql-block">“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主席与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寄托了主席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以及对人民的关心。</p><p class="ql-block">“往事越千年”一句倒转时空,进而提到自己缅怀的英雄曹操,而“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传神生动的剪影,寥寥几笔勾勒出曹公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十分壮丽。</p><p class="ql-block">最后,毛主席把《观沧海》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更是豪迈。</p><p class="ql-block">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曹操的《观沧海》在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诗词则是在学习的基础上指点江山。</p><p class="ql-block">一个是人生理想的抒发;</p><p class="ql-block">一个是今必胜往的信念。</p><p class="ql-block">两者都超越了一时、一地、一事的限制,</p><p class="ql-block">不同的是曹公的诗给人以个人情感的磅礴之势,</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词有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充满了对前人的肯定,充满了豪放的气势,乐观的精神,给人鼓舞,给人力量,让人对前途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在气魄上后者更是超过了一时一地一事的限制,展示了毛主席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浩瀚汪洋的博大情怀,是超越时代的大手笔。</p> 《水调歌头·游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6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p> <p class="ql-block">全词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在词里各种景物,历史神话等融贯着社会主义的道理。</p> 《卜算子·咏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8年</p><p class="ql-block">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p><p class="ql-block">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p> <p class="ql-block">1960年6月,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苏共代表团和中共代表团发生激烈争论。会后,苏联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几百个协定和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华经济封锁。苏联的严重措施,实际上断绝了中国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装备的正常渠道。与此同时,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严重困难面前,毛泽东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气概顶住了大国沙文主义的压力。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赢得了普遍的赞誉。</p><p class="ql-block">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做准备。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于是他再续一首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p> <p class="ql-block">此词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藐视各种困难的情怀,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坚定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实现的信心。</p><p class="ql-block">这首词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故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词前小序说明这首词是逆向思维,反向立论。毛泽东是充分肯定陆游咏梅词的爱国主义主题的。“反其意”“主要是反忧伤、悲观之意为积极乐观、奋发有为的革命情怀;反寂寞、无出路之意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反孤芳自赏、个人奋斗之意为同春共乐、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高贵品质。”毛泽东曾在一封信中说:“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修正主义的。”这说出了创作这首词的主观意图。</p> 《七律·到韶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9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韶山,一名韶山冲,在湖南湘潭西北90里,是毛泽东的故乡。1925年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故乡,建立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后有组织人民协会。1927年1月间,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又一度回到韶山。这次回到故乡,忙了三天三夜,向群众作了讲演,组织了几次农民运动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党支部的汇报。他特别指出要建立农民革命武装,随时准备粉碎反革命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这之后,韶山一带的农民运动更加深入发展了。三个月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湖南反动军阀也于5月11日在长沙突然袭击总工会、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逮捕屠杀革命党人,这就是血腥的“马日事变”。这个事变激起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愤怒,各地立即组成革命武装。当时韶山也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湘宁边区司令部,集中一千多人的队伍,三百多支枪,准备配合友军夺取长沙。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这个革命计划没有成功。农民武装力量反而被反动派各个击破。后来反对派的军队分三路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英勇抵抗,终因众寡悬殊,失败了。接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许多农民都壮烈牺牲了。</p><p class="ql-block">从此,经过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建国后的第十年,毛泽东才得于1959年第三次返回故乡,一别32年,故乡的面貌全变了。抚今追昔、感而赋诗。毛泽东在这次返乡,一共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使人民非常激动欢乐,这两天成了韶山真正的节日。这首七律,是25日深夜写成的。尽管1959年,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正陷入困境,毛泽东此时忧心忡忡,但作为浪漫诗人,他在故乡、在历史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都能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去战胜一切敌人,现在暂时的困难又有什么可怕呢!这给诗人以莫大的安慰,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激情。在这种心情下创作的这首诗,也饱含了这种激情。</p> <p class="ql-block">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韶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韶山,但实际上概括了中国,事实上中国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中国的人民都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p>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5年</p><p class="ql-block">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p><p class="ql-block">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 <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毛泽东34岁时,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武装割据道路,沿着这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终于取得了创立新中国的胜利。时隔38年后,年逾古稀的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后,于5月22日从湖南长沙登车,沿着途经韶山、安源、三湾、宁冈而直达茨坪的公路上山。当日到达后,先到茅坪。同日,当驱车经过黄洋界哨口时,毛泽东下车仔细察看了经修复的当年放哨红军住过的营房,还站在哨口举目瞭望。大约下午6时,他才到达当年根据地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茨坪,当晚在井冈山宾馆三所115号房间住下,共住7晚。在井冈山居住期间,毛泽东感慨良多,诗兴勃发,于是在5月25日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这首词实际上在1976年元旦就已公开发表,公开发表此词后8个月,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p> <p class="ql-block">这首词属记游之作,描绘了毛泽东重游革命故地井冈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p> <p class="ql-block">诗词中回忆过往歌颂今天,是中国人民,崇高理想和伟大实践精神的结合的体现,其英雄气概、感人力量,以及动人想象深刻哲理,至今仍寄予人们无尽的情怀感染与精神力量。《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整首诗词笔调明快大气瑰丽非凡,节奏优美而鲜明挥洒自如,具有高度统一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现代诗词宝库中难得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重温毛主席经典诗词</p><p class="ql-block">让我们</p><p class="ql-block">感受一代伟人的的革命情怀和豪迈气概</p><p class="ql-block">领略非凡的伟人气度</p><p class="ql-block">博大的胸襟魄力</p><p class="ql-block">崇高的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从中获得绝境奋起的信念、智慧与勇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