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庐古诗词赏析(十五)<br><br>赏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br>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r>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br>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r>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br><br>这首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作者是初唐诗人王渤。这首诗,<br>我从上初中就能背诵了。当时老师如何讲解的已忘记了。现在仅就自己的体会言之。<br>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王勃是其中佼佼者。他们冲破了六朝"宫体诗”桎梏,为诗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br>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看,歌颂了人间真情之可贵,说明这种友谊并不会因形迹疏远而减弱,诗里洋溢着真实的,深挚的感情。对于那些意识低下,感情虚伪的宫廷作家和宫廷文学来说,客观上起了揭露和排斥的作用。从文字风格上看,则是壮阔开朗,朴实严整,使人自然的觉得健康壮实的艺术的美。<br>读这首诗,先要看诗人怎样落笔。他一开头使用了严整的对仗,是有道理的。“城阙辅三秦”点出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再点一句行人要去的地方。先交代出友人去蜀川的主题,使他眉目清楚。其次,一句写“三秦”,用“城阙”来显示长安的气势;一句写“五津”,又用“风烟”来显示远处的满眼迷蒙。怎样,就传神地摹画出两个朋友恋恋不舍,时而仰头看着长安城阙,时而翘首远方想象蜀川的神态。所以这两句又不限于交代一下地点,而且还带出了人物分手时的神情动作了。<br>“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承上而来。是诗人先用一种理由去安慰朋友。那意思是说,你为了做官的缘故,远去蜀川,我也是为了做官来到长安,同属“宦游”之身。远离乡土作客他方的感触,彼此都是一样的。这是用二人处境相同,情感一致来安慰朋友,借以减轻他孤身远行所引起的悲愁情绪。<br>颈联诗人再进一步申明自己的看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十个字应该是一句读。意思是说,朋友分手,固然不免黯然伤神,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生活中仍然有个知己,而知己是绝不会行迹的疏远而使感情从此淡薄的。那么,即使彼此分隔在天涯海角,从思想感情的交融来说,还不是和隔邻相处一样吗?<br>于是在尾联里,诗人奉劝他的朋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临别的时候,象情感脆弱的孩子那样哭着是没有必要的。<br>整首诗写出了友情的真挚不移,并且还表露了诗人胸怀浩阔,自有远大志向,不肯作儿女之态。这样来劝慰远行的人,自然会使他精神开朗,意气高昂,慷慨而别,鼓舞而去。这样的送别诗,自然显出气势壮阔,不落俗套。无怪它能够成为历代传颂的名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