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机动

孙宏

<p class="ql-block">  八一节前后,总会有些记忆被唤醒,故事本身也许平平淡淡,但它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那里面蕴含的真挚情感会伴随我们终老。</p> <p class="ql-block">  部队机动是个军事术语,指的是根据战略、战役或战场情况的变化,军事单位改变部署位置的行动。由于军兵种的任务特性不同,在分类和方式上略有差异。我当初服役的那支部队,战备任务是要地防空,部队机动或者是战略级,或者是战术级的。</p><p class="ql-block"> 执行新的战备任务,如需跨战区部署,就属于战略机动。而只在本地区进行常规训练、实弹考核等需要改变阵地位置,那就是战术级机动。我们这种部队,战略机动的方式是铁路输送,战术机动则是摩托化行军。我参加过两次部队战略机动,一次是到沿海靶场,另一次是赴桂轮战。战术机动则每年都有,一是到本地靶场,再就是易地驻训。</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部队机动本身也是战斗力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实施机动前,从派出先遣组到完善预案,再到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各项工作都十分完备,上上下下各层级也都极其重视。我作为最基层的参与者,能够体会到这些工作如何严谨地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p><p class="ql-block"> 连队这一级,在部队实施机动前的一段时间里,训练科目就会有针对性地侧重安排,比如撤出、放列的训练更加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受领任务后,连队的动员和安全教育更加具体。比如我们班的副班长黄文瑞作为安全员,曾在部队行进中发现牵引杆的安全销脱落而及时报告,避免了可能发生的脱钩事故,因此受到团嘉奖。这个事例反复被提起,就是要求安全员要切实负起责任,所有指战员都要善于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p><p class="ql-block"> 其实战士们是很愿意参加这类行动的,觉得这比种菜喂猪打围墙更像个士兵,所以从训练到直接准备都非常上心,进入实施阶段更是情绪激昂有条不紊。行动过程中,老兵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比如物资装载,那是很需要经验的,各类物资在车厢内不能因刹车和摇晃而出现碰撞,那会危及乘员安全,特别像炮弹这种重载物资不能造成车载的偏重,那在车辆转弯时容易出危险,不同类物资中间的适当缓冲物也很有讲究。我们副班长黄文瑞力气特别大,在车上调整装载位置时,由于空间狭小,两个人的劲儿不容易使到一块儿,他就跟我说:你躲开,我自己来。他一个人能搬动一摞炮弹箱(双弹那种)。</p><p class="ql-block"> 进入到行军状态前,实际的撤出阵地过程和训练不一样,因为训练是按战术要求掐时间的,而到了真正行动,时间则要充裕得多,从改变装备状态到车辆装载都非常从容,再加上反复细致的安全检查,应该说可以做到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铁路输送对我们炮兵分队来说还是略显单调,在闷罐车里白天观风景夜里睡觉,到兵站下车集合去吃饭,然后整队上车,这都是部队的常态,只是干部、班长和安全员们会多操点心。单调是单调一点,倒也不算枯燥,毕竟一帮年轻人有说有笑,正经话题不是没有,但更多的是闲扯淡,短则两三天,长则五六天,不会觉得时间有多漫长。</p> <p class="ql-block">  这类行动如果有实弹科目,那是要出成绩的,所以连长的大部分精力会放在仪器排和指挥排,指导员更关注连队的整体精神状态,毕竟个别战士如果有情绪问题就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到了新的驻地后,指导员还会在群众纪律、后勤保障的安全等方面多操心,因为他对连队的思想动态十分了解,可以说了然于胸,所以看上去压力不大,从阵地回来会到炊事班和各班的住户走一走,有问题就随时指出来,班长们都是很有上进心的。如果部队不用进场,就可以开个连务会,听听班长们的汇报,指出存在的问题,强调一些注意事项。连务会的内容会在饭前集合传达到全连,并对好人好事提出表扬,这对部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战斗作风是很有效的。</p><p class="ql-block"> 比较而言,在成绩出来之前,连长心里的石头总是落不了地,他应该是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比别人的责任更大、更直接,所以在按下射击按钮前总是慎之又慎。尽管现场有“允许射击”的旗标,但他还是要求我在看到允许射击的旗标时大声提醒他(我那时是文书,其实连长下完“炮排联动”口令后我也很紧张,手心都出汗,我太怕打扰他了),因为他要专注地听着指挥仪班长报出的距离参数,把握最佳开火时机。尽管如此,他日常还是要不断安慰、鼓励指挥仪测手们,减轻他们的压力负担,以利他们能够正常发挥。</p> <p class="ql-block">  好像有点跑题,那就说回来。</p><p class="ql-block"> 我第二次铁路输送的体验是参加中越边境轮战,不过这次有点儿像搭车,既没有参加前期动员也没参与直接准备,从北京的阅兵指挥部赶回部队,预计能赶上最后一个梯队,急急忙忙到启运站才知道已经走了4个梯队,我就到第5梯队报到,说明情况,梯队长跟一位车长说,你不是想要个帮手吗?来了一个。这位车长不是轮战人员,是14团的一位支援干部,好像是二营教导员。他问我:你有兵么?我说就算有我也不认识几个,我不知道我们团的人在哪个梯队。他说那太好了!意思就是我可以更专心呗。然后告诉我,他也不全认识,希望我尽快熟悉一下班排长和安全员。毕竟要走五六天,重点是要保证一路上的安全。这个我是知道的,没两天就都认识了,在兵站吃饭的时候碰到认识我的战士,说孙副连长你不是跟最后一个梯队么?怎么搭上我们这趟车啦?我说你们都下连队了,我想归建找不到部队呀,既然搭车那就赶早不赶晚呗!</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梯队一过武汉就慢了下来,印象中在湖南境内,临时停靠特别频繁。这种情况会给安全工作增加压力,走了几天,人都疲了,那位二营教导员对调节战士们的情绪非常在行,常给大家讲些南方风情的小故事,他是江西人,到了南方总会触景生情。其实他自己可能也有些心焦,打趣儿地说我们怎么这么不被重视,是不是降级了?(军列等级)</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闷罐车大门口会安排四个班长或副班长铺位,因为需要推拉大门,所以他们既要有经验又要身体强壮。但教导员的铺位一直在大门口的一侧,可能他认为这样心里更踏实吧。记得我们去昌黎的时候,指导员的铺位也在大门口,要知道,这是最不得休息的位置,唯一的解释是他们的责任心强啊!就像当初我的铺位挨着指导员(这应该是连部文书的位置),这次我也是挨着这位教导员,尽可能地为他分担一些工作。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眼勤嘴勤腿勤一些,人家建制分队的组织管理都是很到位很出色的,像玩笑段子里说的那些什么掉队、洋相大小便等现象根本不会出现。</p><p class="ql-block"> 这次长途的铁路输送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卸载。列车半夜进入宁明站,雨一直下个不停,部队在车上等待卸载命令,不知道是否要等到雨停下来或小一点,没多久卸载命令下达了,部队冒雨卸载,我也就爬上了一辆我们连的车,卸载过程紧张而有序,我看到团长张华奎和七军接站的首长也都没穿雨衣,据说七军首长对我们五师的战斗作风相当满意。</p><p class="ql-block"> 在不熟悉的车站,不熟悉的道路条件下,部队安全准时完成了卸载,这技战术水平真不辜负军首长的夸奖。经过短暂的泥泞道路行军,天亮的时候,各炮连都已进入阵地,做好战备后,开饭时他们找不到我了,我实在是太困了,任务完成,我在阵地旁的水沟边上坐下来歇一会,没想到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部队在撤销编制前的这次战略任务是很露脸的,为我们这支英雄的部队谱写了最后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过去了,五师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五师的人和五师的魂还在!</p> <p class="ql-block">  最后回答一个小朋友曾提出的问题:部队的传统有那么重要么?</p><p class="ql-block"> 有,相当重要!当你知道,你服役的这支部队曾经有多辉煌,那种用鲜血铸成的声誉,你会让他毁在你和伙伴们的手里吗?这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会拼命的!(当然,我是用很粗俗很简单的话来表述这个意思的,原话应该通不过平台的机审系统😜)</p> <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