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游沅江(十一)

汤姆大叔

<p class="ql-block">继续在沅水上游清水江的行走。</p><p class="ql-block">想不到,上游的清水江仍然是盈盈一江。一个连一个的水电站,峡谷已不见水的奔流、干百年冲刷的河岸被淹于水下,两岸青山逶迤,漫江碧透。</p> <p class="ql-block">清水江奔流不息,青山依旧,而山脚河边老旧的木屋多已消失,崎岖的山路也已荒废,所到之处,道路平整宽阔,村庄干静整洁,原野上庄稼满山、鲜花盛开,贵州大地一派新农村的崭新气象。</p> <p class="ql-block">走在清水江边,引人注目的还有这一块块禁渔禁捕、保护生态的宣传牌。源头有好水,满江清水甜;同饮一江水,彼此情义深,感谢上游贵州人民对沅江的悉心呵护。</p> <p class="ql-block">从清水江下游一路走来,过了贵州天柱县水域,往上行30多公里就是锦屏县城,这是我在清水江边见到的第一个县城。清水江穿城而过,侗族风格的风雨桥横跨两岸,现代化的高楼和古老的钟鼓楼比肩而立。县城不大,但它古今交融的气息、清水江映衬中的美丽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锦屏县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其中又以苗族、侗族为主,他们散聚在锦屏150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中,一路随处可见苗族的吊脚楼、侗寨的钟鼓鼓,然而,有一个古镇,在这苗乡侗寨里仿佛遗世独立,它就是王昌龄笔下“青山看不厌,绿水趣长河”,又被余秋雨先生称作“汉文化孤岛”的隆里古城。</p> <p class="ql-block">到了锦屏县城,顺着清水江的支流亮江骑行40公里就到了隆里古城,首先迎接我的为满是爬山虎的青阳门,绿意装点在高大的城门上,古朴而亲切,一下子就让我喜欢上了它。</p> <p class="ql-block">城门边,印着“明”字的旌旗格外醒目。不错,古城原本就是一座明代的军事城堡。明朝前期,为了巩固西南地区的统治,数十万大军在贵州就地屯防,为了解决将士的思乡之情,朝庭更是将家属迁到贵州,无数人在云贵的大山里扎根发芽,隆里就是这样一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隆里古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城中处处可见明代的遗迹:汉民族特色的书院、衙门、城隍庙以及身着汉服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正值节日期间,有幸看到古城内独具特色的花脸龙。舞龙者不仅穿着传统的舞龙服,而且还要画上脸谱。粗犷的笔触、鲜明的色彩、类似涂鸦的脸谱,成为古城节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花脸与舞龙相结合,庞大的舞龙队伍从城内一直舞到城外,传统的龙文化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古城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漫步隆里古城,在满是明清建筑的古巷内欣赏着栩栩如生的花脸龙,听着隆里人讲述他们的故事,犹如走进时空隧道,百年前的情景触手可及。隆里身处苗、侗復地而不被同化,数百年坚守至今仍生机勃勃,这样的“文化孤岛”让我一个远道而来的汉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锦屏县城,侗族风格的建筑和现代代的高楼在清水江两岸交相辉映,想不到,一个大山里的县城竟然有这样绚丽的夜景。锦屏县城的上游是三板溪电站,它的坝高为亚洲第二,是沅江第二大电站。滚滚清江水给锦屏带来了巨大的地方财税收入。</p> <p class="ql-block">三板溪电站的修建,让清水江中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我的骑行已无法沿江而行。山路弯弯,清水江偶尔闪现,这急弯慢拐中的风景,消减了我旅途中的疲劳。</p> <p class="ql-block">从锦屏县城到剑河县城是一段16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骑行路上总会有故事,也会遇到事故。出锦屏县城不久,就遇到一位从江西瑞金出发重走长征路的骑行者。我们以各自的方式行走在路上,只为了那个心中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在快到剑河县城时,一起车祸出现在我面前,小青年因车速过快撞到了山体,她的未婚妻未系安全带飞出车外当场摔死。把这样血腥的车祸现场展示在游记中,是告诫自己和朋友们,遵守交通规则是对自己和亲人的最大负责。不过,谁也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那些远方的风景依然诱使我们无所畏惧的上路,我们的人生因了这一路的未知而变得多彩</p> <p class="ql-block">从锦屏到剑河160多公里艰险山路竟花去了我一整天的时间。下午五时到达剑河。剑河是苗族女神仰阿莎的故乡。仰阿莎是贵州的“刘三姐”,苗族的“阿诗玛”,她美丽善良、歌声悦耳,迷倒了天地万物,她与月亮的爱情故事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苗族同胞,传颂千年。剑河的夜景没有锦屏那样璀璨,但因为有了仰阿莎女神,也让人有了无比美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已是溯江行的第五天,按计划,我今天要到达沅江源头。从剑河出发,一路的崇山峻岭又将我和母亲河硬生生的分开,我的溯江行,成了翻山越岭的穿行。但那些河谷的开阔地带,母亲河依然能让我靠近,凯里市的下司古镇就是这样一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是清水江上第一个名镇,也是我溯游沅江停留的最后一个古镇。“清水江上的名珠”、“世界名犬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龙舟冠军之乡”、“世界有名、亚洲最好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没来下司古镇之前,我真不知道它有这样多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好奇于下司古镇的名称,查了资料,原来,明代这里属于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处在平定下游,民间把这里称作下司。</p> <p class="ql-block">在沅水流域众多的古镇中,下司古镇的繁荣有些特别。因处在沅江上游的峡谷中,这里在清代之前是不通商船的。从清雍正年代开始,地方政府整治、疏通河道,才逐步发展为水码头和物质集散中心,到明国时期达到鼎盛。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遍布街巷,通宵营业,被誉为“小上海”、“清水江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下司虽在大西南復地,但因为有了清水江的滋润,这里苑若江南水乡,游船码头、沙洲柳岸、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无不让人感到亲切。</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不仅是财富涌动的繁华之所,也是文韵荡漾的书香之地,这里是民间绘画之乡,也是王阳明先生讲学“致良知”、推行“知行合一”的地方。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三个半圣人之一,小镇用“阳明书院”、“知行楼”、“良知楼”表达了最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商埠繁华已经退去,但小镇并没有因此而没落,一个融合了仫佬、苗、侗等少数和汉民族风格的的古镇被保留了下来。无论是繁复的风雨桥,还是简洁的石板路,无论是直插云天的钟鼓楼,还是遥指日月的马头墙,依然令人瞩目。而穿梭在古镇的游人会一遍接一遍地去阅读它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下司古镇出来,已是上午11时,这里离沅江源头斗篷山只有80多公里,时间尚早,我决定绕道20多公里,到丹寨县的万达小镇看看。借了央视每日黄金时段的广告,“万达小镇”成了贵州的网红打卡点。正值假期,小镇上人山人海、美食铺天盖地、各种民俗表演此消彼起……见过众多原生态的古镇,万达集团整体扶贫的人造小镇也让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从万达小镇到源头斗篷山须经过都匀市。都匀市是黔东南自治州的首府,虽处在贵州的大山里,但置身其中,现代化的气息扑鼻而来。除了林立的高楼、众多的公园外,高大上的“秦汉影视城”、为“第四届园博会”打造的园博园,无不让人对这个大西南復地的地级市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但让我喜欢的还是老城区古老的石板街以及穿城而过的剑江和“城市绿肺”三江湖,它们让我想起了家乡常德的大河街、穿紫河、柳叶湖。沅江发源处与下游入湖处的两座城市竟有如此多的相似处,一切仿佛冥冥之中的约定。这份约定让我迷恋。</p> <p class="ql-block">清水江在都匀以上称剑江。在这里,公路与河道并行,我又得以亲近母亲河。河中满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从郊区一直铺展到斗篷山下,格外引人注目。我想,家乡那些金黄的沙石应该就是从这里开始打磨的吧?!水的载歌载舞,亿万年的翻转腾挪,沧海桑田、巨石成沙,时间的功力,令人慨叹。</p> <p class="ql-block">剑江的上游是马腰河,马腰河再往上就是沅江之源斗篷山。斗篷山是贵州中部的最高山,它与梵净山、雷山并称贵州的三大名山。这里山峦叠嶂、泉流瀑飞、古木参天,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且临近都匀市,使其成为我国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景区。</p> <p class="ql-block">从都匀市到斗篷山景区,不到30公里,湖变为江,江变为河,河成了溪流,顺着水道,我寻找着母亲河最初的一脉清流。景区的栈道,让我贴近了小溪,它时而在悬崖上跳跃、时而在巨石上翻滚,而后又在石潭中沉静。母亲河最初的模样美丽动人。我知道,她在蓄积力量,而后奔腾千里,赴向茫茫大海。</p> <p class="ql-block">我已经无法前行,一条细细的瀑布从头顶落下,温润的水珠飞到脸上,阵阵清凉沁人心脾。曾经无数次想象母亲河源头的美丽与奇特,想象着见到她的喜悦与激动。而此刻,我却是无比的平静。在我的家乡,在沅水流域大大小小的溪流之上,有太多这样相似的场景。我见过沅江烟波浩渺的河口、也到过它九曲回旋的中游,还抵达了它奔腾激荡的上游,然而,沅江的种种姿态却都源于这幕幕飞瀑、涓涓细流。滴水为河、平凡成就伟大,巍巍斗篷山上,千里大江之源,一切令人感慨,也让我心静如水。</p> <p class="ql-block">我还需要一个到达源头的见证,生命中那些重要的时刻应该被留存。感谢都匀市财经大学的小杨同学带我找到了“沅江源”的石碑,并且为我留了影,它将永远存储在我的生命中。应该有一段文字来结束我的溯江行了。写了好几次,又被我删掉。时过数月,我已找不到合适的文字表达当时的心情了,还是采用溯江回来当天我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作为游记的结尾吧!</p> <p class="ql-block">7天2300公里,溯游沅江,圆满回归。流水吟唱中令人心醉的江岸风光、桨声灯影里让人迷恋的河道文化,长河落日中先人未曾远去的身影、苍桑岁月里滴水成河一泻汪洋的滂薄气势……让这个共和国的节日于我变得厚重而又热烈。感谢时时叮嘱牵挂的亲人,感谢一直关注关心的朋友,还有一路给我指点帮助的好心人,有如清澈的沅江水温润了我,圆了我的溯江梦,一切都记在了心中。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再普通也有思考的灵魂,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归向何处?我们虽然平凡,但再平凡也有真诚的坚守,饮水当思源,初心永不忘!我们都是负重而活着,每个人都会找一个缺口而让自己轻松些,有的半醉半醒,就当了神仙,有的半推半就,就上了天堂,而我,骑上摩托车,就有了全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