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07/28 天气:晴朗 心情:平和</p> <p class="ql-block">说到这儿呢,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p><p class="ql-block">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了查理·芒格带给沃伦·巴菲特投资风格的转变,他让沃伦·巴菲特从早期的投资便宜股票的能手,转变为一个伟大的专注于成长股的投资行家;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了解了查理·芒格的投资逻辑,他认为市场是大致有效的,这就给了投资者最好的打折买入时机,同时,查理·芒格认为,伟大企业是相似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用量化的手段锁定这些股票;在第三部分中,我们看到了两个查理·芒格的投资实例,从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他的投资逻辑。</p><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查理·芒格的投资逻辑》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解读,了解了查理·芒格睿智的投资风格,在查理·芒格看来空有激情、头脑发热的创业者只是一些空想家,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只能依靠脚踏实地的实干,不管是什么时代,优秀企业在财务数据上的表现都是类似的,关注财务数据是投资者最重要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来为大家解读的是《查理•芒格的投资逻辑》。我会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秘密武器,他投资成长股的理念让沃伦·巴菲特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如果沃伦·巴菲特是金庸武侠小说的男主角,他会经历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他拜入格雷厄姆门下,学习了投资便宜股票的秘籍,小有所成,但是很快遇到瓶颈,这时候,他遇到了高人查理·芒格,后者将投资成长股的不传之秘破例传授与他。很多人觉得,如果查理·芒格可以让男主角变得如此厉害,在他身上肯定也有伟大的故事,的确,在今天这本《查理·芒格的投资逻辑》中,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位高人的投资理念。</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将通过三个部分的内容为大家介绍本书: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会看到查理·芒格带给沃伦·巴菲特投资风格的转变;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查理·芒格的投资逻辑;最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来看查理·芒格的两个投资实例。</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无论从思维模式到穿衣风格都很像,不仅限于表象,就连两者的家人,都同意这两个人实在是太像了。这一切,完全归功于查理·芒格这么多年来对于沃伦·巴菲特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在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初期,他信奉的是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本杰明·格雷厄姆当时喜欢成本低廉的“雪茄屁股”类股票,买这类股票,完全不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只关心这家公司账面上还有多少现金、有几栋楼、多少设备,这些东西加起来如果价值一百万,这一百万是企业的清算价值,现在股票总市值只有七十万,那显然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就算企业现在关门大吉,这些东西卖掉,我们还是能赚钱的。</p><p class="ql-block">由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是在大萧条时期发展起来的,那时候股票总市值低于企业清算价值的机会很多,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类投资机会越来越难寻觅,沃伦·巴菲特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在他深感投资遇到了瓶颈无法突破的时候,幸运女神降临到他头上,让他开始了与查理·芒格的合作之旅。</p><p class="ql-block">两人在投资合作中,查理·芒格让沃伦·巴菲特认识到,买便宜货不如买好货的道理,查理·芒格告诉后者,购买一个优质企业,然后躺着收获长期利润,抵得上在10家便宜企业低买高卖的苦力操作。无数次出现在沃伦·巴菲特相关书籍中的喜诗糖果,便是他们投资优质企业的第一场大捷。</p><p class="ql-block">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一下查理·芒格的投资逻辑。</p><p class="ql-block">查理·芒格之所以能在投资上取得非凡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他认为投资这件事情,投资的是企业盈利的能力,而不是K线图上的数字。在讨论投资的时候,我们势必无法绕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投资市场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所谓有效市场,指的是市场价格完美体现企业价值,而无效市场则指的是市场价格和企业价值无关。</p><p class="ql-block">查理·芒格对于市场的看法是大致有效的,而这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因为这让我们投资者有打折购买好货的机会。比如说,一家企业的长期价值是100元,市场先生今天心情不好,说80元我就卖了,你要不要。明天市场先生又格外兴奋,说你瞧,这个企业太棒了,今天我卖120元,大家快来抢购。</p><p class="ql-block">查理·芒格认为,当市场先生把一个价值100元的好企业卖80元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好的购入时机了。</p><p class="ql-block">那么下一个问题就变成了,我们投资者如何找到具有成长性的好股票。查理·芒格认为,成长性的好企业具有以下特点:高毛利、高资金周转率、高利润率、低运营杠杆和低收益波动率等等。在很多投资者看来,高毛利无法持久,因为高毛利意味着赚钱容易,而赚钱容易的领域往往会吸引来更多的竞争者。事实上,如果竞争已经开始,而企业依然能保持高毛利,这个背后其实就是企业护城河的体现。比如沃伦·巴菲特创建的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可口可乐,就具有非常高的毛利率,可乐市场赚钱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想撼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统治地位,可没那么容易。</p><p class="ql-block">最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来看查理·芒格的两个投资实例。</p><p class="ql-block">这部分我们会来分析查理·芒格的两项投资决策,第一个决策是拒绝一项投资,第二个决策是通过人盯人的方式,逼着沃伦·巴菲特实施的投资决定。</p><p class="ql-block">一天,一个年轻人辛顿找到了查理·芒格,他自认为计算机水平高超,觉得自己能开发出比比尔·盖茨更完美的操作系统,在辛顿口中,比尔·盖茨这个哈佛辍学生的编程水平就是三流,如果比尔·盖茨都能成功,那他的成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查理·芒格问辛顿,为何比尔·盖茨能拿下IBM的订单,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呢?辛顿认为,那只是比尔·盖茨运气好,如果遇到了他这样的对手,IBM肯定会选择他的产品。</p><p class="ql-block">查理·芒格婉拒了辛顿要求风险投资的要求,后来他和别人说起这件事情,认为这个年轻人空有热情,连最基础的情况都没有摸清楚。比尔·盖茨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他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他具有旁人所没有的资源:他父亲是大型律所的联合合伙人,他母亲是华盛顿大学和多家企业的董事,在美国最有权势的圈内有着无数人脉,这些都是微软公司的竞争优势,如果一个年轻人只把比尔·盖茨的成功归结于走了狗屎运,那么他连和比尔·盖茨站在同一起跑线的资格都没有。</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决策是关于伯克希尔投资中国企业比亚迪的经历。2008年,全球爆发了经济危机,沃伦·巴菲特开始考虑如何收紧投资、避免损失,这时,查理·芒格向他推荐了一家之前从来没听说过的中国企业比亚迪,查理·芒格还特地介绍了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在查理·芒格口中,这是一个在经营企业方面比爱迪生都牛的家伙。第一次,沃伦·巴菲特拒绝了这个建议。</p><p class="ql-block">查理·芒格没有放弃,他继续对比亚迪进行深入调研,之后他又一次拨通了沃伦·巴菲特的电话,这一次查理·芒格说:兄弟,这个王传福是爱迪生和比尔·盖茨的合体。沃伦·巴菲特还是有些犹豫,他说:现在经济大船就要沉了,大家都在跳海,你劝我这时候上船?我不干。</p><p class="ql-block">查理·芒格继续劝说道:不要管什么金融危机了,我们是和比亚迪合作,金融危机对这家公司没有影响,它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投资机会。</p><p class="ql-block">终于,在芒格的坚持下,伯克希尔在每股8港元时买入了2.25亿股比亚迪的股票,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两个人一定是疯了,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比亚迪的股价从每股8港元涨到了88港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