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沱双月的传说

张启荣

<p class="ql-block">  泥沱湖(1992年更名为双月湖)。位于临沂市南约10余公里处的罗庄街道境内。东靠八块石、西临湖西崖、南至湖南崖、北依大、小白衣庄。出现在这里的“泥沱双月”,曾是古“琅琊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泥沱湖旧貌</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泥沱湖幽雅秀丽,景色怡人。特别是泥沱湖的月色更是美艳无双,在文人墨客眼中,真是奇妙无比,并以诗词歌赋来赞美。《临沂志》收藏的明朝河南新安人舒祥的《琅琊八景诗》中,《泥沱月色》就是描绘泥沱湖美丽月夜的佳作之一。“夜半银蟾印碧流,澄澄波底一轮秋。分明水府开金镜,仿佛天河浸斗牛。宿雁不惊矶上客,潜鱼还避渚边鸥。渔郎隔岸相呼语,尽是芦花暗钓舟。”它描绘的泥沱湖月色,幽雅绝伦。特别是开头两句描绘出了天上、水中双月相映之美。</p> <p class="ql-block">  传说,当初的泥沱湖,碧波浩渺,水平如镜;芦苇浩荡,藻类丰盛;鱼游虾嬉,野鸭成群;水肥草美,鸟语花香,宛若人间仙境。居住在湖边的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山东南部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致使这里的庄稼颗粒无收,血本无归。老百姓整日食不果腹,饥肠辘辘。众多百姓为度荒年,东奔西走,离乡背井。老弱病残者力不从心,只好呆在家里以吃野菜、树皮充饥,因饿致死者无数。村里的大街小巷,户户封门,人人戴孝,凄凄惨惨,目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  在泥沱湖的南岸有一村庄,因为站在村南最高处,翘首北望,能看见沂州城,遂给该村取名为“看沂官庄”(今湖南崖村)。村中有户王姓人家,主人名叫王二牛。此人躬行节俭,敬孝双亲。娶妻周氏,过门后,敬邻里,孝公婆,夫唱妇随。育有一子,时年七岁,小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p><p class="ql-block"> 在这旱魃为虐大灾之年,王二牛家毫不例外,也是无粒米下锅,只好以野菜、树皮为食。由于旱情严重,湖里的野菜本来就不太多,可挖野菜的人又满湖都是,他只好把挖来为数不多的野菜先让给父母吃,自己吃点剩的。这样日久天长,王二牛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一天下午,他在湖里挖野菜时,由于饥饿过度,一头栽倒,就没起来。不几日,王二牛的儿子也因饥饿夭折。周氏含悲忍泪,简单地安葬了丈夫、儿子后,还生怕婆婆、公公再有不测。于是,周氏每天拖着虚弱的身体,起早贪黑到泥沱湖挖茅草根、芙芙苗、酸溜子、七七菜等,回家煮给二老吃。即便如此,年事已高的公公也因营养不良相继离世。短短的时间里,老婆婆伤子、伤孙又伤夫,终日以泪洗面,以致双目失明。平日里,周氏和婆婆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百般努力,千般用心,万般照顾婆婆,以防意外。</p> <p class="ql-block">  是年八月十五日,她更加思念亲人,无心在家过中秋,于是,就挎着篮子在泥沱湖四处奔走挖野菜。下午,天还一大早就赶忙回家做了给婆婆吃,恐怕饿着。伺候婆婆吃完饭,看着天还早,又到湖里去挖野菜。她在湖里忙忙碌碌,低头哈腰地挖了一棵又一棵,奇怪的是,不大一会儿,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挖了满满一篮子。</p><p class="ql-block"> 夜幕徐徐降临,月亮越升越高,她挎着篮子赶紧回家。走到湖边,放下篮子,洗洗手,洗洗脸,顺便把篮子的野菜也洗一洗。洗完之后正要起身走的时候,往水里一看,突然发现明晃晃的水中映现出两个玉盘似的月亮,她一下子惊呆了。猛抬头看看天空,只有一个月亮呀,在低头看看水中还是两个月亮。她莫明其妙,惊奇万分,连忙跪下,对着水中的月亮,磕了仨头,提起篮子一溜小跑回到家中,气喘吁吁地把刚才看到的这一幕一一向婆婆述说了一遍。婆婆听后哪里肯信,周氏急着说:“你不信.我领你去看看。”婆婆却慢悠悠地说:“唉!我这瞎眼老妈妈去了也看不见啊!”周氏又急切地跟婆婆说:“今天晚上,泥沱湖里可亮了,你去到肯定能看见。”最终婆婆拗不过儿媳妇, 只好顺从。</p> <p class="ql-block">  周氏搀扶着婆婆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泥沱湖走去。越走越近,越来越亮,来到刚才洗菜的地方停了下来。周氏赶紧给婆婆说:“娘,您往前面水里看,是不是两个月亮?”婆婆在周氏的扶持下,往前走了两步,这时,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婆婆竟然高兴地大声呼叫起来:“我看见了!我的眼睛看见了,水里真的是两个月亮啊!”老婆婆一时激动地泪流满面,眉飞色舞地跟儿媳妇说:“孩啊,今天晚上娘的眼睛好了,看到了泥沱湖里有两个月亮,这是天意啊!今晚我们娘俩就在这里圆月吧!”边说边拽着儿媳妇的手跪在湖边,连连向湖中双月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老婆婆高兴得一夜也没有合眼。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就起床来到大街上,逢人便说,遇人就讲,我的眼睛看见了,看见了泥沱湖里有两个月亮。村上的百姓都半信半疑地跑到泥沱湖去看个究竟。可人们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泥沱湖周围的地里齐刷刷长满了野荸荠,青灿灿,绿油油。从此以后,住在泥沱湖周边的百姓都到这里挖荸荠填肠充饥,就这样度过了这个荒年。</p> <p class="ql-block">  这一景象一传十,十传百,泥沱双月的美丽传说就这样口口相传,由古传到了今。</p><p class="ql-block"> 1992 年,原罗庄镇党委、政府领导带领全镇机关干部、社员群众、企业职工……日均上阵4000余人,义务劳动,历时一个多月,在泥沱湖旧址部分区域的基础上,开挖出水域面积达500余亩的人工湖。以后,根据泥沱湖的这一美丽传说,将泥沱湖正式更名为“双月湖”。</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之,立即删除。)</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张启荣,山东临沂罗庄人,中国乡村作家。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罗庄区文史研究员、罗庄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文学报刊、网络,多篇文章登录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