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米罗,西班牙超现实主义、抽象派艺术家

周平

<p class="ql-block">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p><p class="ql-block">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和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丑嘉年华》1925</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由一群爬虫、音符、随意的形状、鱼、动物和偶尔出现的一眨不眨的眼睛构成。大多数东西漂浮在半空中,使得这间屋子好像成了世界上最古怪的大集合。小丑长着八字胡的球,圆胖的脸被涂成一半蓝色一半红色。拉长的脖颈和肥壮的身子如同吉他,菱形格子装饰了吉他的正面。米罗绘画好象事先不做任何考虑,一切发生在恍惚状态下。《小丑嘉年华》成了米罗潜意识大喷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荷兰内政部II》192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米罗还与美国作家海明威相处甚好。他们常去同一个拳击馆练习拳击。生活拮据的海明威,为了帮助困难之中的米罗,凑了5000法郎买下了他的早期重要作品《农场》。</p> <p class="ql-block">《两个伟人》(198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8年,米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作了著名陶壁作品《太阳之壁》和《月亮之壁》,成为他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太阳之壁》195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3年12月25日,米罗因心脏病突发去世。10年后,欧洲文化艺术界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大师,把1993年定为“米罗年”。</p> <p class="ql-block">《荷兰内政部I》192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拍卖风波</p><p class="ql-block">由于负债约1100亿美元,葡萄牙不得不变卖110亿美元资产。葡萄牙政府希望通过出售米罗作品,应对全国银行危机。</p><p class="ql-block">85件米罗作品原属于葡萄牙商业银行的珍藏,2008年,银行被收归国有后,这些作品所有权也自然而然归到了葡萄牙名下。</p><p class="ql-block">85件米罗作品估计值5060万美元,但葡萄牙公众的强力抗议,在上拍前几个小时撤走。理由是属于文化遗产,禁止从葡萄牙出口,阻止了米罗作品被卖掉的命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上海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主题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狗对着月亮嚎叫》1926</p><p class="ql-block">背景两种颜色都很深,形成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的对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投鸟一石子》1926</p><p class="ql-block">蓝和黄把画面分割开来,一个曲线构成的形状奇特的人,一只鸟,石子留下了它运动的轨迹,还有鸟在飞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绳子与人I》1935</p><p class="ql-block">是一幅拼贴画,垂直图像中有三个垂直的人物:一个男人咬着自己的手,一根绳子绕着他的脖子,还有两个光着胸脯的女人。米罗认为绳子会伤害人,是暴力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男和女人在一个粪便堆》1936</p><p class="ql-block">强烈的明暗对比为场景营造了一种虚幻而亲密的氛围。标题中的一堆粪便像雕像一样立在画面的右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旧鞋静物》1937</p><p class="ql-block">旧鞋、酒瓶、插进叉子的苹果,还有一端变成一个头盖骨的一条切开的面包。所有这一切都有安排在一个捉摸不定的空间里。当时正米罗经历财务危机,经常吃不饱。这张画是饿到发昏后迷迷糊糊画出来的,饥饿让他把食物画成奇特模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星座:晨星》194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日出时的女人和鸟》1946</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边两张图片属于粗麻布系列:</p> <p class="ql-block">《一滴露珠从一只鸟的翅膀上掉下来,惊醒了罗莎莉,她已经在空中睡着了蜘蛛网的阴影》193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逃生梯》1939</p><p class="ql-block">逃生梯是米罗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日子里,它可能被理解为一个隐喻,用来逃避威胁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米罗经常用他找到的物品和材料制作雕塑,然后用青铜铸造,用明亮的颜色将它们描绘出来。一系列六十年代末的作品给人留下了流行人物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角色》1967</p> <p class="ql-block">《女人与鸟》1967</p> <p class="ql-block">《陛下》1967</p> <p class="ql-block">《逃离少女》19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