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八一 颂英雄】战斗的青春

黄花开了

<p class="ql-block">【庆八一 颂英雄】征文比赛</p><p class="ql-block"> 战斗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在八一建军节95周年到来之际,回顾43年前那场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难忘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陆军第14军42师炮团火箭炮4营11连,英勇顽强,战术灵活,无一伤亡,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受到师、团前线指挥部的赞扬,打出了军威国威。在这场难忘的战斗中,这支英雄的连队,只不过是所有参战部队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我国宣布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35214部队(陆军第14军42师炮团)4营11连奉命令从河口县小南溪六条半地区出国参战。11连于2月17日早上7点跨出国门,炮火支援步兵124团攻占拔坡据点,消灭了拔坡之敌五十多人,下午并在拔坡高地死人堆里设置了炮阵地,指挥所设置在46号高地,18日下午11连加入攻击391高地的战斗,炮火支援124团攻占8号公路上391高地,积极有力地支援了40 师围歼老街的战役,截断了越军从8号公路撤退的通道。2月20日群指命令11连开设391前进观察所,由连长钱定学、指挥排长曾明富、计算兵陈忠、无线兵杨树荣等组成前观所,开赴391高地建立群指前进观察所,配合126团攻克水头,那马,袭占班老,横扫中越边境一线的越军据点。2月23日完成任务,42师转为14军预备队待命修整,对越还击战第一战役完成。2月28日11连奉命转移到575高地的班甘地区设置炮阵地,观察所设置575高地,支援126团沿7号公路攻击前进,击破越军约一个团兵力的阻击,予当面越军以沉重打击,战至3月1日,42师进至铺楼,配合14军主力切断了红河两岸越军的联系和东岸越军南逃的退路。第二战役完成。11连作战行动至此结束。3月16日我国向世界宣布撒军。</p><p class="ql-block"> 3月6日该部4营奉命撤出班甘,11连奔赴200多公里外的文山州麻粟坡县磨山集结,参加边境骑线拔点的战斗,3月9日11连进驻南温河,3月10日进入猛洞扣林山战区,任务是指挥排上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建立观察所,炮二排抬两门火炮上山,炮一排和支前民工背炮弹。进入1682,3高地设置阵地,并进行火箭炮射击和火箭弹简易射击,用猛烈的炮火支援126团和边防十五团歼灭扫果平之敌,准备目标诸元12个,发射火箭弹150发,其中简易发射火箭弹30发,射程1000米,精确摧毁目标,百发百中,11连创造了我军火箭炮“上刺刀”的经典战例。此战例,该连副指导员罗廷华,班长会兴文战后荣获二等功。3月13日撤离战区开拔到马关县花技格修整。1979年自卫还击战,11连荣立集体三等功,二人荣立二等功,九人荣立三等功,二人火线入党。5月初,该部撤回蒙自营房,全连参战85人,无一伤亡,齐装满员凯旋而归。</p><p class="ql-block"> 回望战斗的历程,终身难忘战友情。43年前那场持续10年的中越战争,已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虽然岁月可以抹去战争的阴影,却永远挡不住我们战友情感的共鸣。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始终是我们内心的坚守,人民英雄人民爱,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每一位英模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滚滚红河水咆哮,巍巍哀牢山怒吼。鲜艳的八一军旗,从无畏惧、决不屈服、英勇战斗、前赴后继的中国军人,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彩,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在中央军委的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越南小霸打响了一场“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人民的安宁,为了大地的丰收,在生死面前,无数的年轻军人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国家几十年和平安宁的环境。难忘啊,火红的青春,火红的军营,火红的生活,火红的军旗。</p><p class="ql-block"> 战斗的岁月令人难忘,闪光的精神回味无穷。蓦然回首,参战的波峰在每一位将士的心头激起的涟漪,都是刻骨铭心的。这部分人对待名利、生死、苦乐、得与舍的理解与态度,明显带有经过那段特殊历史沉淀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我很敬佩我的战友们战火洗礼的热爱与忠诚,我更敬佩他们对人生处世的超然与洒脱。一段经历就是一笔财富,一个战友就是一部难得的大书。有谁能说,这种回忆不是深刻的教益与启迪呢?而且,这种教育与启迪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让我时时从中感到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这,本身就是甜美与幸福的,我,无愧战斗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原35214部队(陆军第14军42师炮兵团)的战友们以及当年全国参战的老兵战友们!祝福敬爱的首长、亲爱的战友们:健康长寿、吉祥如意、开心快乐每一天!</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资料来自随军记者、战友,致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4军原42师炮兵团火箭炮营11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向越军阵地猛烈炮击。</p> <p class="ql-block">战火中的青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p> <p class="ql-block">愤怒的炮火烧红了天空,每一发炮弹都是打击侵略者的仇恨!</p> <p class="ql-block">我军英勇的炮兵战士向敌军阵地猛烈开炮,每一发炮弹都是代表正义的怒吼,敌人胆敢来侵犯,坚决将他消灭光!</p> <p class="ql-block">战后,炮团火箭炮营11连英雄连队全体指战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英雄连队的连长与指导员合影留念,左为连长钱定学,右为指导员凌青兆。</p> <p class="ql-block">战后,炮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时刻准备打击侵略者!</p> <p class="ql-block">战后,侦察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时刻准备打仗!</p> <p class="ql-block">笔者青年时期紧握钢枪保家卫国</p> <p class="ql-block">战后33年,笔者(左)在广西田阳县与英雄连指导员凌青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战后33年,炮兵团当年的战友在广西田阳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战后33年,炮兵团当年的战友在广西百色市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雄伟壮观的红河弯弯曲曲向越南境外那边奔去</p> <p class="ql-block">战后,昔日三位战友(左一黄营长,中笔者,右一凌青兆)重返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故地重游,在红河岸边留个影。他们说:竹笋处在竹林,子弟兵离不开人民,人民是我们的好榜样,人民群众装在我们心中,难忘红河人民养育情!</p> <p class="ql-block">笔者(右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35214部队火箭炮11连英雄连老战友指导员凌青兆在红河岸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战后,三战友在世界锡都云南省个旧市金湖留影,金湖的美名就是大文豪巴金赞誉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南方的边城云南省河口县海关</p> <p class="ql-block">中国河口县界碑,界碑那边是越南</p> <p class="ql-block">河口县</p><p class="ql-block">河口瑶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部,隔红河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相望,是云南省唯一一个以瑶族为主体的自治县。河口县交通非常便利,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道在此形成枢纽与越南对接,是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南太平洋最便捷的陆路通道。自对外开放以来,河口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贸易,与越南的老街省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全县国土面积1332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93公里,全县共辖6个乡镇4个农场[20]。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口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01971人。</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1][2]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p><p class="ql-block">(左边是中国河口县,右边是越南老街市、谷柳市,两国人民隔红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笔者和兄弟彭军,在云南省蒙自市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军礼!</p> <p class="ql-block">笔者和兄弟彭军,在八一建军节95周年到来之际,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致以崇高的军礼!</p> <p class="ql-block">笔者,向当年全国参战的老兵战友们,致以崇高的军礼!</p><p class="ql-block">在八一建军节95周年到来之际,祝福全国的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军、烈属们:敬健康长寿、开心快乐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笔者,撕云作纸笔轻涂,美景收录镜头中,记录人间的一切美好,分享感动,情凝笔端,敢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欣赏,顺祝大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