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裴志雄</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配曲:在希望的田野上</p><p class="ql-block">编辑:凤凰老呷夫子</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凤凰县腊尔山知青队迎来了下乡暨建队50周年庆典。</p><p class="ql-block"> 回顾知青峥嵘岁月,我思绪万千。台地白斗坪劳动生活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终身难以忘怀。在夜深人静时,记忆的闸门不经意打开,思绪在远去的岁月中倘佯,一生中最清晰、最绚烂的片段,莫过于50年前那热血沸腾、激情燃烧、战天斗地的知青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永远忘不了知青出发下乡那天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1972年3月4日,正值惊蛰节气,此时万物复苏,天气渐渐回暖,大地春光明媚,一派生机勃勃景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凤凰一中83名高、初中应届毕业生响应号召,奔赴广阔天地——偏远的高寒山区腊尔山台地白斗坪,成为苗区新一批下乡知青。</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的心里充满希望与激情,满怀憧憬与梦想,肩上背负着被褥、手提小行李,心中怀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想,坐在两台班车里向前来欢送的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和亲友挥手依依道别。此时此刻,“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们,心中虽有对家的眷恋,但更多的是响应伟大号召成为知青的光荣,对全新而未知的人生旅程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随着汽车发动,渐行渐远,我们的心早已飞向远方那未曾踏足过的田野、农庄。</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平安到达腊尔山“五、七”干校(白斗坪)。次日,校领导组织知青集中学习,然后将大家安排到农业一、二、三排,后勤排、基建排,同老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此,我们83名知青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 因干校突然增加这么多知青,床位紧张,安排知青睡的是用木头、木棍竹条搭起的简易连铺,住房四周是用竹子抹泥巴、石灰做的墙壁,住房条件较差。校领导、老学员对我们这批乳臭未干,涉事未深,从小在城镇长大的中学生还是比较关心的,他们以身示范,做好传、帮、带,使知青尽快熟悉各项农活技能,我们在劳动实践中探索前行……</p> <p class="ql-block"> 当年10月中旬,干校领导宣布成立知青连,属干校管理,要求知青连独立核算,任命吴八金担任连长,另张先连等3人任副职。知青白天搞劳动生产,晚上加班修食堂、粮仓。知青们虽然很辛苦,但没有怨言。随着国家形势发展的需要,老干、老学员先后重返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 1974年初,4位连领导因工作</p> <p class="ql-block">需要离开干校。知青移交给腊尔山公社管理,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核算单位(知青队)。</p><p class="ql-block"> 县里从基层抽调了年富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干部杨秀岩担任队长,龚莲玉担任指导员,负责后勤工作,后又从县文教局选派了带队干部杨正斌负责抓知青的教育学习。从此在队领导的带领下,知青队踏上艰苦创业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p><p class="ql-block"> 第一年生活十分艰苦,队里仅有很少的启动资金,举步维艰,生产生活困难重重。记得食堂经常无油、无菜,有时只得打盐汤。家里经济条件好的每月寄几元钱给儿女改善生活,条件差的有时只能忍受无菜之苦了。</p> <p class="ql-block"> 在艰苦的困境中,队领导和知青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垦良田300余亩,旱地100多亩。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知青到向阳坡开荒种西瓜、花生,秋收后挑到腊尔山赶场及外地卖。</p><p class="ql-block"> 三个农业排狠抓水稻种植、管理;后勤排抓好种菜、养猪,农机、经作及炊事工作;基建排搞好新建宿舍修建。</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知青队面貌焕然一新,粮食、蔬菜、食油、牲猪达到自给有余。1974年至1978年除向国家上交公余粮,另外卖三超粮10余万斤,成为省、州、县唯一实现“四自给”的知青队,多</p> <p class="ql-block">次被评为省、州、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受到上级表彰。</p><p class="ql-block"> 劳动锻炼,是下乡知青生活不变的主题。在火热的集体生活中,我们亲近大地,感悟生活,收获着欢欣与喜悦,挥洒着汗水与泪水,增长了生活智慧与社会才干,磨练了我们的身体和意志,值得回忆的知青劳动场景太多,每当夜深人静时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如:夜下喜雨、黎明出动抢雨犁田,抢天气、季节平整秧田、播种插秧、稻田除稗、打药除虫、打谷归仓,自力更生种菜、养猪、开荒种地,自行设计修建住房、食堂,乌巢河畔砍柴兴炊,火箭岭下放牧耕牛,下河挑沙,碎石自建篮球场等等,什么脏活、苦活、累活我们都干过。</p> <p class="ql-block"> 知青生活这段苦乐年华,充满了劳动锻炼的激情,也成就了知青们为国分忧,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青春奉献。</p><p class="ql-block"> 几年的下乡生活,知青战友朝夕相处,建立了真挚而深厚的友谊,大家抱着“在台地大干一场”的单纯想法,平时劳动中互帮互助,亲如兄弟姐妹。知青队就象一个大家庭,友情的薪火点亮了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温暖了知青生活的日日夜夜。</p><p class="ql-block"> 记得下乌巢河砍柴的情景:男帮女知青砍柴、捆柴,男知青挑柴</p> <p class="ql-block">上山后自身累得汗流浃背,精疲力尽,仍马上折回山下帮身体弱小的女知青战友挑接柴担,这种互助友爱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劳动锻炼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洒满了我们的心血、汗水与欢欣,也播下了知青友情的种子,在台地山川、田野生根发芽,伴随着我们走过那段终身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劳动之余,知青战友也经常一同谈人生,谈未来,收工晚餐后,有的打篮球,有的看书学习,写日记,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唱歌、吹笛子、吹口琴……这些情景至今想起来都倍感亲切,这种特殊的经历,给知青岁月增添了值得回味的情趣,也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挥之不去,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 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成为我们这代人生命最为宝贵的财富。下乡锻炼,使我们认识了社会,熟悉了农村,饱尝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和艰苦岁月的苦与乐,承担了建设农村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于党组织的培养,感恩于带队干部的关爱,感恩于时代给予我们的磨砺。</p><p class="ql-block"> 于今,回首走过的50年历程,最让我刻骨铭心,值得追忆的是第二故乡——腊尔山台地白斗坪知青队和那蹉跎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啊!魂牵梦绕可爱的故乡,我们将永远热爱、铭记你!</p> <p class="ql-block"> 作者:裴志雄,生于1953年12月,凤凰一中七一届高中毕业,1972年3月下乡在腊尔山知青队当知青。 </p><p class="ql-block"> 1978年6月参加工作,曾先后在州交通建设公司、州航道段(处)、州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工作。 </p><p class="ql-block"> 曾任州航道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州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办公室主任、院工会主席、院专职副书记。 </p><p class="ql-block"> 曾在长沙交通学院大专文秘专业脱产带薪学习、湖南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1年获经济师职称。 </p><p class="ql-block"> 曾多次评为州直交通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州人民政府颁发的二等功二次、省交通厅颁发的三等功一次。 </p><p class="ql-block"> 2013年12月退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