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大家好!我是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七(9)班黄书瑶。<br>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让我们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体悟历史魅力。这里是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撮镇瑶岗村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br></h3> <h3>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br> 毛泽东主席这首慷慨激昂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流传千古。这首诗是在渡江战役取得初步胜利,毛主席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所写,里面饱含着毛主席对解放全中国的殷切期盼。<br> 地名是历史的继承,叩问地名红色记忆,讲好地名故事,为的是记住来时的路。今天让我们走近瑶岗,党史地标,聆听地名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走近这场对解放全中国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弘渡江精神,汲奋进力量。<br> 渡江精神是什么?是坚定信念,革命到底。尽管“天时”、“地利”都不如人,尽管敌我力量悬殊,尽管我军兵器落后,但是我们有广大人民的支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方针策略,才能成就我们三大战役的胜利。<br>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敌军国民党军就算算尽了天时和地利,也敌不过人和。国民党军就像一艘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却早已腐朽了的大船,我们共产党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破敌军的防守。虽然我们是那么的渺小,虽然我们当时的武器装备是那么的落后。<br></h3> <h3> 如果没有“人和”,刘邦又如何让项羽自刎于乌江;如果没有“人和”,秦始皇又如何统一六国;如果没有“人和”,隋炀帝又如何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我们的“人和”体现在哪?体现在瑶岗的人民与解放军战士众志成城;体现在他们积极奉献个人的力量去帮助中国共产党打胜仗;体现在后方为前线准备装备、干部体恤人民、人民拥护干部!<br> 谭震林同志有一次肠胃炎发作,朱德同志让两位老乡抬着担子送他到公路上等车。他看到两位老乡脚上没有穿鞋,就在泥泞的土地上行走,便说:“我们当兵的也没有什么好送的,这两双线编草鞋就给你们吧。”两位老乡知道是谭震林同志的鞋子,也没舍得穿,便一直留到现在。<br></h3> <h3> 朴质的瑶岗人民,争先恐后地为前线战士们服务,从实际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把前线战士们的事务无论大小都认真对待、努力做好,把前线战士们的荣誉当做自己的荣誉,把前线战士们当作自家人。与国民党的斗争,我们毫无疑问必定是胜利,因为我们深得民心,符合历史发展的统一大趋势。<br> 那我们最可爱的人呢?他们勇于为人民谋幸福,为祖国献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情怀!众人皆言渡长江天险艰难,一难于自然环境,二难于国民党的防守,可那群最可爱的人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而争做渡船第一人。他们难道不知道这第一艘船是最危险的船吗?他们难道不知道这艘船会成为他们炮击的首要目标吗?他们当然知道,可他们不愿让其他战友去冒这个险,可他们不愿让人民再受苦受难!<br></h3> <h3>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那位渡船英雄——马毛姐。14岁的她冒着枪林弹雨,驾船送解放军过长江。她沉着冷静勇敢,做着那些男子都不敢做的事,她驾驶着船往返于长江之上先后达6次,送三批解放军战士到长江对岸去。当她的手臂被子弹打中时,她仍然坚持。在那“波澜壮阔”的江面上,随时都有被子弹射中、被大炮炸飞的可能。可她仍然沉着掌舵努力躲避着炮弹运送解放军战士到长江对岸去。毛主席曾对她说:“马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不禁感慨——吾辈当自强!</h3> <h3> 陈旧马灯,见证了邓小平同志在瑶岗30个不眠之夜的辛勤;朴素卧室,承载了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希望;长江天险,日夜不绝地叙述着全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喜悦。<br>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解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是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突破长江天堑,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实现解放全中国的战略目标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 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解放了江南的广大地区。<br>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br></h3> <h3> 渡江精神永存,点亮前行航标。<br> 伟大的渡江战役以它辉煌的胜利,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英勇无畏的为革命献身战斗精神,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无私奉献的历史功勋将镌刻成不朽的丰碑。我们弘扬渡江精神,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让我们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砥砺奋进、奋勇前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