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话题 1955年垦荒知青(续)

BJN北风那个吹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片头语:“对于站台送别的情景,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情愿的也罢,不情愿的也罢,唱着歌儿去的也罢,哭着去的也罢,写着血书去的也罢,扬言说早晚要回来的也罢,发誓说一辈子扎根,一辈子姓北的也罢;车隆隆;旗烈烈;鼓喧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1955年到1956年,全国先后有16个省市和部分县城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共20多万青年奔赴荒原荒山荒滩荒岛,开荒布点建立家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中奔赴北大荒罗北地区的,除了北京青年垦荒队外 还有天津,河北,山东,哈尔滨等省市共计14批垦荒队员两千600多人。在茫茫荒原上建立了八座以自己城市命名的青年集体农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杨华到达荒原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全中国有14批垦荒队员先后来到北大荒。</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苏联英雄卓雅和舒拉的母亲也来信了,热情地赞扬中国垦荒青年的这种革命英雄主义,这位革命妈妈在信里亲切地称垦荒青年为;“我的黑眼睛孩子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黑龙江畔,同样也可以建造一座共青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青农场第六管理区12居民区的前身是当年的河北支边青年的集体农庄,如今当地人依旧习惯的叫他河北庄1955年5月,团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发出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党的需要就是青年的志愿,号召发出后,北京各界青年积极响应,经过严格的筛选,杨华等60名青年举起了全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大旗,短短十几天北京就有80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了垦荒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5年9月4日 队员们将火红的旗帜插在了罗北县凤翔镇团结村的土地上,面对茫茫荒野,站在高高飘扬的大旗下,他们庄严宣誓,心甘情愿地做了一次生命的承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垦荒的生活异常的艰苦,这里没有村庄,没有人烟,有的只是狼群的嚎叫,蚊虫的叮咬,他们住的是零下40多度的草房,吃的是窝窝头,盐水煮黄豆,喝的是泥坑里沉积的黄泥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即使是这样,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青年不但没有打退堂鼓,反而更加坚定地向困难进军的豪情壮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82年,垦荒队队旗被珍藏于东北历史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成为了我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端的重要物证。</b></p> <p class="ql-block">视频来源:</p><p class="ql-block">北大荒农业频道;北大荒公共频道;北大荒资讯频道;</p><p class="ql-block">龙视网络北大荒频道;北大荒农垦广播电视台</p><p class="ql-block">视频编辑;字幕;BJN北风那个吹</p><p class="ql-block">片尾知青歌曲:北大荒记忆</p><p class="ql-block"><b>点击视频右下角的方形图标,全屏观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