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地方传说。话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离公社约二十里山路的蒙山深处居住着在公社中学教学的赵老师一家。这赵老师学识功底厚重,爱岗敬业,教学有方,深受学生拥戴,是远近闻名的人物,其家景也好于普通群众,时常有人到其家中做客</p><p class="ql-block"> 话说这一天正逢假日,忽然有一众同事到访,三乡五里的人集合在一起来到家时已近中午,<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时正值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时期,人们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赵</span>老师不得不张罗在家用歺,这下可愁坏了内当家,菜倒是还可兑付,自己喂的鸡,差自家兄弟逮上一只杀之炖上,还有鸡蛋,再到菜园里弄点青菜。可饭就难办了,只有能够一两人吃的一捆面条,那时候一则没钱,二则既便有钱远离街店也无处去买。于是内当家向他的男人讨教,男人说道,好办,(于是小声窃窃的向其妻如是这般的说了一番)到时你按我说的办就是。说罢置菜、烫酒,客人落座,边吃边聊,仅有的一些酒已差不多用光,主人让内人上饭,内当家按照事先安排把仅有的面条煮好,全部放到一个大汤碗里,双手捧着从厨房里往客人这屋里走,当行至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时,主人起身迎头一巴掌重重地打在了内人的脸上,内人立即不知所措,进退两难,心想俺按你教的做你还打俺,禁不住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时主人慢条斯理的说,你们看这熊娘们一点事都不懂,我的朋友都是有文化的人,一个人哪能吃这么多面条呢!于是用手比划着,让内人找小碗,一人小小的一碗就够了。就这样,内人返回厨屋,找小碗将面条均匀分开,重新端回,一人一小碗,客人吃罢,饱与不饱只有各人肚子知道,饭毕,寒暄一番,客人返回。此次招待着实令人难忘,后来越传越广,“有文化的人吃的少”。一顿饭成为十里八乡的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p> <p class="ql-block"> 有修为修养之人, 做事得体适度让人舒服,才能彰显文化人的优雅。</p> <p class="ql-block">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