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西乡河及咸水涌项目属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治理项目,治理范围西乡河从107国道至西乡河水闸,全长3km,水域面积8.19万㎡,咸水涌从南城桥至咸水涌水闸,全长2.6km,水域面积5.03万㎡,都属于感潮河段。 本次周报以西乡河的治理为主。
二、西乡河治理难点
1、由于有排污口使得治理难度较大。排污口分两类:一类是常排的排污口,数量为三个,排污量约每天2-3000方每天;另一类是下暴雨时雨污混流水,水量很大;
2、西乡河是三面光河道,很多生态措施不适用,难以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容易产生浮泥上浮情况;
3、西乡河是行洪河道,行洪时水量大,流速快,河道中设施容易冲坏,建立好的生态系统容易破坏;
4、西乡河是感潮河道,受海水涨落潮影响大。闸门密封不严,闸外污水通过闸门渗进河道内;
5、西乡河长期没有清淤,以前的污水进入量大,导致河道中污泥淤积严重,内源污染大。
三、西乡河技术亮点
1、技术方式,上游采用土著微生物+除磷载体,下游采用强化耦合生物膜;
2、构筑良好的微生物环境。在治理段最上游采用滴加土著微生物的方式,因上游水流速度较快,复氧条件好,微生物具备较好的生存环境。土著微生物进入河道无需度过微生物生存的适应期,直接进入对数增长期,微生物大量繁殖,“吃”掉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并顺水流流到下游。闸门关闭后下游水流很慢,复氧条件差,因此采用每隔10米铺设强化耦合生物膜曝气的方法,形成好氧+厌氧的环境,利用上游流下的微生物及下游本身存在的微生物去除有机物。除此之外,强化耦合生物膜也是很好的微生物载体,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四、咸水涌治理难点
咸水涌治理难点分为治理难点和施工难点
1、施工难点
(1)桥和两岸分别是约1米宽的绿化带,绿植茂盛,导致措施放入河道难度大。
(2)接电难度大,周围缺少可以接电的地方。
2、治理难点
(1)上游来水水质差,水量大,水量约20000方每天,COD达到100多。
(2)南城桥至宝安大道居民排污未接管道,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3)咸水涌的位置环境影响治理。咸水涌上游全是暗涵,污染源难以调查并且流速很快,致使河道微生物水力停留时间太短,无法起到很好的治理作用;并且是三面光河道,很多生态措施不好上,难以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容易产生浮泥上浮情况;咸水涌是行洪河道,行洪时水量大,流速快,河道中设施容易冲坏,建立好的生态系统容易破坏;咸水涌是感潮河道,受海水涨落潮影响很大。闸门密封效果很差,涨潮时河道内外水位相差很小,闸外污水通过闸门涌入河道内。
(4)咸水涌长期没有清淤,以前的污水进入量大,导致河道中污泥淤积严重,内源污染大。
三、项目进度
1、目前已完成西乡河第一阶段验收方案和下游水质强化方案;
2、完成咸水涌水质强化方案和技术优化报告;
3、每日巡查河道,对水质进行取样,并检测水质情况;
4、进行沙福河方案的编制;
5、进一步优化运营方式,已与浩澳沟通达成初步意见;
四、下周的工作计划
1、继续编写沙福河方案,并进行方案调研;
2、西乡河增项措施的完善;
3、做好准备,迎接广州水务局领导来西乡河视察。
五、项目现场图片
由于最近雨水较少,河水水质相比之前有所改善。上游清澈见底,下游河水发绿,但已发现红虫。红虫是河道水质变好的标志,它会捕食河底的藻类,以减少水华现象的发生。
1、上游水质清澈见底 2、下游水质偏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