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br></div> <h5> 倘若从利津县老城东关东津渡出发,沿黄河大堤一直向东北,经綦家嘴险工、小李险工,王庄险工,一路黄河风光尽收眼底。然后过王庄险工再行几公里就到南岭子非遗文化街了。</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南岭村是明清时期就非常有名的一个古村落,是黄河古渡口,交通便利,物阜民丰。早在几百年前,这里有山东八大盐场之首的永阜盐场,大清河经此入海,一时成为货物集散中心。晚清以后,这里一度成为黄河岸边的著名码头和商品集市,系黄河文化、盐文化、移民文化和拓荒文化集中融合发展之地。利津县文化和旅游部门看中了这个村历史底蕴丰厚,文化遗产丰富,地方特色浓郁的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了以非遗传承保护为重点的“老街长巷”非遗一条街项目。</h5><h5 style="text-align: left;"><b></b></h5> <h5> 济水山左来,渔盐丰饶名南岭, 黄河门前过,钟灵毓秀是我家 。匠心独运百年,砺雨经霜勒物镂俗,肇此高风德业;文脉相承一岭,耕仁布道修身训礼,衍开长巷老街。这悬挂在大门里外两侧的楹联,便是此地此情的真实写照。</h5> <h5> 老街十里展河海文脉;长巷百户蕴津门遗风。村民们载歌载舞,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技艺再现于世</h5> <h5>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条老街开发了省市县三级非遗项目30多项,上百位传承人大多数都是本村或附近村的村民,真正做到了生产和生活兼顾,体现了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div> 项目的建设突出了一个“巧”字,没搞大工程、大投资,一切着眼实际,因事而为。项目一共建设了30多处非遗场馆,全部利用闲置民房巧妙改造而成,没有新建一处房舍。建筑材料多是村民建新房时从老屋拆下的旧木料、旧砖石。老街区的断壁残垣用废旧物料巧妙修补,街道的形象墙和外立面全部是草色泥巴和黄土颜料喷涂,有一种怀旧古朴之美。在街巷的整体设计方面,采用墙绘、微雕和大写意符号等方式构建朴实而简洁的风格特色,节省物料,节省投资,还原历史风貌,避免了大拆大建和华而不实的媚俗趣味,使得这条老街有一种真实而朴素的美学意味。</div></h5> <h5>农家寻常用的家具物件,唤起许多人的思乡情结。</h5> <h5> 天天观景景不同,人来客往喜相逢。莫道昔日繁华地,怎比今日好光景。非遗一条街为当地居民打开了一扇窗,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h5> <h5> 南岭子的老作坊,老味道依然是那样的醇厚,这是千百年来酿造文化的结晶,知道吗,他们酿造的醋,要在缸里待三年才能出售。</h5> <h5> 半瓢家事千般冷暖清欢;一瓮人生百味酸咸苦乐。老门店老字号,酿造着百味人生,诉说着千般滋味</h5> <h5> 但闻机杼声,亦闻人叹息。数千年来,我们的身上衣,头上巾,就是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排列起来,为人们挡风避寒遮羞。过去村里常有以织布为生的人家,而且多是男性,他们心灵手巧,技艺高超,有快手一天能下(织)一丈二尺布,想想,那是多么快的手法啊,人们叫“飞梭”</h5> <h5> 日月如穿梭。曾几何时,我们的母亲、奶奶们“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拾花、弹棉、赶布几,纺线、做穗子、落芺子、牵机、做缯,经纬交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演绎着那把枣木梭里的血色年华。老街上的这三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是那样认真地一丝不苟地为游客们展示着那久远的过往岁月,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啊.......</h5> <h5>做缯,一项细致又耐心的活。</h5> <h5> 数百年来,利津的棉花种植在鲁北一带颇负盛名。民国时期的利津紫花棉便是今天彩棉的始祖。因此,纺织业印染技术在利津一带也很普遍。</h5> <h5> 过去,集市上都有专门卖颜料的小摊,方形的颜料筒,包颜色的草纸,还捎带着染好的粗布,大多是中老年妇女围着,各自挑选着自已想用的颜料。当然,作为图中的蜡染,则是专门的作坊,有着较为复杂的工艺。</h5> <h5> 穗子、芺子、布绩,六、七十年前,哪个孩子不是听着母亲的纺车声入睡的?眼前的这位老人,年已八旬,重又拾起久违了的纺车,但不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是向人们展示着过往岁月</h5> <h5> 夯筑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期人们就把石夯的功能用在生存生活中。看看我们眼前的巍巍堤防,那一层层坯土,都是沿黄人民用石夯夯实筑起来的。这具石夯,名叫莲花硪,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主要用于大堤堤坡夯实,凌汛防凌时用来破冰下炸药包爆破冰凌。 </h5> <h5> 灯台硪 ,莲花硪 ,夯筑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期人们就把石夯的功能用在生活中。看看我们眼前的巍巍堤防,那一层层坯土,都是沿黄人民用石夯夯实筑起来的。</h5> <h5> 纺苕帚,一项古老的营生,家家户户离不开的清洁卫生用具。几十年前,一个劳力一晚上能纺扎12把,卖两元多钱,别看这点小活,挣个零化钱贴补家用,还真少不得。小营生也有规则,“南京到北京,天下的笤帚十二道经。”这里说得是扫炕用的小笤帚。</h5> <h5> 原本是一把柴一把草,在他们手里却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生活用品,或者说就是一件工艺品。什么叫文化?其实啊,这就叫文化!<br> 有民谣曰:不透气的鲍王庄,张冯挂在正面上。干干净净是乔家,杨柳担在锅沿上......说得是这些村的老手艺,商业经营特色。历史上,鲍王庄以苇编锅盖(蓜子)为主要谋生手段,质量好的细密结实耐用,谓之“不透气”;张冯村画家堂轴子的多,他们的产品当然得挂在正面上;乔家村纺笤帚,杨柳村做篦梁子.......<br></h5> <h5> 谁能相信这位在木镟床上操作自如的老人年已85岁?这项古老的手艺,是他在铁木社工作时学的,他把民间镟锭杆子的手艺用在了铁器产品配件上,如锅、铲的把手。如今他把这活拾起来,向人们展示古人们的聪明才智。 </h5> <h3></h3> <h5> 蓑衣,茅草编成,在没有发明雨衣之前,农人们就是披着这茅草制成的“雨衣”在雨中劳作的。</h5> <h5> 磨屋有多宽,顶多四尺半。磨道有多长,千里万里长......抱起磨棍,脚下便有了走不到头的路。男人的扁担,女人的磨棍,那年月,有的女人将孩子生在磨屋里......<div> 枯燥、乏味,推磨这个活让那个年代的所有孩子厌恶至极,但又不得不为之,有磨推还是好的呢,凡上磨推的东西上,大多都能填饱肚子。</div><div> 何时扔了磨棍的呢?咱们利津一带农村大约在50年前,村里上了电,安装了粉碎机,有了磨坊,才解放了那些妇女儿童。</div></h5> <h5> 石碾,最古老的粮食加工器具,碾米、粉碎地瓜干非它莫属。</h5> <h5>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那葛巴甜脆入口即化的儿童零食棋子,是否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h5> <h5> 还有无处不在的利津水煎包。它集麦香、肉香、青菜的清香于一体,是港口快餐式的利津独有的饮食文化代表,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5> <h5> 水煎包于光绪年间传入利津,是利津城一位叫刘凤岗的人将其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面皮由“死面”改成了发面,肉馅配制加进了多种佐料,“打面水”工艺更是让水煎包成色大增。</h5> <h5> 马车碾过的岁月,耧耠犁过的时光,可曾从人们的记忆中流失?那佇立在村头的麦秸垛,似乎还散发着幽幽的麦香.......</h5> <h5> 人间有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当然是人生一大喜,乡村人家尤为重视,百年来,婚礼迎娶仪式经历了骑马坐轿、牛车马车自行车,桑塔纳、奥迪车,如今又归到老式的骑马坐轿啦,什么迈鞍子打带子一应俱全,你看,这民俗的生命力咋这么强啊!</h5> <h5> 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这可是过去姑娘出嫁必须要过的一关——开脸,也叫绞脸儿,用细细的丝线通过牙和双手交叉绷紧然后将新娘前额上的那些黄黄的极细弱的毛发连根绞去。只有通过这个仪式,你才能从姑娘成为媳妇。同时也预示着,从此绞脸这种古老的化妆手法,将伴随她们一生,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凡是走亲串友以及出头露面的场合,都要早早起来绞脸儿梳洗打扮一番,这是规矩。</h5> <h5> 游客们也试着用用这些久违了的工具。</h5> <h5> 诙谐有趣的迎亲仪式表演,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h5> <h5> 神扬意坠听戏理,原真情理;巷绕堤萦品琴音,最妙乡音。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莫道戏场真梦幻;无非醒世大文章。.......这一副副戏台对联,道出了人们对乡音俚曲的偏爱。古老的扬琴戏,在当今娱乐形式万般千种的情况下,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唱得是曲,表达的是乡音乡愁蹉跎人生。<div> 县文旅局局长赵炳兰介绍说,“老扬琴”项目已有300多年历史,近年来,“老扬琴”面临无人传承的窘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老街长巷”搭建老戏台,提供多种便利,安排演出场次,让传承人在掌声中受到鼓励,在演出中找到价值。<br></div></h5> <h5> 一段长达10分钟的《秦雪梅观花》如泣如诉,让这位85岁的老戏骨李树贞先生演绎的声情并茂,柔肠百转。</h5> <h5>老戏骨李树贞 </h5> <h5> 看这老两口:琴声相伴四十春,妇唱夫随度光阴。乡音一曲传和谐,道是柔情赤子心。李秀茹、赵承友夫妇的演唱总是那样有灵气,接地气。他们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参与者、组织者,乡土文化的传承者,有了他们的奉献,乡村生活便增添了别样生机。</h5> <h5> 这些活跃在当下农村的乐手,是他们把古老的濒于失传的民间戏曲传承了下来。</h5> <h5> 欢庆丰收的舞蹈,将非遗民俗表演推向高潮</h5> <h5> 2022年,东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暨“红色文化主题月”启动仪式在南岭十里长街拉开帷幕。</h5> <h5> 村民们放下锄头拿起道具,演绎着过往岁月。</h5> <h5> 利津剪纸,名扬省内外,图为著名利津王氏宫廷剪纸传人张树风在展示利津剪纸的特有手法。</h5> <h5> 一脉长堤,见证沧桑变迁;非遗文化,演绎缤纷老街。<br> “老街长巷”南岭子,历史上多处设有集镇、店铺、药铺、手工作坊。磨豆腐、汆丸子、水煎包、炸油条;烙锅饼、制月饼、做糕点、做水食;制酱菜、榨香油、吹糖人,蘸蜜饯;中医坐诊、推拿正骨、针灸、艾灸、刮痧、膏药;铁匠、木匠、水木匠,瓦匠、货郎、理发匠;牵机、纺线、织布、绣花;柳编、苇编、草编;剪纸、扎灯笼、制鸽哨、糊元宝;磨剪子、打石磨、戗菜刀;劁猪、捶牛、屠狗、宰羊;扬琴、快书、锣鼓、唢呐、笙管笛箫、说书唱曲;婚丧礼仪、生日百日,打夯、打铁、打锡壶;张罗、挂掌、旋锭杆,锔盆子锔碗锔大缸……<br> 老街十里展河海文脉;长巷百户蕴津门遗风。黄河以千年之功力,将南岭子这方宝地托出海面,八方移民汇聚于此,依海傍海,拓荒谋生。一把绵柳条,弃之是烧柴;剥皮取其骨,化作筐与篮。这就是文化啊,先人们的智慧与汗水,化作了今天的非物质遗产。老街长巷所展示的,百不及一二,但终究我们没有忘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瑰宝,虽然有的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那是我们根,是我们赖以生存、繁衍之血脉。<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