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过拱宸桥,是著名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这一带因运河而自古繁华,近代又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和商贸,留下遗迹弥足珍贵。随便走走,不意来到扇子博物馆门口,进入参观。 2、对杭州来说,扇子曾经是一大重要产业,现在建个扇子博物馆,不但需要,而且也有足够的资格!布展十分雅致! 3、扇子自古以来的历史,需要讲讲。宫廷的仪仗扇。 4、贵人的随身用具。韩熙载是个大佬,能不抝个造型吗? 5、游园惊梦也好,贵妃醉酒也罢,人间七情六欲的表达,有一把折扇傍身,便足显淋漓尽致矣。那绝非“赤日炎炎似火烧,王孙公子把扇摇”的俗物啊。 6、古扇一把。看起来不大好使。 7、宫廷团扇。珍贵的材料,精美的刺绣和制作工艺。 8、日本江户时代的全木折扇。 9、清代书法折扇。 10、清代书画折扇。 11、明代山水折扇。关于折扇的起源,博物馆展览中有个介绍。一说折扇起源于中国南北朝的齐国,至今已有1500年以上历史;另一说为日本发明,自北宋初年传入中国,至明代由于皇室倡导而在民间普及,于是取代了团扇。你倾向于何者? 12、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大佬,手里永远执着一把芭蕉扇。说老实话,要说扇风最爽的,还就是芭蕉扇! 13、象牙刻花扇折。 14、玳瑁雕花折扇。 15、法国象牙骨缎面花卉折扇。 16、法国螺钿骨缎面人物折扇。 17、全象牙精雕折扇。 18、杭城扇庄场景。 19、博物馆里的一把巨型折扇。高约两米,重50斤。天哪,叫姚明拿着,也扇不动啊。 20、这啥意思?用鹅毛掸子捅小舌头吗?吓人。仔细看,人家是帮诸葛孔明先生制作羽毛扇呢。别一惊一乍当成做核酸。 21、出了扇子博物馆,对门是中医大药房“方回春堂”。杭城现今的中药房,一色古妆古意,满耐看的。 22、“许可赚钱,不许卖假”,这个口号跟“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相比,距离是很远,只能说是做生意的底线。但是,现在能守住这个底线,也不容易了。 23、走在楼梯上看到这些广告牌,虽然古色古香,却让人觉得牛逼哄哄。能不吃,还是尽量不吃为好。 24、这是一家日料寿司店。满墙的绿植,颇让老牛冥想:一个满面胡须的人,吃寿司或生鱼片,是从哪里塞进口中的? 25、街巷干净得让人心怜,更冷清得让人心疼。 26、小巷深深,古木森森,终于看到一群人迎面而来。小店生意有希望了吗? 27、凌霄花在土墙上盛开。 28、一段民国土墙。见证着这里民生和建设的变迁。 29、走累了,进一家“院子餐馆”歇歇用餐。靠窗雅座,临街近河,蛮舒服。 30、在杭州,吃的问题永远不要担心。又便宜,又适口,用不着担心宰客之类的问题。这是老牛几十年无数次到杭州的经验之谈。杭帮菜与上海本帮菜有很多共通,酱鸭便是一例。 31、大热天吃卤蛋红烧肉,补充身体养分,必须滴! 32、清清爽爽一道白灼山药秋葵,灵。心大肚皮小,还点了个鱼头汤、阳春面。结果呢,剩了一半荤菜。结账,比上海便宜一半。继续蹓达。 33、喝不了茶,不耽误在门口欣赏这个店招。 34、也不耽误欣赏这里的天色,这件浮想翩翩的店招。 35、两间七倒八歪屋,几柜引经据典书,便作书院来也。 36、从拱宸桥到这座登云桥,两岸都是旅游景观区域。登云桥原称“豆腐桥”,相传明朝夏时正曾住在桥头,后来科考得中进士,在朝当官清廉有为,于是地方把桥名改成了“登云”。由“豆腐”而“登云”,也算一段传奇了。 37、登云桥前些年重修,现在桥下空间也利用得很好,两边桥墩位置,都可以休憩,跳舞,唱歌,健身,演奏乐器。头顶车流滚滚,脚下流水汩汩,水上游船洄往,妙哉近水楼台。 38、入夜回到萧山下榻酒店,灯火迎候。这一天走了17201步。在家关了几个月走的步数,加起来也没今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