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巫水河,源源流长,滋润着两岸的土地,承载着洪江人民生活的希望。每天无数条船把老百姓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运进来,又把木材瓷器等工业产品运输出去,拉动洪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洪江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八字方针指引下,洪江商业工作步入了计划发展的正轨,父亲被选调进入市政府蔬菜办工作,负责统筹蔬菜种植计划安排,市场供应,经常下乡衔接供求关系,对于保证市场的蔬菜供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洪江只有岩门和团结两个专业蔬菜生产大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常常是供不应求,青黄不接,所以蔬菜办的工作就是组织各蔬菜队按计划,品种生产,做到淡季不淡,旺季也不会造成堵塞市场,造成资源浪费。由于工作得力,市场调理得当,蔬菜供应井井有条,因此,父亲被洪江老百姓称之为“老蔬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远在深度山里放牛的叔叔,被父亲从农村乡下接到城里,安罝在洪江城东汽车站附近居住,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他先后在水运大队放过木排,在陆运大队拉过板车,工作很辛苦,但是他任劳任怨,一个人工作养活一大家子人。儿女们都很孝顺,生活过得非常滋润。由于没有参加政府组织的扫盲识字班,所以识字不多。婶婶是个勤劳的家庭妇女,常年在家操持家务,生活安排井井有条,是真正的贤妻良母。</p><p class="ql-block"> 至此,这两个从湘潭逃难来的亲兄弟终于在洪江成家立业,过上了安逸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父亲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罗列了四大罪名,一是当过经理,就是走资派,是专政的对象,二是在湘潭老家社调,查不到曾经给地主家做工的证人,被认为历史不清白,有历史问题,三是以谋生手段当过旧中国银行的行警,属于国民党残渣余孽,四是在农村蔬菜队推行承包责任制,是搞资本主义,四顶帽子戴上了,自然而然就成为专政对象,先是关进了牛棚,失去了自由,然后挂着黑牌子,戴着高帽子,游街示众,受尽了折磨,最后被开除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失去了工作,就意味着没有了生活来源,一家老小就要挨饿受冻。这对于父亲来说的确是生活中的难题,怎么办,从小吃苦耐劳的父亲,显得很无奈,顿时感觉洪江山城乌云密布,巫水河水浊浪滚滚,这个家眼看就要垮踏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这个家,面对眼前的困难,坚强的母亲没有退却,以瘦小柔弱的身驱,勇敢地担当起支撑家庭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名搬运工人,没有文化,讲不出大道理,但她从小就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了这个家,她起早贪黑,干很重的体力活,却从不叫苦喊累。为的是。不能让我们这个家从此垮塌下来,为的是让我们兄弟几个能吃饱穿暖,为的是让我们兄弟几个决不失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面对恶运来袭,父亲没法退却。为了生活,他拿起了柴刀扁担,干起了上山的砍柴这个重活。那时候山城洪江,家家户户煮饭烧水都是用木柴,每逢星期天大家都成群结队上山砍柴,这已经成为当时洪江的一种时尚。砍柴要去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爬山涉水很是辛苦,每天一担柴,常常是汗流浃背,早去晚归。善良的婶婶,对我们家很是关心,父亲每次砍柴回来路过他们家门口,总是茶水饭食招待,虽然是粗茶淡饭,而在饥渴难耐的时候却是格外香甜。下乡插队的大哥,每次回家探亲,不顾路途遥远,总是要带一担柴禾回家,为的是给我们家庭减轻一点负担。在城郊的外公为帮助我们家,偷偷地开了一块荒地,种上辣椒,茄子,丝瓜,南瓜等小菜,送给我们。为了经营好这块土地,父亲则不辞劳苦,隔三差五,去地里浇水施肥,管理这块菜地,收获小菜,有了这块地,基本上解决了我们家吃菜的问题。这块地我们家种了好多年,直到纺织厂扩建占用才被迫放弃。</p><p class="ql-block"> 为了生活,父亲除了上山砍柴,还挑过煤渣,稻草等,但凡能挣钱的活他都主动去做,从不怕苦,不喊累。</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砍柴,父亲不慎割伤了手指,流血不止,在没有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他采摘了一把树叶用嘴嚼碎,敷在伤口上,并扯下一块衣布包裹手指,咬紧牙关硬是一个人把柴禾挑回了家里。由于得不到及时医治,父亲俩手指造成了残疾,不能再去砍柴了。好心的邻居,在洪江火柴厂上班的禹家伯伯,看到我家的状况,热心地帮助联系糊火柴盒的活,可怜的父亲,堂堂七尺男子汉,不顾伤口疼痛,每天翘起手指,靠糊火柴盒来打发时光。</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父亲心里非常苦闷,烟也抽得特别多,没钱买烟卷,只好买一些烟叶用废纸卷成喇叭筒来过烟瘾,常常是咳嗽不停。有一次我看到一些同学上街捡烟屁股得到启示,于是捡了几个给父亲试一试,让他尝尝。吸过后他觉得味道很好,可以做成香烟抽,便鼓励我上街去捡烟头。从这开始,每天晚饭后我总是带着弟弟捡烟头。那时候捡烟头的人还真不少,从莲花地到劳动饭店这一路走过去,每次只能捡到十几个,好在这也能给父亲解解馋。</p><p class="ql-block"> 寿福巷旁边的卫生防疫站看到我们家住的窨子屋,环境优美,冬暖夏凉,就打起了歪主意,借口以办战备医院为名强行占用。那年头,上面的命令就是圣旨,谁也不敢违背,我们在同一窨子屋里住了好多年的邻居,从此各奔西东。</p> <p class="ql-block"> 在他人异样的眼神中,我们搬家到位于市中心的土桥坑居住。说是搬家,其实就是几件简单的家具和衣物,更多的就是柴禾,堆满了一面墙,邻居们看到后都感叹不己。</p><p class="ql-block"> 刚搬家几天,家都还没有整理好,蔬菜公司头头和居委会就来人了,说是人人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意思就是要把我们一家,赶到农村去,才肯罢休。</p><p class="ql-block"> 面对恶运再次来袭,父亲无力抗争, 思索再三, 感觉洪江这个地方己经不可留念,决定举家迁回湘潭老家。于是他写下一份要求回湘潭农村的报告。</p><p class="ql-block"> 这天上午,父亲拿着报告准备呈交上去,正好路遇当年的好朋友-南下干部小崔,简单交谈几句后,父亲把准备回湘潭老家的想法告诉了他。看到手里的报告,小崔沉思了一下,说到,这报告你不用交了,你家的情况我知道,问题由我来解决。原来小崔这时已经被三结合进入镇上的革委会领导班子,说话是有份量的,说完直接朝蔬菜公司办公室走去。望着远去的小崔,父亲不知何去何从。</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公司就派人来通知了说是研究决定,恢复父亲的工作,明天早上开始上班,就是这样,父亲结束了无工作之苦。</p> <p class="ql-block"> 上班的地点在城郊大湾塘,离家很远,每天早上五点钟就得起床,赶到那里的豆作社,将已经生产好豆芽菜分装在四个大竹筐子,等销售店自己来人运到门市部销售,自己则把剩下的豆芽装进菜蓝子,挑出去,沿着古商城沿街叫卖,卖完为止,每天下午两点,则要赶着厂里的牛车去飞山宫仓库装运四百斤黄豆回厂,倒进几个大缸里,注满水,浸泡起来才算完工,干活有点累,但比较呆家无工作的日子,还是很舒畅的,因为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吃饭问题了,而且上午还可以回家补个觉,父亲对此很满足。</p><p class="ql-block"> 为了完成销售任务,父亲每天挑着豆芽菜,边走边吆喝,引来沿街群众购买,古商城七冲八巷九条街,处处都留下父亲辛勤的脚步,响着父亲带着湘潭口音的叫卖声。人们每天上班前,都会准时等待,购买来自大湾塘井水浸泡生产的豆芽菜,因为这是当时市场上唯一不需要票证的付食品,黄灿灿的豆芽既便宜又有营养,深受大家的喜爱。父亲因此也感到很高兴,因为自己的劳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慢慢地也适应了这份工作。</p><p class="ql-block"> 卖完了豆芽菜回到家里,吃过早饭,然后就躺在椅子上,泡上一杯浓茶,点上一支香烟,打开半导体收音机,伴着最喜欢的湖南花鼓戏,进入梦乡。这段日子父亲过得非常快乐,原来远离是非,远离小人的时候是多么的舒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在洪江拉开了序幕,建设的队伍陆陆续续开进了洪江山城,往日寂静的古商城变得热闹起来,原来只有四万多人口的小镇,一下子增加了一万七千多外地人,变得有些拥挤,市场供应更是显得供不应求,特别是蔬菜水果。这让当时的黔阳地委和行署领导大伤脑筋,因为三线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领导,各行各业都必须引起重视,马虎不得。所以决定选拔一位得力人才坐镇蔬菜公司,管控蔬菜供应这一摊子事。</p><p class="ql-block"> 商业局干部马建光走马上任,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看到管理混乱的蔬菜供应市场,他感到很痛心,毕竟三线建设是关系国家建设的大事,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绝对不能马虎,因此他想找一个懂业务,会管理的助手来一起做好这项工作。这个人是谁呢,他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p><p class="ql-block"> 一天早上,上班途中,他听到巷子里传来豆芽菜的叫卖声,寻声过去,看到了父亲忙碌的身影,眼睛一亮,觉得应该是他,只有他才能担当这项工作。于是他连忙走进办公室,与其他几个头头商议此事,却遭到了一致反对。面对这几个不学无术,夸夸其谈的人,该怎么办,工作该怎么开展,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突然他想到了黔阳地委领导,也许只有他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他只身乘车前往地委所在地-安江镇,将蔬菜公司的现状向地委领导做了祥细的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地委非常重视,认为马经理的想法很好,而且说父亲他们都很熟悉,也很了解,要任人唯贤,并以文件形式批复了马经理的工作报告,至此父亲还是一无所知,照常上班下班。</p><p class="ql-block"> 一天上午,和往常一样,卖完豆芽菜,回家吃过早饭,听着花鼓戏入睡的父亲,被人摇醒,睁眼一看正是马经理来访。稀客来临,连忙起身让坐,递烟倒茶,他们俩人还是几年前在干校见过面的,那时他们是一起进所谓的学习班学习。</p><p class="ql-block"> 老友相见,喧寒几句,马经理直奔主题,要他下午去豆作社,做好工作移交,然后来公司报到,重新安排新的任务。就这样,父亲离开了豆作社,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正式进入蔬菜公司业务股工作,开始人生新的启程。</p> <p class="ql-block"> 要想改变洪江蔬菜水果市场供应的状况,马经理根据父亲的意见,向当时的洪江镇领导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增加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二是采用新品种,提高产能,得到了领导的批准,并且立即组织实施。</p><p class="ql-block"> 为了增加种植面积,洪江镇领导决定将当时的新团和铁溪农业生产队,改为蔬菜队,专门从事蔬菜种植,确保种植面积。</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产量,鼓励城郊农民种植蔬菜,供应市场。公司还在季家冲路口,设立了种子门市部,零售各种蔬菜种子,向城郊农民敞开供应,方便农民购买,以达到蔬菜扩产的目的,满足市场需要。为此公司派父亲出差到河南,山东等地,大量采购河南大白菜,山东白萝卜等蔬菜优良品种的种子,同时购回干辣椒,小干鱼等干货,丰富市场供应。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仅仅几个月时间,基本上解决了蔬菜市场供应紧张的问题,得到地委,行署的赞扬。</p> <p class="ql-block"> 父亲工作很积极,每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出差上,很少有时间顾及我们家庭,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留下他辛勤的脚印。</p><p class="ql-block"> 父亲从小就吃苦,所以非常注重节约,为了少花钱,出门在外,都是自备煤油炉,小铝锅,自带米和油,到旅店住下后都是自己做饭,很少去餐馆用餐,他说过自己动手,能省一点是一点,这套炊具,他先后用了好几年,直到全国都取消了粮油票证,粮食敞开供应才慢慢放弃。</p><p class="ql-block"> 父亲抽烟,也是自己卷的,每次出发前,总是要卷好多纸烟带上,这样做就不用去商店购买,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邻居们都说我家就是一个小小的卷烟厂,生产许多味美价廉的香烟,每逢客人来家,父亲也是用自己做的香烟来招待,很受欢迎。有时出门急,来不及卷烟,就连卷烟机也一起带上,有空就卷烟。他曾说过,自己卷烟既经济,又划算,味道还好,不比商店买的差,当然主要是为了节约。</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差,从不坐卧铺,每次都是硬座,根据当时的财务规定,象他这样的级别,坐卧铺是可以报销的。但是他却不肯坐,用他的话来说,能省一点就是一点,不要铺张浪费。勤俭节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后一代,同时也成为我们家不成文的家规。参加工作后我也经常外出,从南到北,行程数千里,总是坐硬座,很少去享受卧铺,绝不多花单位的一分钱。</p> <p class="ql-block"> 一次出差到山东,父亲看到这里大豆很多,也很饱满,质量上乘,于是就找到当地供销社负责人,准备联系采购一些黄豆回洪,那时候的黄豆可是计划分配物资,需要国家计划指标才能发货的。那时候城市居民吃豆腐都需要凭票证购买,每人每月只有俩块豆腐的票证,而农村则没有豆腐票,平时根本就买不到豆腐,只有等到年底生产队结算,一家分配几斤黄豆,自己家磨些豆腐,放到过年吃。居住农村的外公家,人囗多,劳力少,一年也分配不到几斤黄豆,而小孩确实是需要营养的,于是父亲每个月把自家的豆腐票省下来,大多都给了他们,而自家却买一些做豆腐剩下的豆腐皮回家吃。</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么多这么好的黄豆,父亲岂肯放弃,他削尖脑袋,凭着自己是主席家乡人的身份和三寸不烂之舌,硬是取得了一位领导的同情,破例给了他黄豆计划指标,一下子签订了几个车皮黄豆的供销合同。合同签订后,他连忙联系车辆,装车运货,日夜兼程回到了洪江。</p><p class="ql-block"> 这批黄豆的陆续到来,大大地充实了洪江的库存,满足了广大居民群众的需要,豆作社安排工人加班加点生产,扩大产量,没多久困扰多年的吃豆腐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豆腐敞开供应,城郊农民再也不会感到豆腐难了。镇领导根据当时情况,不失时机地宣布取消了洪江豆腐票,这是在洪江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票证中最先取消的票证。</p><p class="ql-block"> 这批黄豆的到来,同样也缓解了周边城市的供应压力。经领导同意,蔬菜公司向黔阳和会同两县的蔬菜公司调拨了一定数量的黄豆,充实兄弟县区市场供应。不久,这几个县区也先后取消居民豆腐的限额,广大农村社员们同时也享受到山东黄豆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辽宁,父亲看到这里的苹果很多很好,在征得领导同意后,他主动与当地供销社联系,签订苹果供销合同。</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苹果在洪江可是稀罕物,市场上很少有得卖,而三线建设的军工厂干部职工都是北方人,特别喜欢吃苹果,这种名为国光的青苹果在洪江上市后,深受消费者的青莱,第一批到货没几天就销售完毕。接下来一批又一批苹果上市销路很好,深受广大市民的喜欢。为方便群众购买,公司在塘坨市场附近的牛头冲路口,设立苹果和黄豆专卖店,父亲将此店起名为国光商店。此店生意非常红火,给公司创造了不少的利润,上缴了很多的税金,成为商业部门的姣姣者。</p><p class="ql-block"> 怀化是火车拖来的城市,湘黔,枝柳两条铁路开通,打开了黔阳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p><p class="ql-block"> 黔阳地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将行署从安江迁移怀化,百废待新,商业部门需要有能力的业务骨干充实商业队伍,地委领导点名要调父亲去怀化工作,可以大展才能,但是被他拒绝了。因为他已适应现行的工作,不愿再去奔波了。就这样,使他错失了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拉开了拨乱反正的序幕,蔬菜公司派专人外出,对父亲的历史问题进行调查,落实,推翻了不实之词,为父亲平反,而且补发了之前被开除工作期间的全部工资,父亲感到扬眉吐气。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兄弟三人同年考入大学,成为当时时代的骄子,引得旁人羡慕不止。当单位领导,同事和亲友来家祝贺时,热闹的场景让他真正挺直了腰杆,从此再也不用受别人的白眼相待。那些曾经对父亲阴阳怪气,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喜欢多事的邻居从此不得不对我们家刮目相看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香港问题中英谈判的顺利进行,香港同胞首批访湘团来到了洪江,旅居香港的茂叔公通过统战部找到了父亲,在洪江宾馆,父亲和叔叔见到了离别许多年的湘潭老家亲人,相拥而抱,泣不成声,看到这从小失去父亲,失去母爱的兄弟俩,如今都已成家立业,过上了好日子,茂叔公感到很欣慰。他说,我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现在可以下去见你们的父亲,对他也有一个交待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平反并补发工资的消息,自然而然也传到了老奶奶的耳朵里,已入暮年的老奶奶,这时候她已经生活窘迫,困难重重,于是通过当时的居委会找到了父亲,提出要他每月给点生活费的要求。想到从小就失去父亲,失去母爱,俩兄弟相依为命的日子,父亲断然拒绝了。这时平时不少给父亲小鞋穿的居民委员胡老太,阴阳怪气地说话了,说什么不管怎么样她总是你的亲娘吧,给点生活也是应该的,等等。听到这些话,父亲很气愤,真想给这人一个嘴巴子,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在困境中,受到非人的待遇,受尽了你们的白眼,你们讲过一点人情吗。这胡老太听到这话,自知理亏,灰遛遛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面对年迈奶奶的生活问题,父亲自然也陷入了思考之中,想到已入暮年的母亲,生活没有来源了,日子肯定是没法过。虽然兄弟俩从小就没有享受到母爱,没有享受家的温馨,但自己也已经熬过来了,家境也慢慢好起来了。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想清楚了,决定从自己每月五十多元的工资中拿出十元钱,给奶奶做生活费,别看这区区的十元钱,在那时候维持基本生活是绰绰有余的。从那以后,每月按时给奶奶送生活费,成为我的一项任务。后来随着父亲工资增长,生活费后来又加到二十元,父亲退休后,生活费也照给不误,直到奶奶九十高龄去逝。</p><p class="ql-block"> 奶奶去逝,按照当地的风俗需要用棺材安葬,可她却是一无所有。父亲亲自出面,给她买了寿房,买了墓地,我们三兄弟的单位领导,同事都出面帮忙,为她办了一场隆重热闹的葬礼,将她风风光光地方送上山安葬。百事孝为先,父亲不计前嫌,赡养奶奶的事迹在当时的栗子湾一带被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退休了,本可以安享晚年生活的,可刚离开工作岗位没几天,公司领导就来家请他再度出山,发挥余热,继续从事外出采购任务,因为他退休后业务方面出现了空白,公司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领导的邀请,父亲二话没说,拿起行李就出发。</p><p class="ql-block"> 他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风尘扑扑,大量的食杂果品物资经过他的手源源不断地进入洪江,既保障了山城的物资供应,又为公司创造了利润和税收,同时也带出几位业务骨干。</p><p class="ql-block"> 一年冬天,父亲出差到内蒙古,去采购一些物资回洪江,准备供应春节市场,不幸途中病倒了,他硬是撑着身体,完成了这次任务。从这以后,公司不得不放弃让他继续工作的打算,就这样他才真正过上了退休生活,再也不用在商场上拚愽了。</p><p class="ql-block"> 市场经济给集体经济体制的商业带来了挑战,曾经辉煌的商业部门,受到极大的冲击。原本退休职工的工资都是靠各商店交纳的承包费來发放,由于承包人缓交拒交承包费,退休职工的退休费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了,最后不得不靠变卖库存物资来发放。父亲为之辛苦操劳一辈子的企业最终垮塌,退休工资也变成了泡影,怎么办。退休老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费没有了,只好找到父亲,想要他出面帮忙解决这个生活难题。面对这些与自己艰苦创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老同志,父亲再次感到束手无策。</p><p class="ql-block"> 已经身患绝症的父亲,在大家恳求下,拖着病体为大家讨说法,谋生路,遭遇了很多白眼,就连当年亲手创建的小商小贩联合会(后改为集管处)也是四处碰壁,不招人待见,眼看大伙一辈子的辛勤劳动即将化为乌有,他实在是不甘心。于是他用颤抖的手,写出了一生中最后一份报告,和几位老哥们一起上访怀化行署,还是得不到答复。坐在怀化的大路边,这几位从建国开始就为国家工作的老人泪流满面,感到寸步难行,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吗?忽然父亲想到了行署老领导,或许只有这些老领导才真正理解他们的工作,理解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于是父亲带着这几位老人,走进了怀化干休所,见到了已经离休的老八路,地区行署老领导。</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满头白发的老人,听了他们的陈述,虽然已离休赋闲的老领导,深感同情,说你们是共和国最早的纳税人,祖国经济发展的奠基人,你们给国家建设的贡献是世人难忘的了,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于是在他们递交的文字材料上,签上了自己的意见,阐述了理由,亲自出面转到行署办公室。并让他们回家等待,安慰说事情会解决的。</p><p class="ql-block"> 身患重病的父亲由于病情加重,医治无效,最终撒手人寰。这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铺天盖地,土桥坑的溪水暴涨,几乎淹没了街沿。得到消息的父亲生前好友不约而同,前来悼念,为他守灵,把土桥坑六号窨子屋挤得水泄不通。有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哭得泣不成声,有一位白发老人抚棺痛哭,失声喊到,张经理,你走了,我们怎么办?棺材被无情地盖上了,父亲再也不能管理这些曾经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老哥们了。</p><p class="ql-block"> 墓地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复山那天,叔叔和我们一起来到父亲坟前,面对坟包,叔叔嚎啕大哭,诉说衷肠,后悔自己没有在他病重时,来见到最后一面。就这样,俩个从小相依为命,一起从湘潭逃难而来的亲兄弟,只能阴阳相隔,再也不能相见了。</p><p class="ql-block"> 几个月后,我在街上路遇父亲的同事-那位白发老人,他欣喜地告诉我,集管处已经给他们发放生活费了,父亲的遗愿已实现,说着他泪流满面,我知道他是在怀念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站在巫水河畔,我遥远群山,默默地说到,爸爸,你的努力已经变成了现实,可以安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