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故事

朱志彬

<p class="ql-block">谁都想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希望如雨过天晴后的七彩长虹那样的斑斓绚丽。我的童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需要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才能寻觅一部分记忆。但终生难忘的几段往事,却时时浮在我的脑海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p> <p class="ql-block">我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开始上半日制小学(那时没有全日制小学),下午在家里用毛笔练习学过的生字和完成几道算术题,大约一小时左右。除完成家庭作业外,还要帮助母亲做些家务小活,扫地、洗碗和带妹妹。偶尔也约三五小伙伴去捉迷藏、抛石子或小砂包、放自制的风筝、动五子棋等过家家的游戏。特别令我难忘的是夏夜乘凉时听我二伯讲故事,最难忘记是捉萤火虫的往事,那美好的场景和愉悦的心情,现在还觉得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湘中的夏日骄阳似火,闷热难受,白天尤甚。只有到了满天星星还有微微南风时,才稍稍感觉凉快些。辛勤劳动一天的村民,拿个蒲扇带上凳子坐在两个池塘间的白杨树下乘凉。大家坐在一起,有说收成的,有谈家长里短的,有讲诨段子的,还有讲故事的。说着听着,常常不知不觉便到了深夜。讲故事常是我中年的二伯,中等身材,脸色中透出善良。虽然他只上过一年多私熟,但记心非常好。讲起老故事来,几乎象电视上的说书人,有板有眼、绘声绘色。在二伯的周围常常有一大堆人。他讲得最精彩的是说唐(《隋唐演义》)和《三国演义》的故事,当讲到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和“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时,我听得如痴如醉。激发了后来我少年时看这些古典小说的兴趣。</p><p class="ql-block">池塘中和田野上那有节奏的“呱呱”蛙声,在白杨树上“咝咝”蝉鸣伴奏下,十分的动听,这种天簌之声使每一个乘凉人仿佛置身于一场悦耳的音乐会中。山村的夜晚是美丽的。这些场景已经深深刻在我的大脑中,那种味不亚于现在空调房里看电视。</p> <p class="ql-block">在池塘边,还有一件我非常喜欢的事是捉萤火虫。在微风中飘来的各种瓜果蔬菜开花时的淡淡清香,沁人心脾。当明月挂树梢时,天上和水中的两个月亮与池塘边棚上挂着的冬瓜、南瓜和丝瓜交相辉映,是很美的一幅田园风景画!</p><p class="ql-block">萤火虫在花间飞来飞去,象天上的小星星,一闪闪的发着浅绿色的光。在我的眼中,美丽极了。恨不得一下子捉满一小瓶。那时我大约十岁,常常约上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去,看谁捉得最多,比哪个瓶中的萤光更亮。有时我一个人悄悄去池塘边。直盯着飞来飞去虫子,只要小虫子落在花心上时,我屏住呼吸,然后轻手轻脚靠上去,突然伸手捉住。但大多时候还是惊动了小虫子,闪间就飞走了,然后一点也不气馁。当一只、两只、三只……放进白色小玻璃瓶里,发出一闪一闪的萤光时,心里不知有多么的高兴。那绿绿的、亮亮的萤光,好看极了。记得有一次犯了大错,因自己太专注,一心想多捉萤火虫,故一脚踩空,滑进了塘边的水中。幸好我四叔在乘凉,便一把抓住了我。但我还是受到了惊吓。于是,母亲在安慰我的同时,也责备了我几句,晚上再不允许我去池塘边捉萤火虫了。</p> <p class="ql-block">后来,那个乘凉地方,修了一条通往村外的水泥公路。一池塘变小了,另一个池塘填成了村里的晒谷坪。又几年后,那晒谷坪上兴建了好几套村舍。离开家乡多年后,再踏上故土时,虽然找不到童年岁月的痕迹,却看到了新时代中的崭新农村面貌,心里岂不高兴呢?</p> <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取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