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午后,从温江院子转出,骑行北林绿道,行至先锋村,江边一座人行并公路桥,名为“济善桥”。</p><p class="ql-block"> 看过建桥历史,原为古桥,桥毁桥建,桥名更换很有意思,现人民政府修建新桥,“继善桥”改为“济善桥”,一字之改意义深远。</p><p class="ql-block"> 附带人文王茂辉烈士牺牲之地,桥上两幅对联对行人也很有教益,以图文记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济善桥碑记</b></p><p class="ql-block"> 济善桥原名继善桥,相传宋代江安河涨水时,洪涛滚滚,廖家船渡口船只屡遭倾覆,村民便自发筹集钱财,在渡口搭建木桥,但桥屡建屡毁,距渡口西南80米的慧觉寺受其感染,由慧元禅师率众僧化缘建桥。慧元禅师年老体衰,不幸劳猝病亡。临终前禅师嘱托众僧要继行善事,把桥建成;当地民众为禅师长老和众僧的善德之举所感动,纷纷出钱出力,终于建成新桥,取桥名为《继善桥》。</p><p class="ql-block"> 寓子孙后代继行善德之意。在近千年的历史中《继善桥》经历了无数次的建毁重复。</p><p class="ql-block"> 到清光绪年间,桥再遭水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重新建,并改平板桥式为楼桥款式。1946年楼桥再遭水毁,为避水灾,1947年重建新桥时,将桥址下移15米,按原状新建,于次年建成,并取桥名为《古纪善桥》。新建成的古继善桥仍为楼桥款式,长8丈,宽1.6丈,高约3丈,平洞5孔,全木质结构,并建楼桥10间,桥头改牌坊为挑檐叠角式,用灰筒小瓦覆盖,台阶为缓坡。桥正中悬挂黑底牌匾,上书古继善桥四个金色大字。桥面为木板,两侧廊椅相连。桥廊中间塑有一尊“镇江王爷”的木雕像,意为祈愿王爷保佑新桥不再遭水毁。</p><p class="ql-block"> 1965年改木墩为砖墩。后因年久失修,1988年全部拆除,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p><p class="ql-block"> 2013年7月9日,在川西平原特大洪灾中,古继善桥再次遭洪水冲毁。次年5月,万春镇政府拨款重建,根据古桥的历史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新桥重建成休闲观光,车辆通行两用的湘梁式钢筋混凝土大桥,大桥长40米宽12米,廊桥高约5米,平洞两孔,位于河中心的桥墩上安放一条金龙,头向上尾在下,远望像一条在河面上腾飞的金龙,桥下方的护栏上安置十二生肖属相,更显桥梁古式典雅。大桥分为观光休闲廊桥和车辆通行大桥两部分。休闲廊桥长40米,宽长5米,高约5米,建楼桥13间,楼桥梁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用黑色胶瓦覆盖。廊桥将原来的缓坡式改为台阶式。桥头改为凉亭式建筑,廊桥两侧安放了木质长条座椅。车辆通行大桥长4米,宽7米,和廊桥并列成一个整体。</p><p class="ql-block"> 新建大桥于2014年10月19日正式建成通车,并取名为“济善桥”,将原桥名的“继”字改为“济”字。表达了民众希望有一座永久的济世惠民之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千年江安第一场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 廖家船古继善桥</i></b></p><p class="ql-block"> 廖家船及继善桥的历史,散见于史籍中,清·宣统《温江县乡土志》说:“继善桥,旧为渡口,名[廖家船]”。《温江县地名录》(1983年版)则说:“廖家船,小集市,别名廖船场。曾为渡口,后建继善桥”。由此可见,廖家船既是渡名,又是场名。并以姓氏取名,且场名的由来不仅是因渡口得名,还因场形似船状而故名。</p><p class="ql-block"> 据传,旧时的廖船场,从空中俯瞰,与继善桥相接,像一艘东西走向的大船,船头在东,船尾在西。场市正中耸立着一根灯杆,象征着大船的桅杆。桅杆顶上有滑轮,滑轮上的连接绳有六排灯座,每排灯座上有六盏灯,共六六三十六盏灯,寓场市生意六六大顺。点灯由场上商户负责,每户一天,依次轮转。平时按农历初一和十五点灯升杆,每年农历正月则从初一到十五。点灯时间从早上六点开始至第二天清晨六点,寓升灯起帆,生意顺畅之意。后因场市生意冷清,有人怀疑是否因船场是东西走向的横船,与江安河南北流向不符有关。于是人们便在廖家船场上游一里多地的地方作为起水,新开了一条宽三丈,深两丈的碾沟,到村场的下游处落水。这样,江安河和新开的碾沟之间形成了一个长约1200米,最宽约150米的船形小岛,这个小岛就像一只顺着江安河的大船,而廖船场则正好在这艘大船的正中间。形成升灯起帆、顺船、顺水、一帆风顺之势。</p><p class="ql-block"> 至于何时设渡、兴场、建桥均不见史载。据传,民间有二说:一说是清初由湖广移居来的廖姓人在此设渡摆船;二说是唐宋时由今崇州廖家场移居来的廖姓人在此设渡摆船,故名,以上两种说法中,前一种传闻较少,后一种较普遍,考其渊源,颇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廖家船濒临江安河,古名酸枣河,又名新开江,俗称新河,传为三国蜀汉时刘禅开凿,故又名阿斗河(清康熙时称江安河)。此前,这里交通闭塞,人烟稀少,人们出行主要走舒家渡,新河开通后,此处便成为通舟楫,便民行走之要津。为东连崇州廖家、元通、街子,西接郫县的必经之地。由于地理位置显要,各路商家纷纷前来摆摊设店,开馆营利。至唐代,随着集市贸易发展,更招引各地和远道而来的客商和乡民来此置业、定居、繁衍生息。因这个缘故,唐代由崇州廖家场廖姓人氏迁居于此设渡摆船的野史,倒有几分可信。</p><p class="ql-block"> 与桥相连的廖船场虽小,但商贸交易发达,乡土习俗气息浓厚。旧时,场内建有货栈、店铺约5家。东来西往的货物经桥上穿场而过。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台会更是热闹。按当地习俗,每年在农历正月二十七一二十九日这三天,要举行祭祀东王爷神仪式,寄望东王爷保来年丰收,地方岁岁平安。场上、桥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甚为热闹。四面八方的商贾及小摊贩云集桥场,昼夜营业,买卖兴旺。入夜,桅杆上油灯高挂,星光闪烁,与场上灯火交相辉映,景色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临时搭建的坝坝戏舞台及万年台旁人头攒动,挤满了来看戏的人群。一幕幕连台好戏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令人欢悦,其乐融融,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英名留千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热血洒万春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王茂辉烈士英雄事迹</b></p><p class="ql-block"> 王茂辉(公元1926~1950年),又名福隆,涌泉乡人。7岁读私塾,8岁就读于鱼凫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民国29年,入温江中学读书,两年后回乡务农,后经舅舅李横江介绍到县警察局做职员。在警察局工作期间,受温江中共地下党许健如影响,逐步接受了进步思想,并积极参加进步活动。</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经许健如介绍,由川西南武装工作委员会委员李维实同志监誓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王茂辉入党后,不顾白色恐怖的危险,积极开展对敌伪人员的统战策略工作。参加筹建中共领导的地下武装岷江纵队宣传组织工作,并直接担任岷江纵队第十支队的组织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26日,温江和平解放,在这期间,王茂辉利用他在警察局工作的身份,与警察中的进步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做了大量工作,使温江社会比较稳定,保证温江和平解放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 1950年初,新生的革命政权面临着粮食极度匮乏的巨大困难,随即成立了征粮工作队,在这紧要开关,王茂辉勇敢地站出来参加征粮工作队,担任镇子片区征粮工作队队长。王茂辉每天都要带领工作组员成员,不辞辛劳,走村串户,宣传征粮政策,动员村民主动售粮,支持新生的革命政权,在工作队的感召下,广大民众积极向工作队售粮。他还带领工作组查封了寿安乡伪乡长黄承柱私藏的公粮仓库。</p><p class="ql-block"> 1950年2月11日,国民党残余势力勾结县内地主恶霸惯匪发动武装叛乱。当日上午,王茂辉带领王福祥、王国启二人到镇子乡所属廖家船征粮。叛匪预先作了谋杀王茂辉等人的准备。当王茂辉一行三人到达廖家船一家叛匪开的茶铺后,郫县、灌县方向传来枪声,这正是叛匪暴乱的信号。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在廖家船赶场的群众十分惊慌,都往场外乱跑。王茂辉带领工作队,一边疏散群众,一边向镇子乡公所跑去,向解放军报告情况。刚跑出廖家船。几十个叛匪蜂拥而至,边追边射击,王茂辉三人手无寸铁,王福祥首先被枪击中,牺牲在廖家碾的碾沟边上,王茂辉的腿也受了重伤,王国启背着王茂辉向镇子场方向跑。眼看叛匪们追上来,王茂辉对王国启说“你把我放下来拖住他们(叛匪),你赶快跑回去向上级报告情况”。王茂辉为了掩护王国启拖着受伤的腿,跳到黄家大院的一口井中,叛匪追到井边,向井中连开数枪。王茂辉中弹牺牲,年仅24岁。</p><p class="ql-block"> 温江县人民政府追认王茂辉为革命烈士,安葬于温江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两幅对联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p><p class="ql-block">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p><p class="ql-block">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