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3月,学校安排我到兖州参加“山拖大会战”(就是举全省之力建设山东拖拉机厂),被分到山东拖拉机厂发动机分厂小件车间任技术员。来到车间后,车间技术员张君茅带我在车间转转,了解一下情况。当走到钳工组时,我看到一个眉清目秀、活泼可爱、年龄在十四五岁左右的小青工,在钳工台前认真地好像在锉一个什么工件,他与其他工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穿工作服,而是穿着普通衣服。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穿工作服?张说,这个小工人叫曲明,是个“编外学徒工”。我又问,什么是“编外学徒工”?他说,因他年龄还不到18岁,在车间义务学徒,没有编制,没有工资、没有劳保,不考勤,当然也就没有工作服,大家就习惯地称他为“编外学徒工”。<div> 我在小件车间任技术员时,曾在业余时间给工人们讲过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曲明也参加了学习,他不仅能按时听课,课后还经常向我提些他不明白的问题,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引起了我对他的注意,从此,我们就成了熟悉的朋友。我从工厂回到学校后,开始我们还经常联系,学校搬迁回淄博后,他下乡当了知青,那时我家粮食不够吃,他还从他下乡的村里,用地排车把一车地瓜拉到我家,后来由于忙于各自的工作,只听说他办起了公司发达了,但联系不多。</div><div> 我退休后的2017年5月2日,我突然接到曲明的电话,说原山拖发动机厂小件车间的部分同事来淄博他的公司相聚,让我参加。我就高兴地前去,和小件车间的老同事们一块听了曲明对他公司的介绍,看了他公司的成果展览。</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2017年原小件车间部分同事在曲明公司相聚合影</i></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后排右3是曲明,前排右3是我</i></font></div> 听了曲明的介绍,使我大为震撼,谁能想到,这个当年的“编外学徒工”,现在竟成了山东科大集团的董事长,该集团从生产汽车检测仪器起家,下设山东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山东科翔智能科技、淄博麦道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青岛兴展万邦科技等几个有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br> 回来后我常想,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一无关系,二无高学历的曲明,是怎样从一个“编外学徒工”成长为一个大公司董事长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font><i><font color="#167efb">曲明(右)给我讲他的成长故事</font></i></h3> 2022年7月14日,我带着这样的问题到他公司见了曲明,他仍热情地称我为王老师,坐定后,他就给我讲了以下他成长的故事: 1970年,14岁的我小学毕业了,根据当时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的决定,把在淄博的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整体搬迁至兖州,与山东拖拉机厂合并,参加“山拖大会战”。我作为山东农机学院职工的孩子,也无例外地从农机学院驻地淄博来到了兖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小学毕业时的曲明</i></font></h3> 由于“山拖大会战”,山东拖拉机厂大量招工,当时就业很难,能到山拖这样的大型国营企业当工人,对一些待业在家的孩子们来说,是个机遇难求的大好事,所以很多教职工的孩子纷纷报名,我受这种氛围的影响也报了名,但因年龄小未得到批准。当时我决心宁肯不再上学也一定要进厂当工人。厂领导看我态度坚决,为照顾我的情绪,答应我的进厂要求,但不算正式职工,没有工资,没有工人享受的一切待遇,等到年满18岁时再转成正式工人。这样的条件我也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就成了山东拖拉机厂发动机分厂小件车间钳工组的一名“编外学徒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1972年3月小件车间钳工组合影,中排左4是曲明</i></font></h3> 我非常珍惜能有进厂学习的机会,并没有因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编外学徒工”混日子,而是一切都按正式工要求自己,我不仅上班从未迟到、早退,而且连车间晚上加班也从未落下。除学习钳工技术外,我还抽空主动学开车床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曲明穿着戴补丁的家衣在学习开车床</i></font></h3> 在学习老师傅们的技术方面,在业余时间认真听老师讲机械制图方面,在干苦活、累活方面,我比正式学徒工更加努力。车间领导和工人们好像也忘了我是个“编外学徒工”,竟让我和正式工一样也参加厂的先进评比,参加厂的运动会。在山拖厂4年我连续3年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还在分厂运动会上获得了跳高第三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167efb">1973年12月,奖给先进生产者的笔记本</font></i></h3> 现在想想,这段经历我有失落,也有收获。<div> 每当厂里发工资、领劳保用品时,看着别人兴高采烈地去领,而我只能默默地在旁观看,我真的感到失落和难过。</div><div> 但更多的是收获,我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学到了知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还搞了几件技术革新,直到我离开工厂后,车间的工友们还对我说:“曲明你搞的那几项革新还挺管用哩!”我还结识了厂里的一些如孙久余、黎培文等大学和中专毕业的技术骨干和技术人员,结识了来参加会战的农机学院的王敏和你等老师,这为我以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曲明在厂宿舍学习,和他同宿舍的</i></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是以后曾任山拖总厂厂长的孙久余</i></font></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167efb">曲明离厂时与厂里部分朋友合影,前排左2是曲明,右2是我</font></i></h3> 现在想来,“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别人”这句话,真是千真万确。<br> 1974年,我到了18岁,按当时和厂里的约定,应该转为正式工人,但在办转正手续时,由于厂劳资科不知哪个环节弄错了,没有办成。<br> 如果那次办成了,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山东科大集团。<br> 这时我虽然已在厂工作4年,还是厂先进生产者,但仍然不是正式工人,还是个“待业青年”。<div> 按当时的国家政策,“待业青年”应该“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也就被列入“上山下乡”的名单。当时小件车间的工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有80多人联名写信,要求厂领导留下我,但这并没有改变我是个“待业青年”的现实。 <br> 这时我已经认识到学历的重要性,就想,我只有小学文凭,将来到社会上怎么混啊?起码应该有个初中文凭吧。于是,我与家人商量,决定回老家黄县(现龙口市)上初中。<br> 1974年9月,家里托关系我到了黄县羊高乡镇中学,直接插班上了初中二年级,当时初中学制是两年,我实际上了一年就初中毕业了。我在班里年龄最大,长的又高又老成,在同学间显得有些鹤立鸡群,但我并没有受此影响,白天认真上课听讲,晚上回来学习自己没学过的内容,结果考试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期间还加入了共青团。<br> 1975年7月,我初中毕业后,就回到了淄博市张店,因山东农机学院恢复后又陆续搬迁回淄博市张店,我的户口也随之落在淄博市张店区。我虽然初中毕业,但仍然还是个“待业青年”,不可避免地仍要下乡。9月25日,根据张店区知青办安排,来到张店区大张公社,成了一名“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167efb">曲明的上山下乡通知书</font></i></h3> 下乡后的我已经长成为一名膀大腰园的壮劳力,再加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干农活时从不偷懒,抗大包、挖深沟等苦活、累活都抢着干,推小车、赶大车等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农活也逐渐学会,受到社员们的一致好评。<br> 下乡后一个月,我们小队买了一台拖拉机,队长让我开,我说我不会开,队长说,你是农机学院的孩子怎么能不会开拖拉机(那时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农机学院不论大人、孩子都会开拖拉机)?我就花6元钱到张店区交通局学习了5天,考取了拖拉机驾驶证,开拖拉机不到两个月,队长就让我当了生产小队长,后来我曾担任过村知青委员会主任、第六生产队副队长、知青小组长、知青团小组长等职务。<br> 当时淄博师专有两个班的学生,下乡收集知青在农村的先进事迹材料,这些材料送到公社汇总后,挑选表现最突出的知青时,我名列第一名。有一天,我正在地里劳动,公社党委副书记由大队书记陪同,来到地里找我,当时还吓了我一跳,心想我没犯什么错误啊?只听公社副书记说:“你叫曲明吧!小伙子,你干的很好啊,这一次通过对全公社对知青的摸底,你是排第一!不光你那个小队的社员说你好,你那个大队的社员都说你好!”<br> 1976年底,在全公社那批80多名下乡知青中,只有2名回城名额,由于我表现突出,成了2名回城名额中的一个。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曲明(后排右2)回城时与大队知青合影</i></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欢送曲明(前排右2)回城与大队社员合影</i></h3> 1976年12月,我高兴地被批准回城。当时我想到机械工厂当一名机械工人,以发挥在山拖厂学到的技术。但接到通知一看,竞是到张店区建筑公司,工种是瓦工。我觉得很是失望和不情愿,但也无奈地接受了这一现实,认真当起了垒砖砌墙的瓦工。<br> 由于我有爱思考、爱钻研的性格,我在工作中发现抹墙用的石灰,是将大块的石头烧热后,放在水池中浸泡使其慢慢粉碎,但这需要很长时间。我想,能不能将大块石头变成小块,这样不就节约时间了吗?于是我就用以前在小件车间搞技术革新和学习的机械制图知识,利用些废旧材料,设计制造了个粉碎石头的粉碎机,结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建筑进度,后我又搞了些小的革新,都很成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1977年在张店建筑公司当瓦工时</i></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曲明(右)与师傅、师哥在张店公园合影</i></font></div> 我的这些事迹由建筑队上报到区建筑公司和区房产局,领导们看到我画的图很是惊讶,因为当时从区建筑公司到区房产局几乎没有一个人懂制图的,说这小伙子行啊,又能搞革新又会画图,就把我从干瓦工调到了公司技术革新小组,这个小组的组长是公司经理,我是副组长。从此我就成了专职画图和搞设计的技术人员了,期间我设计工作量最大的是搞了个吊车。慢慢地不光在区建筑公司,在整个区房管局我都出名了。<br> 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接着,山东省、淄博市和张店区也相继召开了科学大学,我参加了淄博市和张店区的两个科学大会,并因革新成果在大会上受到了表彰。淄博广播电台曾经采访过我,我下乡的大队和工作的单位听到广播后,还纷纷向我祝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1978年曲明在淄博市第一次科学大会上获奖时照片</i></font></h3> 王老师,现在想来,我以前跟你学的机械制图知识,也只有在建筑公司这样单位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我分到机械工厂,我学的那点制图知识也许根本不算什么。<br> 我在张店区建筑公司干了8年,1984年调到了淄博市无线电二厂。<br> 这次工作调动,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br> 关于这次调动,真是“无巧不成书”的巧合:<br> 1984年的一天晚上,我下班后回家(当时我家住在山东农机学院家属院内),也巧了,正好碰到在学校办公楼前的王敏老师(以后曾任山东农机学院院长),他当时在农机学院教务处科研科工作,他一见我就喊:“曲明,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不知叫我到他办公室有什么事,就跟着他进了他的办公室。进去后,王敏就给我看了他刚研制出的第一台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他一摁仪器开关,就放出一段音乐,我那时一听到仪器中还带音乐,就认为这是个高科技的东西,对此很感兴趣。<br> 这时王敏指着这台仪器对我说:“今年初,这个仪器曾参加在海南岛举办的全国汽车拖拉机测试仪器大赛,这台仪器同全国各大厂家同类仪器相比,体积小,功能全,使用方便,各项性能都遥遥领先,力压群雄。让当时全国汽车学会测试分会会长、清华大学李修曾老师大为震惊。”<br> 这次大赛后,王敏就决定把该仪器转让出去实现市场化。就在今天下午,他代表学校刚和学校对门的淄博市无线电二厂恰谈了这个仪器的转让问题。<br> 这时王敏突然问我,你愿不愿意调到无线电二厂工作?我说能行吗?他说,行啊!你要愿意,明天我就找无线电二厂厂长说说。又过了几天,我又回家,在校门口又碰到了王敏老师,他高兴地对我说:“曲明,你的调动成了,我给你办好了,你明天去无线电二厂劳资科报到就行。”就这样,我就调到了市无线电二厂,开始了负责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的生产工作。”<br> 王敏老师为什么要把我调到市无线电二厂?而在学校门口的相遇又是这么巧?<div> 后来我才知道,他对市无线电二厂能否按要求生产出合格的测试仪不太放心,他需要一个懂点这方面技术,有责任心,而又可靠的人来负责该仪器的生产。正在他考虑合适人选的时候,正好这时碰到了我。前面提到,原先在山拖发动机厂时,王敏和我就是很熟悉的朋友,他认为我这人很聪明,肯吃苦,肯钻研,有责任心,又有一定的机械制造方面基础,所以当时就选中了我,才决心把我调到无线电二厂。<br>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在社会上可以说是一无门路,二无靠山,能调到市属的国营无线电二厂,多亏了王敏老师,我当时虽然在区建筑公司干的不错,也得到领导的信任,但毕竟是在一个区的、建筑行业的小范围内,到了市属厂后,我交往人的范围宽广很多,眼界也大开,可以说,这是我事业的最重要开端。<br> 1984年我到无线电二厂后,就负责生产农机学院转让的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大约干了4个月,就升任这个车间的主任,以后曾任厂销售科长、销售公司经理,1986年成为中共正式党员,1992年任副厂长。<br> 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期,社会上兴起了一股“经商热”和“下海潮”。<br> 受这种大潮的影响,1996年在无线电二厂工作12年后,我决定辞去副厂长的工作,自己成立公司单干。<br> 要自己成立公司单干,当时我也有思想斗争,无线电二厂是个国营单位,铁饭碗,我还是个副厂长,别人见了都喊厂长,出门坐小车,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吃饭都能报销等,但我仔细一想,这算得了什么?我并不留恋这些。真正促使我自己干的主要有两个原因:<br> 一是我这个人的性格不适合官场那套。我不会向上级曲意迎合、溜须拍马,我的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所以有的领导和同事以为我目中无人,骄傲自大,感到干的很别扭,不顺心;<br> 二是我深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营企业决定个什么事,仍要左请示,右研究,一拖下来,往往就失去商机,比如要想生产个什么产品,这里还没有研究完,那里人家已经生产出来了,不如自己干痛快。<br> 于是,在1996年11月,我的公司正式成立,我取的名字不是当时普遍流行的什么“公司”,而是当时看来有点“高科技”和“研究”味道的“淄博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br> 办公司首先要有房子。别人办公司都是先租个一两间房子,我认为那是小打小闹,我的“科大”要有气魄,我一下子就租了6间,并挂上了财务部、技术部、办公室、经理室等的牌子。买了几张桌子,装上电话,找几个人来办公,就算公司成立了。那时房租和东西都很便宜,总共只花了1万元左右。</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公司成立时的营业执照</i></font></h3> 成立公司头一年,我是做IC卡电话机销售代理。IC卡电话就是插卡用的电话,主要卖给各单位办公室的人用,因当时电话费很高,各单位领导为控制个人的电话费,就用这种电话机发卡控制,很受欢迎,因此销路很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公司刚成立时曲明在使用老式电脑</i></font></h3> 到了1997年底,会计问我,曲经理,你知道今年我们公司赚多少钱?我说,能当个万元户不?那时我觉得能当个万元户就了不起了,她笑着说,何止万元?而是4万多!<br> 1998年初,国家出台了一个新政策,汽车修理厂分为一、二、三类等级,每一等级的汽车修理厂必须要配备相应的汽车检测仪器。我得到这个信息后,就与各有关汽车修理厂家联系,并签了订单,那时生产这种仪器的厂家很少,因此订单纷纷而至。我们购置了必要的设备,租了厂房,开始生产各类汽车检测仪器,这些仪器有的是自己生产,有的是买来别家生产后改装的。<div> 年底会计又问我,经理你知道咱公司今年赚了多少钱?我说能到10万不?她又笑了说,今年我们公司的销售收入是180多万,纯利润是120万!<br> 与此同时,我们公司还聘请了农机学院的陈平老师任公司的技术顾问,继续生产无线电二厂已不生产的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曲明与陈平老师(左)在生产现场</i></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曲明公司生产的汽车拖拉机测试仪</i></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在西安公路学院做性能试验</i></font></div> 由于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到货及时,并提供了保修业务,很快就打开了市场。那时我们公司对外的发货量在淄博货运站排第一,以至淄博火车站刚兴起的“中铁快运”负责人来找我,说以后你们再发货就不用送了,我们签个协议,每周来两到三次车免费给你们运货。<br> 从1998年以后,公司的利润再没有低于100多万的,2000年达到200多万。<br> 现在想来,这是我们抓住了那个年代高利润的机遇,现在这样的机会不多了。<br> 2001年,我又得到个信息,解放军总后勤部招标项目“汽车电气万能试验台”,我们也生产过这种产品,只不过比招标要求的简单。我就请了山东理工大学的杨中玉、刘泽砚老师来商量,让他们看看招标书,我们能不能干,他们说,能干。我就开始投标。<br> 我带着标书和几名工作人员,急忙乘火车到了北京,一下火车上午8点到了北京部队招待所,按要求到某个房间交标书。我到那个房间后,见到一位解放军同志,我问标书是不是放到这屋?他说是。我又问,放在哪?他一指一张空床说,放在那里。我一看,好家伙,满满一床都是一摞摞的标书。我放标书的时候,也巧了,我看到另一摞最上面是“济南无线电六厂”的标书,招标项目是“汽车发动机综合测试仪”。我就问那位解放军同志,说你们还招标“汽车发动机综合测试仪”?他说是啊!我又问,济南无线电六厂是投“汽车发动机综合试仪”吧?他说对啊!我说我们公司也生产,怎么不让我们投?他说你们有吗?我说有啊!他说投标截止到今天上午8点半,你看现在几点了?有也晚了。<br> 我想了一会儿,就求他说,你能不能帮我通容通容?他考虑了一下问我住在哪个房间说,等我向领导请示一下告诉你。过了半个多小时,那位解放军同志找到我房间说,领导说可以,但你们要抓紧时间在12点以前把标书交上。<div> 于是,我就叫上我带的人急忙写标书,后又忙到马路边上的打印小店打印,一直到12点10分,那位同志来了,问我弄好了吗?我说弄好了!实际上我还没有完全弄好,我说你是不是还没吃饭?你吃了饭再来拿吧,大约下午1点来钟,他来了,我们也弄好了,他就拿走了。<br> 第二天公布中标单位,“汽车电气万能试验台”和“发动机综合测试仪”这两项我都中标了!前一项是50台,后一项是70台,就这两项,我赚了3百多万!那时的3百多万,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3千多万啊!<br> 这是我第一次投标,以前什么是投标我都不知道,这次我能中标,那位解放同志真是帮了大忙,但直到我中标后,我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事后我拜访他时问他,当时我们互不认识,咱俩也没说几句话,你为什么这么热情地帮我?他说,那天在招待所,你一进门我第一眼就看出你这个人很厚道、可靠,我愿意帮你!他是评标的重要一员,他看中我这个人的人品,也许是我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br> 真是,“人品才是花不完的财富”!<br> 2001年公司在淄博高新区买了片地,盖了5千平方米的办公大楼,从此公司脱离了租房的日子。<div> 二十多年来,公司以生产汽车检测仪器为主,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做大做强。<br> 2002年,以生产医疗器械和设备为主的淄博科翔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山东赛纳斯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产品涉及高、中、低压电力设备。2007年淄博麦道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在淄博成立。同时淄博科大贸易公司及淄博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软件开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研发项目捷报频传。各分公司的发展,使得集团公司更具规模,业务范围更广泛,科大品牌的美誉度和较好度也越来越高。现已成为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表彰。</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农业农村部张桃林副部长(前排左一)、农业部监理总站</i></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毕海东处长(前排左二)与曲明(前排左三)在全国农机检测车(该项目山东科大中标)交接仪式现场亲切交谈</i></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为了拓宽为现代化农业服务范围,最近公司又与山东理工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研究单位合作,共建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新的发展平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2021年3月15日,与山东理工大学</i></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共建数字农业技术研究院签约仪式</i></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中为曲明</i></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数字农业研究基地</i></font></h3> <p class="ql-block"> 听了曲明讲他的经历后,我深思很久,他之所以从一个“编外学徒工”,成长为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我觉得除了他本身具有聪慧的天质、可信的人品外,最主要的是他有一种“不甘平庸,渴望成功”的信念,与别人不同的,他不是把这种信念只作为空想的口号,而是落实在认真学习,踏实肯干,勤于思考的基础上,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而使其变为现实。另外,正如王敏老师所说,他巧妙的运用“借力发展”,也是他实现成功的重要措施。</p><p class="ql-block"> 你看,他不论是当编外工,插班上初中,当知青,还是当瓦工,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不甘心当个平庸者,而是要努力走在别人前头。至于他巧遇王敏,调到市无线电二厂,成就了他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由于他心中躁动着那“不甘平庸”的信念,这应该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以后他“下海”自办公司,为他事情铺就了一条康壮大道,固然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关,但他如果没有“不甘平庸,渴望成功”的信念,也不会跨出这一步。再后来,他有了钱,並没有“小富即安”,而是使其事业继续做大做强,靠的也是这种信念。</p><p class="ql-block"> 愿曲明的事业越走越远!</p> <h5></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