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的西藏(上篇)

冰城勇士

<p class="ql-block">西藏是个神奇的所在,阿里却是神奇中最神奇的所在。</p><p class="ql-block">人们常常把去过西藏拿来作为“炫耀”的理由,还有的人认为,如果没有西藏的经历,会是人生旅途中的某种缺憾!而当你真正来到西藏后,你才能感受,其实西藏还有“西藏”,也就是从拉萨继续往西,那就是“阿里”。 那里有玛旁雍错的“美”;有拉昂错的“烈”;有冈仁波齐 的“唯一”;有扎达土林的“奇”;有古格王朝的“消逝”; 有当惹雍错和象雄文化的“神秘”;更有纳木错湖畔三生三世的爱情传说等等,所以我说,“ 真正的西藏,天上 阿里 ”。 人们将西藏喻为世界屋脊,阿里则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人们视西藏为文化之迷,阿里则是谜中之谜。阿里,因其路途艰辛而为勇敢者所向往,因其湖光山色而为观光者所梦想。因为只有阿里,才能涵盖西藏所有的美丽。</p><p class="ql-block">阿里地区,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人烟稀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再加上大面积的“无人区”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吓退”一众旅行者的原因!但是,那里绝美的景色,淳朴的人文,天然的野性更是吸引无数拥趸的理由!因此就有了“无阿里,不西藏”的说法。这也是我“二进宫”的确切理由!距离上次进藏,那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但是,这颗“阿里”的火种一直就没有熄灭!十五年前,想去阿里,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没车,没路,没吃住!而如今则大不相同,通讯交通吃住行,已经“进化”到了只有你想不到!尽管如此,阿里还是阿里,“艰苦”是它永久都无法改变的属性。而且,来到阿里也并非是坦途一片。本次路途的小“插曲”又给本次阿里旅程提升了难度级别!阿里“动念”已经酝酿已久,只是被不知疲倦的疫情给冲击得支离破碎。幸好我们抓住了今年夏天这个“窗口”期,把动身的日期定在了夏至(6月21日)。飞往拉萨的航班需要在四川绵阳转机,结果被告知继续飞往拉萨的航班取消!无奈,只能在绵阳“安顿”一夜,等待翌日继续上路。</p> <p class="ql-block">原计划我们是提前两天到达拉萨进行高原适应的,结果被“隔”在了绵阳。躲在宾馆无聊,就这样一个人,一壶茶,漫无目的地“挥霍”着本应在拉萨休整的宝贵时光。终于熬到下午就要登机的“幸福”时刻,突然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又被告知由于航路原因航班再一次被取消!怎么办!如果今天不能到拉萨,明天势必会影响出发阿里的行程。五个队友商量后,决定不能再这样等了,直接高铁去成都,然后23日最早的航班飞拉萨。</p> <p class="ql-block">清晨,成都还在睡梦中,我们便赶到机场,准备向拉萨发起“冲锋”。</p> <p class="ql-block">几经被“折磨”的队友,身心疲惫,上了飞机便开始昏昏欲睡。</p> <p class="ql-block">航班能够正点起飞就已经令我兴奋不已,悬窗外的连绵雪山更让我睡意全无!眼见众多山峰穿过云层,纷纷露出头来,似乎是在迫不及待地对我说:欢迎你的再次到来,拉萨欢迎你!</p> <p class="ql-block">在诸多夹道欢迎的雪山中,还有一个重量级的“角色”,刚开始我还不敢确认,经仔细甄别,的确是它,我曾久仰的“南加巴瓦”!它曾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峰,它就像一只“长矛” 直刺天空,所以,非常好辨认。我也曾两度前去与它谋面,但都被它无情地“甩脸”!没想到我们能在“云端”相遇,更是一个大大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短暂的兴奋,飞机降落拉萨-贡嘎机场。仿佛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几经周折的我等被接机后,没有任何的停留,便直接开往海拔五千米以上的景点。如此的进藏方式,实属罕见,也预示着随之而来的严重高反肯定不会饶过我们!</p> <p class="ql-block">从机场出来,就被带到五千米以上的库拉冈日雪山和普莫雍错。</p> <p class="ql-block">落地后的第一关,就是这个“5363”,这需要有多么强的抗击打能力啊!说实话,由于高反,我也是被队友搀扶着,并被“放”到这里拍照的,哈哈。</p> <p class="ql-block">远眺“库拉冈日”雪山。以及西藏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普莫雍错。对于普莫雍错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是对于西藏大大小小的“错”来说,能担得上一个“雍”字的,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普莫雍错的颜色是一种纯粹的蓝,不含任何杂质,所以很多人执着于冬季的普莫雍错,那个时候湖水结冰,形成其美轮美奂的“蓝冰”。</p> <p class="ql-block">路途当中没有合适的就餐点,我们团队便在美丽的湖边“野餐”,主食便是“自嗨锅”。</p> <p class="ql-block">车队每每在美景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今天,标志性的景点就是“羊卓雍错”就是大家熟知的“羊湖”。</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错、纳木错、玛旁雍错被称为 西藏三大圣湖,而羊湖的碧蓝总是会给人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不同地点、不同光照都会让羊湖呈现出不一样的蓝色、蔚蓝、深蓝、浅蓝。</p> <p class="ql-block">羊湖的美,在这里就不必多说了,都在照片里了。</p> <p class="ql-block">羊湖,天上的梦幻仙境</p> <p class="ql-block">远看湖面岛屿上面有个寺庙,堪称是最孤独的寺庙--日托寺。说它最孤独是因为寺中只有一名僧人,打水、诵经成了每天的修行。据说他这一辈子都不能离开这座寺庙,一人一寺一世界,就这样遗世独立于羊卓雍错湖畔。可谓:一僧、一寺、一湖水 。</p> <p class="ql-block">鲁日拉景台,不是羊湖常规路线上的观景台,因为是在后山,之前人们从这里上山是不收费的。领队把我们带到这个观景台,一方面是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另一方面嘛,也是想为大家节省点银两。结果,当地村民封路、建站开始收费!逃票计划就此告吹!当今,面对如此汹涌的经济潮、旅游潮,原本木讷、淳朴、厚道的藏民,也会被“熏陶”得不那么“淡定”了。</p> <p class="ql-block">扎什仑布寺,在日喀则市算是最大的“景点”了。在这里“溜达”光景,还是挺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看面相,两位僧徒正在探讨人生,并且对未来的求佛之路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母亲眼中坚毅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不敢确定是不是母女,但这无疑是两代人。从装束看,年轻一代正在“摆脱”传统藏袍的“缠裹”。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藏味儿”也将会慢慢走出我们的视线。</p> <p class="ql-block">佛门弟子!</p> <p class="ql-block">开心转经路</p> <p class="ql-block">珠峰景区的大门口,团队集体合影。“此生必驾318”曾使无数车友“热血沸腾”,也使得国道318声名大震。</p> <p class="ql-block">离开日喀则,我们继续往西,318国道的5000公里处,我发现这里跟十五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这种东西还能随意改变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7年我在此处的留念。目前,可谓“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行进中的车队,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摄影团的好处就是,遇到美景,随时停车“咔嚓”,呵呵。</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来到岗嘎镇的东巴村,据说这里是拍摄“古堡珠峰”的最佳机位。但是,运气没有站在我们这边!</p> <p class="ql-block">此处的经幡和建筑非常适合环境人像。</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珠穆朗玛峰的“日照金山”,所以要在日落前赶到珠峰脚下。</p> <p class="ql-block">珠峰,我来了!这是我们之间的“第二次握手”。</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牌子是这个样子的。我的意思是第二次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而在十五年前,这里是这个样子的,完全改变了模样。这块石碑也不知去向了!</p> <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重逢”我还是特意穿着十五年前那条冲锋裤,表示对“老友”的怀旧。</p> <p class="ql-block">兴致高昂的队友们,早已安奈不住激动地心情,提前架好了长枪短跑,静等珠峰奇景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由于提前赶到了珠峰脚下,此时的光线无法打动任何人。所以,此时的任务就是“等”。时间来到了晚上9点多,光线并没有一丝的好转,反而更加的阴沉。由于景区内区间车的末车是晚上9点半,有些扫兴的队友们开始收拾装备去赶班车了!正当我们往车站移动的时候,隐约听到后面有人在喊叫!回头望去,哇塞,此时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不容分说,重新掏出设备,开始记录这美妙的瞬间!时间很短,就是一分钟左右的时间,珠峰就被霞光染红。</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珠峰金山的最高光时刻,激动的心情也达到了顶点!</p> <p class="ql-block">眼望这美妙的奇景,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其实,这次珠峰之行也是为了“圆梦”。还是十五年前,也是为了一睹珠峰金山的风采,也是在同样的地方,也是同样等待日落。可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位队友出现高反难以坚持!只能悻悻地下撤。当时是远望珠峰,毫不情愿地任由珠峰在我的视线中逐渐模糊,乃至消失!而今天眼前的一切,完全弥补了我所有的缺憾!至于能否赶上末班车已经不再那么重要!</p> <p class="ql-block">珠峰也在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向我们道别,直到最后一抹红尖在我们眼前消失!当晚,大家回到住处,还是难以抑制刚刚经历的兴奋,相互传阅分享各自的金山美片,这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高反”带来的不适感。其实,在4000多米的高海拔睡觉,还是有一定“挑战”的。有的是呼吸不畅睡不着,有的是即使睡着了,也会因气短给憋醒!我的自我调节方法就是:深呼吸法,实践证明很有效!</p> <p class="ql-block">路边经过的藏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此行当中首次看到“藏野驴”这也难免要停车“咔嚓”。</p> <p class="ql-block">路边随处可见的“羊景”。</p> <p class="ql-block">在219国道上继续往西行驶,就能看到一片湖泊像蓝宝石一样镶嵌在4600米海拔的荒原上,这个就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佩枯错。</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就这样散落在美丽的湖边,任由我们在湖边尽情地玩耍。</p> <p class="ql-block">3号车的李师傅(年哥),还在车边吹着口琴,大有一副“牛仔”的味道。同时也吹出了午后时光的悠闲韵味!</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微波荡漾的湖面,来个不期而遇的小憩,不失为绝佳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吉隆沟:一个原来计划当中没有的行程,这是领队后期调整增加的“秘境”。众所周知,在阿里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舒服”二字。但是,吉隆沟却是个例外。这里不仅海拔低(3000米以下),而且空气湿润,云雾缭绕,极高的氧气含量更是不在话下。在这里“调整”高反是最佳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在阿里,油菜花也只有在像吉隆沟这种地方可以见到。</p> <p class="ql-block">如果天气晴朗,这里也是远眺雪山的极佳位置,可是----</p> <p class="ql-block">在吉隆沟有个知名的村落叫“乃夏村”,算是游客必须驻足的地方了。这里还生活着相对“淳朴”的藏民。热情的村民还邀请我们品尝她家的藏饼</p> <p class="ql-block">岁月留痕的脸庞是我掏出相机的最好理由。</p> <p class="ql-block">手工作坊的工匠,自称是外来此地做帮工的,每天几百块钱的收入令他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这又是一名外来此地的“画匠”,专职是房屋内部绘画,每天的收入也相当不菲。在聊天过程中,他脸上每每露出喜悦的表情,像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p> <p class="ql-block">进入吉隆沟,这些盘山公路是躲不过去的“弯”。但也同时造就了这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出来吉隆沟,也算是不可错过的一景,“开热瀑布”。司机阿强跟我说:水开了会很热!呵呵。</p> <p class="ql-block">行车前方便是吉隆镇的主打,“贡塘王城遗址”。我对王城遗址的来龙去脉没有过多的考究,只知道遗址保存相对完好,雄风尤在!</p> <p class="ql-block">几百年前建造的城墙角楼如今依稀可见,并且还是那样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高空俯瞰王城内部,保存最为完好且最为醒目的便是古寺“卓玛拉康”。</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大家进行短暂的休息,唯独我在西藏变成了“黄码”,所以要去补做核酸!</p> <p class="ql-block">在阿里的路上,不乏这种独行骑侠。</p> <p class="ql-block">阿里的路上,唯一让我们兴奋的就是美景不断。</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司机(年哥)也偶尔会充当我的“模特”。</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6月28日,今天注定是个“大日子”,因为,几大“盛景”抱团与我们相聚。其中包括,玛旁雍错、冈仁波齐、拉昂错、纳木那尼,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p> <p class="ql-block">玛旁雍错,湖面上的飞鸟显得格外的兴奋,仿佛是在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除去宗教信仰,玛旁雍措的美也是独一无二的。平静的湖面倒映着雪山草甸,水鸟嬉戏相伴,天空云卷云舒,威风卷起湖畔的五彩经幡,你很难找到这么一出让人觉得上善若水的平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棕头鸥,在阿里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有水的地方。这种鸟也非常的友善,偶尔会“黏”在我的身边,像是在对我说:你是从哪里来的?你喜欢我们阿里吗?</p> <p class="ql-block">在雪山、经幡映衬下的玛旁雍错。</p> <p class="ql-block">在纳木那尼峰的指引下,我们驱车来到仅一路之隔有着“鬼湖”之称的拉昂错。</p> <p class="ql-block">纳木那尼、拉昂错-永久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队友拿出自己的“护身符”,在圣山“纳木那尼”的见证下进行“开光”仪式!祈福天赐灵验,保佑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经幡烈烈伴那尼。</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9点多,我的目标是拍摄纳木那尼峰的日落金山,结果天公不作美,没有等来想要的东西,不过,那尼的晚霞身姿也不失妩媚妖娆。</p> <p class="ql-block">经幡所指的方向,便是冈仁波齐。</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据说,世界有两个中心,一个是耶路撒冷,另外一个就是冈仁波齐。</p> <p class="ql-block">圣湖边上的晚霞景色。</p> <p class="ql-block">齐乌寺,就像藏地很多不起眼的小寺庙一样,被人忽视。它就坐落在圣湖玛旁雍错旁的小山坡上,说是小山坡,那也有将近4600米的海拔。站在寺庙的高处,可以远眺“世界中心” 冈仁波齐 ,旁边就是玛旁雍错,再远点还能看见“神女峰”纳木那尼,和那几公里外的“鬼湖” 拉昂错。齐乌寺,“货真价实”的圣地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印象中,西藏的玛尼堆多是用小石头从大到小堆起来的,但齐乌寺的玛尼堆却是一块块大石块、砖板、动物骨骸再刻上藏文的六字真言,成排陈列地摆放在经幡阵的中心,围绕着消灾祈福的座座白塔,入眼就是满满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圣湖边的齐乌寺。经幡阵层层起伏,转经筒周围的脚印都在告诉我们有多少信徒在这里祈福、盼望。</p> <p class="ql-block">今天,过来圣湖的路上,偶遇一队骑行阿里的“骑友”,寒暄中得知,我身边这位骑友已经78了!在赞叹、敬佩之余,心中暗想,我的骑行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p> <p class="ql-block">上集(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