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作者:董建忠</b><div><b><br></b><div>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如今她老人家离开我已经有近50个年头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反而随着时光流逝,这种思念越来越强烈了。<div><br>奶奶姓白,出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汤头沟镇的一个满族家庭里。爷爷是蒙古族人,祖居吉林省长白山下的榆树村。清朝年间,我家先人经多次迁徙,最后定居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步古沟乡,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家。</div><div><br>奶奶和爷爷共生育五个孩子,父亲排行老二,上有一兄,下有一弟二妹。</div><div><br>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到第二年,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急需大量有志热血青年报名参军。奶奶深明大义,将父亲送上前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父亲随所在部队参加了第二次解放张家口的战斗,并在后来长期驻扎在本市。</div><div><br>自从父亲参军后,奶奶一直在老家生活,偶有父亲回家探亲看望奶奶,也是来去匆匆,聚少离多,直到我出生后需有人照顾,就把奶奶从老家接来(此时爷爷已去世),奶奶才又和父亲团聚,同时也才有了我和奶奶长达14年的祖孙情谊。</div><div><br>在我的记忆中,奶奶一米六左右的个子,体型不胖不瘦,一张准国字脸,一双略带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灰白相间的头发总是整整齐齐地梳在后边盘起一发髻,给人一种精干、利落的感觉。 </div><div><br>母亲说我出生时,家里先请了个保姆照看我,但我天天哭闹,无奈父亲只好请奶奶过来试试。也许是血缘亲情的关系,奶奶一抱起了我,我就立刻停止了哭闹,这可乐坏了奶奶,也使父母如释重负。</div><div><br>奶奶对我非常疼爱,为了使我健康平安长大,她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全身心的精力。据母亲后来对我说,我出生的那年冬天非常寒冷,当时家里的取暖条件也非常有限,奶奶刚来我家时,冬天穿的还是滿族传统棉裤,裤腰很肥,裤裆很深,平常穿上以后要将肥大的裤腰对折起来,然后用腰巾系紧。为了不使我冻着,每当气温下降,天变寒冷时,奶奶就将我小小的身躯放进她的棉裤裤腰中,用她的体温给我御寒,使我安然度过了我来到世上的笫一个寒冬。</div><div><br>在我两三岁时,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为避免全家挨饿,父亲将奶奶和我托付给在沽源县农村的战友家中生活。那里地广人稀,人均粮食相对充足,我和奶奶不会挨饿,而我俩的口粮指标也可以省下来贴补家里的父母。 </div><div> <br>回想在坝上生活的那几年,直到现在我仍依稀记得,白天我和村里的小朋友们无忧无虑尽情的玩耍,夜晚在低矮的土坯房里,我依偎在奶奶的怀中,昏暗的煤油灯光将我俩的身影映在墙上,奶奶讲的故事伴我渐渐入睡。 </div><div><br>那几年的生活对我来说,既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我从城市来到乡下,如同笼中的小鸟放归天空,任由飞翔。几年过去,我吃着莜面土豆,身体更加结实健康。同时我和奶奶朝夕相处,更加深了我和奶奶的感情。</div><div><br>转眼我上小学一年级了,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奶奶身边,她有些不放心,每次早上我上学时,她都要看看我的书包是否背好?衣服扣子扣齐了没有?出门前还要叮嘱,路上小心,过马路看车。等到下午我快要放学时,奶奶都会坐在院门口的石头上等我,见我回来就拉着我的手往家走,回到家里,奶奶总是先给我倒碗热水,看我喝完才放心的去做其他事情。 </div><div> <br>秋去冬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来到了。60年代张家口的冬天比现在冷多了,坐在教室里都寒气袭人。奶奶怕我上课受冻着凉,除了让我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裤和棉鞋,还特意给我做了一个厚厚的坐垫,里面填满了鸡毛,上课坐在垫子上软软的、暖暖的,一会儿全身就不冷了…这坐垫儿我虽然只使用了一两个冬季,但奶奶的悉心呵护,我永久不忘。</div><div><br>奶奶对我疼爱有加,但从不溺爱娇惯。在我学龄前,奶奶就叫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比如掏炉灰倒土、擦桌子扫地、打酱油买醋等。上了小学二,三年级以后,奶奶就将家里挑水的事交给了我,小的时候家里没有自来水,要到水房(口语叫水管子)交钱买水,自己用桶挑回家。奶奶怕我累着,专门请人给我打了一副相当于正常水桶1/2体积的小桶。刚开始时由于力气不够,又不熟练,挑上水一路摇摇晃晃,水洒一路。奶奶看着心疼,但还是让我坚持下去。慢慢的肩膀硬实了,也熟练了,水也基本不洒了。如果遇到挑水的人多排队就比较麻烦了,我要先用大桶排队,然后将水再倒进小桶,分两次挑回家。我家隔壁住的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俩口,平时吃水都是花钱雇人送的,有时送水人忙或忘记了,老两口就断水了,这时奶奶就让我也帮助给他们挑上两小桶水,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再往后,我的岁数大了,个子也高了,身体也壮实多了,奶奶才放心让我和大人一样,用大桶挑水了。</div><div><br>奶奶不但在生活上对我关心备致,还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奶奶常对我说"不看賊吃肉,要看贼挨打"、"饿了糠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告诫我要正直做人,正派行事。至今奶奶讲的这些句理名言,我依然耳熟能详。 </div><div><br>奶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奶奶深知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闲时,奶奶给我讲过父亲的爷爷(我的太爷)考中清末秀才的家族历史,也给我讲过父亲小的时候苦苦求学,以及后来他在部队认真工作的点点滴滴。嘱咐我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告诉我有文化才会有出息,才会有本事。奶奶的谆谆教诲我铭记在心,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但仍与奶奶的期望相差甚远,这也成了我一生的永久遗憾。</div><div><br>奶奶性格开朗,知书明理,和人相处时豁达大度。在家里,她和母亲婆媳之间和睦相处十几年,很少红过脸。奶奶体贴母亲上班的辛苦,每天都做好饭菜等母亲下班回家吃饭,平常也很少让母亲做家务活。母亲性格随和,善解人意,感恩奶奶的日常劳作,有好吃的总是先叫奶奶吃,每逢母亲休息在家,就会主动承担起做饭的任务,让奶奶歇一天。 </div><div> <br>奶奶和邻居之间也相处融洽,奶奶是个热心肠,哪家有什么事她都乐意帮忙,哪家有吵架闹矛盾她也去好言相劝。我家偶有改善生活奶奶也会送给邻居们去品尝。在我的记忆中,奶奶的"黄米红枣粽子″最受大家欢迎。奶奶包的粽子都选用上好的黄米红枣,外观碧绿精致,煮熟后香气扑鼻。剥去粽叶,金黄剔透,粘上白糖一口咬下去,又软又糯,香甜无比。现在端午节也会去超市买一些现成的粽子,尽管价格昂贵,品种多样,但再也吃不出奶奶当年包的粽子的味道了。 </div><div><br>1969年,我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奶奶看到我日渐长大,再加上她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于是就有了"叶落归根"的念头。再后来,随着奶奶的岁数越来越大,奶奶归乡愿望越来越强烈了。虽然母亲和我对奶奶多次苦苦挽留,邻居们也经常好言相劝,尽管奶奶的眼神里充满着对我的百般不舍,他老人家还是最后下决心,在1971年回到了离别多年的故土。</div><div><br>奶奶回到老家后,我和家人都非常思念奶奶,定期给她寄去生活费和她爱吃的食品。老家的亲人也细心照顾着奶奶,但终究农村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不如城市。一年后,奶奶因病去世。限于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条件的原因,我没能见到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奶奶把我从小带大,恩重如山,却没有得到我的半点回报。每当想到这里,我都泪流满面,对她老人家的刻骨相思就涌上心头。 </div><div> <br>今年本想清明节回张给父母扫墓时,也回老家在爷爷奶奶坟前磕几个头,培几把土。但由于疫情原因,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div></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更多好文欢迎关注:闲聊幕后故事</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