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昌标志!</p> <p class="ql-block">车拍澜沧江!借用嬉戏水美妹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车拍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景点,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丽江,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是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民族器乐店!</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丽江古城随处可见身着多民族服装的美女在拍照!</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王丕震(1922年—2003年5月17日),云南丽江人,纳西族,中共党员,被誉为当代“巴尔扎克”。195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畜牧兽医系。</p><p class="ql-block">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p><p class="ql-block">他一生共出版发行142部作品共3000多万字。书中人物有27位帝王、52位将相、25位才子、17位佳人、5位现代名人,是古今中外以文学形式描写历史名人最多的作家,成为了西南边陲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纳西民族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手法描写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上百个历史风云人物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接待过全球著名作家金庸等名人的来访。</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游到丽江圆了我多年的心愿,因为对宣科和纳西古乐的兴趣,我关注跟踪了多年,这次能亲临其境看到了第一手资料,非常满足!略留遗憾的是两次去会馆想亲眼目睹他的尊荣,可能因为年纪大了(92岁),没能见到,或许也是缘份不到吧,不过已经非常开心了!</p> <p class="ql-block">宣科,男,音乐民族学家, 1930 年生,藏裔纳西族,云南省丽江人,教会学校毕业。现已从丽江地区实验中学退休,从事音乐研究。</p><p class="ql-block">宣科的祖辈,是明朝嘉靖年间从安徽宣城充军到云南鹤庆的汉人,曾祖母是纳西族,祖母是藏族康巴的公主。</p><p class="ql-block">中文名宣科,性别男,民族藏裔纳西族,籍贯云南省丽江市,职业音乐民族学家,纳西古乐音乐活化石。宣科早年求学于昆明教会学校,挚爱并长期研究音乐,"大器晚成"已是学术界对他的共识。由于有着多民族的血缘,故富有颖悟的天秉和进取的气质,不仅具有运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还惯于以多民族的不同方式理解和思考问题。他在饱经忧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振作有为的生活态度,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为世人所瞩目。成就及影响1957年他遭受无妄之灾,关进了监狱,一直到1978年才重返故土。有人说宣科去坐牢,像是进了一次美容院,二十余年之后出来,他依然生气勃勃,青年焕发,丝毫看不出一个获释囚徒的沮丧。牢狱生活没有击垮他,是因为音乐始终呵护着宣科的心灵。积蓄得太久,所以便聚集了足够的喷薄气势。重获自由的他精心炮制《音乐起源于恐惧》,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研究》等刊物发表之后,在音乐界引起了轰动。他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见解,有力的论据,向早已成定论的音乐艺术的起源论,发起了强劲的挑战,他新奇的观点为人们打开了另一种独特的视角之窗。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而且也在国外音乐理论界引起了轰动。他更成功论证了流传于丽江地区的《紫薇八卦》是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谱曲的宫廷音乐,与已失传900多年的《霓裳羽衣曲》为同期御制;论证了《浪淘沙》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他潜心发掘和研究纳西古乐,在纳西古乐被世人认知的同时,宣科也获得了世界性的声名: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大学、国内的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等十几所大学和音乐协会请他去讲学。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登上牛津大学讲台的第一位中国大陆的学者。束发之年,到昆明教会学校读书,又有了接受更广博的中西文化的机遇。所以他研究民族问题和语言问题时,便现身说法,如数家珍,而非客边的走马看花或主边的囿于偏见,这无疑是个极不易得的优势。人生经历不必讳言,和许多秉资恃才者一样,他也不无狂猖的一面,并因之付出代价,30余年的壮岁全是在颠沛和囚禁中度过的。试看他所作出的如下部分命题:音乐舞蹈源于先民的恐惧感;合唱先于齐唱;纳西族的远祖并非羌族;东巴教不是纳西族的宗教,而是纳西族原生文化在藏族再生文化中的传承,在众说纷坛的民族音乐悬案之一的《白沙细乐》研究中,力排众议,证明了它不是蒙古音乐,而是纳西古乐(安魂曲)——国际音乐论坛亦纷纷著文,对其文,其人,其乐予以崇高之估价。世人所知丽江“纳西古乐”,则宣科先生之功不可没也。观其论著,都是未经前闻,或违忤成论的奇谭。作品成就现例举其部分著述于次:《活的音乐化石》即《音乐源于恐惧论》,载1986年《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第四期。该论文曾被欧洲中国传统音乐学会译为英、荷等文字,作为学会年会向国际音乐民族学家们的交流文件。并由荷兰莱顿学院及荷兰驻我国特命全权大使发出给宣科的邀请文件。后又被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生明庆二在其《传承机能音阶论序说》中大部分引用和给予很高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会馆里各种民族器乐!</p> <p class="ql-block">宣科父亲宣明德聪明过人、记忆非凡,能说7种民族语言,是纳西族第一个会说英语的人。</p> <p class="ql-block">木刻的纳西古乐简介!</p> <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组图!第七副是彭丽媛签字!</p> <p class="ql-block">上图,杨振宁三次到纳西古乐和宣科会面!中图,和老朋友傅聪国际钢琴家(傅雷之子)在英国重逢!下图,香港邵逸夫在家设宴招待他。</p> <p class="ql-block">和金庸合影!</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签字留名!</p> <p class="ql-block">纳西古乐会馆舞台!</p> <p class="ql-block">二楼宣科曾经的办公室视频!</p> <p class="ql-block">办公室一角!</p> <p class="ql-block">悬挂着的部分纳西古乐器乐!</p> <p class="ql-block">同上视频!</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进去就到了木府!</p> <p class="ql-block">江泽民在照壁上题写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p> <p class="ql-block">木府大殿!</p> <p class="ql-block">纳西族之所以成为云南省少数民族中一个文化较发达的民族,是与木氏土司发扬光大祖辈重学习的风气,引进汉文化、读书爱书、重视文化教育分不开的。离木府不远处,有一个牌坊,牌坊上写“天雨流芳”四个大字,这句话是纳西语的谐音,意思是:“看书去吧!”。</p> <p class="ql-block">木府用明朝的政令管理着丽江古城自己的辖区!</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一角!</p> <p class="ql-block">木府万卷楼!</p><p class="ql-block">万卷楼,是云南最大的藏书楼之一,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p><p class="ql-block">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收藏的东巴经、大藏经及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p><p class="ql-block">史载,“楼中凡宋、明各善本数以万计,群书锓版亦备其大要。”万卷楼和木牌坊匾额“天雨流芳”,体现了木氏家族“学书明礼”的家教家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仿明朝的府邸外一池水,寓意洗墨笔池!</p> <p class="ql-block">木府内仿明建筑的宅院!</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府内一棵四百余年的老树,还生长的郁郁葱葱的!</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的是彝族人的男女背心,是用皮子缝制的上边两侧的圆圈表示太阳,月亮,下边一排小圆圈表示北斗七星,穿着这样的背心防寒隔潮,彝族同胞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这样的健身强体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木府木增夫人也是电视剧里漂亮能干的女主人原型!</p> <p class="ql-block">木府鼎盛期的掌门人木曾也是徐霞客的挚友! 木增土司是一个汉文化的爱好推崇者,也是一个杰出的作家、藏书家、诗人、散文家、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徐木友谊厅!</p><p class="ql-block">木增土司和徐霞客一见如故,成为挚友。木增土司非常钦佩徐霞客的才华和学识,他请徐霞客为其的作品整理编校,还让儿子拜徐霞客为师,学习汉文化。</p><p class="ql-block">徐霞客在丽江的10天时间里“连宵篝灯,丙夜始寝”,圆满完成了对丽江的考察。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录了明末丽江纳西族聚居地的生活状况、民族关系、礼仪习俗及气候、物产、景物等,为后人研究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p><p class="ql-block">徐霞客在此行中,还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对长江源头的溯源工作。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徐霞客通过这次到云南的考察,明确地提出,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此结论,是地理学上的重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在木府住了十天的徐霞客患重病要东渡返回故乡,木增土司特别理解徐霞客回家心切的心情。他叫人做了一个滑竿,让徐霞客坐在上面,派了精兵强将和滑竿挑夫组成了一个护送队,用了156天,步行约四千多公里,把徐霞客安全地送到江阴。</p><p class="ql-block">在徐霞客临终之际,他仍不忘挚友的恩德,吩咐儿子将自己的墓碑朝向西南方,也就是丽江木府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依据汉人规制供奉的牌位!</p> <p class="ql-block">木曾当年为了让老百姓行走方便故意将自家的院墙朝院子里移了进去,让给老百姓有宽敞的路行走。</p> <p class="ql-block">站在顶楼俯瞰木府丽江古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木府顶楼一角!</p> <p class="ql-block">木曾和徐霞客的友谊铜雕像!铜像基座刻着“情谊”二字,基座上两位人物相向而立,交谈甚欢;右边徐霞客,左手执一卷书,右手伸展,作指示状,向木增土司介绍中原文化;左边木增,左手拈须,右手靠背,全神贯注倾听。</p><p class="ql-block">铜像是江阴徐公后裔2015年捐建。也是这一年,江阴与丽江缔结为友好城市。</p> <p class="ql-block">万历皇帝钦此的忠义二字,为此建了忠义坊!也是丽江有名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木府风云),(钱王)等电视剧在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土司贡茶!</p> <p class="ql-block">丽江小景一副!</p> <p class="ql-block">城门!</p> <p class="ql-block">舌尖上的中国,包浆豆腐美食拼图!</p> <p class="ql-block">售民族服装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卖手鼓的美女老板!</p> <p class="ql-block">身着民族服装的彝族姑娘!</p> <p class="ql-block">一家三代和宠物狗,好温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景点,我们到了玉龙雪山的牦牛坪!海拔37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在大雾天中乘索道前往!</p> <p class="ql-block">牦牛坪藏传佛教的雪花寺!</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雪山上的经幡彩带!</p> <p class="ql-block">牦牛坪海拔3700多,下边是山上的花絮,因为天气瞬息万变下雨大雾,所以拍不出效果。</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视频!</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羡慕年轻人在高山上肆意奔跑中!😀</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牦牛还真不少,不知是怎么到上边的?或许山上也住着人家?</p> <p class="ql-block">游客!</p> <p class="ql-block">这是春雨姐姐拍的云杉坪一景!</p> <p class="ql-block">感谢采英美妹发来玉龙雪山最高处的照片,虽然因为天气不好,没能看清远处的冰山,但全车四十多人只有他们夫妻和一对小青年抢到登顶票,已经够幸运的了,而且我们也算间接看到了最高处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感谢两位小青年发来玉龙雪山顶峰的照片和视频!借用了!🙏</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顶峰组图!</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下的天气眨眼晴空万里,好不畅快!</p> <p class="ql-block">任导随乡入俗抠起了拉错导游妹妹的手心心,是不是很开心哦!😇👏</p> <p class="ql-block">借用团友在蓝月谷拍的蓝色妖姬般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蓝月谷系列:</p><p class="ql-block">蓝月谷地处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玉龙雪山东麓,俗称“白水河”,以其巍峨壮美的雪山、湛蓝如玉的湖水与雄齐秀丽的峡谷风光享誉世界,因湖水湛蓝、山谷呈月牙状而得名,相传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消失的地平线》中蓝月亮山谷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蓝月谷的玉液湖。</p><p class="ql-block">蓝月谷地处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玉龙雪山东麓,俗称“白水河”,以其巍峨壮美的雪山、湛蓝如玉的湖水与雄齐秀丽的峡谷风光享誉世界,因湖水湛蓝、山谷呈月牙状而得名,相传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消失的地平线》中蓝月亮山谷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蓝月谷视频!</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蓝月谷的瀑布视频!</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下边几张是借用团友拍的美照!</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 22.7.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