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巍巍钟山 紫气氤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散文/熊克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涧水无声绕竹流,</p><p class="ql-block">竹西花草弄春柔。</p><p class="ql-block">茅檐相对坐终日,</p><p class="ql-block">一鸟不鸣山更幽。</p><p class="ql-block"> 这首清空精绝,雅丽低回的七言绝句,是北宋一代名相、诗人王安石辞官归隐后,在“后半山园”的府邸门外,望着不远处静寂而幽旷的“钟山”谷涧中的清溪、绿竹、花草,独自享受春光之美时的自我陶醉之作。</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今南京市玄武区境内的“钟山”(别称金陵山、圣游山、蔣山、紫金山、北山、神烈山等),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享有“金陵毓秀”之美誉,为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中国生态文化示范地、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及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据地质学家推测,早在13亿年前的“三迭纪”晚期,钟山一带还是海洋,海水退去后,出现大陆盆地。由于当时气候干燥、炎热,氧化充分,沉积物(砾石)中所含的铁质发锈变红,所以盆地中的三迭纪岩石呈现出紫红色。三迭纪结束时,地壳又有运动,盆地的凸凹态势加大并出现岩层和湍急的溪流,后来,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岩层受到挤压力的作用,产生强烈的抬升与断裂后,便从地面隆起连绵的山脉,最终形成以钟山为最高峰的众山。钟山的山体结构为山南坡道平缓,多溪水和茂盛的植被,山北均为祼露而质地坚硬的砾石,呈雄峻峭拔之势。</p><p class="ql-block"> 如今雄奇瑰丽的钟山,已成为一座城郭山。山势略呈弧形,三峰相连,弧口朝南,连绵蜿蜒。山脊的走向以北高峰为转折点,西端延伸向西南,沿玄武湖东岸,经太平门入城,然后继续向西延伸至富贵山、九华山,终止于钦天山(今北极阁)。东端向东南方向延伸,终止于中山门外的马群。可谓山、水、城、林,交相辉映,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钟山的三峰,呈东西向一字排列,三峰形如笔架,居中的主峰(头陀岭)海拔约449米,为“宁镇山脉”最高峰,主峰东侧是第二峰(小茅山),西侧是第三峰(天堡山),山体周长约为30公里,环山溪流交汇,湖泊众多。如:山西北面的玄武湖、山南面的紫霞湖、燕雀湖、琵琶湖等,均名闻遐迩。</p><p class="ql-block"> 传说,三国时期(220年 至 280年),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出使东吴,与当时驻在“京口”(今镇江)的孙权共商抵抗曹操的大计,途经“秣陵”(南京)时,拾级登上曾是“金陵邑”所在地的“石头山”(今清凉山)上,极目远眺,发现以钟山为首的众山,如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北诸山,像猛虎似地雄踞在长江之滨,便连连赞叹道:“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之后,他与孙权晤面时,力劝其迁治于此。“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既生动地概括了南京险要的地势,又相沿成俗的成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形象的代称。</p> <p class="ql-block"> 钟山的名称在历史上曾多次易名,最早得名是在东周时期,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战败越国后,在濒临长江的石头山上,筑山垒墙构筑“金陵邑”(金陵山城),并将钟山称作“金陵山”,当时的南京亦称为“金陵”。</p><p class="ql-block"> 早在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220年),金陵山被看作是一座王气所“钟”之山,即王气集中积聚的地方,故将金陵山易名为“钟山”。</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建安十六年(211年)吴王孙权将治所迁至秣陵,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址构筑新的“石头城”,将秣陵改名为“建业”。因孙权的祖父大名“孙钟”,为避名讳,逐将钟山更名叫“蒋山“。为何更名叫蒋山?传说,在东汉末年(184年至220年),秣陵县尉蒋子文为追逐盗贼,战死于钟山脚下,后又葬于此山。吴王孙权追谥其为“钟山神”,逐将钟山改名为"蒋山",并在钟山北麓为其建了一座“蒋王庙”。从此,庙里香火旺盛,历代祭祀不绝。宋代诗人曾极《蒋帝庙》诗云:“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年蒋王庙前“炉烟袅袅”的盛况。</p><p class="ql-block"> 提及到蒋王庙,让笔者不由的想起了一段往事,那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笔者尚在“南师附小”读书,每到春天来临时,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去钟山脚下的蒋王庙村,下田“学农”劳动。记得有一次同学们就是在蒋王庙(1912年后,蒋王庙被辟为小学校舍)里,打地铺住了半个月。韶华易逝,岁月倥偬,转瞬之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不过想到当年一群懵懂少年,在田野里劳动的情景,却犹记如新,恍如昨日。</p><p class="ql-block"> 传说,在东晋时期(276年至323年),建都于建业的晋元帝司马睿,一次乘摆渡船过江时,望见远处钟山山峰上,紫红色的砂页岩石(一种云母类矿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紫金色光泽,于是,他下令把紫气氤氲的钟山,易名叫“紫金山”。亦另有一则传说,因为钟山上生长有大片的紫金楠木树,故晋元帝将钟山称作“紫金山”。</p><p class="ql-block"> 南朝时期(420年至589年), 建康(南京)为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的京师(首都)之地,因紫金山地处京师的东北方,故改名叫“北山”。</p><p class="ql-block">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病逝,葬于钟山南麓独龙阜下的“明孝陵”。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下令将钟山封号为“神烈山”。但是民间百姓并不接受这个山名,私下里还是习惯称“钟山”或“紫金山”。以至现在有不少南京人都不知道“神烈山”曾是钟山的别称。不过在钟山南麓,今孝陵卫大街北侧的下马坊公园内,竖有一方镌刻于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的石碑,上刻“神烈山”三字,仿佛在默默地诉说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总之,享有诸多别称的钟山,以其“龙蟠”之势,巍然屹立于扬子江(长江下游段)畔,吞雾饮霞,摘星摩斗,历万年风霜雪雨而郁郁苍苍,纳数代君王英雄豪气而凛然千秋,融多元文化而耸立于众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 钟山上历史名胜古迹众多,最为著名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陵寝“明孝陵”、中国国民党先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寝“中山陵”,和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此外,还有灵谷、头陀岭等自然风景区和两百多处名胜古迹,以及保存完好的绿色山林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 自六朝时期的第一位君王东吴大帝孙权开始,钟山既为帝王陵寝及功臣勋戚的首选葬地。</p><p class="ql-block"> 据考,位于钟山南麓独龙阜的明孝陵为明代第一座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此皇陵可以说汇集了明朝初期最高的建筑和石刻艺术,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在中国帝陵建造史上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自明孝陵建成后,明、清两代的帝王皇陵,基本全都按照明孝陵的形制进行建造,故此,南京明孝陵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p><p class="ql-block"> 2003年,南京明孝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竣工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调用了10万名工匠,耗时25年才完工的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将陵寝选址于钟山?为何称作“明孝陵”?民间曾有两则传说,一则说,朱元璋登基当上皇帝不久,便着手为自己将来的陵寝选址。一天,他与大臣刘基、徐达、汤和商量,每人为他选一个自己中意的“陵址”,说好看中了什么地方先不说,写在纸上,藏在袖子里,最后再一起拿出来看,结果三位大臣与朱元璋自己都选的是钟山南麓的“独龙阜”。朱元璋当时龙颜大悦地说:“这真乃天意也!陵址就选在这里吧。”令人有些费解的是,为何四个人不谋而合的都情之所钟独龙阜呢?原来古人认为,钟山上东西走向,一字排列的三峰,有“华盖三台,尊极帝位”之势,也就是所谓的“龙脉”之说,独龙阜恰好位于山南面的至阳位置,故被称作“龙头”,独龙阜的南面是“梅花山”,传说,当年东吴大帝孙权就葬在独龙阜前面的梅花山下,想必当年东吴大帝也相中了这方“风水宝地”吧。独龙阜东面有一座天然湖泊,名叫“紫霞湖”,晶莹澄澈的湖水经山涧、沟渠,蜿蜒地绕过独龙阜,流向西南方向。相传,这条山涧溪流正好将“帝王之气”聚拢在独龙阜的玩珠峰下,永久不散。明代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说:“这里常常汇聚着红紫气息,在风水上可谓是好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另一则说,明太祖朱元璋仍然承袭了唐宋帝陵“依山为陵”的旧制,因地制宜的将陵寝建在京城朝阳门外的钟山南麓,只是将旧制的“方坟”改为“圜丘”而已。</p><p class="ql-block"> 不过,无论是哪则传说,据研究明史的专家认为,明孝陵的建造形制巧妙的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它不愧为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融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就在明孝陵动工建造的翌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原配妻子马皇后突然病逝。由于皇后马氏谥号为“孝慈高皇后”,一贯奉行孝治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便将这座本来为自己所建的陵寝,改为与妻子合葬在一起,赐名为“孝陵”,后人称为“明孝陵”。</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朱元璋不仅将自己的陵寝选址于钟山南麓至阳的地方,还将“钟山之阴”(即钟山北麓),赐给他手下的一群开国功臣作为葬身之地。据史籍记载,当年确有10多位明朝开国功臣被赐葬于钟山北面山脚下(今蒋王庙附近)。距今虽然已经过去了600年,但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吴良、吴祯、仇成等人的墓冢,仍然保存完好或有迹可循。</p> <p class="ql-block"> 当代史学家们认为,雄伟翠绿、横峰侧岭的钟山,不仅见证了历代帝王的雄图霸业,也见证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兴衰更迭,并最终成为帝王的归宿地,从而成就了其千古不朽的盛名。</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距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陵区绝大部分木结构的建筑均毁于战火。但整个陵区的建筑形制,仍保留了当初那种古朴恢宏,庄严肃穆的气势。尤其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的主体建筑,如:文武方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以及碑亭、神功圣德碑、石像路、翁仲路的石刻等,都是明朝时期的遗存,基本保持了明孝陵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的建筑分为两段,第一段(俗称前朝)从下马坊起,至大金门、碑亭、神道石刻(石象路和翁仲路)、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碑殿、享殿、内红门为止。第二段(俗称后寝)从内红门内起,至御河桥、方城明楼、宝顶、宝城为止。两段路加起来全长约2700米。</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位于明孝陵入口处的“下马坊”,是一座宽6米,高9米的两柱冲天式石刻牌坊,在牌坊的横檐上刻有“诸司官员下马”的六个楷体大字,是为告示所有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明孝陵的肃穆,以及对明太祖朱元璋陵寝的尊崇,违者以大不敬论处。</p><p class="ql-block"> 从下马坊向北拾级而上,不远处便是明孝陵的正门,也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又称大红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坐北朝南,单檐庑殿顶式,顶面覆盖绿色琉璃椽子和黄色琉璃瓦,门基为石须弥座,大门宽27米,进深8米,筑有拱券式三门双扉的大金门,与环绕明孝陵周长约23公里的护陵围墙,均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毁于战火,如今只剩下大金门的地基石遗迹。</p><p class="ql-block"> 以大金门(今孝陵卫大街北侧)为南端起点,向北相距70多米处,便是明孝陵的“碑亭”。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为颂赞其父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明孝陵修筑碑亭。重檐歇山顶式,顶上覆盖黄色琉璃瓦,四面红墙边长均约27米,每面墙上各开有一道券式门洞的碑亭(俗称四方城)的中央,竖有一方高约9米,宽约2.3米的石碑,驮碑的赑屃趺身高约2.1米,这方名为“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俗称功德碑),这篇共计2746个字碑文,由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文中详述了其父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功德,碑中还刻有57位皇族子女的名号和144句四言体颂词。</p><p class="ql-block"> 碑文字体镌刻的婉雅朴厚、古气磅礴,碑额和碑座的纹饰也雕琢的细腻流畅、瑰丽堂皇。据说,这座碑亭,在明清皇家陵寝的碑亭中,为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碑亭的西侧是“外御河桥”,桥的西面就是著名的明孝陵“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长约615米的“石象路”,在路的两旁竖有六种十二对,共计二十四尊石刻神兽,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分别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马。这群石刻神兽是按照皇家陵寝的规制所立,且各有寓意。其中狮子为百兽之王,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也镇魔辟邪,为帝王陵道专用;獬豸为传说中的法兽,寓意帝王言出为箭,执法如山;骆驼为沙漠之舟,体现出大明王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大象则表示国泰民安,江山稳固,民心顺服;麒麟是传说中的祥瑞之兽,喻示帝王的仁德;马是古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动物,代表对帝王的忠诚。</p><p class="ql-block"> 在神道上竖立这六种神兽,一是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的功德,让谒陵者感受逝者的威严和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二是祈望这些神兽能镇魔辟邪,看守好陵园。</p><p class="ql-block"> 神道的第二段是长约250米“翁仲路”,在翁仲路口,竖有一对“望柱”(又称华表)。在古代望柱常作为陵墓、宫殿、宗庙前的一种建筑标志。明孝陵的这对望柱,同时还兼顾路标的功能,因为从望柱这儿起,明孝陵的神道由东西走向变为南北走向。在南北走向的翁仲路两旁,间隔排列有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的石雕全身塑像,武将身穿甲胄,手握金吾(仪仗棒),腰佩宝剑,威武雄壮;文臣头戴朝冠,手捧笏板,身穿大袖朝服,庄重肃穆。 仔细端详这些文臣武将的容貌,会发现一对显得年轻干练,另一对感觉要老成持重一些。据说,这是在喻示明朝江山后继有人。</p><p class="ql-block"> 石象路、翁仲路上的每件石刻雕像,均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其雕工之精湛,气韵之生动,堪称明代皇家陵园石刻中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瓮仲路的尽头,立有一座宽约20米,高约8米,六柱三门的冲天式牌坊,称作“棂星门”。在古代棂星门一般都筑造在宫廷、坛庙的南门前,它是古代礼制及王权的标志。建在皇陵里的棂星门,被称作“天门”,意为帝王将相跨入棂星门,就如同进入了天堂之门。</p><p class="ql-block"> 棂星门与转为东北向的“金水桥”相距约270米,金水桥与最北端的“崇丘”(又称宝顶),处于同一条南北中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 拙文写到这儿,想起一则遗闻,值得提及一下,自古帝王陵寝的神道都是直线的,唯独明孝陵的神道是弯曲的,当年明太祖为何要修一条弯曲的神道呢?原来在金水桥的正南面有一座山丘,古称“孙陵岗”(俗称吴王坟),今称“梅花山”,这座山丘正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帝孙权与夫人合葬墓所在地。传说,当初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独龙阜筑造孝陵时,手下大臣向他禀报:“孙权的陵墓也在这里,是否将其墓迁走?”没想到朱元璋却高兴地说:“孙权是条好汉,就留他在此为孝陵守门吧。”所以,筑造明孝陵的工匠们,只好围绕孙陵岗修筑了一条弯曲的神道。自此,东吴大帝孙权与明太祖朱元璋,两两相望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顺便提一下,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开始在孙陵岗上大面积的栽种梅花树。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将孙陵岗改名为“梅花山”。此后,每年的早春二月,梅花山的万株梅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放眼望去,红梅片片如红霞,白梅朵朵似雪花,清雅至极,美不胜收。长眠在这里的孙权大帝恐怕再也不会想到,如今的“孙陵岗”已成为国内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而且南京市政府每年的春季,都要在这里隆重的举办“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旅游节庆大典。</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金水桥,原为五孔拱形石桥,五孔寓意圣人孔子提出的礼、义、仁、智、信。此桥毁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战火,重建后改为三孔石桥,但原五孔桥的桥基和两岸的石堤,都是明朝遗留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金水桥正北方向的坡道上,有一座高约9米,宽约25米,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式,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南北向筑有三座贯通的拱券式门洞,东西侧墙中间分别筑有一座拱券式门洞,四面都是红色墙体的“陵宫门”,这道门便是通往明孝陵“后寝”(地宫)的正门。当年陵宫门里一直驻守着守护孝陵的陵户,陵户的建制分为“文孝卫”和“武孝卫”,文在东门,武在西门,陵宫门东西两侧的门恰好是“正方”形状,所以陵宫门又称“文武方门”。</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陵宫门,不幸在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被太平天国军炸毁。翌年,清朝政府将陵宫门稍为修缮了一下,五座门洞仅修复了南北向中间的一座,其于门洞皆被封堵住。直到1998年,南京市政府依据明代的孝陵规模建制,对陵宫门进行全面修缮,恢复了历史原貌。据说,修缮时所用的黄色琉璃瓦,都是请北京古建官窑场专门烧制,墙砖均选用南京明城墙被拆除的城门上的城砖。</p><p class="ql-block"> 在陵宫门东侧红墙下,立有一块高约1.5米,宽约0.7米的“护陵碑”,此碑是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由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联合设立。碑文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刻写,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文告。</p> <p class="ql-block"> 陵宫门的北面不远处便是“碑殿”,始初叫“孝陵门”(亦称中门),于清朝同治年间被烧毁。后清朝政府在孝陵门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歇山顶式,三开间,红墙黛瓦的碑殿。碑殿里排列着五方石碑,排在中间的一方石碑上刻有“治隆唐宋”四个溜金大字,是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南巡江宁(南京)期间,在钟山拜谒明孝陵时所书。“治隆唐宋”白话文的意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国方略,超越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此碑由康熙身边的名臣、监察御史、文学家曹寅所立。碑由一尊赑屃驮着,与碑亭(四方城)中赑屃的身形一样。遗憾的是,此碑已断裂成三块,碑额也早就遗失。现在只好将断碑拼接起来镶嵌在墙壁中,供谒陵者观赏。</p><p class="ql-block"> “治隆唐宋”御碑两侧分别还有一方石碑,这两方石碑中刻的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南巡江宁拜谒明孝陵时,手书的两首题诗。在碑殿后面,还有两方卧碑,分别刻写的是康熙皇帝两次谒陵之事,东侧的卧碑上,记载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拜谒明孝陵时,亲自祭奠并行“三跪九叩”之礼的情景。西侧的卧碑上,描述了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拜谒明孝陵时,手书“治隆唐宋”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距离碑殿约50米处,便是明孝陵陵宫区主体建筑之一的“享殿”(又称孝陵殿)。据明史记载,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坐北朝南的享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式,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构筑在三层石须弥座(又称金刚座)台基上的大型建筑。可惜这座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建筑,后来毁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战火。如今人们看到的享殿,为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虽然仍采用三层石须弥座台基,单檐歇山顶式,屋脊敷小黛瓦,但面阔只有三间,无进深,建筑规模比原先小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享殿藏有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画像,以及与明孝陵相关史料文献。</p><p class="ql-block"> “内红门”位于享殿的正北方,坐北朝南,红色墙体的内红门,有三座贯穿拱券式门洞,每道门洞装有木质双扉,门顶覆盖黄色琉璃瓦。以此门为界,门外为阳界,门内即为阴界。故内红门又称“阴阳门”。</p><p class="ql-block"> 与内红门接壤的是“升仙桥”(又称内御河桥),桥的北端即是明孝陵里最具创新形制的建筑,名叫“方城明楼”。坐北朝南,东西长约76米,南北宽约31米,高约17米,底部基座为刻有绶纹和方胜纹,高2.4米的石刻须弥座,上部用规整的长条山石砌就的方城明楼,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下层是“方城”,上层为“明楼”。</p><p class="ql-block"> 方城基座为两层石须弥座,方城两侧有八字型红墙,墙脊覆盖黄色琉璃瓦,红墙基座刻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花纹图案,寓意子孙后代繁衍、江山永固。这些砖雕都为明代初期的一些雕刻艺术家的杰作,虽然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剥蚀,迄今花纹图案仍清晰完整,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 方城正中央筑有一座拱劵式门洞,门洞内有一条幽暗的隧道,隧道筑有54级台阶,拾级而上,可达上层的明楼。</p><p class="ql-block"> 飞檐翘角、重檐歇山顶式,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掩映在葱郁山林中的明楼,原先的明楼和享殿的命运一样,楼中所有木质结构的建筑体,均在清朝咸丰年间的战火中,化为灰烬。今日所见到的庄严华丽、气势恢宏的明楼,是南京市政府于1998年,依照明朝时期始建明楼的原图原貌,复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层高约15米的明楼,为整个陵区的至高点,站在明楼上,环顾四周,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与规模宏大、格局奇异的陵寝建筑相互交织,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清秀雅丽、意境绝美的泼墨山水画卷,浑然天成,真是妙不可言。 </p><p class="ql-block"> 明楼南墙上筑有三座拱券门洞,东、西、北三面的中间各筑有一座拱券门洞,楼上地面用方砖铺就。方城明楼及隧道,更增添了明孝陵庄严肃穆的气氛,和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方城的后面就是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宝顶”和“宝城”。所谓宝顶,就是一座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崇丘,宝顶下面深处即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地宫。在宝顶上面铺就了厚厚的卵石隔层,这样即可以防止雨水渗入地宫,又能起到防盗保护地宫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为了防止被人盗墓,曾于同一天从京城(应天府)13个城门同时出殡,并且13队车马仪仗的阵势完全相同,让人难辨真伪。</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代考古学家们,曾采用无破坏性的精密磁测技术,对明孝陵地宫进行科学探测,结果发现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且地下宫殿保存完好,从未被盗过。</p><p class="ql-block"> 在宝顶四周筑有一道周长约1100米,高约7米,厚约2米的圆形围墙,这道用砖石筑就且完全封闭的围墙,称作“宝城”。</p><p class="ql-block"> 上为宝顶,下为地宫,宝顶周围筑宝城,采用这种藏而不露、含蓄蕴藉的皇陵陵寝建筑形制,堪称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独创,可以说,开创了明清500多年皇陵建制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早已成为历史的过客,但他跌宕传奇的一生和所创造的“洪武之冶”的辉煌,数百年来广为世人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大英雄。</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的建筑或许存在诸多的伤痕和残缺,但它的历史价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却是无可比拟的,笔者以为,明孝陵的美恰恰在于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这种神秘又落索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总是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与沉思……。</p> <p class="ql-block"> 近代以来,人们在提及钟山时,较多喜欢用“紫金山”这个带有“钟阜祥云”之意的别称。</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七年(1928年)二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鼓楼建立“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八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迁址于海拔267米的紫金山第三峰上,并将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改名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由于早在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当时的太平天国军曾在第三峰上修筑过名为“天堡城”的军事要塞,故紫金山第三峰俗称“天堡山”。</p><p class="ql-block">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是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翌年5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据说,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其它天文台站基础都是先在这里诞生、组建,然后再独立拓展出去。颇值得提及的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历算的权威机构,并负责编算和出版每年的《中国天文年历》、《航海天文历》等历书工作,另外还蚁集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果。所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袯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自从紫金山上驻有“天文台”之后,原本就遐迩闻名紫金山,更是“水涨船高”驰誉天下了。</p><p class="ql-block"> 仲夏的一日,笔者拾级登上天堡山顶,来到紫金山天文台大门外,举目仰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采用山峦毛石砌就,模跨于梯道上的三间四柱牌楼式大门,牌楼顶上覆盖蓝色琉璃瓦,中门横檐上方刻有原国民政府主席、书法家林森手书的“天文台”三字石匾,起坡陡峭的石阶梯道与三层栈道平台相连,每层平台边沿是用山石砌就的传统建筑风格的钩栏。咋一看这座用毛石垒砌而成的大门,觉得有些朴拙粗砺,再仔细观望,才发觉这座“山门”,分明是用一种奇崛恣肆,粗犷雄浑的建筑手法,来凸显一种简逸而“至拙至美”的建筑形态。</p><p class="ql-block"> 笔者气喘吁吁地登上了三层平台,定神环顾四下,发现这座“山门”和里面的层楼叠院,完全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错落有致、古朴庄严、美观坚固,仿佛与天堡山已浑然一体,使得整个紫金山天文台,透着一种奇异而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据史籍记裁,紫金山天文台的大门和几座圆顶室(天文观测室)是我国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领衔设计与实施的。难怪这组古城堡式的建筑群,这么别具特色、不落窠臼,令人啧啧称奇。</p><p class="ql-block"> 天文台院子里,宽敞的露天平台上分别竖着“浑天黄道仪”、“简仪”(又称赤道经纬仪)、“天球仪”、“地平经维仪”、“圭表”等青铜天文观象仪器。这一架架披着薄薄绿色铜锈的古代天文仪器,不仅佐证了以甘德、石申、李淳风等人为代表的中华古代天文学家们卓越的才智,更标志着华夏文明古国在自然天文学领域,是最发达和最早的国家。如:在天象观察、仪器制造、编制历法、授时、测定方位,以及对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彗星等天文现象的发现与记录,都源于中华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们。</p><p class="ql-block"> 徘徊在这些造型极为奇特,制作工艺精细复杂的天文观象器物之间,笔者恍惚进入了时光隧道的深处,眼前这一架架让人不可思议的“天文神器”,仿佛是史前文明时代的一尊尊“化石”,令人肃然生敬,歔欷不已!</p><p class="ql-block"> 在浑天黄道仪的一侧,有一间小屋,这间小屋便是“子午仪”展览室。屋子中央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一架由望远镜、目视接触测微器、寻星度盘、挂水准器等组合而成的天文子午仪(亦称中星仪),四周摆放着铜壶滴漏、秤漏、现代航海钟等计时工具。屋子一隅,敬奉有四位天文学家的半身塑像和生平简介,他们分别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张衡,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唐朝著名天文学家、高僧一行(俗名张遂),和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p><p class="ql-block"> 天文台院子一隅,有一座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免费对游人开放的“陨石展览馆”,馆内收藏有20块珍贵的陨石。游人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这群“天外来客”。</p><p class="ql-block"> 据考古文献记载,中国天文学早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公元前5世纪(春秋末期)时,灿若星辰的中华天文学家们,已发展出以“二十八星宿”和北极为基准的赤道天文坐标系统,研制出圭表、漏壶、浑天黄道仪、简仪和水运天像台等天文仪器,对宇宙中的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和日珥、流星雨、陨星等宇宙天体天象,都有过精确而详细的记载。据说,这些记载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由此可见,中华古天文学家们卓有见识的宇宙观,和在天文学方面所取的成就,以及在个别领域至今让现代文明都望尘莫及的科学观,无不令今人顶礼膜拜、惊叹不止。所以,从古至今,举世公认,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天象记载,中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前(14世纪至16世纪),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最完整的记录保存者。</p><p class="ql-block"> 如今,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在紫金山次峰“小茅山”南麓,有一座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前望苍莽平川,背依嵯峨碧嶂的“陵寝”,这座气势宏阔、造意雄奇的陵寝,便是举世闻名的“中山陵”(肇称总理陵园)。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中国国民党先总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六月一日奉安于此。</p><p class="ql-block"> 依山而筑的中山陵园,始建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历时3年,于1929年(民国十八年)5月建成。整座陵园占地面积8000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所设计。中山陵主要建筑有:孝经鼎、半月形广场、博爱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在山腰处的中山陵“祭堂”与山下“半月形广场”的垂直落差约75米,以祭堂为垂直轴线坐标,和山下“孝经鼎”的直线距离约800米,从半月形广场登至祭堂,一共铺就有392级花岗石台阶,全程设有8座平台。据说,392级台阶,代表当时中国的三万万九千两百万骨肉同胞。8座平台象征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陵园中绝大部分建筑都是用花岗岩石与钢筋水泥筑就而成。倘若从高处俯瞰,中山陵园的建筑平面,就像是平卧在碧绿的绒毯上的一座巨型“自由钟”,山坡下的孝经鼎宛如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恰似钟顶部的圆弧,博爱坊和800米长的墓道则像钟下的悬索,山上祭堂后面墓室的拱形穹顶,如同一柄自由摆动的钟锤。将“总理陵园”设计成自由钟式,并非为了表现新奇迥异的建筑风格,而是蕴含一种“木铎警世”之意,所谓“木铎”是指以木为舌的铜质大铃,来喻示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警世遗训。</p><p class="ql-block"> 传说,早在1912年(民国元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数次去紫金山巡察,是年3月10日,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与胡汉民(国民党元老)等人到紫金山上打猎,当一行人登上小茅山山腰的万福寺,看到这里前临平川,背拥青嶂,气势奇伟磅礴,孙中山先生便笑对胡汉民等人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躯壳尔。”</p><p class="ql-block"> 1925 年(民国十四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先生因病不幸在北平行辕与世长辞。不曾想13 年前与胡汉民等人的一句笑谈,却一语成谶。</p><p class="ql-block"> 彼时,孙中山先生在弥留之际,一再嘱咐家属和侍疾者:“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遵照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在他去逝后灵枢暂厝于北平香山碧云寺内,并同时在南京紫金山南麓选址修建陵墓。后人曾有诗云:”济世英才旷世雄,黎民远客谒南钟。功高不用碑文显,落定尘埃我为公。”</p> <p class="ql-block"> 山下的“博爱坊”是陵园的入口处。高12米,宽17.3米,四楹三门冲天式结构的博爱坊,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牌坊横檐上覆盖着青色琉璃瓦,花岗岩材质的四根石柱柱脚前后抱着鼓石,柱底是长方形的大石座,每根石柱的顶上刻有莲瓣、云朵图案,雀替上刻有线条图纹。牌坊中门横檐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鎏金二字。“博爱”一词,出自唐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原道》中“博爱之为仁”之语。中山陵园的建筑设计师将“博爱”二字雕刻于此,可谓是对孙中山先生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高度概括和最恰当的写照。故此,这座牌坊被世人亲昵地称之为“博爱坊”。</p><p class="ql-block"> 据说,孙中山先生身前最喜欢书写“博爱”二字,作为墨宝赠与亲朋好友。因此,南京也“东壁余光”的一直享有“博爱之都”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从博爱坊沿全长800米的台阶式墓道,拾级而上至440米处,就到了陵园的南大门“陵门”。坐北朝南,长24米,宽8.8米,高16.5米,单檐歇山顶式结构,屋顶覆盖蓝色琉璃瓦的陵门,开有三扇南北贯通的拱券式大门,南面的拱券门均为梅花格柵和紫铜材质的双扉,北面仅有拱劵门洞,未设置门扉。南面中间拱券门上方,镌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字镏金石匾。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孙中山先生借用“天下为公”作为对“民权主义”的解释,寓意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p><p class="ql-block"> 陵门上镌刻的“天下为公”楷书字体,可谓笔力雄浑圆厚、朗健清逸,既字字独立,又气脉浑整,真的是细品入味三分,令人百看不厌。</p><p class="ql-block"> 陵门的南大门前是一座用花岗岩石铺就的大平台,平台两侧植有绿茸茸的草坪,两侧草坪上,各栽有10棵四季长青的“黄杨球”树,和6株形状如伞、奇异珍贵的“千头松”。陵门两侧均筑有一道半环形石拥壁,与山上祭堂两侧的围墙相连,将祭堂和墓室拱卫在围墙之中。</p><p class="ql-block"> 单檐歇山顶式,上覆蓝色琉璃瓦,高17米,长、宽约为12米的“碑亭”,建在陵门北坡的一座平台上,基本呈正方型的碑亭,四面墙壁均开有拱券式门洞,为方便谒陵者出入。北面门洞的下半部设置了石栏杆,到此驻足的谒陵者可凭栏仰望到直指峰峦云天、四周紫气萦绕的“祭堂”。得此一见这雄奇壮观的景象,不禁让人油然而生对孙中山先生的“高山景行,君子如珩”之情。</p><p class="ql-block"> 碑亭中央,竖有一方高9米,重达几十吨的花岗岩石碑,碑顶和碑底分别刻有云朵与浪花图案,这些简洁又朴素的图案,仿佛在告诉人们,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如天高、似海深。 坐北朝南的石碑上方正反两面,分别刻有国民党党徽,石碑正面从右至左竖文刻有由国民党元老、书法家谭延闿所书鎏金碑文: “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碑文为颜体正楷,其笔峰外显遒劲,内藏古拙,书体方峻奇宕、苍浑雄伟,真的是:“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难怪人称书法家谭延恺先生为“近代颜书大家”,且名列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p> <p class="ql-block"> 将建筑融于自然环境之中,吸取了中国传统陵墓布局的特点,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的“祭堂”是中山陵园的主体建筑。融中西方建筑元素于一体,重檐歇山顶式,屋顶覆盖蓝色琉璃瓦的祭堂,筑有三道双扉镂花紫铜拱券式大门,并在三道大门门楣上方,从右往左分别刻有张静江先生(国民党元老)手书的“民族、民权、民生”六字篆体石匾,中门的横檐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字鎏金石额。</p><p class="ql-block"> 祭堂的内屋顶呈斗式藻井形状,屋顶表面采用花瓷镶成一方国民党青天白日党徽,采用这样的花瓷藻井图案,既显得新颖朴实,又不失浓重艳丽。</p><p class="ql-block"> 肃静的祭堂中央,供奉着一尊孙中山先生石刻坐像。据说,这尊高度为4.6米的雕像,是世界著名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选用意大利的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坐像中的孙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方额广颐、斯文愽雅,手持长卷,凝视前方,神色庄重。让每一位走进祭堂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轻手轻脚的来到塑像前,抬头竦然起敬地向孙中山先生行注目礼和鞠躬礼! </p><p class="ql-block"> 坐像的基座上,刻有六幅孙中山先生身前从事政治活动的浮雕图案。祭堂三面大理石墙壁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迹《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以及胡汉民等国民党元老书写的《总理遗嘱》。</p><p class="ql-block"> 祭堂后面即是“墓室”(亦称陵寝),祭堂与墓室之间,有一条狭长的通道相连,通道尽头墓室的入口处设有两道门,第一道是双扉紫铜门,门框为黑色大理石,门额上刻有孙中山先生的手书“浩气长存”四字鎏金横匾;第二道为单扉铜门,门额上是张静江先生所书的“孙中山先生之墓”七字篆体横匾。</p><p class="ql-block"> 在祭堂与墓室之间设置一条通道和两道铜门,既保障了墓室的安全,也明显提升了墓室的空间纵深感和肃穆感。</p><p class="ql-block"> 形状如“覆釜”的墓室,直径约16.5米,高10米。墓室的构造极其坚固,外墙用花岗岩石砌就,中间浇筑钢筋混凝土,墓室内壁选用米黄色人造大理石贴面,墓室顶部呈穹窿状,和祭堂内屋顶一样,采用花瓷镶成的国民党党徽作为藻井,地面则全用白色大理石铺就。墓室中央,是一个直径4米,栏高0.88米的圆形大理石栏,石栏下面是陷入地下的墓扩,墓扩底部用花岗岩石铺垫,周围砌就大理石隔墙。据历史文献记载,孙中山先生的灵榇,就葬在墓圹地下深至5米的紫铜棺内。在墓圹上面,安放有一尊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装的汉白玉卧像,这尊卧像,由捷克著名雕塑家高琪按孙中山先生遗体形象所雕作,供谒陵者瞻仰。</p> <p class="ql-block"> 坐北朝南的祭堂门前平台两侧,竖有一对高12.6米,下部直径2米,上部直径1米,呈六角形断面,每个断面均刻有精细云纹图案,直插青天的“华表”和紫铜带盖的“大铜鼎”。这对富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的华表,和素有“国之重器”之称的大铜鼎,不仅将蓝瓦银墙、典雅庄重的祭堂,烘托的格外奇伟磅礴;而且为整个中山陵园增添了更为浓烈的庄严肃穆和寄托哀思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笔者走出祭堂,伫立在长137米,宽38米的平台广场上,回眸仰望那苍茫起伏的紫金山,在赤日之下,时而阳光普照;时而烟岚云岫;时而层峦叠嶂;时而突兀森郁。俗话说,千闻不如一见,静静地环顾这松涛阵阵、山溪潺潺的金陵第一山脉,果然让人领略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之神韵,抑或“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之绝美光景。难怪海内外的人们异口同声地赞美钟山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称道中山陵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p><p class="ql-block"> 笔者自我陶醉地望着眼前这一派即清新空明,又气象万千的山色奇景,如梦似幻的感觉自己仿佛正徜徉在一帧情怀野逸、天然隽永的高山风荷画卷之中,悠哉游哉,好不惬意!</p><p class="ql-block"> 在中山陵周围还建有永慕庐、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和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它们就像众星拱辰似的围绕着陵园,构成一座完整的中山陵园建筑体系。这群“众星”建筑,不仅寄托了海内外捐赠者,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之情和崇高敬意,并且每座建筑都出自顶尖的建筑设计师之手,至今有些建筑仍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p><p class="ql-block"> 林壑尤美、山峦俊秀,历千年而葱茏蓊郁,纳十朝君王与英雄豪杰而松苍柏翠,融天地日月精华与几多神工而卓然于众山之上,集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态休闲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身的钟山,不愧有“金陵毓秀”之美誉,享“江南名山”之远名。</p><p class="ql-block"> “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天开帝王居,海色照宫阙。”一座城市中若有山,就能展现出无限的风光,若有水,就会焕发出无尽的柔情。南京,正是这样一座城中有山(钟山)有水(玄武湖)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使其在悠悠的历史岁月中,几度成为中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不仅是大自然的恩赐,更得益于千百年来无数劳动者对南京的打造和创新,而连云叠嶂、青松似海的钟山,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万木葱茏的紫金山,一直被生活在南京的人亲昵地称誉为“城市绿肺”。所以,每到节庆假日,在通往紫金山的林荫大道上,总是万头攒动,人潮如虹,人们或登山运动;或尽情吸“氧”;或游园谒陵;或赏景览胜。</p><p class="ql-block"> 在钟山风景区,除了著名的明孝陵、紫金山天文台、中山陵园外,其间还掩映着两百多处名胜景点。所以,对于以万木翠柏汇成浩瀚林海,幻化了千年沧桑故事的钟山,岂是靠几段浅见寡识的文字可以描述的,对于这座充满了无限灵韵和魅力的山脉,只能用脚去丈量;用眼去寻觅;用心去感受。果如此,或许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万种风情,品味出它那热诚而博大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笔者已数不清来过紫金山多少次,不过每次来都会在山下的中山陵景区,一直逗留到夕阳西沉,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空中的飞鸟纷纷归回山林中的鸟巢时,才会面对紫金山主峰,行一个长长的注目礼,然后迈步穿过被芳树林荫蔽芾的陵园大道,走进“中山门”,市区的万家灯火,散发着美妙迷离的光芒。回眸身后的紫金山上,也高挂起一弯如钩的银月。目睹这清辉明静的山月景色,不免让笔者想起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诗句,此刻虽是炎炎夏日,细嚼慢咽这首意境清迥,韵致流溢的诗句,让人顿时感到清凉舒爽。这样的感觉,想必是所有蹈足众壑,振翮云霄,与造物主作无尽之游过的人,并“由诗境观世事,由人生证诗境”后的真情实感吧。笔者不免窃喜,竟与诗圣李白心有灵犀!于是,不由地停下脚步,忘情地仰望着仿佛是被紫金山托向天空的一弯明月,此刻的紫金山在银色的月光笼罩下,就像披上了一层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使得这座延绵起伏的巍巍山脉,显得格外清峻峭拔、神奇飘逸,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诱发探索的欲望。蓦然,笔者耳畔响起一位哲人说过的话:“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处的风景,这就是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7日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