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头条内蒙古频道||大美内蒙古||缘情而歌 以诗为马——王守仁诗词大观

慧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缘情而歌 以诗为马</b></p><p class="ql-block"> ——王守仁诗词作品大观</p><p class="ql-block"> 在科尔沁草原的古典诗词界,王守仁是公认的执牛耳者。他的诗词作品,以其充沛的感情,高标的格调,深刻的蕴含,丰富的题材,严谨的格律,完备的歌体,广泛的影响,众多的读者,成为一道足以为家乡增色的靓丽风景,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和领域,代表了家乡草原文化的传承、演进、创新和成就,甚至具有某种品牌和标志的意义。对于他的诗词创作,专家们很关注,读者们很期待,常常是一阕甫发,众人争诵。</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他的诗词创作影响所及,随着他的履迹游踪,东至白山黑水、辽海沈河,西越阳关古道、黄河湾头,南达湖湘衡越、巴山楚水。在这广阔的幅员,他放歌行吟,高会诗友,参加研讨,出席笔会,编辑刊物,辅导后学,一路以诗为马,从草原走到了愈来愈远愈来愈开阔的远方,带去了草原的问候、草原的诗情和他自己的诗作,让自己的诗词创作,在更广大的地域,在不同的中华文化带,令人惊艳地呈现。他是国内一些诗词大家、评论家、编辑家的挚友,一些诗会的上宾,早年发硎初试就上了《人民日报》,后来更是《诗刊》《中华诗词》,及其他各级各类诗词和文学刊物的常客。</p><p class="ql-block"> 王守仁的诗词创作境像开阔,风格多样,摇曳多姿。但是基本特点是,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尊奉源远流长的诗词格律为圭臬,却又与时俱进,新翻杨柳,常常令人耳目一新。其诗词作品最打动人的,也是构成他全部诗文根本的、基础的,是一个“情”字,是他诗词创作的以情为本,缘情而发。 </p><p class="ql-block"> 《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是诗歌的灵魂,诗歌是情的外在表现。没有感情抒发的需要,就不会有诗歌的产生,而诗歌创作没有感情作为支撑和内涵,也就违背了诗歌的本质特性和内在需要。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有言:“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词人赋颂,为文而造词”,提出了诗歌创作中情与文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并且以情为主的艺术主张,揭示了一条重要的创作规律,也开启了一条我国诗歌创作的美学主脉。白居易《与元九书》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是感情的发生器也是接收器,诗歌只有抒发真情,才会使读者受到感动,从而达成诗歌创作的客观效果。南朝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这又是从请作为内质与诗词作为形式的角度来论述的。总之,关于情与诗的关系,情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前人之述备矣”,并且在这样的诗歌理论指引下,形成了蔚为大观绵延不绝的古国诗歌流脉。</p><p class="ql-block"> 王守仁诗词创作缘情而作的特质,正是基于他对古典诗歌理论的理解和践行。揆诸其诗作,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山河情思。诗言志,是诗词创作的基本功能。要“言之有物”的“物”,首先就是自然宇宙,山河风物,所谓 “山川以诗为境”(董其昌语)。自屈原以降,诗词大家们无不是在舟车鞍马、竹杖芒鞋的跋涉游历中,领略山河之美,感悟自然之趣,从而“天地入胸臆”“物象由我裁”,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万首诗。王守仁游历即广,诗心勃发,一路走来,处处留诗,山河风物之作占据了他作品最大篇幅。面对大好河山,他激情难遏,直抒胸臆,以满腔激情生花妙笔,书写“我裁”之山河美景。 他写珠穆朗玛峰,“高峰万仞,撑得长天凝碧,巨人红颜披素幔,翻手云中霹雳”。他写黄河,“黄河之水,见浊流泄瀑,惊涛奔裂。十里雷鸣倾碧海,浪卷昆仑怒雪”。他写壶口瀑布,“擂戎鼓,奔万马,卷旌云。涛拍两岸石壁”“寒壑龙吟虎啸,怒扫千秋风雨”。真是铜琶铁板唱河山。他写延庆杏花节,“四月潇潇雨,红粉艳妫川。芳香闻醉佳客,指点话松山。秀色连屏百里,碧水波光黛影,靓女荡游船”。他写河柳,“春风疑是美人梳,梳尽柳条千万株。照影河边搔首立,身姿婀娜要谁扶。”他写镜泊湖,“剪浪裁波挽绿绸,嫁衣未著已风流”。这些诗作,又如古筝琵琶,轻挑慢捻,娴静优美,读来令人心悦颐和。</p><p class="ql-block"> 王守仁的山水风物之作,每每蕴含着历史之思,思古之叹,抚今追昔,警醒世人。他写景山崇祯自缢的古槐,“落尽槐花铁干青,三朝烟雨未凋零。江山社稷何堪重,不信虬枝吊大明”。他写燕山将军关,“将军关上气森森,断壁依稀锁战云,”“古往今来多少事,悠悠化作岭头云”。他写挂甲峪记游,“当年挂甲人何在?串串红灯映小楼”。沉重的历史感,振聋发聩,发人深思,令人警醒。</p> <p class="ql-block">  王守仁山水风物的诗词作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他满怀诗心,引颈远眺,从而思鹜八极,神游物外,写出气势恢宏作品的时候,也经常收回目光,温柔地轻抚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周边,在这些自己生于斯长于斯,或者周遭声息相闻,随时可去的地方寻寻觅觅。连绵湿地,起落游凫,丛生蒿草,怪石虬枝,经其诗笔点染,便格外具有生趣。在他已经阅尽人间然后投身诗坛,开悟人生另一种目光的时候,他在这些寻常之处,发现了不寻常的、别具风韵特质的美,从而更亲切地触发了他的实心,也使他再一次领悟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道理。他的这些作品,没有那样大的镜像,也没有那么深刻的领悟,但是因为更熟悉,更亲切,因而读来使人觉得更温暖,更向往。</p><p class="ql-block"> 他当然要写科尔沁草原,那是他生命的原乡。“天蔚蓝,山翠黛,水清幽。无边牧野,百花争艳鸟声啾。游动羊群如雪,万马奔腾似海色彩亮双眸”。家乡人读来是否格外亲切?外乡人读来是否顿起游思?登临扎鲁特草原的罕山,诗人顿觉诗情豪壮:罕山驮我飞千尺,直上蓝天牧白云。草原上一棵古榆竟可以让这位豪气的诗人折腰:京门不拜千年柏,来会山村榆树王。向海景区,与他的家乡不过百里之遥,他每年都要去游览,也几乎每次都有诗作,对自己家乡的这个近邻,不吝溢美之词: “登阁览晴日,放眼量湖平。殷勤鸥鸟,约我邻域聚诗朋。直欲凌波飞去,邀得青莲共坐,斗酒话人生” “此处风光旖旎,傍黄榆翠柳” “有鹤妻相伴”“懒种梅,设篱赏梅”“鹤影芦花,霜晨冷月,丰姿牧野荒丘”“君与我,此生缘厚,意气总相投”。邻乡风物,因为知己,竟要“竹床高卧,独自倾壶”,此地乐,不想回家了。旷达如此,足以引人一噱,也足见在诗人眼中,近邻的风物确实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自国以来,中国文人和中国文化,突出表现在诗词中的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基因,其核心内容是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世界观价值观层面的高度融合与系统集成,是面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忧患的深切忧虑,对国运的美好祝福。王守仁的诗词作品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强烈。</p> <p class="ql-block">  王守仁以诗家的敏感和情怀,借助自己手中的诗笔大声歌呼。在那些历史上曾经抵御外侮的古城战垒,诗人登临凭吊不仅仅是发出思古之叹,更多地是激励世人继承前辈的英雄豪气,激发国人的民族精神。他的《登燕山将军关》:将军关上气森森,断壁依稀锁战尘。古寨难寻明代瓦,新村仍有戚家人。戚家军是晚近历史上抵御倭奴的劲旅。在当时钓鱼岛风波不断地情势之下,诗人的呼唤无疑是寄托着对民族精神的呼唤。《夜宿八里桥》:今日重游八里桥,依然剑气裂云霄。当年血战弹痕在,雪打风欺不可消。当年外敌入寇,家国不宁,京畿之地,竟成血战之场。诗人追悼旧战场,呼唤裂云剑气,警醒不忘国耻。其心拳拳,其言谆谆,爱国之情,激荡胸臆,读来令人动容。其《感于钓鱼岛和南海争端》,直接将时事入诗:“惊闻南海起风云”“每议抗倭伤国心”“灯下浑浑读宋史,一拍书案一沉吟”问君底事费沉吟?只缘国门起妖氛。诗人以史喻今,绝不允许历史的悲剧在今天重演。</p><p class="ql-block"> 2008年早春,中国南方六省遭遇了特大冰雪灾害,国民生产生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冰雪灾害以及抗击冰雪的重大战役,紧紧吸引了远在北国诗人的目光,揪住了他那颗忧国忧民之心。此时他所能做的,还是拿起诗笔,以长篇词作遥寄,为抗灾之战以壮行色。他在《诗刊·专号》里发表的一首《水调歌头》中写道:“忽降蓝关雪,六省尽凝寒”“南北通衢阻塞,灯火倾城骤灭,深岭断炊烟”。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国家人民带来了极大地纷扰,使得诗人也“彻夜未安眠”。在词的下片,诗人一扫眉头心头的愁苦,以激昂的笔调歌颂战天斗地的壮举:“歌声劲,红旗舞,冻不翻千军万马会集,铲雪破冰欢”“九域同忧乐,把酒祝尧天”。</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我国和全世界一样,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极大困扰,九省通衢大武汉首当其冲。为纪念武汉抗议胜利,《诗刊》特发专号,收录了王守仁诗作七首。这一组诗作中,诗人对疫情的发展极为关切,对抗疫的胜利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精神。诗人在《避疫居家》中写道:“唯有诗心关不住,频频直向鄂州飞”。焦虑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他对战斗在抗议一线的人员尤其是白衣战士表现出最高的敬意,不吝以充满情感的诗句歌颂赞美他们,其中有逆行赴岗参战的柔弱女检验师“单车独骑向危城,冷雨寒风做逆行”;有为了抗役剪去具有特殊意义无比珍爱一头秀发的女护士:“梳尽欢愉梳尽愁,青丝三尺为君留。而今一剪因何断,援汉降魔黄鹤楼”;更有欢送欢迎援鄂白衣战士归来的无比欢愉:“捧捧鲜花送白衣,长街挥手泪横飞”“鼓乐齐鸣奏凯旋,江州已是艳阳天”“白衣扫得妖氛散,看我胸前纪念章”。</p><p class="ql-block"> 民生情结。民生情结源于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古典诗词传承的一条主脉,是现实主义精神的本质内涵。历代的诗词大家都把关注民生、体恤民苦作为自己诗词创作的一个主题,涌现了以诗圣杜甫为代表的一支诗词主脉。王守仁的诗词创作自觉地继承这一传统,使他的作品在浪漫蕴藉的同时,同样具有现实的力量,悲悯的情怀,人性的温度,更加深刻地切入当下民众的生活,从而践行文学烛照现时的社会功能。</p><p class="ql-block"> 面对世情寡淡、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诗人秉持孤高自许的风骨,公开声言“莫笑老夫筋骨硬,男儿膝盖重千金”,但是对普通民众则“少同梅竹结芳邻”“平生喜坐农家炕”。杜甫是他心中的偶像,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爱民情怀,使他铭记于心,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他诗词创作的一个蓝本,虽然这首诗他无数遍度过,早已经烂熟于心,已经年近古稀的时候,他再次捧读,仍然觉得五内如蒸,感动莫名,奋然命笔,写成一律:“广厦摩云千万间,茅庐依旧傍溪边。”“打工数载穷难富,抱病一朝蓬鬓斑”“诗人多少忧民泪,泣血长呼难入篇”。写的是读杜诗的感受,其中也融入了诗人自己比照一些社会现象产生的感慨和忧虑。</p> <p class="ql-block">作为诗人,除了诗词,他手中可资使用直接为民众解忧的资源几乎没有,但是关切之殷又如此强烈,因此他对于那些关注民生疾苦,勇于为民请命的人,尤其是官员,充满敬佩和感念。本世纪初,湖北监利县一位基层党委书记上述国务院总理,反应当时农民的困境,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采取了切实措施,解决农民减负问题。王守仁看到这条消息后,写成《贺新郎》一首以志其事,首句“感慨流清涕”,诗人的第一感受是对这位基层干部的感谢,以至于泫然出涕。此时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个感同身受的农民。他理解农民的疾苦:“念农民,躬耕岁月,一锄风雨”。他感佩敢言干部:“忠肝义胆怜民吏”“上书敢言,满身豪气”。他感谢中央领导:“苦患情牵总理,指示紧,车忙民喜”。他祝愿:“公仆都怀昌盛愿,想中华,鼓跃腾云翼”。民生无小事,是关乎国运盛衰的。诗人这里有情怀,也有识见。</p><p class="ql-block"> 集中体现诗人民生情怀的,是其于2014年发表的《鹧鸪天·打工老者》,该词不长,值得全篇照录:小女辍学卖豆芽,打工老者走天涯。日背砖块汗如雨,夜宿工棚霜似花。停饮酒,不喝茶,分分积攒寄娇娃。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手法上“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语近白描,词义浅显,却自有一种直刺人心的穿透力,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和反响,也在诗词界评价极高。自《中华诗词》发表后,被于2015年出版的《中华诗词二十年选萃》收录,并被于2021年《中华诗词》杂志社出版的《当代诗词史》引录,作为“当代诗词例举”篇目之一,厕身以毛主席为引领,当代中国所有诗词大家之列,令人有一登龙门,声价十倍之感。</p><p class="ql-block"> 闲适情趣。闲适诗词是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注重作品的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越为特点,是诗家词人颐养心灵,品味生活,提高情趣的重要途径。白居易给闲适诗的定义为:又或公退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谓之闲适诗,并指出闲适诗的特点是“思澹而词迂”。闲适诗词总离不开亲近自然,山水优游,田园隐逸,如南朝陶潜唐代王孟。</p><p class="ql-block"> 闲适情趣的作品在王守仁总量里占比不小。诗人是性情中人,胸襟开阔,性格放达,喜旅游,爱交往,寄情山水,悠游林泉,乃平生乐事。他创作诗词,主要在退休以后,投闲置散的岁月,时间和心境更加自由,也更添其情山意海、品鉴闲趣的意兴,从而卸去沉重的面具,打开自己的心扉,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领受造物的启迪,安享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与乐趣,也寄托自己对美好高洁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静美的风物。王守仁的闲适诗,在面对静美的风物时,鲜明地体现了“思澹”“词迂”的特点:稻陌上蓼花芦叶寒,涂黄抹翠漫苍烟。秋阳不待破瞑色,一串雁声过稻田;树影依稀稻影浓,渠边谁剪一枝红?田间八月平铺锦,醉了芦花醉了风;绿草蓝天野牧忙,悠悠移动是群羊。春风酿酒人微醉,除了花香是奶香。景色恬静优美,令人开心解颐。</p><p class="ql-block"> 悠闲的生活。匆忙是当代生活的常态,人们为了生计总是奔忙在获取物质财富的路上,因此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的内心,领略人生道路两旁风光的美好,这是一种极大的缺憾,也违背了生活本来的意义。反观这样的生活现实,使得诗人格外钟情于那些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安静生活。其《牧羊曲》:啃遍东坡啃北坡,羊群堪比白云多。正愁诗俗無佳句,马背飘来一首歌。《巫山一段云·老翁垂钓图》集中表现了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芦荻飘浮雪,红枫染翠岚。雁鸣湖畔钓垂杆,白叟对鱼鸢。岁月风流去,无愁天地宽。青蚨未必买真欢,少欲自悠闲。读了此词,想起了孔圣的话:吾与点也。</p><p class="ql-block"> 投契的交游。王守仁交游既广,朋友众多,诗酒高会,其乐融融是常事,诗人也非常享受这种毫无负累,交心享乐的生活,多首诗词以记其趣。其《静王府古城赏月留句》:煮酒吟诗不夜天,静王府里聚群贤,中秋来借古城月,照我穹庐二百年; 杯中斟满琥珀光,语暖情深劝客尝。欲识风流狂醉态,酒香之后是诗香;年年此夕邀嫦娥,煮酒吟诗共唱歌。今夜座中多美女,疏狂莫使醉颜酡。红男绿女,诗酒唱和,豪纵而饶富雅趣,随性中不失品味。</p><p class="ql-block"> 躬耕的田园。诗人最大的乐趣,是自己创造一种恬淡闲适,看得见摸得着置身其中的田园生活。他出身农村,所有的职场经历都在农林系统,因此他对土地田园感情极深,也非常熟悉。退休以后,他在县城远郊置办了几十亩地,农事季节大部分时间都是离开城市,携老妻,将幼雏,来到他自命“醉庐”的乡下居所。他在农事方面比陶彭泽强得多,不会出现“草盛豆苗稀”。在他的“醉庐”,周边植树木,田亩种庄稼,田头隙地,种菜莳花。盛夏初秋时节,庭前豆棚花架,屋后鸡鸣鸭燥,沉瓜浮枣,摘菓刈菜,陶陶然享不尽的田园之乐。于此他当然会有诗词以记:袒腹无忧卧短墙,多情尽拾落花香。醉翁自诩风流客,头枕青砖野梦长。点籽平畦累损腰,诗书读半味难消。闲来无事门前坐,自煮清茶逗狗猫。陶然忘机于垄亩之间,放浪形骸于庭院之内,满头银发飘雪,丝毫不减顽童之乐。</p><p class="ql-block"> 王守仁早就过了古稀之年,但是诗心不老,酒兴仍豪,并且自许“铮铮侠骨尚禁敲”。祝愿他身健笔健,更长久地以迭出的新作,不断给我们以眼前一亮、心中一热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悠游山水,躬耕田园,种菜莳花。房东插柳,房西豆棚花架,鸡鸣犬吠,阶生绿苔,感悟自然之理,纾放人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郑学仁,退休铁路干部,辽宁省作协会员,曾任沈阳铁路局作协副主席。出版小说散文集三部,多次获不同奖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