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供”,又称清玩,起源于祭祀,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最早的祭祀是以牛羊为代表,如少牢、太牢等。后来,祭祀以香花蔬果为主,再后来后发展成为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雅物品。这种习俗不断发展,最后变成了文人雅士的钟爱和艺术审美的对象,成了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这就是清供的来源。<br> 清供始于秦汉,盛于明清。研究者指出,秦汉时期文房清供就已经出现。唐宋时期的文人们热衷于对笔墨纸砚和古器物的赏鉴,使清供迅猛发展,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人们对清供心有所往,甚至趋之若鹜,所谓“吾所好,玩而老焉可也”。 北宋 苏汉臣 《五瑞图》绢本设色 165.5*102.5cm<div><br> 从宋代开始,清供被认为是文士风雅的标志之一。早期清供多是清雅的供品,如松竹梅花以及古器物、盆景等供玩赏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延续,清供的内容逐渐多了起来。</div> 宋 西园雅集图<div><br> 南宋末年,赵希鹤在《洞天清禄集》中,将文房清供列为十项,即砚屏、琴、砚台、玩石、古画、笔墨真迹、古今石刻、钟鼎彝器,以及文房之中的水滴、笔格。《格古要论》将文房清供列为十三项,即古墨迹、琴、碑、法帖、砚、古画、古锦、铜器、金石遗文、瑰宝、窑器、异木竹、怪石等;至明末之际屠龙著书,又将文房清供列为45种之多。</div> 南宋李嵩《花蓝图》,绢本设色,26.1*26.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div><br> “清供”到了明清之后,在文人的生活中,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清玩之风表现出有增无减之势,清供图的形制逐渐成型。彼时,清供之盛行,甚至成了书画、雕刻的一个重要题材,称作“清供图”。</div> 清 光绪皇帝《清供图》绢本设色<div><br> “清供图”和“四君子图”、“岁寒三友图”一起,成为当时文人画题材中较为固定的图式,并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br> 清中期以后,清供绘画发展至鼎盛,皇帝的喜好推动了清供画的发展,富裕的市民阶层迎合时尚,对清供画需求旺盛,于是许多画家热衷于画这一题材。大量清供图,风格多样,以民间常见之物入画,技法多以大写意为主。总体而言,清供的鼎盛时代应在明清。</div> 故宫藏画乾隆御笔《清供图》全六幅 旧时清供的名称分得很细,分“有名之供”和“无名之供”。有名之供,可按节日分,如“岁朝清供、瑞阳清供、中秋清供”等;亦可按礼俗分,如“寿诞清供、婚喜清供、成人清供”等。还可以按摆位来分,大致有“斋中清供、文房清供、案头清供”等;无名之供,则是在非节日之时随心无来由地摆上几样物件,比如有朋自远方来,送了水果、盆栽,主人便找相配的果盘花案来“供奉”。<br> 有名之供中,文化意味最浓的是“岁朝清供”。岁朝,一岁之始,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岁朝当日,以鲜花、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求新年好运、春意盎然,被称为“岁朝清供”。而以此为题材的画作,被称之为“岁朝清供图”或“岁朝图”。 北宋 赵昌 《岁朝图》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div><br> “岁朝图”是清供最常见的一种形态,它蕴含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通常以静物画的面貌出现,并配以贺岁诗词。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传达美好的新年祝福。</div> 北宋赵昌 《清供图》<div><br> 据考证,岁朝清供的作品出现,最早始于唐代。起先,不过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大年初一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之物精心摆设于临窗的案几上,渐渐地也有将这些物品勾染成画挂壁,意在祈福纳祥。</div> 南宋佚名《岁朝图》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div> <br> 至宋代,“岁朝图”这种民俗流行宫廷内外。宋徽宗每逢春节将临,乃命其图画院的画师们描画冬季不能见到的花卉禽鸟,陈列宫中,以增添岁朝的喜庆气氛。</div> 元代 钱选 《岁朝清供》<div><br> 此后,“岁朝图”的内容逐渐扩展,经明、清而至近现代。大至文房器物,小至灯笼、鞭炮、果蔬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为图上的吉祥物,日益成为一种雅俗共赏、意蕴丰厚,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画种。</div> 元代 佚名 《嵗朝圖》纸本設色 臺北故宫博物院 明代 朱见深(明宪宗)《嵗朝佳兆圖》 明代 边景昭《岁朝图》 明代 李士达 《嵗朝春慶圖》 明代 柳如是 《岁朝清供图》 明代 陈洪绶 《岁朝清供图》 明代 袁尚统 《岁朝图》纸本設色 107.8*5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div><br> “岁朝图”作为古代宫廷春节一种重要的绘画题材,不仅宫廷画师们要按时呈交“年例画”,擅长绘画的皇亲、大臣也常常以绘画的形式向皇帝恭贺新春。<br> 不仅如此,有时皇帝也会御笔亲自绘制“岁朝图”表达新年的祝福。文人画家们都喜欢在岁首这一天绘制《岁朝清供图》,作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div> <div> 清代 乾隆 《岁朝图》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br></div> 清代 乾隆 《庚辰岁朝图》 90*50cm 清 光绪皇帝《岁朝清供图》 清代 姚文瀚 《岁朝歡慶圖》 清代 郎世宁 《乾隆帝嵗朝行樂圖》 305.5*20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代 八大山人 1686年作 《芝兰清供图》 清代 金农 《岁朝图》<div><br> 古人不仅自己创作“清供”素材作品,而且对前人的“清供”也是倍加欣喜。据载,清代郑板桥路经扬州东郭市上,见有元人李萌《岁朝图》一幅,竟爱不释手,虽“几于破乱不堪”,但慧眼识真,掷钱买下。重新装裱后悬挂书斋,岁朝清赏,聊以自娱,并赋七言志意:“一瓶一瓶又一瓶,岁朝图画笔如生。莫将片纸嫌残缺,三百年来爱古情。”</div> 清代 居巢 《岁朝清供图》 清代 刘承德 《岁朝图》<div><br> 到了清代后期,“岁朝图”可选用的素材更是天马行空、信手拈来了。诸如:庆贺祝拜场景,福多寿的佛手,多子多孙的石榴,年年有余的鲤鱼、喜上眉梢的梅花、平安如意的花瓶等等。而后,很多生活常见的东西,都成了岁朝图的选材,如:喜鹊、柿子、红梅、水仙,莲藕、如意等,都是画家笔下常见的吉祥物。<br></div> 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br> 任伯年 《岁朝图》 王雪涛 《岁朝图》 画家在创作节日、礼俗类题材的清供画时,除了艺术形式以外,还要考虑如何通过各种物象的配搭传递出吉祥寓意。如想要表达“岁岁平安”的祝福,一般会选取稻穗、花瓶、苹果、鹌鹑等;想要表达“福气”,可选取佛手、香橼、蝙蝠等;想要表达“长寿”可选寿石、月季、菊 花、松柏、蟠桃等;想要表达“多子多孙”可绘石榴、葡萄、葫芦、莲蓬等;想要表达“富贵荣华”多用牡丹、芙蓉、桂花等。这种巧妙的组合,吉祥的寓意,从古传承至今。 丁辅之 《嵗朝圖》 综上所述,清供,源于祭祀的需求而诞生,后演化成摆放物品以美化环境、增加生活情趣的行为。<br> 而“岁朝清供”是诸多清供的一种,本是正月初一陈设于空间的清雅物件,画家们以其为创作素材,挥毫泼墨勾勒出画图,成了“岁朝图”的来历和起源。 黄君璧 《嵗朝圖》 正是文人画家们的执著创作和官方民间的极致青睐,“岁朝图”才以各种形式保留了下来,成为今天“清供”研究的重要依托和资料来源。 陆抑非 《嵗朝圖》 “岁朝图”既反映了迎春之际的习俗,也烘托出了文人墨客的古雅情调,更寄托了庶民最朴素、最美好的祈愿和向往,可谓是真正的寓雅于俗、雅俗共赏。 黄宾虹 《嵗朝圖》 当然,除了以上“岁朝图”的艺术形式以外,清供的种类还有很多,比如:“书斋清供”、“端午清供”、“山家清供”,也常见于艺术作品中。<br> 各个朝代不同,所兴盛的清供也不同。宋明时代的文人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调,极重书斋之陈设,所以,“斋中清供”颇为盛行。到了明代,“斋中清供”更是盛行一时,在很多画作中得到体现。 钱松喦 《嵗朝圖》 在民间,清供以各种形式阐释着、生发着。比如,在我国东北,一入寒冬的时节,很多居民就会在温暖的房间里,瓷盆填土、浇水栽种。不出数日,大葱叶、芹菜根、萝卜花争相吐绿、一片生机盎然。也许,这就是“百姓清供”了…… 梅兰芳 《嵗朝清供》 张大千 《嵗朝圖》<div><br></div> 从清供的发展历史看,我们不难发现,有名的清供作品多以纸和绢的画卷为主。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一款金属清供出现,那会是什么样子?一定会让我们的历史文化厚重而丰实、华丽而健朗。其实,相对于纸张,铜是“清供”的最优良材质。<div> 从物理性来说,铜,防火、防水,坚硬、耐久,既有延展性,又有可塑性,千年不朽,利于保存、收藏;</div><div> 从工艺上来看,铜的制作有雕、镶、锻、叠、錾、抛、磨等诸多手法,适合制作加工出玲珑的艺术品;</div><div> 从造型来看,铜雕的三维立体比二维的纸绢,有着“多角度、全方位”的欣赏视角和把玩互动;</div><div> 从色彩上看,铜,有黄金的气质,青黄紫白、色彩瑰丽的铜,是视觉美学的盛宴;</div><div> 从文化性来说,铜个性骨鲠、坚挺硬朗,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不受空间或岁月的影响。</div><div> 世纪之初、风云际会。清供,真的迎来了铜的加盟,并在一个人的手中炉火纯青、登堂入室。铜辉闪烁、奕奕奢华,晶莹剔透、珠玑盈列。从书画到熔铜,千年的清供,实现了华丽的转身。<br> 这,就是熔铜清供系列作品的出现。这个人,就是朱军岷。<br></div> 朱军岷,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专业研究生,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市总商会副会长,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炳仁铜”品牌的创立者。 作为铜雕技艺的国粹传承人,朱军岷发明了独特的熔铜技术,使五千年青铜绽放了夺目的光彩。同时,以熔铜为手段,以生活为素材,借鉴宋韵意境,打造了大量的精致唯美的清供艺术品。 什么是熔铜?熔铜也叫“无模可控技术”。在艺术家手中,不圈定模型,不设计规矩,让铜自然流淌,形成千姿百态、晶莹璀璨的造型。但是,又不是随性而为,铜在艺术家的掌控中熔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复制的惟一。 说起熔铜的发明,还有个故事。2006年5月25日,朱军岷和父亲朱炳仁在给常州天宁寺披铜衣的时候,现场发生了火灾。清理现场的时候,两位大师发现烧毁的铜水,自然流淌,精彩纷呈。于是,匠心大悦、灵感迸发,“熔铜”,遂诞生。由此,千姿百态的熔铜艺术品,带着千古的文化密码走近了人间烟火。 朱军岷的熔铜雕刻是立体的艺术,是三维的空间设计,既具有铜的原汁原味,又有新颖别致的个性。独自发明的庚彩,使其艺术品有着纸张画卷的绚丽,加上他匠心独具的设计,这就让他的清供艺术品有了奇巧瑰丽、不同凡俗的美韵。 朱军岷大师的清供作品种类繁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花鸟虫鱼、鹿马牛羊,山石草木、笔墨砚瓦,松柏梅鹤、兰竹崖壁……可大可小,可挂可摆,装点环境、美化空间,既有丰盈的实用价值,又有高深的艺术品味,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清供珍宝。于是,清供家族兵强马壮,清供艺术脱胎换骨。 朱军岷大师的“清供”,有着浓浓的“宋韵”气息,这使他的作品不同凡俗。宋韵是什么?宋韵,就是宋代的韵味,宋代的雅趣,是宋代的文化结晶,是宋代的艺术特色,是宋文化展示出来的奇妙意境。<br> 杭州曾是南宋古都,文化气息浓郁、宋人遗风清晰可见。恰逢浙江省提出打造“宋韵”金名片的活动,朱军岷凭借多年的研究和深厚的底蕴,提出了“宋韵十雅”的说法,将宋韵文化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层次。<br> 宋韵和清供,既交集又独立,既相似又不同。宋韵是形,清供是神;宋韵是内容、清供是载体;宋韵专属于宋代,清供历经唐宋至今;宋韵有清供风范,清供也诠释着宋韵神采。值得庆幸的是,这两种文化的高端气质,在朱军岷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且天衣无缝。所以,他的作品里既有宋韵的内涵,又有清供的别致,这在艺术领域是实在难得的。 正是源于朱军岷大师呕心沥血的艺术坚守,才让清供这一美妙的艺术,从唐宋元明清一路走来,并绽放了璀璨的光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清供的旅途上,熔铜,继往开来;在清供的传承上,朱军岷,彪炳史册!<div><br><br> 赞军岷大师(1)</div> 承祖基业三十年,豪情铸梦西湖边。<br> 心系清供染霜鬓,执念铜雕老容颜。<br> 殚精竭虑凭岁岁,呕心沥血任年年。<br> 河坊街头三更雨,一枕蛙声是家园。<br><br> 赞军岷大师(2)<br> 前世宋韵有知音,今朝铜光映满身。<br> 花间瘦影临山水,柳岸霜发染乾坤。<br> 錾琢镶嵌落何处,唐宋明清寄此身。<br> 为寻清供高格调,愿与仙人共举樽。<br><br> 赞军岷大师(3)<br> 风过钱塘漫卷云,紫燕呢喃梁上寻。<br> 炉火正艳砧锤响,古韵徐来铜色新。<br> 金枝镶嵌日正午,玉叶抛磨月黄昏<br> 执著宋韵少寂寞,一曲清供一剪春。<br><br><br> 咏清供1<br> 清供别来也清玩,祭祀香火续起源<br> 金石书画胪室内,香花蔬果供佛前<br> 古器文雅三春秀,盆景旖旎五色全<br> 平生倾心吾所好,玩而乐之可老焉<br><br> 咏清供2<br> 曾做牺牲献牛羊,起于秦汉兴盛唐<br> 花鸟虫鱼皆有趣、笔墨纸砚可吉祥<br> 松柏梅鹤形容小、山石草木气势长<br> 撷取星星做珠串,移来案头共欣赏<br><br> 咏清供3<br> 钟鼎彝器赖古今,岁朝绢画笔墨春<br> 竹木梅瓶常入手,法帖翰墨不离身<br> 碑石盆景著新意,水滴笔格释古音<br> 文房清供不需大,斗室天地也逼真<br><br> 咏清供4<br> 诗书画印我意如,岁朝开启清供图<br> 鹌鹑喜鹊啄稻穗,托盘茶具装果蔬<br> 花器鲤鱼啃莲藕,书桌佛手戏蝙蝠<br> 不愿修道南山上,愿与苍生共雅俗<br><br><br> ***附朱军岷大师部分清供作品<div><br> (1 )</div> 清扫斗室又薰香,铜枝妩媚窈窕狂<br> 人间一缕天蓝色,化作浮生幽梦长 (2) 风静云开雨已收,铜枝倔强叶含羞。<br> 梅瓶盛下甘露水,明朝花开艳几州? (3) 秋来天色已渐凉,金枝铜果欲染霜<br> 撷取美景家中看,隔着画屏也馨香<br><br> (4) 禽鸟对语解诗微,铜苑花开正芳菲<br> 南国归来天不冷,春光旖旎堪举杯<br><br> (5) 秋来鸥鹭也预期,沉醉池塘已忘机<br> 雕刻传统金生水,熔铸非遗实兼虚<div><br></div><div> (6)</div> 醉看铜花入凡尘,有缘香风恰销魂<br> 相见不言相思语,我是相思第一人<br><br> (7) 床头案几结尘缘,闭门荷塘韵一湾<br> 数片荷叶千种趣,三分清气一分禅<br><br> (8) 虬枝逶迤石上栽,铜花璀璨各自开 <br> 神鹿蹑足崖壁后,巧与月色搭戏台<br><br> (9) 未曾小酌醉三分,画面优雅太宜人<br> 花开时尚清幽美,金鹿吉祥自为邻<br><br> (10) 枝头绽花桃色新,鹤鸣幽谷是清音<br> 数枚铜板请家去,不啻真佛又一尊<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