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的嶺南海邊,遙想中南美洲那緩慢悠揚與散朗舒適的短暫時光。(——雪茄特立尼達以及命名)

北角澤華趙(Cervantes ,Chao)

<p class="ql-block">盛夏時節,雲蒸霞蔚。大暑之後,漸次閑歇。新朋老友總問及中南美駐棧時的印象,「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可謂時光荏苒,景色宜人。那些日子裏,雖物資儲備匱乏,然精神之體驗,無疑是張弛無需弦繃,散朗舒暢。昨日,道友又發來雪茄圖片,求證雪茄的名稱與型號,一一解答後惟覺不盡興頭,索性再說一說 。初到古巴首都哈瓦那,氣候炎熱,時間放緩。人文純樸,笑容和藹。總喜歡在每個夕陽晚霞裏,沿著珊瑚礁石防波堤壩,行走到前蘇聯使館區寬敞靜謐的街道旁綠植掩映下的咖啡屋,品嘗一杯夾雜果汁的朗姆酒,點燃一支煙手卷雪茄,看著藏在古老街肆裏雪茄工廠下班後嬉戲打鬧的俊男美女,別有一番異域情趣。</p><p class="ql-block">規模不大的雪茄工廠坐落在哈瓦那舊城中心一座古老的西班牙式建築裏,出產包括「特裏尼達」(Trinidad)牌雪茄,這種超長雪茄是以古巴南部城市命名。這座自1969年隨雪茄而聞名於世城市始建於16世紀,位於古巴中部埃斯坎布拉伊山脈南麓,距離加勒比海岸約十公裏。由西班牙征服者疊戈·貝拉斯克斯·德奎利亞爾(Diego Velázquez de Cuéllar)於1514年12月23日命名。小城歷史悠久並且完整地保存了各個時期的建築。1988年,它與洛斯印海尼奧斯谷地的糖廠遺址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特立尼達雪茄和高希霸同樣是古巴官員饋贈外國使節外交國家禮品。</p><p class="ql-block">古巴除了每年一度的國際雪茄節外,都會不定期舉行各個主題的雪茄品賞銷售節,卡斯特羅曾經多次參加並在雪茄煙盒上簽名銷售。</p><p class="ql-block">古巴的民俗暨飲食文化深深地植根於濃郁的可可粉、醉人的朗姆酒和醇厚的雪茄煙草香味之中。</p><p class="ql-block">為全世界雪茄愛好者青睞的雪茄,在古巴首先要選擇培育好的品種於嚴格管理,悉心照料的多年涵養的紅色土地裏培育種植。煙葉采摘下來,經烘幹、發酵、整平、存放,然後挑選煙葉作為製作雪茄備料,其間大約要經歷三年約1000個晝夜的時間,八十余道工序。雪茄所需煙葉一般要自然發酵兩年左右,極少數精品煙葉要自然發酵五年以上,方可經受嚴苛的甄選。煙草自然發酵技術全球領先,加之得天獨厚的氣候,從而造就雪茄的酵香氣成為許多經典口味中最精華品。經典的雪茄均為手工卷製,從而保持其上乘質量。古巴雪茄特有的味道類似於焦糖、雪松木、幹棕櫚樹葉、胡桃、桂皮、可可、咖啡豆放在一起同時燃燒所產生的混合香味。每年,大約有2.5億支雪茄煙(6500萬盒左右)「哈瓦那」出產的個個品種的雪茄出口全世界,以賺取可觀的外匯收入。</p> <p class="ql-block">圖片中雪茄名稱依從左至右順序:羅賓那(雪茄之父);高希霸;好友P2;蒙特;帕特加斯D4;玻利瓦爾;羅密歐與朱麗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