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打苞抽穗的高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打下来的乌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蒸过的乌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用乌米制作的菜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打乌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中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2.07.27</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家乡的生产队每年都要种一些高粱,每当高粱孕穗打苞季节,都会约上几个小伙伴儿去打乌米。乌米又称高粱黑粉,是高粱在孕穗时被真菌感染而生成的一种黑穗病。变成乌米的高粱就不能再结粮食了,因而会使粮食减产,但却无形中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美食,也是小伙伴儿们在那个季节里调济口味的一个念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打乌米的要点有三:一是时机,二是识别能力,三是经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打乌米的最好时机是在高粱打苞到抽穗前这段时间,一般为一个星期左右,过早乌米太小,不好识别,过晚乌米露了头、开了花就不好吃了。乌米在未露出来之前包在最后的一片叶子里,与高粱苞的区别是:个头小、中间有凸起的鼓肚儿、手感硬实、顶端的那片旗叶更直挺。而高粱苞的个头更大、外表漫孤形、没有明显的凸起部分、手感更松软。这也是打乌米时观察识别的基本依据。初次打乌米是需要有经验的人领着的,否则光从口头上说是分不出哪个是高粱苞,哪个是乌米的。打乌米有个规矩:那就是当你眼睛确认不了是乌米还是高梁苞时(打苞初期,个头越小越不好区分),只能用手捏一下看看软硬程度,而不能掰开外皮看(通常把这样的行为叫劁高粱苞),因为如果是高粱苞被掰开后,就不能正常结籽实了,等于糟蹋了粮食。第一次教你打乌米的人,或者家里的大人会把这个规矩告诉你的,但小孩子往往耐不住,有时还会偷偷地掰开看看,经过几次实践后才会看出其中的门道。能够正确识别乌米后就可以自由行动了,但要想打的多还需要一定的经验。一般来说,地里的乌米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打乌米的人也不是顺着一条垄去找,而是在里面随机的窜,碰到有乌米的地方就在附近多转一转,长时间见不到乌米就要赶紧换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有一些经验,知道哪里的乌米多,哪里的乌米少。一般来说平地、肥力足、长势好、杆儿粗叶大、颜色发深绿、地边地头、以及初次播种的地块儿乌米少,反之山坡地、肥力差、秆细叶窄、颜色较浅、地的中间部分、及以前种过高粱、曾经出过较多乌米的地块儿乌米就多。由于识别能力和经验的不同,几个人同时到一块地里打乌米,收获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有的人只打十几支,有的人能打几十支。打乌米时一般是不用携带什么用具的,发现了乌米只需在最上面的关节处一掰就下来了。打少的时候就用一只手掐着,打五六支以后,就放在一起,把上面的叶子挽个扣成为一把,别在腰带上,很有点儿八路军别着手榴弹的感觉。小孩子们也往往会用这种方法炫耀自己的"战果"。出了高粱地,谁腰里别的把数多,谁就会特别神气,走路也会趾高气扬,比平时多出几分威风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打下来的乌米就可以随意享用了,即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蒸熟了再吃,还可以用来炸乌米酱,是一种难得的特色美味,吃过后会令人口齿留香,念念不忘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掉外皮的乌米有点儿像一只粉笔,其外面包着一层白色的菌丝膜,里面是下白上黑的菌丝体。菌丝体下部是肉丝状的纤维、上部纤维逐渐变黑并夹杂着炭粉状的未成熟的孢子粉。生吃的时候有一种谈谈的菌香和草香的混合口感,下面的白色部分还有一丝淡淡的甜味。越往上部口感越干,越往下部口感越湿润。乌米越小黑的部分越少,口感也越好;乌米越大黑的部分越多,口感也就越差了。等到乌米出了头,顶部开了花,像一只用过的开了叉的斗笔,向空中散发着黑黑的孢子粉,基本上就不能吃了。蒸乌如同蒸嫩玉米,是不需要去外皮的,只需要把下面多余的秸秆和上面多余的叶子去掉,放到箅帘上蒸就可以了。可以单蒸,也可以放到饭菜锅里一起蒸,时间也无需太长,半个小时左右就行。蒸好的乌米闻着有一种类似蒸嫩玉米的清香,吃起来也有类似的香味,并且较生的要嫩滑、肉头、香味更浓。打乌米酱需要先把乌米外皮扒掉,把乌米棒像撕蘑菇腿儿那样撕成几瓣儿,然后就像炸辣椒酱那样制作就可以了。炸出来的乌米酱有点儿像蘑菇酱,用来拌面条或直接就饭吃都非常受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出了头的乌米(一般管这样的乌米叫乌米头)基本不能吃了,但在没有别的东西打牙祭的时候,孩子们往往经不住诱惑,还是会不时地打回来吃。打这样的乌米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好找,再也不用劁高粱苞啦。出了头的乌米只有根部尚可食用,吃的时候要先把上面散花儿的部分掰掉。尽管下部可以吃,但却不像没出头时那般香甜了,菌丝变干变硬,黑黑的孢子粉不仅干干的噎嗓子,而且弄得舌头、牙齿、嘴巴都黑黑的,浑像一只黄鼠狼或小花猫,出了高粱地的小伙伴儿们往往会因此而相互指笑。还有一种散穗儿乌米我们叫它花乌米,可能是在高梁孕穗儿后期感染的真菌。这种乌米在打苞期形态跟高粱一样,抽穗后也是高梁穗子的形状,只是它的每个高粱粒子都变成了一个个的小乌米。这种乌米每一颗粒外面都有高粱壳包在下部,基本上也是不能吃的,但在打不到正常乌米的时候,或者那些还不能正确识别乌米的小孩子们,也会把它掰下来嚼一下,以此来过过吃乌米的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高粱以外,黍子(我们那里叫糜子)、玉米也有乌米。黍子的乌米形态跟高粱的一样,只是个头太小,吃起来不可口、不过瘾。玉米的乌米有两种,一种长在雄蕊(俗称苞米了子)上,一种长在雌蕊(结棒子的部位)上。长在雄蕊上的类似于高粱的花乌米,没有食用价值;长在雌蕊上的形态呈瘤状的苞块儿,由一个或及个组合在一起,有拳头大小;没露头之前被棒子的外皮裹着,形状有点儿特别,露头后就一目了然了。在老家一直认为玉米乌米有毒,因此是没人吃的。但听妈妈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短缺,住在辽宁的姑姑吃过玉米乌米,把脸都吃肿了,我信以为真,因此,小时候从来没碰过玉米乌米。前阶段在电视上看过一挡餐饮节目,有大厨便是用玉米乌米制作的风味菜肴,受到高度评价,方知玉米乌米有毒当是讹传。姑姑当年的浮肿应该不是吃玉米乌米造成的,因为那时候人们都缺营养,浮肿的现象十分普遍。资料记载,据国外研究乌米含有许多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十分有利于身体健康。在阿根廷、美国等有吃乌米的习惯,并且作为一种传统美食广受人们的青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改革开放后,在老家玉米种植几乎取代了其它杂粮,人们也很少会看到高梁的影子了,加上科学种田技术的普及,真菌也几乎失去了感染农作物的机会,因此乌米也基本上绝迹了,打乌米、吃乌米的日子也一同走进了历史。这虽然从侧面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进步,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不能不是一种失落和遗憾。另人惊喜的是,科学技术能够控制黑穗病,同时也能制造黑穗病。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再也不是单纯依赖粮食活命的年代了,因此改种高粱为种乌米(网上一搜便知)不仅成为一些地方农民新的致富之道,也为人们开辟了一种新的餐桌体验;不仅为老一代人的怀旧情节带来切实的安慰,也为更多的新生代孩子们找到了一种连接历史的纽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但传统并没有走远,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勇于创造,生活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被扒开的鲜乌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刚打下来的乌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抽穗儿的糜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即将成熟的糜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没露头的玉米乌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露了头的玉米乌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玉米雄蕊上的乌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