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4*9”逢吉峒坪赶场。早上6点,我便去吉峒坪场上赶场。</p><p class="ql-block"> 正儿八经到吉峒坪赶场,我仅赶过两次。记得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初(1982年),当时我刚好15岁,还是与本寨子的大人一起去保靖县菠箕乡刘家做客,路过吉峒坪时专门赶的一次场。那时交通不方便,我们大大小小一行9人,从民乐东八西徒步经龙潭走角弄取道吉峒坪。</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吉峒坪与吉卫、龙潭、民乐、茶峒为花垣最大的聚散市场,当年赶场以步行为主,所以一般上午6或7点便看到四乡八寨赶场的人络绎不绝地前往,下午6或7点还不散场。那年,我同本寨的一行9人在吉峒坪赶了4小时左右,下午4点时吉峒坪场上集市还是没有散场,在我记忆里,我那次是依依不舍向下一个目的地——菠箕刘家走去。</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前十年经常到和坪、团结、茶峒下乡,在逢吉峒坪赶场的日子,因当时矿车多,场上时常涌堵,我时常下到车旁看看,但始终找不到上世纪80年代那场熙熙攘攘的赶脚,我估计现在可能是交通方便,赶场人往往是忽忽而来,怱怱而回的缘故吧。这也是我平时下乡逢吉峒坪赶场的日子,我都没去正儿八经去赶场,去寻觅儿童时代到吉峒坪赶场,留下那足迹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午6点,我专门去吉峒坪赶场,那场面不如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那壮观,赶场的人象我这50多岁汉子少之又少,多半“386199”的多,现在交通方便,赶场也方便,赶场的人都是附近的“386199”,他们来得早,回去的也早(乘车而来乘车而回),我估计中1点左右就要散场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到吉峒坪赶场,一来你不用操心会堵车,因为过往车辆已从集市附近一条新道绕开,二来搭车很方便,场头停有很多三轮带箱车,车上有三或五人即走,价钱“相因”——两三块钱不等。当地也有走路去的,如漾水坪去吉峒坪走路过去也就20余分钟左右。</p> <p class="ql-block"> 场上物美价廉,实用性强,来赶场多数人都是买一些实用性物件,比如买连台、买扫帚、买现在最紧缺的,再比如买点肉类、鱼类、西瓜、水果类等等。周末,我路过县城某超市,问沙漠西瓜多少钱一斤,店主讲3元一斤,而今天吉峒坪场上,同样的沙漠西瓜,卖瓜人说1块3一斤。连架仅需20元,可用大几十年还不会毁掉,饿了可买油香粑粑或米豆腐之类,三或伍元可填饱肚子了。</p> <p class="ql-block"> 看!这物件我们那边方言叫“连架”,打豆子或油菜或其它农作物用具,现在许多年轻人没见过,也不会用,我估计再过三、四十年后,将成为一件“文物”,若再往后推及,到时将“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我赶场回到村部,思绪参杂今天目睹画面——卖货人与赶场基本对等,“386199”赶场人多,青中年赶场的人少。更让我更加怀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场景,这可能同我思旧、留恋儿童时代往事有关,这可能也就是现在那些文人骚客们所言的“乡愁”吧,但是,我更感慨当今交通发达,购物渠道不仅限于集市的优越,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状态越来越饱满,这更是我要想的,可能也是你想要旳,更是我和你的“伯伯”梦寐所盼幸福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