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怡然在网上游走,忽然发现上博有一个新展“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特展”——这个展览昨天刚刚开展。赶快预约吧!约最近时段,半个小时便到达博物馆——如此便捷地去博物馆看展,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p> <p class="ql-block">大暑前三天的上海,午后一点多,正是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但是来博物馆看展的人不少。上海博物馆在疫情期间关闭了两个多月,“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特展”是复馆后的首个新展。</p> <p class="ql-block">进得展览便是一巨幅投影画——蔚蓝色的大海辽远而浩瀚,一直向远处延伸到相接处,涛声阵阵,白色的浪潮轻轻拍打着海岸——“灰色的天空下,汹涌的海面上,海浪在两片陆地之间,伴随着时间的节奏,缓慢地、稳定地、有目的似地翻滚着,就像伴随着历史长河一样。”原来,“塔拉萨”就是希腊语中的大海,了解古希腊文明首先就是要看“海”。</p><p class="ql-block">希腊策展人安娜博士说:“在我看来,它大概是最美妙的希腊词汇了。希腊艺术与海洋的联接是如此的纷繁复杂又密不可分。海洋持续赋能艺术对创意表达孜孜不倦的探求。有时它是灵感的来源,有时则是试验的开端。同样,海洋的传奇也倚赖于希腊民族的生生不息,并在艺术中留下印记。”</p>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杨志刚说:“希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拥有一万三千余公里的悠长海岸线。从某种程度上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艺术孕育自这条独特的海岸线中;而这种蓝色海洋文明成为了西方文明的奠基与摇篮。希腊先民曾开辟航道,结成海洋同盟并发展海上贸易。在悠久的历史中,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遥遥相映,彼此照耀。作为今日“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伙伴,希腊与中国正进行着跨越山与海的对话。”看了中、希两国博物馆策展人的介绍,倾听着大海的涛声,我们走进展厅,了解希腊文明与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共有34件组现当代艺术作品,全面展现徜徉于海洋文明的希腊民族近百年来的文化、艺术和历史;展览原计划有12件古希腊文物前来参展,由于疫情困顿,改为以其中5件文物作全息投影虚拟呈现。画作部分的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海之生灵;第二部分:逐浪远行;第三部分:大海深处。关于画面的介绍,都来自于本次展览的相关资料,怡然选择自己喜欢并看得懂的作品摘录之。</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海之生灵</p><p class="ql-block">这部分以埃菲 哈利奥里的《海之生灵》为开篇:在两片古老的大陆之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然而大海却没有改变。它既见证了人类的荒诞,也见证了智慧。大海,不需要人类的凝视,也不需要我的凝视——它却给人类带来丰盈的回报。这一部分的画作不多,但却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渔夫与船(釉面瓷砖)、美人鱼,作者:瓦尔萨马基斯</p><p class="ql-block">瓦尔萨马基斯的作品突破了陶艺这一古老传统艺术的界限,并对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作品灵感来源于自然、日常生活和希腊的民间传统,此次展出的瓷砖和墙面浮雕描绘了海洋生物、渔民以及艺术家最爱的病人鱼主题,展示了当代艺术视角与希腊民俗艺术之间的对话。 </p> <p class="ql-block">——壁画:渔夫,作者:圣托里尼岛阿克罗蒂里 </p><p class="ql-block">艺术家正在他童年时代的湖中捕鱼,画面另一侧是著名的圣托里尼岛阿克罗蒂里(Akrotiri)渔夫壁画,体现了这项特殊工作的古老特征与悠久历史。在当时兴起的全球化艺术风潮中,艺术家试图在其作品中突显‘希腊性’的地域特征。</p> <p class="ql-block">——尤利西斯航行,作者:亚历山大·加加尼 奥蒂斯</p><p class="ql-block">在这幅作品中,奥德修斯躺着的身躯与泰坦尼克号相遇,他被缚在这艘船上,随着船遨游在字母和文字的海洋中。艺术家以一种朴实无华又史诗般的叙事方式重新诠释了《荷马史诗》中的故事,试图表现出这位航海英雄的力量,抵抗和挑战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他也将“漂泊”和“置身危险”这两种概念置于我们所熟悉的视野之外,重新定义了突破界限的人类所具有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现场拍摄,下图是资料介绍照片。</p> <p class="ql-block">——塞壬—奧德修斯,作者:扬尼斯·盖蒂斯</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其整体构图受到大英博物馆藏的一件古代陶瓶的影响,人物构图和排列方式与古代瓶绘如出一辙,其姿态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盖蒂斯用戴着帽子的男性头颅取代了塞壬女性们的头颅。史诗《奥德赛》大约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末,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罗马神话中的尤利西斯)历尽艰险的返乡之旅。塞壬是人面鸟身的海妖,有着天籁般的歌喉。她们常化身美丽的女人,用歌声蛊惑过路的航海者而使船只触礁沉没,船员则成为塞壬的腹中餐。奥德修斯的船只经过时,他让船员们塞住耳朵,这样就不受蛊惑。但他想亲耳听到塞壬的歌声,所以将自己捆绑在桅杆上,并告诫船员们到时不要听从他的指挥。这就是画面所呈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现场拍摄,下图是资料介绍照片。</p> <p class="ql-block">——青年渔夫,作者:瓦索·卡特拉基瓦索</p><p class="ql-block">卡特拉基是希腊最有影响的艺术家,这幅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自身经历。1955年,瓦索参观了题为“中国绘画两千年”的展览,受到其中一组20件碑拓展品的启发,自创了一种技法——用制作雕塑的凿子来雕刻砂岩,再用干燥的纸进行石刻设计的拓片。新材料使她能更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其作品也更具独特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海岸警卫队的水手。
</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逐浪远行 </p><p class="ql-block">这一部分用出自《奥塞罗》的一首诗引入主题:费埃克斯人没有舵手,他们的船只只有舵浆,因它们能够洞悉人类的心愿与理想,它们了解世间的城市与沃土,能在云翳雾霭迷漫的幽深大海上迅速航行,从不担心会遭遇不测。</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现场拍摄,下图是资料介绍照片。</p> <p class="ql-block">——夜间巡逻的爱琴海舰队,作者:瓦西里奥斯·查齐斯瓦西里奥斯·查齐斯(Vassilios Chatzis,1870-1915)出生于1870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佩特雷(Patras)度过,因此作品题材深受当地港口景象的启发。1915年,他因黄疸和颜料中毒意外去世,致使他充满前途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查齐斯在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期间受希腊政府委托,为皇家海军总部创作了大型战争海景画作为装饰,并因此名声大噪。为了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希腊舰队的战斗场景,他曾登上战舰阿韦罗夫号(Averof)。这些海景画中有一幅题为《夜间巡逻的爱琴海舰队》,尺寸虽小,但构图醒目,它将历史的准确性和审美的创新相结合,描绘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p> <p class="ql-block">“光线下的船只”,作者对细节进行了钻研。</p> <p class="ql-block">“从比雷埃夫斯驶向蒂诺埃岛”</p> <p class="ql-block">“油轮”,不注重细节,以平面的建构主义完成构图。</p> <p class="ql-block">“船”,是一幅象征主义的作品,描绘了停泊在比雷埃夫斯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船艇”,结合了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帆船”,着重渲染了汹涌澎湃的海浪、低沉的海平面以及气势磅礴的云层,并使用了对角线构图。</p> <p class="ql-block">——在比雷埃夫斯港口,作者:斯特拉提斯·阿西奥蒂斯</p><p class="ql-block">《在比雷埃夫斯港口》描绘了该港口一个标志性的区域——雨中长堤 ,它通往圣尼古拉斯(Agios Nikolaos)教堂和海关办公室。画面分为四层:第一层,人们走过铺地的道路,走过长堤与车轨,他们中的一些人撑着雨伞;第二层是海关建筑、有轨电车以及停泊着带烟囱的蒸汽船,另有一艘小汽船正驶入港口;第三层是模糊的背景,港口影影绰绰,而圣尼古拉斯教堂是唯一的例外,其穹顶和钟楼部的轮廓格外清晰醒目;第四层天空中朦胧的灰色蔓延开来,被贯穿于前三层构图中的电线所打破。在这部作品中,由于港口本身具有强烈的流动性,重要的不是形式、颜色的多样化或者构图,而是对不断流动的生命,对等待和沉思的精神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大海深处</p><p class="ql-block">这一部分以扬尼斯.马尼亚塔克斯的《大海深处》自入题:“我不知道是我选择了大海,还是大海选择了我。我只知道,当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它时——我就觉得日子过得毫无意义。”</p> <p class="ql-block">希腊策展人安娜博士说:“有一件作品令我震撼,它就是扬尼斯·马尼亚塔科斯(Yannis Maniatakos)的《静谧海底》。这件作品的特别之处也在于光的表现。它应该展现的是海床处的景象,所以你可以观察到从较浅处的光线到更深处的深蓝。因为我是一名潜水爱好者,所以这幅画面对于经常潜水的我来说非常亲切。深海,以及这抹深蓝,真的非常适合夏日观看。”不错,这幅画着实令人震撼,那由浅入深的浅蓝到深蓝,五彩斑斓而又静谧的河床,都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升腾起想去探寻大海深处的强烈欲望。</p> <p class="ql-block">“无题”。画家在木材及亚麻布等材质上即兴创作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莫奈姆瓦夏(莫奈姆瓦夏的房屋),作者:康斯坦丁诺斯·马利亚斯</p><p class="ql-block">康斯坦丁诺斯·马利亚斯(Konstantinos Maleas,1879-1928)是希腊绘画的一名革新者,主要创作风景画。他汲取了纳比派(Nabis)、野兽派(Fauves)、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t)的精髓,也曾近距离接触过东方的风景画,从而发展出个人风格。这幅画创作于1920至1928 年,艺术家在描绘莫奈姆瓦夏城的局部景色时,将对大海的勾勒与对建筑的兴趣相结合,其作品中的现代主义元素不同于简单的描绘,他通过风格化的基调、清晰的平面轮廓,以及用强烈的纯色来表现无处不在的光线,这些构成了画作的特征,并使得其笔下的希腊景观提升到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37°56´N - 23°35´E,作者:迪米特里斯·查莫拉尼斯</p><p class="ql-block">作品以历史上‘萨拉米斯海战’的地理坐标为题。这场海战发生在大陆和萨拉米斯之间的海峡,萨拉米斯是雅典附近萨罗尼克湾(Saronic Gulf)的一个岛屿。公元前480年,战争在提米斯托克利 (Themistocles)领导的希腊城邦联盟与薛西斯国王(King Xerxes)领导的波斯帝国之间展开,最终希腊人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是第二次希波战争的战略转折点。萨拉米斯海峡那漆黑而咆哮的海浪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德尔菲景观”,由一系列水下装置构成,即将LED灯安装在海床上的沉船及古建筑上。</p> <p class="ql-block">“海滩上的岩石”,作者对光线及氛围进行了渲染。</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5件全息投影的文物作品</p><p class="ql-block">——波塞冬像,公元2世纪,青铜作品这件作品是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雕塑家留西波斯科林斯人创作的波塞冬像的缩小版本。雕像残缺的左手原应握有三叉戟,右脚可能踩着岩石、海豚或船首。</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全息投影,下图是现场拍摄。</p> <p class="ql-block">——骑海豚的青年,公元前475-前450年,青铜作品。这件小雕像是一件献给圣殿的青铜容器上的装饰物。古希腊人喜爱海豚,因它们会带来帮助并能预知天气,并经常与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联系在一起。骑海豚的青年是古希腊艺术的流行题材之一,与海上落难者被海豚拯救的诸多故事有关。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载,诗人阿里昂乘船遭劫,跃至海豚背上被带到陆地,人们创作骑海豚的青年雕像以纪念他的得救。</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全息投影,下图是现场拍摄。</p> <p class="ql-block">——阿提卡红绘带盖盒,公元前470-前460年,陶土作品。红绘是一种将背景涂黑,露出陶土本身的赭红作为图案主体,并在细部加以描绘的装饰风格,是公元前六世纪末希腊陶器生产技术革新的产物。这件红绘带盖盒由雅典附近的埃伊纳岛(Aigina)的一位画师所作。环绕器身的人物组合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手持三叉戟的波塞冬正劫走安菲特里忒,另一侧人身鱼尾的蓄须男子可能是特里同或是安菲特里忒的父亲涅柔斯,他正在向她的母亲多里斯宣布女儿被绑架的意外消息。</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现场拍摄,下图是资料介绍照片。</p> <p class="ql-block">——船型金耳环(一对),公元前4世纪末,黄金作品。这对耳环出自古马其顿地区德尔维尼的贵族墓葬。制作者使用了多种富有创造力的工艺,如花丝、造粒和模压等。耳环主体由圆盘、船型吊坠和种子形坠饰构成,饰以大量棕榈叶、花卉和莨苕,奢华的装饰风格体现了主人的高贵品味和经济、社会地位。古希腊铸币上的女神头像常以船型耳环为饰,在极少数情况中,此类耳环也作为象征符号见于铸币背面。</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现场拍摄,下图是资料介绍照片。</p> <p class="ql-block">——船型金耳环(一对),公元前375-前325年,黄金作品黄金在古希腊被广泛用于首饰制作。这对耳环使用了金丝细工、造粒、錾刻等工艺。耳环主体呈船型,垂有长链,有翼海马与小鸟栖于船身之上,船体两面以莲花、棕榈叶、联珠、掐丝等为饰。有翼海马是希腊神话中马头鱼尾的海中怪兽。</p> <p class="ql-block">“比雷埃夫斯”,板上蛋彩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不懂的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陶瓷雕塑。“在一条封闭的路线面前,撤退是无望的 ”乔治·策里奧尼斯的陶瓷雕塑聚焦了人性中不露声色的黑暗面,大胆表现了人类的基本情绪。他的作品深深植根于世俗,并结合怪诞与拟人化的特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内心迷失和恐惧的感知。乔治借鉴过去和现在、经典与当下的内容,通过历久弥新的神话元素,虚构了一个人类学博物馆,它如乌托邦般出现,并提出了存在主义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黎明时刻的4000次呼吸,佩特罗斯·莫里斯作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而生成虚构图像,是《夜晚的4000次更迭》数字循环视频系列的一部分。艺术家将全球新冠疫情开始时在雅典及附近海滩上所拍的照片,和过去几年的移民浪潮和自然灾害中受到影响的希腊沿海地区的图像拼接在一起,结合各类资源数据,通过自动計算编码的提取逻辑和算法美学的不可控性,来表达人类尘世经历的创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