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黎平县肇兴侗寨,我之前曾数度到访,并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更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号称"黎平第一侗寨"。</p><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据说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人称之为"团",分别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p><p class="ql-block">仁、义、礼、智、信,这不正是传统的价值观么?乡村、乡贤,用具体的、并非抽象的生活态,传承着中华之优良文化传统,值得一赞!</p> <p class="ql-block">黎平肇兴侗寨,有诗的意境,随处走走,随意都能"翻读"到她的美韵,都能感到她的淳朴、率真、典雅、秀巧,在一种朴素的美境界里,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一如杜甫《五盘》诗云: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p> <p class="ql-block">记得我第一次到访肇兴侗寨,是2014年的12月份,是从广州直飞黎平的。</p><p class="ql-block">据说,黎平古称“黎平府”,位处黔东南边缘,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处,是侗乡腹地、侗族文化的中心,是我国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县。</p><p class="ql-block">此后,随着贵广高铁的开通,我亦多次到访黎平和肇兴侗寨。</p><p class="ql-block">到了今天,黔粤东西部协调发展之际,我又有机会再访今天已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之一的黎平县肇兴侗寨。</p> <p class="ql-block">黎平县,不得了,拥有1个世界级、6个国家级、21个省级文化遗产,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3个中国传统村落,是侗文化最聚集、最齐全、保存最完整之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p><p class="ql-block">非常有幸,我被邀又到了黎平,出席了2017年12月这次“侗年”之系列文化盛事,体验了一次过“侗年”,尤以18日晚的万人合唱团齐声歌唱的《丢歌不唱真可惜》侗族大歌为最印象深刻。至今,那声势浩大的场面,那气势磅礴,那响彻云霄的天籁之声,似乎还在心里震撼着、回荡着。</p> <p class="ql-block">新朋老友,有缘来自四面八方,聚于黎平“侗年”。红红火火过大年,欢欢乐乐话情谊。此时此刻,新年见面,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这些相互尊重、彼此认同的朋友在一起。这位主席,那位局长,这位队长,那位老总,统统的,身份暂放一边,自已的饭局,非官方,胜于官方。</p> <p class="ql-block">2018年2月15日晚,春晚,黔东南分会场,就在我很喜欢的、且朋友众多的黎平肇兴侗寨。</p><p class="ql-block">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苗族敬酒歌、长桌宴、舞龙嘘花......黔东南的民族特色应有尽有,大江南北每个家庭里的电视机里,满屏都是大写的“傲娇”!</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我很是激动,并向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等的朋友们、父老乡亲们,致以了新春的问候,以及真诚的祝福!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的春风里,越发亮丽!越发魅力四射!</p> <p class="ql-block">侗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当年我在侗寨时,深心地感受到了。记得那晚,那宴,场面热闹非凡。这,就是"合拢宴"。</p><p class="ql-block">合拢宴,是侗家将自己腌制多年的鱼、肉、鸡都拿出来招待客人,是侗家人待客的最高礼节。</p><p class="ql-block">当然,在美酒、美食、美人、美意的氛围里,醉,是几乎唯一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当你来到肇兴侗寨,在入口的地方,总有当地侗寨帅哥美女穿上民族服饰,聚集在寨门口,高唱侗歌迎接四方来客,邀请游客进寨。</p> <p class="ql-block">请喝一碗拦门酒,醉了斜阳,醉了故乡。拦门酒,这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礼仪,是对最尊贵客人的最高礼节。</p> <p class="ql-block">走进肇兴侗寨,但见其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在寨中,吊脚楼鳞次栉比,禾仓、禾晾、碾房、榨房、井亭、鼓楼、花桥、戏台,把整个侗寨点缀得古朴宁静。使人感受到,今天的肇兴侗寨,在历史长河的荡涤后,依旧保留着它特有的原始风貌。</p> <p class="ql-block">行走肇兴侗寨,当你走在田埂上,时常在身边出现牵着马车和挑着担子的侗人,它们不紧不慢从身边边挪过,他们穿着朴素、头戴斗笠或头巾,皮肤黝黑,朴实无华。</p><p class="ql-block">虽无法与大都市相比的殷实的物质生活,但却有着不慕繁华不尚仙的心态,而这,正是城市人所失落的那份纯朴。</p> <p class="ql-block">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黎平肇兴侗寨,这乡村,绿野,处处,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纵观这里的群山和稻田,虽不及龙胜云阳,但也显壮阔。如画,如诗。古老的木屋点缀山旁田中,宁静、安详。这,正是一处,恬然和谐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进入肇兴侗寨景区后,肇兴侗寨大门、鼓楼等独具特色的建筑,立即映入眼帘,在一片稻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整个侗寨在古意中泛着亮色,给人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这么气派的大门,放眼贵州,也难以找到这样的寨门。</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山清水秀。这里的人们,依山,傍水,而居。</p><p class="ql-block">上山而作,下水而乐,吃在山里,饮在水中,讲的是山,唱的是水,梦的是山,想的是水,山是侗人的魂,水是侗人的情。</p><p class="ql-block">离开了山与水,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侗乡文化。</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临河两边建的房屋,都是干栏式的吊脚楼,连成一排,鳞次栉比,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用的是杉木建造,屋顶覆着小青瓦,古朴实用。站在寨子任何一处水边,看着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侗寨房子镶嵌其中,真好似,神仙居所一般。</p> <p class="ql-block">楼塔与楼桥、河流、村巷和戏楼浑然--体,小桥、流水、人家、鼓楼的典型画面于此显得格外突出,构成了侗寨独有的村景韵味。</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不说你不知道,说了吓你一跳。肇兴侗寨,各种荣誉就像鼓楼层那样,一层一层,多呢:</p><p class="ql-block">1993年被命名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p><p class="ql-block">2001年肇兴侗寨鼓楼群被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p><p class="ql-block">2003年被列入全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单位;</p><p class="ql-block">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p><p class="ql-block">2007年初被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及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编辑团队列入2007年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2007年6月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2008年被推荐为“奥运旅游全球推介魅力目的地”;</p><p class="ql-block">2009年被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10年被省民族文化学会授予“贵州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建设示范基地”称号;</p><p class="ql-block">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之一;</p><p class="ql-block">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名单;</p><p class="ql-block">2014年荣获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p><p class="ql-block">2015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建设“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p><p class="ql-block">201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乡镇”荣誉称号,包括肇兴在内传承与保护的侗族大歌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p><p class="ql-block">2017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p><p class="ql-block">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p> <p class="ql-block">据《黎平府志·风俗》记载,侗族多建造木质结构的“干栏”楼房,而且多依山傍水而建。来到肇兴侗寨,你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知。</p> <p class="ql-block">国内规模最大的侗寨鼓楼建筑群落,就坐落在这里,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故此,肇兴侗寨又被誉为“鼓楼之乡”。</p><p class="ql-block">因此,在肇兴侗寨,看到最多的就是鼓楼,它们分别是:仁团鼓楼、义团鼓楼、礼团鼓楼、智团鼓楼和信团鼓楼。这些鼓楼飞阁垂檐,气概雄伟,瓦檐上雕塑或彩绘着山水、飞鸟、龙凤、花卉和人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里的这个文化展馆,上次我到访时还没有的,看来,利用景区植入在地文化已初见成效。</p><p class="ql-block">不论是文博角度还是从旅游角度看,这个馆的内容是不错的,也是丰富的。</p><p class="ql-block">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展览馆(博物馆)+旅游”作为体验式文化教育与旅游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是文旅市场的新蓝海。</p> <p class="ql-block">从许多地方的现状看,有的馆只是将馆内的展品简单陈列摆设,缺乏创新意识,吸引力不大;有的馆不善于经营,品牌意识不强,还是抱着坐等游客上门参观的想法,不利于行业发展。</p><p class="ql-block">为此,我认为,优化布局、强化创意、提升旅游体验,或许是达到繁荣文旅市场、增值文旅价值的途径。</p> <p class="ql-block">这个馆的策划和中英文撰稿人,是我黎平的好朋友、黎平县原旅游局局长、县文联副主席、作家杨祖华先生。</p><p class="ql-block">杨局时至今日,还活跃在文化和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很值敬佩。</p><p class="ql-block">我这次黔东南行之日,刚好杨局正赶往佛山公干。就这样,我过去,他过来,遗憾错过在黎平的聚会见面。后来,他回黎平了,问我是否还在榕江或肇兴时,我已到了镇远古城。约好,只待下次见了。</p> <p class="ql-block">“穿不离带,饰不离银”是肇兴侗族服饰的主体特征,生态化审美,凸显侗族崇尚白然、热爱自然、彰显自然,以及自由、达观、乐生、勤劳、智慧的精神品格。</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族服饰多用自耕、自纺、自织、自染、自绣的布料和侗锦制成,配有少量的细布绸缎装饰,加上银饰组合而成,多为青、蓝、白、紫等色。</p><p class="ql-block">按场合可分为盛装、便装;按穿着对象可分男子服饰、妇女服饰、儿童服饰。尤其是妇女盛装,充分利用绣锦装饰服装,显得富丽堂皇、璀璨夺目。</p> <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俗语足以显 出文化大到历史传统、人文风貌,小到乡音乡情、风俗习惯。</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并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优秀文化。</p><p class="ql-block">侗族的民族传统文化,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这块肥厚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p> <p class="ql-block">民族传统文化,它强调文化的本源和沿着本源流传下来的经过中华民族不断筛选、淘汰,又不断丰富、发展而来的精神总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国家,除去汉族这个最大的群体,少数民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国家,在那么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及海外华人引以为荣。</p> <p class="ql-block">色彩之美,源于生活,天人合一,取法自然,方显和谐之美。靛蓝之美,在肇兴侗寨,藏在深闰,人已识。</p> <p class="ql-block">这些色调素雅、纹样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靛蓝蜡染艺术品,基本代表了贵州蜡染艺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贵州蜡染艺术的多彩风貌。</p><p class="ql-block">贵州侗族妇女慧心巧手,蜡笔生花,靛染五彩,那些美丽质朴、古雅圣洁的蜡染艺术,犹如烂漫的山花盛开在幽谷之中,其清新之气和悠远之境令人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2014年12月6日,我到肇兴侗寨时,专门考察了还在建设中的贵广高铁从江站。当时黎平的朋友告诉我,贵广高铁预计于2014年12月20日全线验收,广州至贵阳仅需4小时。</p><p class="ql-block">当时我看到,距离肇兴侗寨仅5公里的从江站工程,正在紧张收尾中。当时我想,待全面完工时,珠三角地区游客到侗寨旅游就方便了。果然,现在我们想到贵州、到黔东南、到榕江、到黎平、到从江,话走就走,方便极了。</p> <p class="ql-block">高铁,使中国旅游同城化效应得到充分体现。比如说早上在广州(佛山)饮完早茶,坐上去贵州的高铁,四个小时之后“侗族之都”就展现在眼前,下午就可以置身于名满天下的肇兴侗寨。这样类似的场景,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加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将使中国旅游的同城化效应迅速显现。</p> <p class="ql-block">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记得2014年12月,应黎平县之邀造访黎平,短短几天之行,得县长、人大主任、旅游局长、招商局长、工商联主席、景区管委会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款待,陪同考察了肇兴侗寨、堂安梯田(生态博物馆)、少寨溶洞群(信洞)、信洞侗寨、八舟河、红军桥、天生桥、翘街、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黎平酒厂、湖广会馆、贵广高铁从江站等,收获满满的。对此,我真心的万分感谢。</p><p class="ql-block">一次旅行,两次会议,三回研讨,四天思策,五大观点……真实的展现,真诚的交流,但愿,对黎平这一上苍赐予的宝地,有丁点的帮助与贡献。对此,亦万分感恩。</p> <p class="ql-block">在休闲游中,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创意个性的特色小酒店(或称民宿或称旅舍),而是不什么星级的酒店。</p><p class="ql-block">独特的房型,大胆的装修,随意的点缀,可让,每个空间,每个房间,都给人以新意,及,鲜明的个性文化。</p><p class="ql-block">摒弃雷同,强化个性,创意取胜,可为旅行和休憩,提供一万种可能。想舒心,就得要个性,不要星级。</p><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之“侗赏”,便是,不错的创意小店。</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肇兴侗寨陆振才老寨长,上次我到访时还健在,可惜,陆寨主已于今年(2022)初驾鹤西去,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人去如斯,青山依旧。愿后疫情时代,叠加乡村振兴和乡村游的复苏,肇兴侗寨的明天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号称"黎平第一侗寨"。</p><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据说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人称之为"团",分别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p><p class="ql-block">仁、义、礼、智、信,这不正是传统的价值观么?乡村、乡贤,用具体的、并非抽象的生活态,传承着中华之优良文化传统,值得一赞!</p> <p class="ql-block">当年当晚,我并不想喝醉,只是因为这段行程太美,就像一个梦游仙境的孩子,匍匐在向往的大地上, 贪婪膜拜。楼房外小溪仿佛雨声淅沥,细听又觉得是流水的潺潺声,对面的人家亮着灯,隐隐的传来说话声。梦里,花香鸟语,雾一般飘浮在脑海。</p> <p class="ql-block">黔东南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区域之一,好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中生态文化所占的成分有很大关系。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多方面来看,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p><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前,黎平县肇兴侗寨,那时已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当时旅游还没有成熟,在村寨里每天可以看见很多外国人,甚至外国人比中国游客多。保护好文化遗产,保护好侗寨,贵州的旅游发展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杨祖华局长曾经说过:“很多场合我都坚持,旅游应该作为保护文化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把这个手段和目的位置摆清楚,旅游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如同一位美貌如花的侗族姑娘。你,心动了吧?动了的话,可以拨开闹市人群,在步履不停的节奏中,于此寻幽觅静;亦可,从千年侗寨时光里,漫游古寨,体验风土人情,做一回慢时光旅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