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辽西纪行(十)</p> <p class="ql-block">(历尽沧桑的德惠寺逐步恢复往日格局)</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逝,拂去多少如烟往事。历史风尘,湮没多少人生足迹。然而当我驾车从王府镇里拐入去德惠寺的小路上时,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尘封久远的回忆涌上心头,一幕幕画面立体形象般浮现在脑海中。这是一条多么熟悉的小路,1978年冬季,我沿着这条路走进阜新师专的大门,开始接受高等专科中文专业教育。1980年暑期毕业,我又沿着这条小路走向工作岗位。</p> <p class="ql-block">(去昔日校园的路上芳草萋萋)</p> <p class="ql-block">1977年中学毕业,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搭上最后一班车,我来到彰武东六家子公社石头山大队卧牛山小队插队劳动。那是一段难忘的蹉跎岁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浴乎风,沐乎雨。那又是一个激烈变化的时代,拨乱反正后的中国,每天都有破冰行动。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这消息如春风喜雨滋润了下乡知青的心田。我决计报考应试,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彰武原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p> <p class="ql-block">考试前的那段时间里,我正在县城家里突击复习。可惜那时复习资料少得可怜,记得当时大姐从市里给我邮回一些书籍。我就是这样自己闷头背题,也没有补习班之类的听听课。1978年好像是7月20日高考日,那天我很早就起来了,吃点东西,妈妈给我拿两块带馅大饼子,一瓶白开水,哥哥给我戴上他的手表,让我考试时好掐时间。我骑着自行车向距县城30多公里的东六公社中学考场疾驰。</p> <p class="ql-block">(远眺旧貌换新颜的彰武县城)</p> <p class="ql-block">公社中学教室,每人一张桌格朝外的小课桌,桌面上铺着一张劣质的淡黄色包装纸,显得整齐划一。上午考完试后,中午我钻进关山树林中,找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吃点东西喝口水。然后躺下休息一下,并回想上午的考试情况。考试卷上的题,多有确定不准的,答上的也不一定正确。说来也是时运不济,我1967年上小学到1977年中学毕业,正是文革十年动乱期间。教学松弛学业荒废,学不到更多有用的文化知识。</p> <p class="ql-block">(今日东六家子中学鸟瞰图)</p> <p class="ql-block">庆幸的是,我父亲有个彰武县图书馆借书证。我用这如此珍贵的借书证,几乎看遍了图片馆里的文科类图书。其实那时图片馆藏书也不多,很多名篇名著都因极左思潮而下架。看到的多是《金光大道》、《桐柏英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带有时代标记的小说。高考科目中的语文、政治、历史等,都因看了不少课外书,才得到如抵万金分数,终获大专录取。</p> <p class="ql-block">(旧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封皮)</p> <p class="ql-block">真是无巧不成书。1984年我调入市委宣传部党政干部自修大学办公室工作。办公地点是市政府四楼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曾是市文教办的办公室。有一天我们打扫卫生,墙角有一堆即将处理的旧档案袋,我翻看一下,竟然找到我当年填志愿的文件袋。我想起在公社填志愿的情形,当年在偏远的山村劳动,市政府大楼里文教办和招生部门,在我们知青眼中,是多么高不可攀。真是命运捉弄人,几年后我站在这里,捧着视之如同文物招生文件袋,内心深处涌动波澜。我把那文件袋收藏起来,因为它记载一段难忘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市政府大楼四楼一房间曾是市原文教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后来才知道,1978年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数为610万人,全国高等学校原计划招收学生人数为29、3万人,后招收学生人数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学生人数为40.2万人。且1978年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录取率为百分之七。当时我复习时间短,缺少复习资料,匆匆应试。当时也想到了能考上固然高兴,考不上也无所谓。现在看来,能进入全国考生的百分之七里面,真是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来高考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p> <p class="ql-block">那年入学时间是在冬季,记得好像在12月份。从彰武县城坐火车到阜新站后,步行到汽车客运站,又乘长途客车西行约20公里,在王府公社下车,在冬季的寒风里,从一片收割后剩下的苞米茬中,走的人多而形成的小路上经过,来到门口竖立两根石质旗杆的学校大门前。后来知道,那旗杆是德惠寺存留下来的,一看就觉得与一般的木质或铁质的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寺院山门的位置原是学校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学在原校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那时打下的印象太深了,寒风中突兀在北山上的古刹,显得空旷沉旧。鲁迅先生有文字与此情形相吻合,“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有的外市考应届高中考生,要打退堂鼓想回去不念了。这是阜新地方第一次办大专学校,从辽宁省的阜新、沈阳、大连、锦州、铁岭等招收进300多名不同年龄、职业的学生。当时名字叫“锦州师范学院阜新师专”。市区没有校址,又要急需开学,只好利用此地办学。</p> <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前同学以古寺为背景照像)</p> <p class="ql-block">由午1978年高考后录取入学时间延至年底才开学,两年大专课程用一年半时间学完,可以想像,平时听课笔记作业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好在那个年代,一心只读书本,没有其它可以诱惑浪费时间的介质,如电视、电脑、手机等。偶尔看一场电影,还要翻墙穿越一片山坡地,到附近两三公里远的02部队,记得有一次看两场,其中有日本电影《望乡》,回校时披星戴月步履匆匆,同学们沿着田间小路一个跟着一个还是笑语欢声。</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那时的我们正是青春年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清楚得想起,当时发给我们乘车享受半票用的学生证,都是用大红的塑胶皮,上面烫金大字“大学生学生证”,作为从上山下乡知青,我能得到这样的学生证,内心十分高兴,心想下乡当知青两年后,又当学生了,真是命运一波三折,发誓要珍惜时光,埋头苦学。不到两年的师专学习,自己欣慰的是没有放松苦读。毕业分配到师范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后来经过继续教育,获得大学本科、在职研究生的学历。</p> <p class="ql-block">(辽宁教育学院中文本科毕业时部分同学在校门口合照)</p> <p class="ql-block">今年夏天的一天,距离毕业离开这里42年的日子里,来到当年求学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引起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记得刚入学那天,先是看到门口两根古时石质旗杆,进入校园后,迎面望见的是一座古寺大殿。学生处、教导处等机构都在一个四合院古寺里办公。我们的教学楼和中文科教师办公室以及学生宿舍,都是后建的红砖房。只有两座教学楼是二层小楼,其余的都是平房。</p> <p class="ql-block">(当年师专教导处、学生处等部门都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校园里颇具规模巍峨壮观的建筑,只有德惠寺院。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在寺院里办学,也可能是不得以而为之,到了1985年,师专从这里搬去市内,德惠寺逐步恢复昔日的清静,晨钟暮鼓诵经声声取代了朗朗书声。特殊时期的机缘巧合在德惠寺院里读师专,那时对德惠寺的感性认识和后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知情人,对这座古寺有了更细致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400多年历史的德惠寺,师专在此办学只是暂短的光阴)</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德惠寺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曾是清代土默特左翼旗札萨克府邸,也是阜新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当时德惠寺有一姓白的喇嘛,曾被派往北京雍和宫学习深造,后来在雍和宫做了主持,常与朝廷官员交往,乃至觐见皇帝。名声显赫的白喇嘛深得朝廷赏识,他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白喇嘛为报师恩,回到了德惠寺,筹划扩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德惠寺。</p> <p class="ql-block">(古寺白塔,藏传佛教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德惠寺里的殿、楼、阁、柱、门等处雕画821条龙,数量之多在国内的藏传佛教寺庙中罕见。德惠寺主要建筑中大量采用了工艺精湛的石雕、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数量更大的木雕、彩绘。更吸引人目光的是一对石雕龙,位于前殿条石台阶中间铺设的“御路”,石上雕刻着二龙戏珠,飞腾在浮动云朵间的两条石龙,线条流畅,活灵活现。这非同寻常的建筑形制,皆缘于特殊身份白喇嘛规划设计。</p> <p class="ql-block">(石刻二龙戏珠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雕梁画栋依旧在,曲终人去今非昨。行色匆匆看过殿堂亭阁,我开始寻找往日师专的踪迹。寺院北边的一堵高墙,挡住了我去探访教室和宿舍的脚步,听人讲,师专搬到市里后,那里曾办过一段时间工读学校,后来也停办了。两座教学楼和两栋并列的六排宿舍平房,人去屋空都在闲置。四十多年的春风秋雨,吹打冲刷了历史的痕迹,留下的砖石建筑,任凭云卷云舒,默默守望日出日落。</p> <p class="ql-block">(墙头苔痕绿述说如烟往事)</p> <p class="ql-block">在寺宇的东侧,蒿草没膝蛛网密布的几排平房,那曾是师专的医务室和阅览室。课余时间,我经常到阅览室看文学期刊。那时候的卢新华的《伤痕》、张抗抗的《夏》、刘心武的《班主任》、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等小说,我都是在这个平房阅览室读到的。特别是后来成为中国作协副会长的张抗抗,出版了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有一大批读者群。当时她的《夏》还在校园内展开了讨论和引发争论。现在回忆,止增笑耳。</p> <p class="ql-block"> (原图书报刊阅览室)</p> <p class="ql-block">古寺西侧过一个月亮门,原是各个科系教室的办公楼,现在房子不见痕迹,只有一池清波泛着微澜,这里成为德惠寺院的放生池。从校门去教室和宿舍必经之路上,那片文化墙硬硬地还在。当年我也与其他同学都曾在这面墙上展示一首首抒情诗。那时正值20多岁的年龄,还有一种青春洋溢激扬文字的奔放之情。</p> <p class="ql-block">(曾在这面文化墙上张贴多少诗词作品)</p> <p class="ql-block">那棵古松300多年枝干虬劲绿色盎然,我们常在树下读书,纵谈天南海北。毕业合影也在这里拍照的。我们是首届大专毕业生,当时全市城乡学校都缺少师资,机关也缺少人才。这批毕业生陆续成为教学骨干和机关有生力量。后来经过工作历练,首届师专毕业生在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地区干起工作有声有色,有的逐步担负起领导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300多年的古松见证这里往来成古今)</p> <p class="ql-block">(1980年7月17日师专中文78届毕业生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2015年冬季随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视察《文物保护法》,来到德惠寺,同行的市人大代表师专校友在当年学校办公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韶华易逝时光荏苒,从1980年暑期毕业参加工作,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都退休赋闲静观夕阳。但也如同陆游的那句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往事经年可在,流年依旧追风。回望路程,我们刻苦读书倾力工作,为时代讴歌,也为自己没有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而欣慰。</p> <p class="ql-block"> (珍惜历史传承文化)</p> <p class="ql-block">(到访德惠寺院的校友都要探寻师专旧踪)</p> <p class="ql-block">(2000年8月时值师专80中文班同学毕业20年在海棠山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老照片由同学杨广发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