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故乡的茅根

福全

<p class="ql-block">本文转自:邢台日报</p><p class="ql-block">“外孙是姥姥家里的狗,吃饱了他就走。”姥姥常常对我唠叨这句话,她一边唠叨着,一边拾掇着家务,还时不时地瞅着我,怕我一个人跑到河边去玩水。即便姥姥再唠叨,我吃饱了还是不会走的。我好不容易有这么大段的时间跟着姥姥玩,看她摘莲蓬、兜虾米、挖藕,这一切对我这个在山区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那么新鲜奇特而又陌生。</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十岁,整个暑假期间,我就赖在姥姥家里玩。姥姥家临河而居。这个时候,正是河里水产收获的季节,姥爷和舅舅打渔回来,总是带一些鲤鱼、鲫鱼、老鳖或大虾,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最新鲜的水产品。</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的暑假里,我接触并吃到了很多河里的新鲜鱼虾,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且第一次认识的,应该是茅根。</p><p class="ql-block">姥爷和舅舅们打渔去了,家里就剩下我和姥姥。姥姥拾掇完家务活后,领着我到河里兜鱼虾。兜鱼虾是河边空闲时人们干的一种不费力气,收获甚小的渔猎活动。就是在五六米长的一根竹竿顶端,绑上一张半圆的渔网,渔网大约有一米深的样子,一边走,一边往前推,这种渔猎只在浅水的河边进行,捕捞河边的一些小鱼小虾。</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和姥姥兜鱼渴了,姥姥领我到一块河堤下,说要给我找好吃的东西。我看到那里长着茂密的芦苇和许多的杂草,没有野果木,哪会有什么好吃的呢?姥姥找到一块长势旺盛的草丛,一会儿就从地里挖出许多细细的根须来,姥姥一边吃着,一边叫我尝尝,说:“这是茅根,比你妈妈买的糖块还甜呢!”我当然不信。但看到姥姥那嚼着得意的样子,忍不住尝了尝,还真是甜的呢!</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吃到茅根,就上了瘾,那一丝丝的甜味,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回味无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物质还是比较匮乏的,茅根的甜,无疑给我们贫瘠乏味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欢乐。</p><p class="ql-block">一有时间,我就缠着姥姥去挖茅根。吃的多了,也就有了经验。先是轻轻一拽茅根的最顶端,那个包着白毛毛的嫩叶就和根茎分离开来,然后剥开外皮,就可以吃了。有一天,吃中午饭的时候,姥姥端上来我从没有见过的一道菜,绿油油的,一段一段的,吃到嘴里,脆脆的感觉,还带有一丝的甜味。姥姥说,这是茅根最顶端的嫩芽,大火清炒着吃,去火养肝最管用了。</p><p class="ql-block">从姥姥家回来,就到我们老家的山坡下或有水的河沟附近寻找茅根,果然有了新发现。白马河河堤的两岸,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茅根。茅根的最顶端叫“咕咕椎”,在春末夏初的季节,“咕咕椎”还是比较嫩的时候,剥开来吃,味道也是甜的。在姥姥家吃过清炒的“咕咕椎”,那清新的味道,记忆犹新,所以,每年春末夏初的这个时节,我都要采摘一些尝鲜。炒“咕咕椎”这道菜很简单,用水清洗过后,需大火大油急炒,这样鲜美的时令蔬菜,放什么佐料都是多余的,唯有清炒,最能体现“咕咕椎”的美味。</p><p class="ql-block">茅根的根部也是甜的,每年秋天,可以看到老家很多人挖茅根,卖到镇上的药品收购站。茅根作为一味中药,很多药典里记载了它能除伏热、利小便、消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之功效。</p><p class="ql-block">有很多相同的一个物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大青叶、比如茅根,它们的叶子和嫩芽都可以作为一种新鲜的蔬菜来吃;等到收获的季节,它们的根须也都可以入药。这大自然的无穷奥妙和奇特,真是让人感叹和佩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