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排沙后彰显惊艳

如庚131424473

<p class="ql-block">  万里黄河从青藏高原发源,穿过草原,越过高山,征服千山万水,一路奔腾呼啸前行,灌溉两岸万亩良田,为干旱地域输液解困,打造人类繁衍生息的环境,孕育中华文明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  黄河穿越黄土高原,泥沙冲刷而下,大浪滔滔的河水含沙量竟然达到近三分一,据说华北平原的同样比例的面积是黄河水冲击沉淀而成。黄河不但是人类的母亲河,还是开疆扩土的历史功臣。然而大量泥沙淤堵河道,自然灾害频繁,冲击人类的生存之地,以致人类不断与其抗争,产生了著名的大禹治水。</p> <p class="ql-block">  从大禹启动的治水事业到新中国的建立,人类始终在和黄河斗争,治理黄河摆在沿岸民生的第一位。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相继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建设了以三门峡为代表的水利枢纽工程。然而,都因为泥沙的沉积,库底抬高,库容萎缩,水利工程的作用每况愈下。</p> <p class="ql-block">  在多年科学技术论证和实验模型反复验证前题下,在黄河出山的最后关口——洛阳小浪底,建设水利枢纽工程。</p> <p class="ql-block">  工程的作用以减淤为主,同时可以灌溉发电,拦截洪水,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被中外水利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p> <p class="ql-block">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顶高281米,水库蓄水可以达到275米。排水孔分为三排,上面一排为排漂浮物和水油混合物,中间一排为排出清水,也是黄河平时的排水处,下面一排处于坝底层,主要用途是排沙。</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大坝上放眼望去,黄河小浪底排沙像硝烟弥漫的战场,巨大的轰鸣声震天动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它的震撼力。三国时代张飞大喝一声河水倒流,在大自然威力面前也顿显苍白无力。</p> <p class="ql-block">  巨大水位的落差储蓄大量的势能,排沙的库水呼啸喷出,像排山倒海的滚滚烟尘,既没有水珠,也没有粉尘,河水完全变成烟雾样的气态,和空气混合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黄色含着泥沙的水雾,翻滚不断前仆后继,浪顶水雾还在盘旋,后面水雾已蜂拥而至,托举半空中的水雾在顶端开出蘑菇云。水库底部如果有石头,很可能在出库的霎那间,会在巨大水压的托举下,像炮弹一样射向水雾的顶端,画出一道美妙的抛物线,飞落烟云笼罩的河底。</p> <p class="ql-block">  炎热的七月,屹立河岸观潮,饱含湿润的雾气下清爽中又有一丝凉意。排沙时带出一股气压的冲击,迫使你注意站稳脚跟。看排沙,既欣赏景色又避暑乘凉。初次看排沙者,为防止飞扬的水花打湿外衣,带雨伞等工具遮挡防身,其实毫无用处,包围全身的是潮湿的气态水,就像蹬山穿行云雾中,只感到空气潮湿,不见雨滴。</p> <p class="ql-block">  从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排沙实验,探索和验证清淤排沙的可行性,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的独具特色之路。</p> <p class="ql-block">  黄河2022年排沙于7月21日结束。此次排沙采用上下联动方式,利用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的调节库容,实现全线有序排沙接力。使水流形成合力,让泥沙通过下游河床,顺利排沙入海。</p> <p class="ql-block">  大水冲刷过后,黄河下流呈现出惊艳的美景,天地之间留下自然天成的图画,湍急的河水像画师般任意挥洒,把一幅幅沙画刻画在千里滩地。</p> <p class="ql-block">  20年排沙实践,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23.9亿吨,下游河道冲刷泥沙30.5亿吨,有效减轻了黄河下游河道防洪压力。同时对黄河两岸进行绿化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河水含沙量大幅度下降。基本解除了水害威胁。</p> <p class="ql-block">  排沙初步遏制了主河道萎缩的状况,平均降低河床底部2.6米,大幅提高过水能力。20年前汛期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到今天5000立方米每秒,显著提高过水能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调沙后河滩留下的天然沙画,惊艳之余,还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按照流体力学理论和数学模型,水流挟沙能力与流量的高次方成正比,无论是对水库还是对河道,塑造较大的流量下泄,才能把水库下游河床冲起的泥沙送入大海,在达到冲刷下游河槽,恢复过流能力的同时,黄河日日夜夜永不停息地为入海口增加国土面积。</p> <p class="ql-block">  根据20年排沙实践,可以利用联动方式,加大库区清淤,实现库容保持在平稳良好状态。通俗的说,每年排沙量可以大于当年淤泥沉淀量,从而具备能力大幅度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做到大河无恙,长治久安,四季回春。从根本上扭转黄河十年九害的千百年来不受约束的放荡无忌。</p> <p class="ql-block">  排沙其间,下游两岸从排沙现场延续到十多公里处,河滩上大量出现被冲下的鱼。附近民众纷纷到河滩捡鱼,据说有捡到50斤重的。两三斤重的比比皆是。当地百姓称其为“流鱼”现象</p> <p class="ql-block">  巨大水压释放过程中的冲击力,使水库中的鱼类,尤其是生长在水底的深水鱼,在突如其来的喷沙袭击中,瞬间昏沉,被高抛天空而又自由落体下落,受到身体伤害,有些甚至残头断尾。沙尘化的水气,妨碍了鱼类的呼吸。混浊的泥水,糊住鱼鳃,阻断了水中所含氧气的交换。</p> <p class="ql-block">  水利专家对小浪底排沙前后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黄河鱼类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黄河的主要鱼类鲫鱼、鲤鱼、鲶鱼,排沙后数量大幅减少,捕鱼量减少百分之三十二至百分之七十五。而体格较小的鱼类后来居上,占捕鱼量百分之四十五。</p> <p class="ql-block">  黄河排沙也会为下游带来“生态病”,比如排沙降低河床底部2.6米,导致湿地水位下降,河道普遍下切缩窄,湿地功能降低。</p> <p class="ql-block">  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变化,并非完全由排沙所致,况且沿途有许多江河湖泊,在自然选择下,鱼类会找到适者生存的庇护所。而且保护生态的工具箱里还有许多尚未拿出来的利器。随着黄河两岸不断推进的生态改变措施,流入黄河的泥沙日趋减少,相应排沙力度也会逐渐放缓。</p> <p class="ql-block">  黄河的生态日益变化,期待着大河奔流持续演绎更加惊艳的大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