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箴言百则第43,道常无欲,天下归焉

道可道

<p class="ql-block">老子箴言百则第43</p><p class="ql-block">道常无欲,万物归焉</p><p class="ql-block">——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34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p><p class="ql-block">老子告诉我们:大道就像江河湖海的水一样,天上地下,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保,更无所求。一个“泛”字,足以想象如海水般的大道,在天地之间的巨大能量和崇高美德。大到宇宙起源演变,地球沧海桑田,小到万物盛衰荣枯,人生荣辱悲欢,无不被道左右。万物依赖道而生长,道却不享有任何汇报和荣誉,可谓谦虚到极致;万物归附于道,道却不为万物主宰,可谓其胸怀大到极致。正因为道不自高自大,所以众人才称颂道的伟大。 </p><p class="ql-block">曹操《观沧海》诗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意思是说人生要像周公旦那样,为天下苍生效力,废寝忘食,以求赢得天下人的拥戴。</p><p class="ql-block">“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武王驾崩,而继任的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担心有人背叛朝廷,就义不容辞地辅佐周成王,担当处理天下政务的重担。当时朝廷内外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旦这样做将对新君周成王不利。”周公旦坦率地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导致天下大乱,没法向先王交代。先王为天下江山社稷忧劳甚久,取得成功。当下周武王英年早逝,周成王年幼继任,政局不稳。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江山,我不得不这样做。”</p><p class="ql-block">周公还派自己的儿子伯禽到鲁国代为受封,临行前告诫伯禽说:“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我负责管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任重如山。为了处理公务,接待贤士,有时洗一次头要中断多次,吃一顿饭要暂停多次,把正在咀嚼的食物吐出来,唯恐失掉天下贤人的信任。你到鲁国之后,一定要忠于职守,勤勤恳恳,谦虚谨慎,不要骄慢于人。”</p><p class="ql-block">周公为天下苍生效劳废寝忘食,丄承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下启历代忠臣良将精忠报国的美德,曹操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就是一例。当代周公,就是举世公认周恩来总理。他为了民族翻身解放、国家独立富强,人民幸福安宁,一生紧跟毛泽东主席,精心谋划落实一个又一个大政方针,亲自处理无数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矛盾,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航船绕过激流险滩,胜利向前,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遵循“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正道,一生没有子女,没有遗产,不要荣誉,不留坟墓。他的骨灰洒在祖国大地,江河湖海,滋养万物,举世敬仰。难忘当年举国哀悼,十里长街送总理,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致哀,充分印证了老子箴言:“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28日,古历六月卅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