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于27期战友来说,不论在海军飞行学院待的时间是长是短,似乎每个人心里都有着那么一段始终难以忘怀的特殊“情结”,我将它称之为“海航27期情结”。因为,我们同属于海军飞行学院第27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付本清是27期战友里改行比较早、也是“海航27期情结”比较重的之一,他的军旅生涯只有短短的一年多,他的所有战友就是27期全部。之前因为我和他没有过什么交集,对他不太了解,是“小农”郑承东看到我在战友群里征集故事线索,专门打电话向我推荐,我才找到付本清与他进行了沟通。本清是个外向、乐观的人,我把意图一说,他便爽快的答应下来,当即就说:“现在就有时间聊。”他的爽快出乎我的意料,感到有点措手不及。我只好说:“你等我给你列个提纲,回顾一下,然后我们才好往下聊,也知道该聊些什么?”他说:“好的!”就这样,我们建立了联系,通过微信进行了若干次互动,才算完成了对于他的有关情况的采集。其间,感觉他那段时间挺忙的,正赶上他以花甲之龄到宜昌参加湖北省第十六届群众运动会龙舟比赛,战友们天天都在群里给他投票加油呢,直到过完端午节后,他去了青岛,我才又一次与他联系上,进行了多次沟通,即使这样我们在联络时也频繁地被打断,可见他怡然属于老骥伏枥、事务还是很繁忙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热爱运动的本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早年的交集确实比较少,曾经的痕迹随着岁月流逝都已经模糊了,但聊着聊着一些久远的记忆似乎又被找回来了。本清是预科四队三区队十二班的,他在述说当时班里的弟兄时如数家珍,一个个名字不打嗝的说出来时,也瞬时勾起了我的记忆。因为一个人可能会有记忆障碍,一群人就能产生记忆的联想,许多过往就在我俩的交流中、在脑海里重新闪现。本清对我说:“我们预科三区队长叫刘宝生,二胡拉的挺好。我们十二班班长是戴健、副班长是朱杰、班员有王家虎、马红彦、张渠江、张长江、赵家才、尹作刚、周建国、张北京和我。”说完当时班里的战友,本清忽生感慨:“我们一个班的弟兄已经走了两个了......”我知道他说的两人是战友王家虎和尹作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年在长治停机坪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在感慨唏嘘的同时,话题一转,本清又说起近期的感触:“6月份我和老伴去青岛,正赶上我60岁的生日,儿子、儿媳带我们到海军博物馆参观,我进去以后,对潜艇和水面舰艇啥的都没有多少兴趣,主要就是在飞机展厅转,看到初教6、直5、运5、轰5感到特别亲切,想起当时在长治到停机坪站岗,守在飞机旁的情景,很是留念。纪念入伍入校30年回到长治时,做梦都梦到了我们站队列的样子。”为此,本清在战友群里还专门发过一段感慨:“6月21日,再次参观海军博物馆,最让人留恋的还是这些初教六、直五、运五、轰五,因为它们留给了我们许多的青春回忆,虽然它们和我们一样已经退役,但它们和我们一样见证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清是1981年1月领航甲班理科结业,即将转往二团进行外场登机实习时改行的。好不容易理科学习结业,他却患上了胸膜炎住院,待到出院归来,其他战友都在准备去外场登机实习,区队长却把他和另两位战友找去谈话,谈话内容也挺简单,就是因为身体等原因,你们已经不再适合干飞行了,你们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留下,先转义务兵,然后参加军校招考,以后同样可以提干;二是选择退伍回地方,由地方安置。本清说起这段经历,话语里依然流露出一种深深地遗憾,有过同样经历的战友都有过同样的体验,当时的那种心情是多么的无奈和失落啊。应该说,这是命运之神和他还有一批批27期战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他们的人生之路由此来了一个大起落、出现了一次大转折,本来是要上天飞行的,谁知却又让他们回到了原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第一次跳伞后,预科四队三区队十二班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清的老家在湖北襄阳地区襄阳县农村,好在之前已经有战友回去传来消息,凡是回去的不管城镇还是农村的都安排了工作(这一点似乎比当时安徽省的安置状况好)。既然有这样的政策优惠,作为一名农村孩子,可以跳出农门参加工作,当然是一个优先选择,于是,他便选择了退伍回地方。随后,海军飞行学院安排一位回湖北探亲的教员,把他们送回湖北、交到了安置办。刚开始,他被安置在襄阳县外贸局下属的外贸公司工作,后来撤区建市时,外贸系统合并,他调到襄阳市外贸局,从科员、到部门经理、再到外贸公司经理,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工作也没有什么压力,主要的工作任务无非就是到省公司要计划,然后再到基层安排生产,工作很轻松,直到结婚、生子、分房都是按部就班、顺理成章、没有意外、一切都还算顺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于我来说还是幸运的,退伍后的安置比起安徽的一些战友要好一些,听说安徽籍战友改行比较早、家在农村的有的回去后没有安置,但我却总是怀念飞行学院、怀念不算太长的部队生活,心里总是放不开、落不下。大概是1985年吧,我因公到大连出差,还专程去了一趟土城子,去看望在土城子的襄阳籍战友和2722区队的部分战友,当时,我们6班长王厚斌还在土城子。老班长有一次到襄阳出差,还专门抽出时间来看望过我们。”说起老班长王厚斌,本清很自然地流露出一丝与有荣焉的荣耀与自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十年入伍入校纪念,在当年的宿舍前十二班部分战友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本清总是下意识地说到部队、说到战友的时候,我又及时地把话题拉回来,继续问他回到地方以后的种种变化。于是,他给我说起了回地方以后遇到的又一次重大变故——在外贸公司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然而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1996年,国有企业改制,第一批遭遇重创、垮掉的就是外贸。因为地方外贸系统没有实体,就是靠要计划、提手续费生存,亏损了由上级财政补贴。改制后外贸资不抵债,严重亏损。本清当时是襄阳市一家外贸公司的法人代表,公司难以维持,就让职工自谋职业。在公司看守了三年,维持到2000年直到公司破产,所有职工买断工龄,他也就随之失业,这应该是他继当年飞行改行以后、此生遭遇的最大打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到这里,本清不禁感叹:“我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翱翔蓝天的梦想破灭,靠自己努力奋斗,好不容易升任国营外贸公司经理,这一下子就什么都不是了,当时儿子才上初中,一家人该怎么生活?今后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踏入人生最低谷的付本清,由此陷入了一个最低迷的阶段。好在从部队到地方的那些拼搏的经历、家庭的责任、生存的压力并没有让他退却、沉沦,反而激起了他愈挫愈勇的斗志。经过一番深入思考,还是从自己熟悉的业务干起,2003年本清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主要是搞中药材的收购、加工和出口。不过,经历过人生的起和落,他似乎是将一些东西看淡了,作为一个半路出家、自己经商的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他一直做的比较稳,没有想着去扩张、扩大,他的理念是够生活就行。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如今他一边继续着手中的生意,一边在控制着业务,准备再干两年就收摊,随儿子到青岛定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几位襄阳老乡战友在固定转梯前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清做人本分实在,不虚不浮,没什么花活,和战友交往也是保持一颗平常心,自己做中药材生意没有太大的功利心,有时即使不赚也坚持做。”我在和彪哥、阿代聊起本清的时候,他们都是这么评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清的一大爱好就是爱运动,在开启中药材生意的同时,他始终注重锻炼身体。这些年他先后参加了自行车、铁人三项、长跑、冬泳、划龙舟和户外登山运动等民间俱乐部,当然都是经过正规注册的运动协会,为了强健体魄,他还拉着夫人一起参加,“男女搭配,运动不累。”他夫人的体质也一天天好起来,做到了经商、运动“两不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清的平凡生活中始终离不开战友,因为襄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国遗址古隆中,以及多处历史、自然风景,也是前往神农架的必经之地,故而曾经有不少战友到过或路过襄阳,有的战友虽然交集不多,只要打电话过来了,总是要见个面接待一下,这些年他接待或参与接待的战友少说也有好几十个。就因为青骢岁月的一段难以忘怀的特殊经历,就因为海军飞行学院深入到骨子里的“海航27期情结”,即使有的战友根本不熟悉、甚至不认识,但只要是海航27期战友,心中滋生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是不一样,而这份情感历久弥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浓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清夫妇一起参加比赛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是在与战友的交往互动中,本清完成了自己的一个重要而特别任务——关于儿子的培养。他对儿子的要求也不高,即:不要求成才,但一定要成人!可能是遗传因素吧,本清的儿子从小就爱运动,当发现了儿子爱运动的特点后,刚开始本清给儿子报了足球班,踢了一个暑假感觉不合适,又带儿子学游泳,那时就想培养儿子学跳水,并利用假期带儿子去了湖北省跳水队,当时有一个儿童跳水班,省跳水队教练是胡德美(俞芬那时已经上调国家队),通过胡教练的考察后,被推荐到襄阳体校体操班练基本功。可是去了之后,发现儿子有点超龄了,好在儿子正好和体操班张教练的孩子同岁,又因为是胡教练推荐的,便让他们一起训练了。正因为年龄大点,所以提升也快,当年还一起参加了湖北省李小双杯少儿体操大赛。等到上初中以后,因为学习太紧张,就放弃训练了。到了上高二时,为了能够考上本科,又选择学习体育舞蹈,最终考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清(左)参加划龙舟比赛与队友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读大三那年,我正在为儿子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发愁时,战友尤国斌告诉我,山东南山飞行学院正在招收民航学员,结果找战友一打听,我儿子正好够条件,就报名参加了体检,体检政审合格后,有战友帮忙关照,没有遇到阻碍就被顺利录取了,直到孩子毕业分配到青岛航空上班,战友董国平、周文彪、罗文斐等都给予帮忙做了大量工作,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战友情!”对于战友们的帮忙,本清总是念念不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本清的儿子在青岛航空公司飞“空客320”已经5年多了,当我问他:“是不是在儿子身上完成了自己当年的飞天梦?”时,本清连连说:“不一样,不一样!飞民航班机和成为一名军人守卫海天是不一样的!”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我才似乎明白了本清的意思。海军飞行学院首先是把我们从一名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军人,然后才把我们培养成为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的。本清说的这个“不一样”,就是“民”与“军”的差别。原来,本清之所以有着浓浓的“海航27期情结”,就是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装着一个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守卫海天的“海天梦”啊!</span></p> <p class="ql-block">几位战友在活动滚轮上的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