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场知青系列故事(33)

老陈(7323886)

<p class="ql-block">栾新荣,1971年3月从重庆41中学支边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4师独立2营3连,随后调16团12营3连、16团水泥厂、河口农场1分场11队、河口农场一分场三队。这张照片是栾新荣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肩扛机枪,正在行军中的留影,应该是战地记者抢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 </b></p> 民兵勇士栾新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栾新荣,一米七八的身高,为人性情豪爽,崇尚行侠仗义,遇事不平就拳脚相向,好勇斗狠,曾多次参与打群架,在知青中颇有声名。他到兵团后,先后流转过多个单位工作:在4师独立2营3连伐过木、在4师16团12营3连守卫老范寨桥保护援越物资、在16团水泥厂开山放炮、在河口农场1分场11队种菜、当过砖瓦工、最后在河口农场一分场三队开拖拉机,当基干民兵,参加过八二迫击炮、六零炮、机枪、半自动步枪的训练。很有戏剧性的是栾新荣保护过援越物资,而几年后他又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栾新荣在1分场3队平时的工作就是用拖拉机运胶水,到也轻松自在,但作为基干民兵,还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按栾新荣的话说,是训练基干民兵的胆量,比如河口县要枪决犯人,就要抽调基干民兵去作现场警卫,县监狱有犯人逃跑了也要按排基干民兵去抓逃犯,这样的工作栾新荣参加了好几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8年中越关系日益紧张,红河对岸越南一方常有冷枪打到中方公路上,许多司机都不敢开车到县城去了。河口农场一分场民兵连要把一部报话机送到县武装部去,找到栾新荣,他二话不说,驾驶起拖拉机拉上报务员就走。没想到对岸越南的冷枪没打响,拖拉机却出了故障,刹车失灵了!当时又正遇下坡路,车轮子越转越快,栾新荣忙喊报务员,“跳车,快跳,保护好发报机!”报务员顺势跳进路边草丛,翻了几个滚,发报机居然没摔坏,栾新荣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开着拖拉机往路边土堆上撞去,拖拉机停下了,栾新荣被摔出几米远,腰部受了伤。是县武装部派人把栾新荣抬到县城治病养伤,在养伤期间栾新荣认识了县武装部的纳副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纳副部长是回族人,崇尚勇敢精神,对栾新荣的勇敢行为,十分欣赏,大大夸奖了一番,还把栾新荣叫到家里拿出药酒给他治伤,用牛肉干巴招待他喝酒吃饭。</span></p> <p class="ql-block">栾新荣(中间打机枪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攻打新官镇战斗时留下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8年4季度栾新荣参加了河口县人武部组织的特别训练,栾新荣在这里主要学习机枪射击和一些越南话的日常用语,方便对越作战时的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9年2月初河口农场一分场在场部球场进行了战前动员,由当时的常副场长对参战民兵讲话,栾新荣现在还记得常副场长讲的一些话:“你们是我们分场的光荣,你们是优秀人才,现宣布你们参军参战,你们要把自已的私人物品包装好,写上交付地址和姓名,如牺牲了,东西好交给谁”。我想当时的农场领导肯定不只讲这些,但实在的栾新荣只记住了这几句,他对这几句话映像深刻,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在他的认知里,他就是参了军,但后来的结果不是这么一回事,到现在老栾都还耿耿于怀,不能释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动员会后栾新荣给母亲写了信,留下遗言,并给母亲寄去了农场发给参战民兵的500元钱。他在信中写到,“如果我在战场上牺牲了,孩子由母亲抚养,妻子闵霞自已回云南农场上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当时栾新荣虽然有了儿子,但还未结婚,因女方未到当时规定的晚婚年龄,差两岁不能结婚。好在当时是大战前夕,领导也无暇来管这些小事了,战前疏散时,栾新荣把事实上的妻子闵霞和儿子委托给一位重庆知青,送回了重庆,栾新荣的母亲和妹妹到重庆火车站接回了孙子和儿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送走妻子和儿子,栾新荣觉得对闵霞不能这样不明不白,作为男人应该要有担当,自已上了战场万一光荣了,也应该有家属来领抚恤金,于是便到县民政部门办结婚证,当栾新荣把改大岁数的女方介绍信递给民政人员后,不料人家说,扯结婚证必须男女双方一起来,一个人登记不行。栾新荣傻了眼,他插起翅膀也飞不回重庆找闵霞呀!因为这时他正在参战部队紧张的训练,天天喊“罗松空也”(越语:缴枪不杀)谁也不能请假,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栾新荣便去武装部找纳副部长,并慷慨激昂地说,我要名正言顺的给自己留个种,给闵霞一个交待,最后还是纳副部长帮了忙,到民政部门为他解释,人家即将奔赴战场,领个结婚证也是应该的,这样人家打仗时才能提着脑袋向前冲啊!在特殊的环境下栾新荣“违法”的领了结婚证,这也算是当时的政府机关对参战人员的一种照顾吧,结婚证领了不久,栾新荣上了前线。</span></p> <p class="ql-block">河口农场一分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参战民兵合影,第四排,左起第四位是栾新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9年1月河口农场一分场支前民兵配属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13团,栾新荣与同队的重庆知青吴学东、杨本华分配到2营5连,栾新荣任机枪手,驻扎在红河曼鹅边境线原16团4营驻地,进行战前训练,等待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那一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9年2月16日,连队紧急集合。命令下来了,叫把铺盖卷扔下,写遗书并要注明交付人,以便一旦战死,遗物有人收,接着又写决心书,请战书。全连一片肃静,各人写各人的字,无不悲壮沉重。 栾新荣看到眼前的阵势,心里不免咚咚咚打鼓,滿脑子想到的只有一个死字,虽然害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向前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坐上橡皮艇渡红河时,夜静得可怕,只有划水的浆声“吱呀吱呀”地响。大家心头很紧张,眼睛睁得老大,看看水面,总觉得满河都布有水雷,上了岸就开始跑步,强行军,不断有地雷被踩响的爆炸声。一个小伙子踢在石头上摔了一跤,栾新荣和战友们哗啦啦趴下一大片。过峭壁时,活生生看着几个战士摔下崖去,立刻无影无踪。那几天刚下过雨,道路泥泞,衣服湿漉漉的粘在身上好难受,但什么也顾不上了,炮火响起来后,心头的恐惧反倒减轻了许多。后来栾新荣说,这有些不可思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月17日凌晨栾新荣跟随边防13团五个连的兵力,进入到攻打越南坝洒县新关镇的阵地上潜伏,等待攻击命令。新关镇是越军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重镇,这个地区山谷纵横,地形复杂,越军在此处构筑了地下坑道,形成纵深配置,数个工事互为犄角,明暗结合,是具有防空、防炮、防毒作用的永久工事。有90多个大小火力点,70多个大小碉堡,重兵把守,越军自以为固若金汤。而且该镇与我方仅一河之隔,严重地威胁红河沿线的运输安全。所以进入越南的第一仗必须拔掉这个眼中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月17日早上7点,在总攻的火炮轰击了一个多小时后。云南边防13团攻打坝洒县新关镇的战斗打响了,战斗打得十分激烈,1连是主攻连,冲上去牺牲了很多战士,打了一天一夜没打下来。越军是早有准备,虽然炮火摧毁了许多工事和碉堡,但房子下、竹棚下、榕树根下都有隐蔽工事。敌人打的是地道战,到处都有枪口。后来在摸清了越军的火力点后,我军集中八二迫击炮轰击敌人工事,又往竹篷下、榕树下塞成捆的手榴弹和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工事过后,才发起冲锋,栾新荣跟随连队端起机枪边打边冲,打死了多少敌人不知道,当时也无法知道,只是一个劲地打,根本无暇考虑其它的。但对战友李成文的英雄壮举却深深地震撼了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连的战士李成文在攻击新关镇的战斗中,担任爆破手,在左腿负伤的情况下,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堡,因敌人工事射孔很高,墙体光滑,炸药包没有支撑点,而总攻的时间快到了,李成文因腿伤,也无法搬运石头支撑炸药包,在这危急关头,为了其他战友的安危,李成文用手顶起炸药包,拉燃了导火索,敌人的工事被炸塌了,李成文自已也炸得肢体破碎,弥漫天地,在宇宙中永生!李成文是自卫反击战中董存瑞式的英雄,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特级战斗英雄。李成文的牺牲在栾新荣心中,唤起的不是残酷和惨烈,而是悲壮和崇高,他说他第一次发现死也是一种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栾新荣佩戴军功章,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重庆支边知青聚会时留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关镇打下来后,栾新荣第一感觉是肚子饿。两天一夜没吃什么东西,带的压缩饼干在急行军丢在了路上。战斗结束后,第一次接到后方送上来的两口袋米饭和一筐肉菜,没有碗和筷,战士们把军帽翻过来当饭碗,用双手抓饭。炊事员也把肉罐头和茄子连油带汤舀到军帽里,栾新荣一口气吃了两军帽饭。他说当时所有人都变得野起来。战场上没什么可讲究的,衣服很脏、手脸漆黑、浑身臭汗,可大伙都跟没事儿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月底攻打班老镇时,栾新荣差点丢了命,当时还没有进入阵地,就遇到越军炮击,连长命令抢占制高点,栾新荣随部队冲上一个山头,刚架好机枪,副射手探头观察敌情,不知从那里打来一枪,不偏不倚正中脑门,副射手还没有来得及吭一声便倒在了栾新荣身上,鲜血糊满副射手的脸,也染红了栾新荣的胸膛。他险些呕吐,头昏目眩,一股不可压制的酸汤在腹中翻江倒海。这时才晓得,自己早已处在敌人的射击网中,敌人藏在村子后的竹林里放冷枪。栾新荣一咬牙,身子没乱动,只把机枪子弹狠狠地射向敌人,300发一口气打了个精光!栾新荣从生死边缘走了一圈后,内心对战争、对死亡的恐惧感反到减少了许多,但对战友的牺牲却陷入了深深怀念之中,他说可惜了,那小伙子很机灵,眼睛特别有神,他是农场的工人,是瑶族,姓唐,就这样把命留在了异国它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月初,栾新荣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攻打越南孟浑,是晚上急行军,要穿过越南最高的五指山,每人拿白毛巾梱在手臂上前进,走到断崖处无路可行,只能在斜壁上侧身爬行,稍不留神,就有滚落悬崖的危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过了这段艰难的路段,经过几十公里的急行军,在黎明前到达了孟浑山顶,占领了制高点,对孟浑形成了合围之势,栾新荣在连长的指挥下,架好机枪,一声令下,合围部队的轻重火力猛烈开火,打得越军死伤无数,剩下的全部逃跑了,当天就拿下了孟浑,完成了预定的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月8日凌晨3点,栾新荣和战友们按照撤军的命令摸黑回到了河口农场一分场,此时一分场场部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连办公室的门无法打开。他们不能进屋休息,干脆就四仰八叉躺在操场上抌枪而眠了,这一觉睡得好香!直到灿烂的晨光穿过胶林照到脸上才猛然醒来,栾新荣习惯性地抓起枪一看,并无敌情,这才怡然轻松下来,想起战争己经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栾新荣从一个支边知青,从一个未经过任何生死考验的农场基干民兵,勇敢地走进了战争,而且是拿起机枪站在了战斗的最前沿,与越军展开了生死的战斗,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和极度的艰苦、见证了惨烈的战争场面、目睹了战友悲壮的死亡之后,对恐惧就有些不在乎了。在后来攻打越南五指山下飞机场的战斗中,枪弹在耳边飞,他也无所谓了,端着机枪边冲边打,反倒体验到一种生命无限舒张的快感!栾新荣自己也感到惊奇,打了几场硬仗,竟然没受一点伤!谁也说不清楚,这是运气好,还是一个勇敢者的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后,栾新荣还没有等到开庆功会拿到军功章,就接到父亲单位的商调函,匆匆忙忙回到重庆,在其父亲单位当了一名建筑工人,当然妻子和儿子也在重庆等他回家团聚,栾新荣以为等待他会是一遍光明,幸福的生活已向他招手,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却是一场艰辛的历程,如果栾新荣早知道是这样一个结果,他不如就留在农场,还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回城后,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好在他为人性格豪爽,对待苦难有很强的忍耐力,他才度过了他人生中的风风雨雨……</span></p> <p class="ql-block">栾新荣佩戴军功章,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重庆支边知青聚会时留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后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看了栾新荣在《战火中的重庆知青》一书中写的一段文字“难忘三个战场”,只有三四百个字就写完了他的参战经历,非常简单,同时我也看了他同队的战友吴学东和杨本华写的文章“在血火战场中升华意志”和“我当代理班长”,在他们的故事里基本上也未有栾新荣的故事出现,还是30年前原4师16团11营重庆支边知青郑星,在《红土热血》一书中写的一篇故事“战争洗礼”中讲了栾新荣的故事。这次受《战火中的重庆知青》一书的主编之一谢清跃的之托,重写栾新荣的故事。为此,我与栾新荣建立了微信联系,通过多次在微信上的交流,写下了这篇题为“民兵勇士栾新荣”的故事。准备还写一篇题为“军功章在流泪”的故事,主要讲栾新荣回城后的经历,他经历了离婚、丧子、下岗、再婚、到农村去以种地为生10几年的艰难历程,现在他还在沙坪坝区回龙坝农村居住,等待开发的养老生活。好在退休了,有退休工资,生活也过得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重庆支边知青中栾新荣的曲折经历,我是第一次见到,我为他的经历感到不平,为他的为人豪爽大度十分敬佩!所以我一定要把他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代兵团老知青,特别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有功的老知青所经历过的故事。</span></p>

栾新荣

农场

知青

反击战

重庆

越军

支边

自卫

基干民兵

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