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廣義日課

<p class="ql-block">谢无量(1884-1964)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四川乐至人,拜汤寿潜为师。1901年和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与马一浮等创办《翻译世界》杂志。民初在孙中山大本营任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历任中国公学文学院院长、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56年1月,作为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特邀代表,毛泽东主席设筵接见了他并合影留念,照片发表在《人民画报》,震动文坛。 </p><p class="ql-block">此件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谢无量所书,现藏成都杜甫草堂。无量运笔毫无拘束,气宇轩昂,被誉为“孩儿体”。他的作品很少钤印,认为:“字画如果要用印章来证明它的真伪,或用来增加它的优美,本身就有问题了。”吴丈蜀评:“由于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所以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于右任言:“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不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