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感谢文学被冷落

于潭(闫驱)

<p class="ql-block">  当书画界的权钱交易被披露出来以后,社会的腐败乱象成型一种规律:权钱之间有中介物存在。反言之,只要能成为此种中介物,也就有了分享腐败成果的机会。那东西闻着不臭,吃着更香。继女人之后,书画也羞答答地钻进了交易者的裤裆。</p><p class="ql-block"> 同属案头工作的文学不同。文学非但没有被选作中介物,还被零落在街头巷尾,成了咸淡不知的孤家寡人。近些年,市场上售卖的文学期刊很少有人问津。作家低眉附耳,其作品任凭导演们指摘。连演员也趾高气昂地说:什么烂剧本,照我的现场发挥拍戏。</p><p class="ql-block"> 有几个作家能像诺奖获得者那样,在大学的讲堂挥斥方遒?真真成了当代文学的代表,针尖上的一粒煮黄豆。</p><p class="ql-block">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是自古传承的文人秉性。陶先生采菊东篱下,归隐山林,傲慢地做散淡文人,不是酸,是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先生,坚持自己的见解和性情,生活过得天上一脚,地上一脚。</p><p class="ql-block"> 在旁人看来,从古至今,文人们一直没活明白。</p><p class="ql-block"> 没活明白应该是文人的真谛。文学作品是一段作者自己不明白的经历。因为不明白才处心积虑地写出来。读者有兴趣时,拿它消磨时光;有同感时,拿它擦眼抹泪;有思想时,拿它解读人生。</p><p class="ql-block"> 诗人不但没活明白,还糊里糊涂是文人圈哼哼唧唧的小六子。还有影视剧剧本全然是一锅东北乱炖,供各路强人大快朵颐。</p><p class="ql-block"> 活明白的人不会写文学作品,而是伏案疾书鼓舞人心的报告和策划。没活明白的人写不成报告,听者不知所云。活明白的人不要写文学作品,那是一坛浆糊。大家都是案头工作,活明白和没活明白的人都不要学白鼻梁画家。</p><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忙忙活活地找机会赚钱,似乎这才是主旋律。在赚钱主旋律的前提下,谁能提供机会,谁就是指挥家。只有作家还憨头憨脑地坐在剧场外,吭吭唧唧地记录斯人心事。相信多年后,也只有纸上的他们和他们笔下的一切,还在。</p><p class="ql-block"> 感谢文学被冷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