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一位文友论文章的直白与含蓄</p><p class="ql-block">朋友:</p><p class="ql-block">今天在微信上我们谈起文章,你说自己写了一个半篇,感觉结构不够完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下手。并发给我这半篇的内容看。</p><p class="ql-block">说起半篇,我想起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过的话:从人类发展史、文学史上看,任何的创造,哪怕残篇断句,都是有价值的。(大意)其实对一个初涉写作者——很少写,写的篇目不多——只要愿意写,能写出来,就很难能可贵了。就说我,在近几年就写了不少断篇残章。但只要能让人觉得有些意味,就有它自己的价值,不一定非得长篇大论。在我们常人的观念里,没有一定长度的,就算不上文章,这实在是个误解。</p><p class="ql-block">你想想《论语》、《道德经》、《诗经》等古籍,并不洋洋洒洒单篇动辄万言。它们不是一些短章的集合吗?不管是因为思想与情感的样式本身就这样,还是受限于外部书写的环境。它们内在的价值并没有因为短章而受损,也没有因为外在形式的短小而受当时与后世人的轻视,却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影响深远。因而短不是文章的问题,关键在短中是不是有思想的高品质,情感的感染力,给人以有益的启迪或滋养。</p><p class="ql-block">你写的这半篇末尾,写法上多少常规了一点,语调用词上显得略俗。另外,我感觉文中细节写完,还应再有所铺展,才显得完整、圆润。我试着写几句,换一种表述方式,写你当时的感受,不一定多贴切,你可以对照一下其中的异同。“那一刻,老爸的背影一下子刻在我心里,再也挥之不去。过了多少年,在闲暇的空当,每每想起,还让我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似一股清泉流过心田。”</p><p class="ql-block">你文中对父爱的表达方式,是多数人常用方法,太直白,太直接,太露。文中直接点出爱,不是不行,但是要尽量少些直白,大抒特抒。直白多了,抒情过度,对含蓄有损,反而消弱了文章的力量。点题,要注意一个度。对一些亲情文章更是如此。少用一些伟大,就避免了虚空。不如多在细枝末节的描写上下功夫,细节丰满、鲜活、流动,不用点破,主题自明,读者也能会其意,明白作者的弦外之音。</p><p class="ql-block">你教了多年语文,还是有根底的。大框把握的不错,小处可一点点来改变。闲时,可以多看点书,从书中悟作文之法、作文之道。写作不能闭门造车,读书是写作者的基本功课。</p><p class="ql-block">我建议你把结婚时老爸哭的细节,也写一下。一个大男人哭,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感情,不是语言能道尽的。这里面的内核就是爱。与老爸冒风雪给自己买书的内核是一脉的。写好这两个细节,就是一篇独特的好文章。</p><p class="ql-block">对一个初涉写作者,只要文章大致书写成形,就值得肯定。文章不是朝夕之功,往往是多年修养的自然流露。刚开始有些陈词俗调,不妨,正常。多看些书,自然能一点点脱去陈词,摆开俗调。今日忆及自己多年前,写的极不像样,少词汇,少情感,少思想。后来一点点学,一点一点练,没有懈怠,才字通句顺文畅。</p><p class="ql-block">你身上当然有很多优点,比如,文字的根基,写的热情,敢于将文公之于众等。这些都是在文学路上前行的基本条件。近几年,看到不少文友有文字根基,却无写的热情;有写的热情,却不愿与他人交流沟通。从而自我设限,不能一步步成长。惜哉!</p><p class="ql-block">希望你越写越顺手,越写越多,越写越有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