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

D班黄岩旭

<p class="ql-block">  大报恩寺是朱棣为了感恩父母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历史悠久。其前身为建初寺,是中国历史上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第二座寺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后,脚底下都是玻璃做的地面,透过玻璃下面就是大报恩寺的遗址,你可以看到地上有很多方石砖,那些是大报恩寺的地基。原本在每个地基上面都有一根圆的木柱子,但这些都被战争毁于一旦了,只剩下石砖了。</p> <p class="ql-block">  2008年,中国考古队在大报恩寺里出土了一个石函,于是把这个石函装进车子里,小心翼翼地运到了朝天宫博物馆去研究。你知道他有多慢吗?一般我们现在十分钟就能到的地方,他就花了半天,车子开的比人走的还要慢,这就是怕里面的东西震坏了。</p> <p class="ql-block">  石函打开可以发现里面水很多---进水了。在考古学上有这么一句俗语: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意思就是,像敦煌的莫高窟,它里面很干燥,它能存在上千年,而如果里面全是水的话,它能保存上万年,如果不干不湿的话,它半年就烂掉了。打开石函之后,里面还有一块铁函,把铁函拿出来,可以看见后面刻着一些字,大概写着里面放着什么什么东西,有几颗舍利子。铁函里面还有银函,银函里面有金棺,金棺里面摆放着就是七宝阿育王塔,七宝阿育王塔里面就有佛顶真骨舍利。于是把里面的舍利子拿出来,跟外面的石函数量一对,发现多出来了一个,后人也无法解释,那颗舍利子叫做感应舍利。</p> <p class="ql-block">  来这里的第二件事就是讲父亲节。</p> <p class="ql-block">  郭子仪是南唐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八子八女,是一位好父亲。他每天都教导儿女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在别人到他家拜访的时候,把他们拉到屏风后面去听、学习。有一天,唐德宗宠臣吴起来拜访郭子仪。吴起这个人才华很好,但长相丑陋,郭子仪的子女看见了,在屏风后面,七嘴八舌的小声地谈论这个人的长相怎么如此丑陋,怕郭子仪听到。但尽管如此,郭子仪还是听到了,之后和他的子女们说,这个人虽然长相丑陋,但他已经官居四品,还是唐德宗的宠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好父亲叫做陈醒华,是北宋的士大夫,每个人都受了陈醒华的教诲,好好学习,都有所为。其中他们三个的官位都超过父亲,于是在他们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谁给谁行礼?儿子的官职都比父亲大,难道父亲要给儿子行礼吗?在家里,父亲始终是父亲,儿子始终是儿子,难道四品官也要给七品官行礼吗?陈醒华待客周到,对人很和谐友善。有一次他们家买来一匹骏马,看起来像千里马,但实际的性格却暴躁无比。养了很久,有一天,他的儿子把它给卖了,结果陈醒华暴跳而起,对着他的儿子大喊,一定要把那匹卖掉的马再买回来。儿子们只好按着父亲的做,把那匹马又重新买回来了。之后,陈醒华给他的儿子们讲道理,因为那匹马虽然看起来是骏马,但性格很暴躁,被别人买了只会祸害别人。但他已经在我们这里住了很久了,虽然性格暴躁,但也对这里有依恋,我们就把它一直养着吧,那匹马也确实被陈醒华一直养到死。</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好父亲叫做裘日修,他担任礼部尚书。有一次科举考试时,会试考试后,他被评选为主考官复审,发现有一题改错了,那张试卷直接被判了不及格,其实那张试卷是很优秀的,它里面的有句话出自于一本书中,是什么书自己忘记了。于是回家问他的长子裘麟,裘麟说是国语这本书。第二天他跟大家说,那份试卷改错了,他写的东西都是国语里的,众人听了,说那句话不是出自于国语,而是出自于左氏春秋。回家之后,他并没有训他的儿子,而是对他的儿子好好教导,被当事人赞叹课子之严,待士之宽,一举而两善备焉。</p> <p class="ql-block">黄岩旭口述,1398字,同时46分钟。</p><p class="ql-block">孩子每次都是当日能录音好,只是我们家长编辑迟缓了,要反思,做好最后一课的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