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喜欢出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真庆幸我还没有老。即便真老了又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老当益壮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哪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还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向两脚而是要问向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向双手而是要问向意志。于是,我想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p> <p class="ql-block"> 《在路上》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长篇小说。作为“垮掉的一代”灵魂人物的心灵自传,《在路上》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宣言书,也是年轻一代对抗世俗桎梏的精神自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轰动美国,至今依然是世界各地青年的精神读物,也是历久弥新的美国文学经典。小说主人公为了追求个性,与几个年轻男女驱车横穿北美大陆 。一路上他们纵情狂欢,高谈东方禅宗,追寻生命的纯真体验。在东西海岸间的公路来往穿梭追梦的过程中,年轻的生命如同迅速燃尽的流星,坠落,直至四散分离,但灵魂永远向往着漂泊、游荡与远方的道路。这部小说绝大部分是自传性的,结构松散,断断续续,描写一群年轻人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被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同时,书中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思绪的自然流动,反情节,大量使用俚语、俗语、不合语法规范的长句,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及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书中又展现了美国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生活在巨大的矛盾中的年轻人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叛,与所谓的一切社会的“正统”和“秩序”决裂并且决不妥协,固执地独自上路,抛开一切束缚性的枷锁。疯狂地寻找着出路、价值、爱情,或者其他。可是,选择归选择,在实际的疲惫奔波在路上的过程中,他们终究还是会忏悔。向世俗的道德、责任、价值忏悔。乖孩子的路、病人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路,那是一条在任何地方、给任何人走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无从回答,没人会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样是在写人类共通的精神忏悔。《在路上》中体现的忏悔情绪、所反映的仟悔主题的产生,是有着多方面重要原因的,既有美国社会现实的混乱与荒诞的影响,又有西方文化历史传统的反思精神的作用,既有生命个体本身天法摆脱的矛盾因惑的原因,又受到作者凯鲁亚克本身具有的深重的个性化的忏悔意识的制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