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徒步的故事~第二天

无赖

<p class="ql-block">夜里三点下了一点雨后就停了。五点又下,七点又下。我也无所谓,不紧不慢。全然没有上次鳌太赶时间的焦迫感。洗好吃好,在雨歇中我拔营。天蓝蓝和我的帐篷比较近,我们互相打了招呼,决定笨鸟先飞。然后我和影兔说了一下,就开始慢慢前行。</p> <p class="ql-block">第一条河,看到前方重装小哥哥。他们两人,一上一下过河。我想追上他们。可天蓝蓝节奏太慢了,迟迟没跟上,我得等他。</p> <p class="ql-block">牧区,这里每50米左右就有一个红铁杠子,我不知道什么作用。但当路标用,还是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在慢慢的等待中,我终于看到了天蓝蓝,也看到了陆陆续续的轻装队。</p> <p class="ql-block">马帮</p> <p class="ql-block">出太阳了。我想着晒个帐篷。可太阳也不稳定。我看着休息时间,就在一个风口休息,顺便抖开帐篷风干。</p><p class="ql-block">差不多天蓝蓝要到了,我就收好了。谁知他居然一屁股坐下,也晾帐篷了。还有小白兔也追上了。在这里,我已经歇了半个来小时了。我和他们打了招呼,就一人先行了。</p> <p class="ql-block">就这么走着走着,轻装队很多超过了我,木三三也超过了我。</p> <p class="ql-block">雪霰子</p><p class="ql-block">12:48,这时候天开始阴着脸了。我感觉到几滴雨,甚者还有冰雹。我怀疑我眼花了。可照片在,有图为证。可惜当时的我还没有觉悟,还在慢腾腾地走。最后走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p> <p class="ql-block">都是这样的碎石路,不过有马道。还算好走。我就是觉得包太重。看着马轻巧地走过,我就想,为什么把自己走得这么累呢。为什么不轻包享受大自然呢?我该扔了包里的那几个烤包子了。死沉死沉的。还有吃的也太多了。浪费呀!</p> <p class="ql-block">13:14分,开始翻垭口,琼达坂,海拔3700米。</p> <p class="ql-block">我始终觉得包很沉。当然,这次出发前没称。但是我包装得最满的一次,满得袋口收不拢。只怪新疆是个好地方,好吃得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50米,14:38分。有羊头标志。</p> <p class="ql-block">由于离线,这水印相机的时间傻了。</p> <p class="ql-block">14:47,我翻上了大阪。现在这个天地,就我一个人了。</p> <p class="ql-block">按惯例,达坂处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其实这里已是冰雹的前奏了。</p> <p class="ql-block">然后便是愉快的下山之路。</p><p class="ql-block">天地悠悠,惟我独游。我正享受着这万物与我同一的愉悦呢,感觉就下雨了。下着下着,风就起了,从背后刮过来,大腿后侧裤子都湿了,我赶紧拿雨裙穿上。哪知还打雷下冰雹了。风吹得我晃悠悠的,居然像吃了酒一样趔趄了几回。</p> <p class="ql-block">我拍的视频,几秒钟,草地上就积满了雪霰子。不像刚才的,一落到地面,就化了。</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是长长的横切路,一个坡又一个坡,万山围子里。刚才幸福的享受,现在变成一种渴望,早点看到先头部队,看到营地。我的脚后跟开始有点疼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鞋口有点渗水了。</p><p class="ql-block">当然我都很稳妥地走着。这就是重包的好处,随身带着扎营,炉头,衣服。想停就停呢,自己就是自己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看轨迹的时候,顺手拍一下。发现了吗?镜头前面都有水了。</p><p class="ql-block">走过横坡,</p><p class="ql-block">走过风口,</p><p class="ql-block">走过护栏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一个人走啊走,走了四五个小时后,后面又来了三四匹马。一个骑手对我说了句,加油!</p><p class="ql-block">好神奇啊,那时的我,真得,瞬间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一种力量,瞬间觉得有了很多希望。</p><p class="ql-block">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然后便是下坡路了。</p><p class="ql-block">我看到有轻装队上坡住到牧民小屋去了。这不是我的营地,更何况还要上坡呢。</p><p class="ql-block">我继续走,在一个转弯处,我看到了底下的马帮。我追上他们了。我的心情顿时放松了很多。下行的路比较滑,又因为大雨后马队的踩踏,整个路面泥泞不堪,鞋底都沾满了泥浆,重了很多。看着弯弯曲曲的马道,我选择了从草丛中直接横切下去。很快我就追上了轻装队的后续队伍。</p><p class="ql-block">心情好了,便顺手拍几张。</p><p class="ql-block">但其实,这才是下半场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队最后三人过河时,我追上了他们。询问了前方队友的情况,确定了木木三在前头。可当我矫情地脱鞋换鞋穿鞋,过完第一个1.5米的小河后,前方队友杳无踪迹。沿着轨迹和脚印,我追到了河边,滔滔滚滚的黄泥水让我望而却步。我后撤,返回刚才看到的一条高路,可密集的树枝根本无法让大包的我穿行。上上下下后,我又返回到河边。</p><p class="ql-block">还是不敢过河。</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决定返回到第一个过河点,等后续部队。等了一会儿,我又想,如果后头队友不过来呢,那我岂不是落单了。</p><p class="ql-block">我是眼看着他们直接穿鞋过河的,应该就在前面。他们能过,我也应该能过。</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再次来到那个河口,还是换鞋。先放下包试水。一试,我便放心了,原来才到我膝盖处呢。那就过吧!</p><p class="ql-block">如此,我换了三次鞋后,最终决定直接穿鞋过河。有一个独木桥的地方,我不敢踩,还是蹚水了。就这样,大概过了六七躺水后,终于又走上了高路。</p> <p class="ql-block">开始过河点,已经是下午七点左右。手机电量低,可没办法充电,因为下雨,充电口有液体。所以最后这一段,我在看好轨迹后,直接选择关机。</p><p class="ql-block">感谢南京·8264队队长青山依旧,他在过河口都挂了丝带,让我很有信心循迹而来,也确信自己没有走错路。</p> <p class="ql-block">在手机没电的情况下,沿着青山的丝带,我走到了小河和阔克苏河的交汇点,继续蹚一次水后右行。这时我看手表,已经九点半,便一路观察地形,打算随时扎营。我得在天黑前整顿好自己。</p><p class="ql-block">就这么想着,终于在9:40左右,我看到了前面的人影。这里已经是阿克苏营地。队员是南京队,他们在打水。</p><p class="ql-block">他们看到我,相当震惊。</p><p class="ql-block">队长还帮我打水拎水到营地。水源和营地,有那么一二百米。</p><p class="ql-block">拿出水壶的那一刻,我有些呆愣,因为一转身,就拿到了暴露在外面的水壶。下意识地摸摸后包,才明白,防雨罩被丢了,到了营地,放下包,原来两个云南重装小哥哥也在这。我又发现了一个事实,我的防潮垫也没了,同时还有我的❄️套和泡脚袋。</p><p class="ql-block">搭好帐篷,天很快就黑了。木🪵三借给我他没用过的干燥雨衣,我也用我的救生毯当防潮垫。所幸,天气很温暖,所幸,当夜无雨。此后的几天,都是艳阳高照后,要命的,我的两只脚后跟都破皮了。</p><p class="ql-block">我奇怪,今晚怎么一路走来都不疼呢?没有手机系统的我,一个人走路,从7:15后又继续了2:30小时的路。有惊无险地追上了先头部队。</p> <p class="ql-block">今日轨迹。</p><p class="ql-block">后来队长来叫我,说他们的马夫生起了火,烤鞋烤衣服。。原来大家都湿了。木三三的手机进水,不能用了。而且他所有的衣服都湿透,包括内衣内裤。</p><p class="ql-block">我想减负,直接下了两包方便面,还加了榨菜。实际情况时倒掉了一大半。浪费了。</p><p class="ql-block">烤火时,听到马夫爆料,翻达坂时,有两个重装人员,一男一女,吓哭了。有一位下撤了。还听说有两位女大学生失温,被救到牧民小屋了。还有一位轻装女士,被冰雹直接砸到脸,当场流血了。</p> <p class="ql-block">后续:</p><p class="ql-block">附上同行队友的朋友圈。居然这么惊险。既庆幸自己提早出发,避过了垭口最危险的气候,也感叹,大自然的威力。人必得敬畏生命和自然。必要的装备是不可省的,关键时刻可以救命;更需要的,是足够的勇气胆量和理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