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岁月不息,脚步不停,又至一年立夏时。</h3> <h3> 立夏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br> 立夏春意藏,夏初长。立夏代表着春天的结束,标志着夏日的到来。至此,万物开始蓬勃生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h3> <h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孟夏之日,万物并秀。</h3> <h3> 淡淡的蔷薇香,沾染衣襟,花意阑珊。蔷薇的盛开,意味着告别春天,从而迎来繁花似锦的夏季。</h3> <h3> 立夏有三候:<br> 一候蝼蝈鸣。蝼蝈是一种绿色或褐色的本科昆虫的统称。它能振翅鸣叫,它的叫声给人们带来了夏的消息。</h3> <h3> 二候蚯蚓生。蛰伏了一冬的蚯蚓,随着阳气日盛而伸展腰肢,从泥土中钻出来歇凉。</h3> <h3> 三候王瓜至。这里泛指藤蔓类植物,开始发芽伸蔓。</h3> <h3> 初夏清浅,莲心不染。莲从不与百花争春,它在春天里只是安安静静地、默默无闻地积蓄力量,只待夏风吹来,才幽幽地开出绝代风华。</h3> <h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h3> <h3> 夏是个繁荣的季节,所有在春天里的酝酿,都将在夏季里热烈地绽放。那些在春天里遗失的美好,都将在夏季日里得到补偿。</h3> <h3> 让我们酿一壶浅夏的光阴,来供养灵魂,滋养岁月情深。<br> </h3> <h3> 让我们像夏风一样温暖通透。</h3> <h3> 像夏花一般洒脱自然。</h3> <h3> 让我们在变老的路上,用铿锵的脚步正念行走,优雅从容地漫步在岁月垒起的时光长廊。</h3> <h3> 春已老,夏正好。又是一年小满到。</h3> <h3> 小满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h3> <h3> 小满有三候:<br> 一候苦菜秀。此时的苦菜枝繁叶茂,正是品尝其苦涩味儿的时节。</h3> <h3> 二候靡草死。此时麦子即将成熟,喜阴的靡草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始枯萎,走向终点。</h3> <h3> 三候麦秋至。小满时节,是冬小麦成熟的前奏,马上就会有丰收的喜悦了。</h3> <h3> 小满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名字。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节气是成对的存在,如:小暑和大暑;小寒和大寒;小雪和大雪。但在小满时,小麦的籽粒已得盈满的时候,却不叫大满,而是叫“芒种”。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看来“日中则移,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花盛则衰。只有满而不盈知分寸,知进退、知不足才有上升的空间。大成若缺,接受不完美才是现实的。</h3> <h3> 小满是一种修为,一种宽容大度度,也是一种格局和境界。<br> 万物小得盈满,一切恰逢其时。清代学者李密庵诗云:“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花开半时最美,情留白时方浓。</h3> <h3> 小满是一种心态。<br> 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自在恬淡,浅喜安然。半满饱含着希望,半满有无限的可能。花开看半,饮酒微醺,最是宜人。</h3> <h3> 小满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尺度,也是生命最幸福的状态。</h3> <h3> 小满抒怀。<br> 月盈则亏水溢流,花未全开香自幽。<br> 人生小满多滋味,苦甜均衡少忧愁。<br> 酒斟半满人微醉,知足常乐度春秋。<br> 物到极至事必返,未雨定要早绸缪。<br></h3> <h3> 又是一年芒种到。南风起,夏日长,在热烈的阳光下,芒种款款而至。</h3> <h3> 芒种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h3> <h3>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正是冬麦收获季节,同时又是芒谷类插播的季节。芒种芒种连收带种。</h3> <h3>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芒种就是忙,“小满不搭话,芒种不回头”。又种又收,来去匆匆,仲夏之忙。</h3> <h3> 民间有云:过了芒种,不可强种。是说此时是插播芒类谷物的临界点,可谓“忙种”之解。</h3> <h3> 芒种有三候:<br> 一候螳螂生。螳螂在深秋产的卵,此时才破壳而生;<br> 二候䴗始鸣。䴗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此时的伯劳鸟感阴而鸣,向人们传颂着仲夏的信息。<br> 三候反舌无声。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到了阴气而停止鸣叫,它把悠扬的曲调只留在了春天里。</h3> <h3>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陆游描绘的芒种是一个收获与希望并存的季节。<br> 芒种为光芒植根。愿芒种为人们播下希望,收获幸福。</h3> <h3> 夏风如常而过,夏花如期而开,夏至如约而来。<br> 夏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h3> <h3> 古籍中记载:“日北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h3> <h3> 夏至三候:<br>一候鹿角解。夏至开始阴气生而阳气转衰,鹿属阳性,此时,鹿角开始自然脱落。</h3> <h3> 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到阴气滋生,便鼓腹而鸣。</h3> <h3>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此时开始蔓延于沼泽或水田,彰显生命的活力。</h3> <h3> 夏至,阳光炽热,雨水丰沛,万物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养,向美而生,向阳而长。自然万物到了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h3> <h3> 半夏花开颜如玉,陌上流年入清欢。 一叶扁舟,荡漾荷塘,轻嗅荷香,清欢流年。一心无累,素心如简,便是安然。</h3> <h3>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半盏清茶,一池清荷,花开半夏,摇曳生香。即醉心田,亦可解忧。</h3> <h3> 夏至时节渐行见美的湖光山色,入眸是诗,入心是画。这一季的美景都是深情。</h3> <h3> 这一季瓜果飘香,令人神爽。让这平安喜乐的人间烟火,滋养岁月的芳香。</h3> <h3> 夏至,“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此时,看似阳正盛,却暗有阴气滋生,阴阳互生,此消彼长。唯一不变的是对一切美好的期许和向往。愿一切美好如期而至。</h3> <h3> 时光倏(shu)忽,节气更替。夏至悄然离去,小暑翩然而来。<br> 小暑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h3> <h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即小热,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一过,日热三分”,小暑过后十天左右,将迎来头伏天。</h3> <h3> 小暑三候:<br> 一候温风至。此时,流动的风已不在给人带来清凉之感,而是像一台烘干机,给人以热浪袭来的感觉。</h3> <h3> 二候蟋蟀居壁。此时,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安家到了人类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h3> <h3> 三候鹰始挚。鹰感觉到小暑之时的阴气而大起杀心,故能搏欔他禽,所谓挚也。小鹰也是这时开始学习飞翔和捕猎技巧的。</h3> <h3>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you)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zhan)新月学,蟋蟀莫相催。”草木、动物知节气,它们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找到了生存之道。<br> 而我们人类更应遵循自然规律,适时地调整生活节奏,觅心情来供养自己。</h3> <h3>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br> </h3> <h3>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寻得清凉地,了得自在心。暑期夏日长,愿君永安康。</h3> <h3> 盛夏蝉鸣起,荷风十里香。昨夜星光照,今又大暑到。</h3> <h3> 大暑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br>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在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故为大暑。</h3> <h3> 大暑的到来表示高温加剧,雷雨频繁。农作物生长旺盛。这是个蓬勃奔放的季节,天地一切尽显盛情。</h3> <h3> 大暑有三候:<br> 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的卵产在枯草与落叶之间,仲夏之季,林间的夜晚萤火闪烁,仿若仙境,像极了满天的繁星。如今,萤火依然可以点燃童年的梦。</h3> <h3> 二候土润溽暑。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养分充足,特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只有走过这奋发蓬勃之季,才会迎来之后的累累硕果。人同此理。</h3> <h3> 三候大雨时行。这一阶段,常有雷雨光临。但雨过不闷,明显感到暑湿减弱,开始渐渐地向立秋过渡。<br> 大暑期季,有如人到中年,感悟到命运的玄机,巅峰之后,要懂得收敛、退让,明白过犹不及之理。</h3> <h3> 大暑是瓜果成熟的季节,也是一年中美味最多的时刻。</h3> <h3> 我们享受这一季的口福,甜在嘴上,醉在心里。清凉一夏,滋养身心。不错过所有如约而至的一切美好,让岁月的每一个档期都留下满满的甜蜜回忆。</h3> <h3> “大暑临秋近,林中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br> 唐代诗人元稹兴致极高,在大热天里摆瓜果,邀朋客,观萤火。</h3> <h3> 人言夏日苦,我爱夏日长。在这炎炎的暑热里,只要我们心中有景,自然清凉。</h3> <h3> 静坐听蝉鸣,卧闻夜雨声。</h3> <h3> 一本书,一杯茶,一树青绿染窗纱。</h3> <h3> 愿我们在经历这一番热浪后,能收获夏的硕果,迎来舒适的秋凉。</h3> <h3> 让我们安然度盛夏,从容待秋风。</h3>